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快穿:直播进行时 > 第七百九十五章想护子的马夫人(十三)

(十三)

入乡随俗,紧跟时代潮流,顺带把炼丹一事引上正路。

不求长生不老,强身健体总是可以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谁说炼丹就一定是罔顾他人性命的妖邪之术呢。

很多时候,并不能简单粗暴统一而论的批驳炼丹就是不务正业,在这个纷争不断的年代,国家混乱,现实的社会让人失望。

地位权势皆不缺的名士们只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安慰,追寻道法的逍遥,企图逃避真正的现实,追求所谓的长生。

某种程度上,与信仰有异曲同工之妙。

无力改变现状,逃脱避世,也是一种选择。

至于对错,不做评判。

古往今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做审判者容易,但易地而处,做的真的能比身处乱世的人好吗?

不能奢求每一个人都成为不满现状便能愤然踏出改变的先驱者。

所以,在笙歌看来,不强制要求别人做自己心目中想做的事情,是一种基本的宽容。

尽自己所能,做改变。

在帝王面前,笙歌再一次表演了一场神乎其神的精彩表演,成功的唬住了帝王。

带着圣旨,摇身一变,皇家道观的观主。

而马文才也终于能够名正言顺的跟在笙歌身旁,无人再有权利带走他。

京城,不仅仅是繁华,更能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和眼界。

尤其是这一路走来,所见识到的差距。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所有乱世都会出现的场景。

自东汉末分裂,至今日,这个天下就从未真正一统,真正和平过。

所谓盛世,所谓花团锦簇,不过是富贵人家自欺欺人所营造出来的虚假繁华。

马文才心想,为何上一世他们三人的眼里就只放得下感情,白白赔上了三条命呢。

而他也约莫明白,爱女入骨的祝老爷为何对祝英台的以死相逼视而不见,依旧不允许英台嫁给梁山伯了。

一来,梁山伯的身子骨终究是弱了些,难以寿元长久,他不知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贫弱所致。

二来,梁山伯的性子过于执拗,刚过易折,身处乱世,毫无背景,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便会祸及妻儿。

更不要说,如今士族之风盛行,重门第,讲阀阅。祝、马两家都是由北方迁来的体面人家。

随意悔婚,祝英台一辈子都会被诟病。

正因为祝老爷疼爱女儿,站在一个过来人的立场上才始终不松口允婚,只可惜祝老爷错估了英台性情中的那份死不回头。

英台的一往无前至死不悔没有错。

而祝老爷思虑再三考虑以后也没错。

也不知绕来绕去,英台和梁山伯能不能绕出曾经的悲剧。

梁山伯若无强健体魄,若无自保之力,恐怕依旧难以抱得美人归。

如果他站在家人的立场上,恐怕也不同意英台嫁给家徒四壁,性子又不懂变通的梁山伯。

思来想去,马文才还是决定尽一下绵薄之力,写信给玉无瑕,让其帮扶着梁山伯。

再不济,也不能缺衣少食,难以温饱。

做这些事情,马文才并没有瞒着笙歌。

没有可以显摆,亦没有刻意邀功,他两世为人,自该有两世为人的心胸和气量。

抛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他与梁山伯亦有三年同窗情,也曾深夜挑灯讨论学问,也曾春日秋夜畅谈理想。

若无祝英台,也许他也不会那般针对梁山伯,终究是他着相了,失了士族该有的气度。

对于马文才对梁山伯的接济,笙歌不置可否。

她总觉得马文才的越发像顿悟要超脱凡尘的得道高人了。

唉,孩子,花花世界真的不值得你留恋吗?

……

……

在皇家道观扎根的笙歌褪去了锦衣华服珠钗首饰,穿上了仙气飘飘的道观服饰,倒真真有几分返老还童,永葆青春的感觉。

于笙歌而言,道观生活三点一线。

讲经,炼丹,养儿子。

毕竟她是亲自听过太上老君和金蝉子讲学的人,所以有些东西哪怕她一字不改搬过来,都会被奉为至理名言。

唉,今天又是真大佬装神棍的一天。

为了传承道法,传承炼丹术,笙歌精挑细选了一批品性根骨都上佳的弟子,言传身教,做好了一位师尊该做到的事情。

一时间,那些行走于世家坑蒙拐骗的“高人”销声匿迹,因为笙歌普及的一些知识,会让他们自打嘴巴。

这年头,做骗子都这么不容易了,连金主的问题都答不上来还怎么行骗。

时不时笙歌也会承担起自己身为神棍的职责,帮忙看看天气,测测吉凶,然后练一些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丹药供应宫中。

于是,钦天监监正的职务也落在了笙歌头上。

别说什么帝王不拘性别用人才,那还不是因为笙歌太有用了,死死的抓住了上位者的心里。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马文才也不负众望长成了所有人心目中所期望的样子,芝兰玉树,胸有丘壑。

小小年纪,天子近臣,且被帝王爱屋及乌的赐予了侯爵身份。

大晋史上,最年轻的侯爵。

就连祝英台,也以嫡公主伴读的身份一步步入了帝王的眼,被封为县主。

有一说一,天子这些年对马文才是真的好,吃穿住行用,一应标准皆是按着宫中皇子公主规格。

甚至天子动过让马文才尚公主的心思,但最终还是没忍心。

因为喜爱,所以想把最得宠的公主下嫁给他。

可同样也是因为喜爱,天子不忍剥夺马文才惊艳众生建功立业的权利。

与皇家而言,驸马更多的只是一种装饰。

所以,赐婚的旨意最终变为了封侯。

马文才:……

明明刚刚重生的时候,他发誓一定要奋发图强加官晋爵让母亲春风得意的。

怎么现在,他一无功名在身,二无军功在身,便被封为永固侯呢?

永固……

这样的封号,他如何承担的起。

封号,意味着帝王的期许。

江山永固,天下大安,这是每一任明君的毕生夙愿。

也许,他不应该流连于京城的繁华,该出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功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