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刀啸苍穹 > 第二卷 第七十五章 南齐大儒

刀啸苍穹 第二卷 第七十五章 南齐大儒

作者:江牡丹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23:21: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天地立心?

靠着天地二字能让我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吗?

一门心思即使不被狗吃了,

也都用了在瞒上欺下,逢迎拍马上去了!

为生民立命?

老百姓的命跟我有个屁的关系!

就算兢兢业业的凑齐了有一百把“为民请命”的万民伞,

有怎么会有吏部堂官,随便的一张推荐书来得有用呢?

为往圣继绝学?

孔圣人一辈子颠沛流离,赚到什么好了?

七十二弟子除了一个从商的子贡,又有哪个在乱世春秋有所建树了?

更别提那个亚圣了,战国七雄又有谁是靠着他的理论壮大称雄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小子搁在我大魏朝就是一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为万世开太平?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也就算了,你还管得到万世?

读书人要是各个都像那颜回一般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连个媳妇都娶不起,传宗接代的儿子都养活不了,你还跟我谈什么万世?

圣贤书?

圣贤书能当饭吃吗?

能给我官做吗?

能保我一世荣华富贵吗?狗屁的圣贤书!

什么是圣贤书?

不过是一本进入朝廷,谋取官位的敲门砖罢了,

文人,什么叫文人?

文过饰非,舞文弄墨之人罢了。

读书人?又有哪个读书人读书之时,心里想的不是颜如玉,不是将来的贪污受贿得来的黄金屋?

莫说那些古代先贤如何了得,所谓明主们如何如何的文治武功。

历朝历代哪本史书,史书上面的哪个字,不是人写出来的了。

只要是人写的,谁能保证就全是真的,不是迫于压力之下,替先贤们所谓避讳而遮掩是非了?

只有了却了君王事,才能有资格谈那身前身后名。

天子尚且三宫六院挥霍无度,君王事君王事,什么叫君王事?

不过是懂得怎么做好一只察言观色,懂得博取主人一笑的哈巴狗罢了。

一入侯门深似海,侯门纵是再深,又岂能深的过“名,利”二字。

看不透这名利,一生一世受这二字驱使,深深陷入这名利二字的无尽苦海,永世不得解脱。

为了名利,高堂老母可忘。

为了名利,结发妻子可弃。

大难临头,亲生儿女又如何。

名利,名利,拿得起,放不下,莫说只有读书人,天下谁人不是如此。

只不过偏偏只有一群读书人婊子当得最彻底,立起来的牌坊也最高,最气派、最讽刺。

最圣贤罢了。

当年南齐就是因为不顾百姓疾苦,满朝文武,连同皇帝在内放着所有的政务不理,一门心思全部都用在了附庸风雅,吟诗作赋的上面,致使政务荒废,军纪萎靡、民不聊生。

南齐朝廷为官者不看中办事能力,而是仅仅以文章好坏决定官员是否升迁。

百年前大燕与南齐交战之时,江南最为富庶之地的吴淞江发大水,时任的知县因为出身贫寒不善诗文,向南齐朝廷申报救灾的折子,竟被朝廷以文墨不通而驳回,对几十万受灾的百姓生死置之不理。

当月,吴淞江受灾最重的吴江、淳安两县便发生民变,数万灾民将即将运往前线,抵御大燕的五百万担粮草抢劫一空。

粮草供应不及,南齐前线士兵发生哗变,二十万守军近半数向大燕投降,南齐国力就此一蹶不振,仅仅半年后国破君亡。

南齐覆灭之前,最后一任国主萧成还曾在朝堂上痛哭流涕,希望文武官员能够将自己家里的银子借与朝廷,暂时充作军饷,以解燃眉之急。

可就算身为一国之主的萧成,如何的声泪俱下,最后以富庶而闻名天下的南齐百官们所拿出的银子,即使前前后后全部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两,其中八万两还是皇帝萧成自己从宫中用度节省出来的。

可笑的是,大燕铁蹄攻破南齐国都江陵之后,从这些南齐官员们家里抄没出来的家产,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哪一个家中藏银也没有少于十万两之数的。

其中最为讽刺的便是,在那位当年只给朝廷捐了三千两银子的南齐国丈周奎的家中,大燕士兵竟然搜出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巨款。

大燕国主独孤雄望着那些堆满了两间院子都放不下的,整整三千万两雪花花白银之后,不禁感慨道:

“若是南齐多了这三千万两军饷,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啊!”

文武百官都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忘在了脑海,大所谓的大儒们又是如何做表率的呢?

南齐国都江陵城破之前,南齐四大名儒:胡缙、解广、吴溥、王艮,四人曾于国都城破之前同聚一室。

聚会当晚,胡、解二人慷慨激昂,约定誓死与南齐共存亡,与国君共生死,期间吴溥默然不语,王艮则是暗自垂泪。

四人分手之后,号称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胡缙、解广二人,转头就投奔了大燕军营。

唯一不是进士出身的王艮,则是回家之后便服药自杀。

胡缙、解广二人投奔大燕之后,还曾做了儿女亲家,可解广晚年犯罪入狱之后,胡缙立刻与他断开联系连解广的女儿,为他生过两个孙子的儿媳,都被他给赶出了家门。

独孤煜母亲陈家本是南方大族,论起来还和当年覆灭的南齐皇族多少有些亲戚关系,陈家为了躲避战乱举家北迁洛阳之后,也把南齐迂腐势力的风气一同带了过来。

家族中人整日附庸风雅,不论亲情只谈利益。

独孤煜之母刚刚嫁入独孤家之时,独孤煜的父亲独孤信还是当时储君的候选人之一,风头一时无两。

但不久之后独孤信受到族中长辈责难,不仅失去了竞选储君的资格,连担任的官职也被一同贬黜。

自从独孤信在朝廷中失势之后,陈家对独孤信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阿谀奉承,变成了讽刺挖苦落井下石。

自此之后,两家人也极少来往,自从教独孤煜刀法的老舅爷陈玄,于十一年前寿终正寝之后,独孤家便和陈家断了来往,所以这次回洛阳,独孤煜也从未有过去陈家看看的心思。

这位看官您说了,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难不成这世上所有读书人都是斯文败类吗?

非也,古往今来天下英雄多了,英雄与否,论的是品性良知,是生与义之间如何取舍。

心是黑的,用再多的圣贤道理也洗不干净。

这世上就只有一种真豪杰,真英雄。

那就是明知道圣贤书中不会没有黄金屋,更没有颜如玉,还要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去读。

这才叫求圣贤,这才叫真君子。

明知道刀剑无影,战场无情,却依然为了保家卫国忘却生死,远赴边疆。

这才叫大丈夫,这才叫真豪杰。

在知道这世间纵有千万种苦难后,仍对生活满怀希望,毫不畏惧。

这才叫大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