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刀啸苍穹 > 第二卷 第四十四章 欺臣

刀啸苍穹 第二卷 第四十四章 欺臣

作者:江牡丹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23:2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独孤煜眉头紧皱沉思了半晌,忽的眼睛一亮,但赶忙又重重的摇了摇头,颇有些不解的答道:

“这可难倒微臣了,微臣实在是想不通。为何当年汉武大帝要故意泄露这两封信件。”

独孤秀颇为得意的一笑,随后淡淡道:“汉武帝自继位之日起,便一心想要收复河北失地,北击匈奴于草原之上,但经过文景之治的百年修养生息之后,阻战派的势力和声望在朝廷中占了多数,除了少数与匈奴交战过的武将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文官愿意出兵,

所以汉武帝就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可以令满朝文武都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他出兵的借口,这个借口就是这两封有辱国体,有辱国母的信件。

国语有云:君忧臣辱 君辱臣死。

大汉朝受此奇耻大辱,大汉的堂堂开国国母受此奇耻大辱,汉武帝把这两封信一拿出来,哪个大臣再敢阻挠出兵北击匈奴,便是无异于欺君叛国了!”

“哦!”

独孤煜恍然大悟重重点了点头,极为赞赏的说道:“陛下所讲果然令微臣茅塞顿开,实在是醍醐灌顶一般啊!”

根据方才独孤秀所说,他是在做了皇帝之后,才想明白当年汉武帝为何要亲自泄露这两封信件,那么这答案已经不言而喻,自然是因为汉武帝泄露出这两封信件之后,所获得的收益和好处要比有辱国体,甚至有辱国母的名声还大。

独孤煜可不是傻子,既然小皇帝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又岂能不明白呢。

但是有没有想通,弄明不明白其中的关系是一回事,想通了之后的原因能不能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果这两封信件真是汉武帝亲自泄露的话,那他的目的就一定是一个比国体和国母的名誉都重要的多的事情,

结合汉武大帝的生平,独孤煜能想出的原因,那就有且只有一个了:

那就是汉武帝为了令不愿出兵匈奴的大臣们闭嘴,才泄露了甚至很有可能是伪造了,这两封嚣张霸道到了极点的所谓“国书”。

兵者乃是国之大事,自古向来有言,为君者不可妄动干戈。

因为这大军一起不论成败都会牵扯到大汉的国本,汉武帝初次北征匈奴时,虽然只调动了四万轻骑,可这四万匹良驹,已经是大汉全国所有可以调动的战马了。

若是出兵匈奴不幸战败,四万骑兵的损失或许还可以接受,但四万战马若是全部葬身草原,甚至被匈奴俘获,那大汉自此之后便再没有和匈奴正面抗衡的实力,只能固守长城任凭匈奴骑兵予取予夺。

关于骑兵和战马的得失,还仅仅是从军事角度考虑。

几万大军北击匈奴,茫茫大漠千里之遥,这一路上的给养如何供应,与朝廷的联络如何保障?

身处广无人烟的大草原上,各路兵马是各自为战还是互相配合,若是互相配合又如何保证所定战术不被匈奴所截取?

匈奴大营的位置、各个部落各部军队的详细情报又如何获得,即便获得之后又如何判定真伪?

要知道自此当年高祖被围于白登山后,直到武帝时期,已然接近百年,这百年来大汉一直以金银财宝来不停安抚匈奴的狼子野心。

大汉朝廷这对百年间匈奴发展情况的了解,可以说是近乎于无。

这种种客观条件都对出兵匈奴极其不利,所以武帝十六岁刚刚登基时,便曾准备出兵匈奴,但直到十二年后,卫青、李广等四路兵马才第一次踏出长城边境。

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汉朝的战车不利于草原对敌,而大汉又极其缺少骑兵所需的战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北击匈奴这件事上,汉武帝几乎是受到了整个大汉朝廷的激烈反对。

大臣们不愿汉武帝出兵匈奴的原因或是出于私利,某些人或多或少的收了单于的好处。

更多的则是出于公心,是对社稷安危的考量,担心若是兵败则会动摇国本。

正所谓“一动不如一静”,除了大汉天子以外,谁要是敢妄言出兵,那他首先就好受到其他大臣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满朝文武不论是谁,只要他赞成皇上出兵,那他就要独自担下兵败之后的种种后果。

若是战胜的话那还好说,功劳自然是圣上的英明,自然是前线战士的悍不畏死勇猛奋战,

等到论功行赏时,这位赞同出兵之人,能不能因为一句建议出兵就受到封赏都难说。

但若是兵败的话,犯错的自然不可能是皇上,也不会是真正抛了头颅,洒了热血在草原上的三军将士们。

那这蛊惑圣心、妄言出兵、甚至动摇居心叵测动摇国本的抄家灭族大帽子,也就只扣给那位曾经在皇上面前大言出兵之人了。

正因为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于同意汉武帝出兵,他才将这两封国书通过种种手段加以泄露,让天下人都知道当年冒顿单于是如何羞辱大汉国母,而国母又是如何为了大汉,而卑躬屈膝的忍辱负重。

这两封国书一现世,满朝文武还有哪个敢和汉武大帝唱反调呢?

独孤煜虽然已经将这其中的种种关系想通,但是在当今大燕天子面前,他却偏偏只能装作没想通,因为这些话要是从他嘴里说出,那就等于是在说当年的汉武帝是在“欺臣”,是在玩弄群臣。

汉武帝是皇帝,当年大燕天子也是皇帝,既然汉武帝能欺骗臣子,那当今皇帝岂不是也能欺骗臣子吗?

这话要是一说出口,那还不是借古讽今,来攻击当今皇上吗!

事实上,独孤煜不仅想明白了当年那两封国书和汉武帝的关系,他也同时想明白了,今日这位小皇帝为何要单独召见自己,

又为何要和自己分享他的这一“领悟”。

因为这位小皇帝也要玩一次和当年汉武帝一样的“欺臣”大戏,而自己在这场大戏中所扮演的角色,说不定就和那两封国书一样。

要让满朝文武都不得不同意,这位小皇帝的某个目的!

那么,能让这位小皇帝如此的处心积虑,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