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刀啸苍穹 > 第二卷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城

刀啸苍穹 第二卷 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城

作者:江牡丹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23:2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永庆二年五月初一

荆州军中路大元帅宇文朔帅六万大军与前锋李子雄会和,兵临汝阳城下。

中路军元帅大帐之内

“我说李将军啊,您这前锋大军满打满算一万人马,来汝阳城可不是来逛风景的啊,这前锋大军没探出汝阳城守备虚实不说,您这前锋军里能带兵的将军都快死光了,您这先锋大将军当得可是真称职啊!”

“孙将军不用说这风凉话,汝阳城守经过独孤信一年的战备早就宛如铁桶一般,要是我贸然出军攻城,那您孙将军今天恐怕连先锋军这一万人都看不见了,若不是我明着派出将领每日挑战吸引独孤信的注意,潜入汝阳城的探子又如何能暗中利用不到半月的时间便掌握城内守备的虚实。”

孙子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李子雄虽然手中有一万先锋军,但这一万先锋军中有近三千不善攻城的骑兵,剩下这七千步兵又缺乏攻城器械,贸然进攻凭险而守的汝阳城无异于以卵击石

李子雄兵临汝阳月余而不攻非不愿实是不能也。

独孤信早年争储之时便曾受到天子独孤盛亲自称赞“文武双全”四字,执掌汝阳城一年来称得上是文修武备,文治上虽不能说是爱民如子却也一肃汝阳城懒惫的官场风气。武备上杀了数名侵吞军款的将领,用这几位将军殷实的家底不仅为汝阳守军添置了一批守城器械,还亲自组建了一只五百人左右的轻骑作为奇兵。

若是李子雄真敢不计后果悍然攻城,独孤信有极大的把握能在汝阳城下全歼了这支一万人的先锋大军。

正面攻城无望所以李子雄才使出了在汝阳城下骂阵挑衅的攻心计,凭借手下悍将刘文通连斩汝阳守将,李子雄这上兵伐谋的攻心计已经有了六七分火候,连失数员后大将汝阳城内军心也确实有所动摇。可千算万算也算不到独孤信竟生了个尤胜乃父的独孤修,为了应对这从不披甲的黑袍小将李子雄不仅折损了数员战将又搭上了龙雀宝刀。宝刀龙雀本就是以千两黄金和三名小妾才换来的,所以这李子雄可成了名副其实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将军,以你所见目前汝阳城内守备情况,我们大军何时攻城较为稳妥。”

“启禀大帅,据探子呈报如今汝阳城内兵马齐备粮草充足,又是拒险而守,虽然城内守军不过五千,但如果此时攻城恐怕代价过大,不惜代价硬要拿下这汝阳城恐怕我中路军至少要损耗两万步卒。”

“李将军可真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这仗都还没打就先认输了。启禀元帅末将孙元朗愿领一万步兵七日内拿下汝阳城!”

“刘军师,您说呢。”

中路军元帅宇文朔似乎极为依仗这位身份来历都极为神秘的刘军师,甚至在李子雄看来身为大元帅的宇文朔多少有些惧怕这位身着青袍毫无职衔的挂名军师,似乎他才是中军元帅一般。

“李将军先前所言不无道理,若是入城探子回报属实的话,恐怕李将军所言攻城将会损失两万步卒都是少说了,这城内的独孤信年轻时便已是兵法大家,虽说纸张谈兵算不得真本事,但此子恐怕是个例外,若是此时攻城的话恐怕宇文将军要把中路军半数兵马都搭在这小小的汝阳城下了。”

“那依刘先生所见我们何时攻城较为妥当?”

“据传宇文大帅曾斥巨资亲自督造了数座攻城器械用作他日攻破洛阳高城,此时不如便拿眼前的汝阳城作为演兵之地,也好看看宇文江军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花的到底值不值。”

“刘先生所言极是,我本已做了如此打算,只是那由鲁班传人所造器械过于庞大,落后于大军,至今仍在路上,大约十五日左右便可运到前线,那便就此决定十日之后由刘将军帅一万步兵试探汝阳城虚实,其后便用攻城神兵一举击溃这小小的汝阳城,刘先生您看如此安排可稳妥吗。”

“宇文将军所虑周详,若是无事那老夫便回去休息了。”

端坐中军大帅帅椅的宇文朔竟亲自起身将这神秘老者送出大帐。

大帐之内

李子雄躬身轻声说道:“多亏了刘将军在大帅面前演了这番苦肉计,否则我李子雄至少要少个先锋大将的头衔了!”

“李将军,你我同是寄人篱下彼此必然要互相照应,十日之后攻城之战恐怕凶多吉少,到时候李将军莫要落井下石便好,我看李将军虽然受了点小伤但是精气具足,李将军武道修为上又有不小进展吧。”

“不瞒孙将军,与那小将独孤修一战确实略有所悟,孙将军攻城还要要多注意这黑袍小将,孙将军麾下恐怕并没有能挡下此子之将。”

“我又不像你一般顾忌江湖名声硬要和他拼出个输赢,纵是那独孤修真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还真能杀光我麾下的一万兵马吗?”

孙元朗原是襄阳副将军,襄阳太守陆文焘弃城而逃之后,这位见风使舵的孙元朗便是第一位冲出襄阳城投降之人。孙元朗此人在襄阳军中名声极大,倒不是因为其擅长排兵布阵或者弓马娴熟,而是这位孙将军是个色中恶鬼,不仅家中妻妾无数,这位领着高官厚禄的副将军还是襄阳城最大青楼翠红楼的最大主顾。

只有极少数对这位孙将军有所深交的人才知道,这位好色如命的孙将军竟还是个藏拙的高手,看似被美色掏空了身子的孙元朗其实是襄阳城军中第一高手,善使一柄重达八十斤的八卦宣花板斧,若非如此以李子雄一贯的心高气傲也不会和他搭上关系了。

永庆二年五月十一

中路军大将孙元朗帅一万步兵拂晓时分进攻汝阳城,攻城之战极为惨烈,汝阳城中用作守城的滚木礌石弓弩箭矢仿佛无穷无尽一般的投射而出,不到半日孙元朗便损失两千步卒。

孙字大旗下孙元朗却是气定神闲,半点没有因为屡次攻城受挫而气急败坏,孙元朗心中明白,自己这襄阳降将刚被纳入宇文朔麾下,若是不在这汝阳城下狠狠的出一把力把汝阳城内的虚实都打出的话,短时间内是绝对不会得到中军大帅宇文朔信任的。所以今日攻城损失的这两千步兵不过是他孙元朗向宇文朔所纳的“投名状”罢了,在他孙元朗看来这两千人的投名状恐怕还不够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视人命如草芥都不能形容这狼子野心的孙元朗。

已近黄昏,攻城不足一日便折损了三千步卒,眼看攻城士兵士气低落到了谷底,孙元朗心中暗笑这四千颗人头可算得上是天底下最大的投名状了,传令左右便准备鸣金收兵。

残阳如血,是个杀人的好时候。

未等孙元朗说出收兵二字,被一万步卒猛攻一日都未曾攻开的汝阳城大门竟然自行打开,城内守军如潮水般涌出,竟是弃城防出城而战。

孙元朗毕竟带兵多年,城内守军如此兵行险着必是有所图谋,心中不免疑窦丛生。

“这独孤信是存了什么居心,难不成今天借着守城优势占了点便宜还真把我孙元朗当成酒囊饭袋了不成!俊山何在!”

“末将在!”

“你也看了一天热闹了,带着孙家军去会会那城里的独孤信,顺便传令下去有敢后退一步动摇军心者立斩不饶!”

“末将领命!”

孙俊山是孙元朗的外甥,也是孙家小一辈里最杰出的一人,今日攻城战死的这四千兵马不过是孙元朗从襄阳城里趁乱带出来的杂牌军,所以即便死的再多孙元朗都不介意,自己能稳居襄阳城内武将第一把交椅靠的其实是潜心培养的一千号称孙家军的精锐,此时不惜让这一千精锐尽出一是为了制止前方攻城士兵溃退的败势,二便是存了要趁汝阳城门大开一举拿下汝阳城的心思。

“既然你独孤信敢豪赌一铺出城而战,那我便大小通吃,吃定了你这小小的汝阳城!”

汝阳城东有一八公山,据传曾有道号八公山人的练气士在此得道成仙,八公山山上草木繁盛,向来是汝阳城居民清明踏青的首选之地。此时的八公山上没有了络绎不绝载歌载行的游人。有的只有五百人五百马,五百人马人衔刀马裹蹄,刀是战刀,马是战马。这五百人马正是独孤信作为奇兵亲自培养的轻骑军,五百人自昨夜便潜伏于八公山之上,等的便是汝阳城开后敌军大乱的一刻。

为首一员黑袍小将手持紫身金纹绝世宝刀,淡淡一句:“上马”。五百人翻身上马,整齐划一。

五百骑自八公山上奔袭而来,呈大雁人字阵型,宛如一把尖刀直指主持攻城的孙字大旗。

黑袍小将双眼微睁一马当先,手中龙雀宝刀仿佛活物一般金光闪烁,跃跃欲试。

“取我斧来!娘的,我孙元朗还能怕了你这不区区五百骑兵不可,传我军令前军继续攻城势必拿下汝阳城门,中军将士掉转马头,随我去会会这让李子雄吓破了胆的独孤修!”

军中武将凡使斧锤者皆是孔武有力之人,孙元朗所持八卦宣花斧重八十六斤,善使一路一十六招的开山斧法,但孙元朗生平对敌从来只用三招,早年曾绰号“孙三斧”,孙元朗宣花大斧之下从来没人能活过第三斧。

八卦宣花对上大夏龙雀,斧碎,人坠马。

慌忙之下亲帅骑兵赶来驰援孙元朗的李子雄亲眼目睹了那划破天际的一刀。

主帅亡,帅旗倒,败势已成。

好一把龙雀刀,好一个独孤修。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