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 第167章 :初次接触媒体

山村少年的逆袭路 第167章 :初次接触媒体

作者:摸鱼小郎君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从五一村因“泗科酸野”在电商平台崭露头角后,当地媒体纷纷对这个小村庄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一家本地电视台率先联系到苏小婉,邀请她参与一档专题节目,讲述五一村的电商振兴之路。

清晨,五一村的村委会里,苏小婉正在和几位村民讨论近期的订单情况。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是一个陌生号码。

“你好,请问是苏小婉女士吗?”电话那头传来温和的女声。

“我是,请问您是?”苏小婉疑惑地问。

“我是本地电视台《家乡振兴》节目的制片人,叫王丹。”对方语气热情,“最近我们注意到五一村在电商发展上的成就,非常感兴趣。不知道您是否方便接受我们节目的采访?”

苏小婉怔了一下,没想到村里的事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她稍作思考,答道:“可以的,不过我需要先和村委会这边商量一下。”

“当然没问题!”王丹的语气充满期待,“我们也会安排摄影师到村里进行实地拍摄,展示五一村的特色。希望能尽快与您敲定具体时间。”

挂了电话,苏小婉转头看向村主任王大明,“主任,刚刚是本地电视台打来的,他们想来采访咱们村,您怎么看?”

“电视台?”王大明一愣,随即露出喜色,“这是好事啊!村里的变化能通过媒体宣传出去,对‘泗科酸野’的品牌也有帮助。”

“我也觉得可以。”李成林点头附和,“婉妹,你最近做得确实不错,让村子得到了这么大的改变。既然电视台找上门了,就好好利用这个机会。”

苏小婉听后,觉得有道理。“那好,我就答应他们。”

几天后,电视台的采访团队如约而至。苏小婉一早就在村头迎接。王丹带着摄像师和记者走下车,笑容满面地向她挥手。

“苏小婉女士,久仰大名了!”王丹热情地握住苏小婉的手,“您看起来比想象中还要干练。”

“王制片人,您过奖了。”苏小婉笑着说道,“村里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请多包涵。”

“哪里的话,我们就是来真实记录乡村振兴的故事的。”王丹环顾四周,看到整洁的村道、装满农产品的合作社大院,不由赞叹道,“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真是个美丽的小村庄。”

王丹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指挥摄像师拍摄村子的全景。随后,她和记者与苏小婉一起前往合作社,准备开始正式采访。

采访地点设在合作社的会议室里。一张简单的长桌,旁边放着“泗科酸野”的产品样品,透着乡土气息。

记者微笑着将话筒递到苏小婉面前:“苏女士,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五一村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

苏小婉面对镜头有些紧张,但很快调整好状态,露出自信的微笑。“其实,一切都始于一次小小的尝试。”她缓缓说道,“最初,我只是想通过电商帮助村民把手工制作的酸野卖出去,没想到会一步步走到今天。”

“听说您是第一个提出电商销售想法的人,这在农村是很少见的。”记者继续问道,“是什么让您萌生了这个念头?”

“我一直觉得,农村有很多独特的产品,但因为缺乏宣传和销售渠道,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苏小婉语气坚定,“当时,我看到很多人通过电商创业,我想,既然城市的人能做,为什么农村人不能?于是我就开始尝试。”

记者点点头,露出赞许的笑容。“可是,电商对于农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当时村民们都支持您吗?”

“支持和反对都有。”苏小婉笑了笑,“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村民不理解,甚至觉得我是在异想天开。不过,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所以带头做了第一批产品。后来,当大家看到我们真的能赚钱时,才慢慢地加入进来。”

“能具体讲讲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吗?”记者问。

“我们成立了合作社,把村里的资源整合起来,统一生产和销售。”苏小婉解释道,“合作社的收入按比例分红,这样既能保障产品质量,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记者一边点头一边记录。“这样的模式的确很新颖。那么,‘泗科酸野’现在的市场情况如何?”

“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往周边多个县市,甚至有一些来自更远地方的订单。”苏小婉回答,“虽然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冷链物流刚刚起步,但我们正在一步步完善。”

采访过程中,电视台还安排了对几位村民的随机采访。

一位正在合作社仓库里忙碌的大婶笑着说:“以前我们种地、做酸野都只是自己吃,现在通过苏小婉,能卖到那么远的地方,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另一位村民补充道:“刚开始不相信这个电商能有什么用,后来看着村里人通过这个挣了钱,我也加入了合作社,现在每个月都有分红呢!”

甚至连一向喜欢唱反调的王二皮,也难得地给出了一句中肯的评价:“苏小婉这人厉害,带着咱们村走出了一条新路。虽然我以前也有点质疑,但现在事实证明她做对了。”

这些真实的声音通过镜头传递出来,展现了五一村的变化和苏小婉的努力。

采访结束后,王丹握着苏小婉的手,满脸感慨:“苏女士,您和五一村的故事真的很励志,我们一定会把这次节目制作好,让更多人看到。”

苏小婉微微一笑:“感谢您和节目组的支持,希望通过这次节目,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振兴和五一村的变化。”

“没错!”王丹点头,“相信这个节目播出后,五一村会成为全市的榜样。”

当摄像师最后一个收起设备时,阳光洒在村头的小路上,苏小婉望着远处田野间忙碌的村民,心中充满了希望。五一村的未来,正一步步变得更加光明。

采访后不久,《家乡振兴》专题节目如期播出,五一村的故事在电视台一经亮相,便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让村里人感到兴奋,也让苏小婉意识到,村子的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压力与责任。

节目播出当晚,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挤满了村民,大家兴致勃勃地围着一台旧电视机,等待着节目开始。

“大家别挤,咱们每人都能看得见!”王大明站在人群中间,嗓门提高了几度,“这可是咱五一村头一次上电视,个个都精神点儿!”

“对对,今晚可是大场面!”王二皮难得没唱反调,挤在人群里,眼睛盯着屏幕,脸上挂着一丝期待。

电视里开场音乐响起,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声音传来:“欢迎收看《家乡振兴》特别节目,今天我们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村庄——五一村。”

镜头切到村头的牌坊,随后是合作社、田地和一群忙碌的村民。大婶们拿着酸野,笑容灿烂地面对镜头;苏小婉在会议室里侃侃而谈的画面也出现在屏幕上。

“瞧,这是小婉!”李成林激动地指着屏幕,“说得多好啊!”

“真有出息!”一位老村民感慨万分,“以前咱村可从没出过能上电视的人。”

王二皮摸了摸脑袋,嘟囔道:“这电视上看着比平常漂亮不少。”

王大明瞪了他一眼:“人家本来就长得漂亮,是你眼神不好。”

节目的内容深入浅出,既介绍了五一村的发展历程,又展示了“泗科酸野”的生产过程和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村民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欢呼声。

当节目播放到村民接受采访的片段时,王二皮的脸忽然出现在屏幕上,他那句“事实证明苏小婉做对了”引发了一阵哄笑。

“嘿,二皮,这话听着像夸人呢!”有人打趣道。

“别闹别闹!”王二皮摆摆手,脸上却挂着藏不住的得意,“我说的是大实话。”

第二天一早,苏小婉便接到了很多电话。有一些是县里其他村子的村干部,向她打听电商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还有一些是媒体记者,希望能深入了解五一村的成功经验。

“喂,小婉,我是隔壁村的村主任张振国,昨天看了电视台的节目,感觉特别有启发。”张振国在电话里直言不讳,“你们村电商做得这么好,有机会能不能带我们参观学习一下?”

“当然可以啊,张主任。”苏小婉客气地答道,“我们随时欢迎大家来交流。”

“太好了,那我改天就带人过去!”张振国喜不自胜。

这样的电话接二连三,让苏小婉的手机几乎没停过。

“婉妹,咱们这下可算是火了。”李成林笑着说道,“不过,你的麻烦也多了吧?”

“有点忙是好事。”苏小婉一边整理合作社的资料,一边说道,“咱们村现在的名气越大,就越需要把事情做好,不能让人家说咱们只是昙花一现。”

“放心吧,有你带头,咱们肯定能做得更好!”

几天后,又有一批记者来到村里。这一次,不只是本地媒体,甚至还有省城的记者。他们对五一村的电商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泗科酸野”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品牌化,更是成为采访的重点。

“苏女士,您好!我是省电视台的记者。”一个穿着职业装的年轻女性微笑着向苏小婉伸出手,“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纪录片,希望能采访您和其他村民。”

苏小婉笑着回握:“欢迎你们来,我们一定配合。”

这次采访内容更加深入,记者不仅采访了苏小婉,还走访了村里的几位关键人物,包括王大明、李成林,甚至王二皮也被拉去接受了简单采访。

“我们现在的产品订单每天都有,合作社的分红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位村民笑呵呵地对着镜头说道,“这都多亏了婉妹的带头。”

王二皮在镜头前倒是正经了不少:“我以前确实觉得电商不靠谱,不过现在看来,这玩意儿是真管用。咱们村现在能有这样的变化,都是靠大伙儿齐心协力!”

记者们被村民们朴实又直白的话打动了。他们不仅拍下了合作社的日常运作,还特别对“泗科酸野”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记录。

采访结束后,记者和苏小婉闲聊时,问到了五一村未来的发展计划。

“苏女士,您觉得接下来五一村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现在的重点,是进一步提升‘泗科酸野’的品牌影响力。”苏小婉说道,“同时,我们也计划开发更多的农副产品,让五一村成为一个电商产业链完善的示范村。”

“听起来很有前景。”记者点头,“不过,您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大的挑战还是人。”苏小婉认真地说,“农村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不少,村里能参与合作社的劳动力有限。如果想扩大规模,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尤其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

记者若有所思地点头,随后笑着说道:“苏女士,我相信五一村在您的带领下,一定会越来越好。”

苏小婉点头微笑:“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采访团队离开后,村里人对这次省台的关注格外重视。王大明召集了村民开会,讨论村子的下一步发展。

“现在媒体都在关注咱们五一村,这说明咱们的路走对了。”王大明说道,“但也正因为这样,咱们不能放松,一定要把合作社的事办得更好。”

“对,不能让人家看笑话!”一位村民点头附和。

“婉妹,这次又是你辛苦了。”王大明看向苏小婉,“不过接下来,村里还得靠你多出主意。”

苏小婉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会继续带着大家往前走。不过,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我们全村的事。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这番话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掌声。五一村的未来,就像清晨升起的太阳,正在逐渐照亮每一个人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