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 第187章 :新一代的希望

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第187章 :新一代的希望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一村的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洒在田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村庄的街道上,年轻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他们手里拿着笔记本或手机,正在讨论一件新鲜事——全村第一次举办的“青年科技培训班”即将开始。

村口的一棵老榕树下,张亮和几个小伙伴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张亮是五一村最活跃的年轻人之一,脑子灵活,但总觉得村里没有什么“出头的路子”。

“亮哥,你说这次的科技培训真能学到东西吗?”王小峰怀疑地问道,“这不就是搞个新花样糊弄我们吗?”

张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小峰,这次不一样!李书记说了,这是镇里派了专家过来教我们,特别是农业新技术。你不觉得这是个机会吗?”

“机会是机会,可我就是担心学了没用。”王小峰皱着眉头。

旁边的刘晓华插话:“小峰,你别整天这么消极。现在外面发展得那么快,我们村不能总靠老一套吃饭。这次培训我肯定去,你去不去随你。”

张亮点头附和:“对,晓华说得对。村里最近变化这么大,你也看到了,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文化活动让村里更团结了。咱们这代人不能落后,不能光想着靠地里的那点粮食过活。”

上午九点,村委会的会议室坐满了年轻人。李成林站在讲台上,满脸严肃,但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今天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来参加培训班,这说明大家对村里的未来有信心,也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李成林环顾四周,语重心长地说,“五一村一直是个农业村,但现在光靠传统农业已经养不活我们了。只有用科技改变生产方式,才能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接着说道:“培训班请来了专家,他们会教大家如何使用新型农业机械,如何科学种植,甚至还会讲一些电商知识。你们可要好好学,这是为你们,也是为村里的未来。”

年轻人们纷纷点头,张亮站起来说道:“李书记,我们一定认真学!村里的希望在我们年轻人身上,我们不能辜负这份期待。”

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专家们的课程从简单的农业知识讲起,比如如何优化水稻种植,提高产量;然后逐步介绍了使用农业机械的方法。

“这台插秧机,大家看着挺复杂,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一位专家指着一台崭新的机器说,“以往你们插秧一天顶多能种两亩地,用这个,一天能种二十亩,还省时省力。”

“真的假的?”王小峰挠了挠头,满脸疑惑。

“要不你来试试?”专家微笑着招呼王小峰上前。

王小峰小心翼翼地爬上插秧机,在专家的指导下操作起来。机器平稳地在田里前进,插秧速度快得让周围的人目瞪口呆。

“真神了!”王小峰跳下机器,兴奋地说道,“这东西要是普及了,插秧简直像玩一样!”

年轻人们纷纷围上去试用,短短半天时间,大家对农业机械的兴趣空前高涨。

下午的课程是关于电子商务的。专家在投影上展示了如何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案例,图片上那些包装精美、卖得火爆的农产品让村民们看得眼睛发亮。

“你们村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比如山里的土鸡蛋、地里的有机蔬菜,这些在城市里非常受欢迎。”专家说,“如果通过网络把这些产品卖出去,不仅能让大家赚到更多钱,还能打响五一村的名气。”

张亮听得入了迷,他举手提问:“老师,可是我们村连个网络平台都没有,怎么卖啊?”

专家点头微笑:“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讲的。你们可以成立一个电商小组,把村里的产品集中起来,在电商平台上开店。我们会帮你们设计页面,还会教你们如何推广。”

张亮低头记着笔记,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他想象着五一村的土特产通过网络销往全国,甚至出口到国外,心里一阵激动。

培训班结束后,张亮带着几个小伙伴,主动申请试点电商项目。他们把村里的鸡蛋、腊肉、干笋等产品集中起来,用手机拍照,上传到专家推荐的平台。

“亮哥,这样真的能卖出去吗?”王小峰边修图边嘀咕,“总感觉有点玄乎。”

“别怀疑!”张亮一边敲键盘一边说,“只要我们包装得好,绝对能吸引城里人!”

没想到,产品刚上线没几天,就收到了第一笔订单。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让年轻人们信心倍增。

与此同时,农业机械的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村里的几块试验田使用新技术后,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老一辈的村民看在眼里,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却对年轻人们充满了期待。

“这些孩子真有出息啊!”张麻子站在田埂上感慨道,“咱们村后继有人喽!”

随着年轻人对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接受,五一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团结合作,为村庄谋求更大的发展。

晚上,张亮在村委会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邀请了一些老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他站在会议室中央,满怀信心地说道:“过去村里的发展靠长辈们的辛劳,现在轮到我们这代人了。我们一定会把五一村建设得更好,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苏小婉在一旁微笑着点头:“年轻人有这份担当,我们这些老一辈就放心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五一村的未来一定充满希望。”

会议结束后,村里的年轻人们聚在一起,点燃了一堆篝火。他们围着火堆谈天说地,规划着五一村的未来,笑声回荡在夜空中。

这一晚,村庄的希望之火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五一村的夜晚,星光点点,微风拂过,带着些许稻田的清香。篝火旁,张亮与一群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规划。几天的科技培训让他们眼界大开,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村里的发展可以跳出传统的模式,迎接崭新的未来。

次日清晨,张亮一早就带着几个小伙伴赶到村头的田地,他们今天要试用刚学到的滴灌技术。这片地是合作社试点田之一,村民们已经习惯将地分给合作社集中管理,但让年轻人来尝试新技术,还是第一次。

“亮哥,这东西真的管用吗?咱们这么一片地,用这几根管子就够了?”王小峰看着地上的塑料滴灌管,满脸狐疑。

“管用不管用,咱们试了才知道!”张亮干脆地说。他打开水泵,随着机器的启动,清水从管道中流出,通过均匀分布的小孔缓缓滴入土壤。

没过几分钟,田地里的土壤表面已经湿润了,但水却没有流失到沟渠中。张亮满意地点点头:“看到没?这就是科学种田的好处!以前咱们用大水漫灌,费水费时,现在有了这滴灌系统,不仅省水,还能精准浇灌,保证每株作物都能喝饱。”

“还真是挺神!”王小峰围着管道转了几圈,啧啧称奇,“这要是推广开了,村里的田地肯定比以前更高产!”

周围的村民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张麻子抱着刚满月的双胞胎路过,听到年轻人的讲解后哈哈大笑:“亮娃子,你们这帮小年轻有本事!这玩意儿要是当年有,我的稻田绝对不至于减产。”

“张叔,现在咱们村条件好了,合作社还能帮忙推广这些技术。只要大家愿意尝试,新技术一定能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张亮说得铿锵有力,引得众人连连点头。

与此同时,电商小组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村里的土特产上线几天后,虽然订单量逐渐增加,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小亮,咱们的包装材料不够用了,快递费还涨了。这一来一回,赚得比预想的少多了。”刘晓华愁眉苦脸地说道。

张亮皱眉思索片刻,说道:“晓华,咱们不能光看眼前的利润。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开市场,先把五一村的产品推广出去。只要打响了名气,以后订单多了,成本自然就会降下来。”

“可是,资金周转不过来怎么办?咱们几个可拿不出更多钱了。”刘晓华无奈地摊开手。

“别急,我有办法。”张亮沉思片刻,忽然想到了村里的合作社。他连忙找到李成林,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李书记,现在咱们的电商小组缺资金,能不能从合作社借一部分周转资金?我们承诺三个月内还清,利息照付!”

李成林点点头,仔细思考后说道:“电商项目确实是村里的新方向,合作社本来就有扶持资金,你们的提议可以考虑。但借款的前提是要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证明资金的使用和回报是有保障的。”

张亮一听,顿时信心大增。他连夜召集小组成员,一起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包括产品推广策略、成本预算和预计收益等内容。

几天后,合作社批复了借款申请,电商项目的难题得以解决。

新技术和电商项目逐渐展现出成效,村民们对年轻一代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一天傍晚,老村长张大爷在村口遇到了张亮。他拍着张亮的肩膀说道:“亮娃子,咱们村的年轻人现在可不比城里差!有你们这些后生,村里的未来就有希望了!”

张亮憨笑着挠了挠头:“张大爷,您这是夸我呢,还是在说咱们年轻人没以前努力?”

张大爷哈哈一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现在学会用脑子干活,比我们那时候光靠力气强多了。这才是真本事!”

一旁的王小峰笑着插话:“张大爷,您也别谦虚。当年要不是你们打下基础,咱们哪有今天这些好条件?”

村民们的支持,让年轻人们更加信心百倍。他们开始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帮助村里推广新技术,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培训班结束后,张亮和他的伙伴们总结经验,决定向全村推广滴灌技术和电商模式。他们走家串户,耐心向村民们讲解新技术的优点,还主动邀请大家参观试验田。

刚开始,部分年长的村民还心存疑虑,但看到试验田的丰收效果后,纷纷打消了顾虑。尤其是张麻子这样的老农,更是成了新技术的宣传员:“滴灌是真好用!咱们以前种田那么辛苦,现在轻轻松松就能多收几成,何乐而不为?”

不仅如此,张亮还带着几位电商小组的成员去邻近的几个村子宣传,希望能联合周边的农民,一起扩大产品供应量。

夜晚,张亮和一群年轻人坐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望着天上的繁星,聊起了未来。

“亮哥,你说咱们以后能不能让五一村的特产卖到国外去?”王小峰躺在地上,双手枕在脑后,满怀憧憬地问道。

“为什么不能?”张亮自信地说道,“只要咱们肯干,肯学,把村里的品牌做起来,未来的路会越来越宽。”

刘晓华也点头附和:“对,到时候咱们村成了全国示范村,不仅能挣钱,还能带动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年轻人们越聊越兴奋,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五一村正在他们的努力下慢慢崛起。

第二天清晨,五一村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张亮和他的伙伴们忙着为新一批电商订单打包,试验田里机器轰鸣,滴灌管道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站在田埂上的张麻子看着这一切,心里无比欣慰。他抱起双胞胎,笑着说道:“娃儿们,看好了,这就是咱们村的未来!有这些年轻人在,五一村的希望就在!”

年轻一代的崛起,不仅为五一村带来了新技术、新理念,更点燃了村民们对未来的信心。五一村,在新一代的努力下,正迈向更加光明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