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穿越大封神 > 第二十一章、生死存亡,逆天改运,在此一举!

ps: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两日后,曹操率领大军赶至白马,听闻颜良被擒,白马之围已解,心中大喜,遂将三千轻骑划归李林麾下。

至此,李林初步赢得曹操信任,成为执掌三千轻骑的偏将军,不再是之前的有名无实。

颜良既降,面对这样一个武道高手,曹操很想将其招揽至麾下,哪知颜良非常的不屑,誓死不降。

曹操大怒,欲斩之。

李林进言:颜良善战,武道不俗,不可杀之;且现在颜良不降,只因袁绍尚存,一旦袁绍覆灭,则颜朗必降。司空只需将颜良武道修为封印,派遣精锐士卒关押,待袁绍灭亡之后再来招揽。

曹操抚了抚胡须,欣然同意,命人以精铁打造出一座囚笼,将其关押许都,并排一队精锐看守,除了不能随意离开之外,所有待遇与司空府相同。

李林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发现有武道高手和没有武道高手的两支队伍,士气完全不一样;从某一方面来说,一尊武道高手完全可以决定一场小型战争的走向。

所以,为了防止以后五胡乱华的事情发生,为了改变历史轨迹,李林觉得曹操的麾下武道高手越多越好,能生擒的绝不斩杀,为曹操积累力量。

“这是一个武道世界,虽说还是按照历史轨迹在走,但某些方面完全不一样。”李林升起一股明悟,“而且,系统中也有提示:擒颜良败文丑,只是擒拿,并未让我斩杀。现在看来,用意当是如此。”

“黄河千里,多处可渡。我军人数本是劣势,如若分兵,兵力更加分散,而袁军势大兵多,我等必将防不胜防。”就在李林思考之时,曹操来到一副地图之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他对于此战早有思量,胸有成竹,“我意放弃白马,迁徙城中百姓沿黄河向西撤退。诸位以为如何啊?”

“主公之言甚善,袁军兵多,而我军兵少,不宜再次分散兵力。当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荀彧表示赞同。

“我军主力已在官渡一带筑垒固守,足以与袁绍抗衡。只是,这为白马断后之人......还请主公决断。”一位名叫毛玠的谋士拱了拱手,略带迟疑的说道。

“司空,白马之围由我而解,此断后之人也应当是末将。”李林请战,道,“而且,听闻颜良与文丑乃是好友,颜良被末将生擒,文丑必会向袁绍请战。此断后之战,末将正好擒下文丑,献于司空,送与颜良作伴。”

“主公,李将军已解白马之围,劳苦功高,需要休息,此战还是交给末将吧。末将请战,誓为主公挡住文丑!”

“公明将军善守之名,天下闻名,但此战可不仅仅是守城之战啊。故,此战还是由末将来更好。”

“主公,还是末将去吧。”

“......”

李林一发言,众将立即群情而起,毫不示弱的向曹操请战,吵吵嚷嚷,声大如雷,战意如狂,差点大打出手。

“好了,好了,你们先下去吧。这断后之人,本司空自有思量。”看着一个个战意高昂的众将,曹操欣慰的同时,又有些头疼。

“诺!末将告退!”

“主公,一定要让末将断后啊。”

“......”

等到众将陆续离开,曹操才对着诸位谋士微微一笑,道,“此次断后乃是竭力拖延时间,让我等安然退至官渡。不知,几位可有什么人选。”

“主公,公明将军善战,让其镇守官渡,足以挡住一段时间。”谋士毛玠说道。

“不然,袁绍兵多将广,一旦发现白马急切不可破,为了追击主公,定然会再次分兵。”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董昭也开口了,“微臣以为,李将军所言不差,此次出战追击者非文丑莫属。若能半路击溃文丑,则河北两员名将兵败,袁营必会震动。袁绍势当会愈加小心谨慎,不再分兵。”

曹操此次出征,除了荀彧郭嘉贾诩三位比较出名的谋士外,另外两名谋士毛玠和董昭也跟随其中。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为清廉正直之士,曾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极得曹操赏识。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与郭嘉程昱齐名,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之称,曾建议曹操将汉天子刘协迁往许昌;后世,在他的谋划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

此二人俱是天下名士,半步通神!

曹操微微皱了皱眉,他听出董昭的意思了,举荐李林,只是李林如今刚刚立功,若是此次断后之战在交与他,立下功劳,恐怕会令众将不服。

“主公,臣刚刚得到消息,此次追击除了文丑之外,还有一人。”这个时候,掌管曹操麾下细作消息的郭嘉开口了,他似乎就是在等这个时机一样。

“哦,是何人?”曹操随意问道。

“刘备,刘玄德。”郭嘉一字一字的说道。

“传本司空将令:名李林率三千轻骑断后。”听到刘备二字,曹操双目陡然一亮,射出一抹璀璨华光,凛然的杀意在胸膛上激荡。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李林立于一座土丘之上,看着一队队迁徙的人群,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一个个都双目无神,了无希望,心中感同身受,也顾不上更改其中的地名,不由自主的吟出了这一首元代张养浩的一首小令。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林双目哀恸,满是怆然,“无论王朝兴替强盛与否,到头来,苦得都是百姓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走到李林身边的郭嘉,听到这首小令,脚步不由一顿,面色一沉,带着愧然,“这一句话,道尽了天下百姓的苦楚。天下能有李将军这样的人杰,实乃百姓之福啊。”

“奉孝先生过誉了。末将只是有感而发而已,这天下百姓还得仰赖于司空大人。若司空大人能尽快扫灭群雄,一统天下,凭司空大人的雄才大略,这天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啊。”李林回过身来,对郭嘉躬了躬身,道。

“哦,李将军此话怎讲?”郭嘉来了兴趣,有心要考教考教李林,“冀州袁绍,四世三公,一统河北之地,麾下兵强马壮,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其实力远超曹公,为何李将军只言曹公,不说本初?”

“奉孝先生欺我无知吗?”李林摇摇头,失声一笑,“袁本初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义,外宽内忌,任人唯亲,如何能比曹公?”

“李将军不断武道修为高深,见解也是不凡。”郭嘉赞了一句,而后,面色一变,肃然道,“奉司空密令:刘备随文丑出战,请将军尽力将其斩杀!”

“末将遵命!”李林抱拳领命,心中也是杀意腾腾。

“刘玄德德高望重,贤明天下皆闻,更是陛下皇叔,将军难道没有疑问吗?”郭嘉下达了密令,没有离开,反而好奇起来。

“奉孝先生应当对某了解一些。”李林说道,“我对刘备所知不多,他或许仁人爱民,但他同样有野心,更有王者之姿。”

“可惜,这个天下太小了,容不下两位王者。一位王者能为百姓带来盛世,带来希望,带来崛起。可当有两位甚至三位之时,那就不是希望,而是灾难了。”

李林的此番言论在汉末很少见,许多人杰出世寻找明主辅佐,都是为了自己的抱负,都是为了名利,像李林这样“以民为本”的言论,太少了。

“而且,大汉内乱,汉人罹难,能存活者十不存一,纵使结束了内乱,也必将元气大伤。”李林的语气严重起来,他在提醒郭嘉,“可北方异族却趁大汉内乱之际休养生息,虎视眈眈;一旦异族趁虚而入,攻略神州,烽火漫天,必将是我汉人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灾难啊。”

“北方异族虽强,但人数稀少,而我汉人数以千万计。异族纵使趁我大汉内乱而进攻神州,也不过是劫掠一番,等到大汉内乱一平,异族必然无所畏惧。”郭嘉毫不在意的说道。

李林知道,纵然郭嘉天纵英才,也看不到百年之后的历史,而他自然也不能说自己知道历史,只能尽量提醒。

“奉孝先生,大汉内乱十年二十年,或许我大汉元气尚在。可若是这场大汉内乱持续近百年呢?奉孝先生可以想象,百年之后,我汉人尚存几何?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北方异族又有几何?”李林微微激动道,说出一句惊世之语。

“不可能!百年战乱,这......怎么可能?”听到李林的惊世之语,郭嘉连连摇头,不停的否决,但到后来,却迟疑了。

“奉孝先生,这可是关乎我汉民族的生死存亡啊,纵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能放过!”李林提高了声音,步步紧逼向郭嘉。

“我也不希望我所说的成真,可一旦如我所说,而我等又不放在心上,那我等必将成为汉族的千古罪人!”

三国战乱是否持续百年,五胡乱华是否再次发生,李林是否能逆乱改命,改变冥冥之中的历史进程,就在此一举了。

他在这里毕竟只是一个过客,他不知道在他离去之后这片位面是否会毁灭,但他的灵魂来自后世,是一名正宗的汉人。

作为华夏历史上不世出的奇才与智者,郭嘉的认同与思考至为重要,可以说,一旦郭嘉认同了李林的这番言论,那么以他鬼才之智,以曹操对他的信任,必然会留下诸多手段,制衡异族。

不得不说,郭嘉是他安排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人,可如果仅有郭嘉的话,还是不够,他还需要再做出更多的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