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 第175章:村民的觉醒

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第175章:村民的觉醒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村民大会后,泗科村的风向悄然改变。苏小婉在会上面对王二皮的一番针锋相对,不仅让许多原本动摇的村民看清了事实,也让一些之前对合作社不满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

刘大叔是其中之一。他一直是村里的“老实人”,对于合作社的好坏不敢妄下定论,但每次听到王二皮挑拨是非,总觉得心里有些疙瘩。这一天,他坐在家门口抽着旱烟,眉头深锁。

“爹,你咋还不睡?”儿子刘小虎从外面回来,一边擦汗一边问道。

刘大叔抬起头,语气有些复杂:“小虎啊,今天村里开会的事你也听说了吧?你觉得这合作社,到底是个啥名堂?”

刘小虎性子直爽,听了这话立刻回答:“爹,咱不能听那些没影的风凉话。咱家去年多亏交了不少黄瓜给合作社,年底不也分了好几千块钱吗?我看合作社没问题,就是有人眼红,故意捣乱!”

刘大叔沉吟了一会儿,点点头:“也是,那几千块确实是实打实的,老子种了一辈子地,头一次觉得咱农民也能靠自己挣个明白钱。”

刘小虎见父亲松口了,连忙说道:“爹,既然你也觉得合作社好,不如今年把地里那几亩茄子也交过去,反正小婉姐他们有渠道,比咱自己卖划算多了。”

“行。”刘大叔狠狠吸了一口旱烟,站起身说道,“明天我就去找小婉丫头,问问咱家今年的货能不能早点安排上!”

刘大叔并不是唯一改变态度的人。自从冷链物流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村里不少加入合作社的村民都尝到了甜头。他们的农产品不仅卖得更多,还卖出了好价钱,家里的收入比往年多了不少。这些切实的好处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社是个值得信赖的组织。

这一天,村民张大娘到苏小婉家里送了几筐新鲜的青菜,特意当面致谢:“小婉啊,多亏了你,今年俺家这菜卖了个好价钱,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以前咱村里人穷得叮当响,哪敢想过这样的日子?”

苏小婉接过菜,微笑着说:“张大娘,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咱们泗科村本来就有好东西,只是过去没人知道,现在有了合作社和冷链设备,咱们的农产品才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张大娘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就是啊,可惜还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还总想着捣乱。”

苏小婉轻轻一笑:“没关系,大娘,我相信时间会让大家看清楚的。”

随着村民对合作社的信任逐渐加深,一些原本观望甚至反对的人也开始主动靠拢。田二婶就是其中之一。她曾经是王二皮的“铁杆支持者”,总觉得合作社是为了捞钱。但最近看到身边不少人因为加入合作社而收入大涨,她的心思也动摇了。

“二婶,听说你也想把你家那几亩地的西红柿交到合作社去?”邻居赵婶在门口笑着问道。

“唉,早该交了。”田二婶叹了口气,“以前听了些不靠谱的话,错过了好机会。现在看着别人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俺这心里不是滋味啊!”

赵婶笑道:“不晚,合作社可没关门。小婉丫头心善,肯定愿意收的。”

果然,当田二婶亲自去找苏小婉时,得到了热情接待。苏小婉不仅答应帮她解决销售问题,还专门派人去地里查看情况,给她家提出了不少种植上的改进建议。

“二婶,咱们这地里的西红柿品种很好,就是管理上可以再细心些。比如说,施肥的时候可以用点有机肥,这样口感会更好。”苏小婉耐心地解释。

田二婶听得连连点头:“行行行,都听你的!俺以后就按你说的办。”

然而,王二皮一伙并没有偃旗息鼓。他们见煽动村民反对合作社的计划失败,便开始散布新的谣言,试图破坏合作社的信誉。

“听说没有?苏小婉最近还要搞什么扩建仓库,肯定又是想用村里的钱!”王二皮在村头的大树下,故意高声说道。

旁边几个闲散的村民立刻被吸引了过来:“真的?这丫头可够能折腾的。”

“我看就是想捞钱!你们信不信,最后咱们村的好东西全成了她的!”

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的声音插了进来:“二皮叔,你这话可别乱说啊!”

王二皮回头一看,是刘小虎。

“我乱说?刘小虎,你别忘了,我可是你爹的老朋友!”王二皮不悦道。

“叔,您这话就不对了。”刘小虎毫不示弱,“合作社的账目都公开着呢,咱们村谁要是不信,随时可以去查。您要是觉得有什么问题,为啥不去找村主任反映,非得在这儿散布流言?”

刘小虎的话引得不少人纷纷附和:“对啊,要真有问题就去反映,瞎说啥啊!”

王二皮顿时语塞,悻悻地走开了。

为了彻底打消村民的疑虑,苏小婉决定召开一次公开说明会,向所有村民解释合作社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

在说明会上,她耐心地讲解了仓库扩建的必要性:“咱们村的农产品越来越多,现有的仓库已经不够用了。如果不扩建,新鲜的农产品就没法保存,更别提远销到外地。为了保证大家的收入,我们必须做出这些投资。”

她还主动展示了合作社的账目,甚至邀请村民代表来查账。这样的坦诚态度让村民们彻底放下了心。

刘大叔当场站起来说:“小婉丫头,俺老刘支持你!咱们泗科村这些年头一次有了这样的好机会,可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他的表态引起了一片掌声。更多的村民也纷纷表示支持:“对!小婉做得对,咱们不能再让那些捣乱的人有机会了!”

这场说明会过后,泗科村的村民终于真正团结了起来。无论是支持合作社的,还是之前反对的人,都意识到这是村里唯一的出路。

村头的大槐树下,已经很少再有人听信流言了。取而代之的,是村民们热烈讨论如何改进种植技术,如何把自家农产品做得更有特色。

刘大叔感慨地对儿子说:“小虎,咱村这次可算是真觉醒了。这合作社,是咱们村民自己的东西,谁也不能让它垮了!”

村民大会之后,泗科村的风气逐渐明朗,合作社成为全村的共识。那些曾经犹豫不决的村民,也在眼前的利益和实际的成果中坚定了立场。这一切,让苏小婉感到无比欣慰,但她深知,这只是改变的开始。

晚上,苏小婉坐在办公室,翻阅当天的收支报表,表情略显疲惫。这时,李成林走了进来,端着两杯热茶。

“小婉,忙了一天,歇会儿吧。”李成林将茶杯放在她手边。

“谢谢你,成林哥。”苏小婉抿了一口茶,眉头依旧微皱,“村民的支持是越来越多了,可我总觉得,合作社的基础还是不够稳。”

“你是说仓库扩建的问题?”李成林坐下问道。

“嗯。”苏小婉点头,“虽然村民们表面上都支持,但这扩建需要一大笔资金,咱们目前的营收还不足以完全覆盖,万一中途出了问题,我怕村民们会再动摇。”

李成林思索片刻,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觉得可以换个方式,把村民们更紧密地绑在合作社里。”

“怎么做?”苏小婉放下茶杯,认真看向他。

“我们可以试试让村民入股。”李成林解释道,“每家出一部分钱或者农产品作为股本,这样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让他们更有参与感。股东的身份会让他们更珍惜合作社的发展。”

苏小婉眼前一亮:“成林哥,这个办法可行!不过,需要设计好细则,比如股份比例,分红方式,还有每年的审核制度,不能让村民觉得复杂。”

“对,这些我可以帮你一起设计。村民会场上我再详细说明,争取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李成林拍了拍胸口。

第二天,村民大会再次召开。这次的主题是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会场上,苏小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大家说明了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股份制的方式,让大家成为合作社真正的主人。这不仅能解决资金问题,还能保证大家的收入更加透明和公平。”

刚开始,会场上有些安静。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不太明白。

这时,刘大叔站了出来:“小婉丫头,你说得挺好,可俺想问问,这个‘股份制’到底是啥意思?俺没念过书,听不太懂。”

苏小婉微微一笑,用更简单的话解释道:“刘叔,其实就是大家每人出一点钱或者农产品,这些就算是入股了。到年底,合作社挣的钱,会按照你出资的比例分红。出得多,分得也多。”

刘大叔一拍大腿:“哎哟,这不就是咱家做主了嘛!这个好,我支持!”

有了他的表态,会场上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张大娘跟着说道:“小婉,这个法子好啊!俺家的菜都靠合作社卖,这入股还能分红,那俺可得多加点!”

但也有一些村民提出了担忧。田二婶皱着眉头问:“小婉,俺就怕这钱投进去万一亏了咋办?俺家本来就不宽裕,要是赔了本,俺咋交代?”

“二婶,您放心。”李成林适时接过话头,“咱们合作社的经营是公开透明的,每一笔钱都有人监督,村里也有监事会。如果哪天真有问题,大家可以随时开会讨论,绝不会让任何人吃亏。”

苏小婉补充道:“而且,入股的钱我们主要用在扩大生产、修建仓库这些方面,能直接增加收益。风险确实有,但收益会更大。”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会儿,最终,大部分人都表示愿意尝试。

为了让股份制顺利推行,合作社专门成立了一个“股份委员会”,由刘大叔、张大娘等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负责人。村里的年轻人也积极参与,负责宣传和登记。

为了公平,苏小婉还特别设计了“劳动积分”制度。对于那些拿不出现金入股的村民,可以通过参与合作社的日常劳动积累积分,这些积分同样可以作为股份,年底分红。

这项制度的推行,让更多村民看到了希望。曾经对合作社心存芥蒂的田二婶也开始主动参与劳动。

“二婶,你今天干得不错啊!这分红又多了一点!”刘小虎笑着夸赞道。

“那可不,俺现在知道了,跟着小婉干,准没错!”田二婶擦了把汗,爽朗地笑道。

随着股份制的推行,村民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前懒散的田间地头,如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刘大叔主动组织了一支“田间互助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管理田地;张大娘还把自家祖传的腌菜秘方贡献出来,为合作社开发新品。

合作社的仓库扩建工作也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村里的年轻人自发组织了一支义工队,每天轮流到工地帮忙。看到这样的场景,苏小婉感慨万千:“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冷链设备也因为这次改革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农产品的品质越来越好,订单量也不断攀升。泗科村的名气在整个泗科镇甚至更远的地方都越来越大。

一天傍晚,刘大叔带着一壶老酒,来到苏小婉的家。他坐下后感慨地说:“小婉丫头,这几年咱们村的变化,比俺这一辈子见过的都大。以前俺总觉得,农民这辈子就得靠天吃饭,可现在俺知道了,靠咱自己,日子也能过好。”

苏小婉被他的话感动了,连忙说道:“刘叔,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啥微不足道啊!”刘大叔哈哈笑道,“要不是你,这村里的人哪能想明白这些道理?俺现在就明白了,咱们合作社,不光是个赚钱的地方,更是咱们泗科村的命根子!”

苏小婉点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刘叔,咱们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越走越远。”

村民的觉醒,让整个泗科村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一个村庄的改变,更是一种全新的希望,在乡村的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