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佛系皇女,这次我不忍了 > 第153章 澹台月应的疑惑

所以,有的时候必须要调侃一下缘分,这个东西真的妙不可言,当时的澹台月应,因为从小失去父亲,是母亲将自己一手拉扯大的,所以家境可以见得十分的落魄。

澹台月应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柔弱女人,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人,并不是什么彪悍的性子。这也可想而知,他们生的孤儿寡母,该在村子里受多大的委屈。

所以从小受尽欺凌的澹台月应,就知道自己不能浪费母亲熬夜点灯绣帕子攒下来的家底,要去好好读书。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出路,书读的好了,家族之中的人,或者一些愿意投资他的人才,愿意给他交束修,还有供他的生活。

这样母亲也可以好好的,不需要再为了给他交学费,而天天熬瞎了双眼。果然,一切生活都在向好的发展,澹台月应,受到了当地豪绅的资助,其中让他印象最好的,自然是郑若棠的父亲,郑老头。

这自然不光是银子资助的多少问题,而是在郑若棠的父亲那里,澹台月应感受到了对方的尊重,这种尊重并不是说毫无所图,而是这种尊重体现了对方资助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读书人,更多的是因为他这个人的母亲十分的辛苦,加之他天赋聪颖,在当地颇有名气。早些年就中了童生,后来又不负众望,乡试中了解元。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澹台月应,还没有到及冠的年龄,已经是一名举人。这简直就是吓人的地步,别说是范进中举了,就是咱们这些参加高考的人也得佩服的,拜拜考神,转发考神,考试亨通了。

可以说此时澹台月应的社会地位,比做商户的郑家要高的太多太多了。在此前虽然受过郑家的恩惠,但是不过是几两银子罢了,最多就是交好一二,就是不愿意再理郑家人,也没有人能指责现在的举人老爷做什么事情。

而且此时的澹台月应,并不缺上门来舔的豪绅势力,虽然中了举人,上边给的俸禄并不多,但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是脱离了白身,算是当地有威望,有姓名的官宦人家了。

所以,当时众人只以为澹台月应挑了郑家作为交好的人家,只不过是为了维护以前的面子问题罢了,却不想人家挑中的是郑老爷子的品性,不仅仅是因为郑老爷子做生意十分的尊崇仁义,是个地地道道的儒商,更多的还是因为其对夫人的爱惜。

毕竟在当时那个时代里,郑老爷子能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夫人恩爱缱绻,没有为了生子嗣而纳妾。即使夫人多年没有子嗣,也不着急。还是在夫人一直着急的想为他们郑家添子嗣的时候,一直十分的劝解,表示自己不着急。后来,夫人终于怀了孩子,却在生完女儿以后,身子坏了,此后,一直到夫人去世,都没有为郑家再添个一儿半女,郑老爷子也没有准备再为了一个儿子去纳妾。更是在后来一直守着夫人的牌位,好好将唯一的女儿抚养长大。

可想而知,世间有多少男子嘲笑郑老爷子的愚蠢,这以后没有儿子,该把偌大的家业传给谁?总不能指望家里的小女孩吧!

要说为什么珍惜夫人,这一点会让郑老爷子在这里受到澹台月应的尊敬,自然也是因为澹台月应的母亲了。

只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不容易撑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澹台月应的母亲早些年熬出来的病,现在一一浮现出来,最后终于熬不住,人没了。

这也是澹台月应在家守孝三年后,才去参加会试的原因之一。不过也是因为在家守孝了三年,所以才有机会娶到自己心爱的夫人吧!

澹台月应的母亲是当时十分典型的传统女子,所以在澹台月应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发现母亲有时候受的委屈,明明可以阻拦回去,毕竟从小就展现读书天赋的他,至少可以让族里头护着母亲,不至于让母亲受太多的委屈。

可是母亲的柔弱本性改不了,只是一条柔软的藤蔓的她,虽然坚韧,却也只能依附于他人。所以本来嫁给了秀才的她,因为夫君的骤然离世,就变得期期艾艾,十分的没有生气。

若不是在夫君离世没多久后,知道自己怀孕,并且生下了澹台月应。只怕早早就一根白绫,吊死在了夫君的棺材旁边。

生下了儿子以后,在澹台月应的成长线里,他经常会疑惑,为什么女子不能独闯一番天地?为什么自己的母亲虽然从不在自己面前表现什么,却总是脸上带着一丝忧郁。这种忧郁刚开始的他还觉得是因为担心孤儿寡母的生存问题,只在后来他展现读书天赋的时候,生存问题几乎已经得到了十分大的完善。

可以说,他们母子二人想要吃喝,偶尔有点余钱的时候或者还有粮食丰年的时候,想要吃些肉菜,完全没有问题,至少比挣扎在温饱线的普通人家强太多了。

所以当时年纪尚小的澹台月应一直十分不明白母亲的柔弱性子为何而来,但是也没有怨对过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对自己是十分好的,只是他心疼母亲,不能够走出父亲离世的阴霾。

直到后来渐渐长大的澹台月应,遇上了各种天灾人怨,这个时候的他才隐隐明白,这个时代的人们只能如此生活,而这已经是和平年代下最完美的状态了,比起之前打仗时的颠沛流离,人命不如狗命。至少和平年代的他们可以保住自己这条小命,容易一些。

而且因为前朝的外戚干政原因,还有澹台月应隐隐的感受来看,母亲的性子这并不是本人自己的选择,而是时代的裹挟。

其实他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一直不明白史书工笔上为何总将朝代覆灭的过错,昏君的作为,奸臣的当道,百姓的流离失所怪在一个女子的身上。

不是什么祸国妖妃,就是什么牝鸡司晨的皇后,太后,公主之类的。他不明白,明明都是各种世豪贵族的争斗,谁要怪到人家女子的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