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星际元帅在古代日常 > 第三百二十九、君主立宪制(下)

星际元帅在古代日常 第三百二十九、君主立宪制(下)

作者:方之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02:43:03 来源:蚂蚁文学

这名学子姓秦,名子一,他就这道策论题洋洋洒洒写了六千多字。

卷子足足写了几米长,此人文采斐然,字迹刚劲有力,六千多字的篇幅可谓是一气呵成。

写完之后,整个人仿若虚脱一般,放下笔,足足抚额休息了半柱香左右的功夫,才睁开眼睛,睁眼之后,等字墨干透,就交了卷。

他写的内容是:既然少年帝王敢公然提出让女子和男儿一样参加考科,进入朝朝,让天下勋贵士族和普通百姓一样交粮纳税,那么,敢不敢再革新一条关于皇权的问题。

自三皇五帝以来,朝代之所以会不断更替,除了制度不完善、士族勋贵们的权力过大之外,还和皇位承传以及皇帝本身的权利过大、没有监督有莫大的关联。

每一代的皇权继承者,不是嫡长,就是单凭皇帝的一己喜好,可嫡长也好,单凭皇帝喜好选出来的继承人也罢,都不见得是品行皆佳,有能力胜任帝王一职的人。

至于皇帝本人,好或不好,贤明或者昏庸,全靠帝王本身自觉,完全没有外力能够干预监督,这才是最大的不可控因素云云.....

批卷的考官们看到这张试卷之初,大吃一惊,下意识的觉得这等大逆不道之言的试卷,万万不能放到皇帝面前,不仅不能放到皇帝面前,这个学子还要立即抓起来......

可转念一想,却又觉得这位秦子一说很对,少帝登基尚不足一年,可他颁布的这些条政令可谓是条条惊世骇俗,丝毫不将祖宗的规矩放在眼里。

不仅如此,这些政诏几乎都是针对士族和勋贵们等利益集团而去的。

而这些考官们几乎都是士族出来的子弟,他们之所以没有公然反抗少年帝王。

不日已经被少年帝王收服,对他们死心塌地。而是那无数的人头和世族的湮灭震住了他们,让他们不敢公然反抗。

现在既然有新的刺头出来挑衅,他们怎能放弃这样看戏的机会?

至于皇帝看了这张试卷,会否生气,会否迁怒他们……嗯,你身为皇帝,身为得益集团的最高统治者。

却丝毫不顾世家和士层们的利益,一心彰显你的无私和贤德,那么,在真正触及你个人的利益时,你也应该坦然面对,对吧?

出于这样的心里,秦子一顺利进入了前十。

话说这秦子一却有真材实学,他的试卷除了这篇策论太过惊世骇俗这之外,其它的答题几乎无可挑剔。

抛去这篇不知该如何评价的策论之外,秦子一进前十公平合理,即便少帝之后想寻他们的麻烦也寻不上,一视同仁,绝不徇私枉法是你自己新颁布的律法。

秦子一的试卷理所当然的呈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就在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准备看好戏的时候,少年帝王看到这秦子一的试卷,非但没有半点生气的意思,反而连连击掌赞叹。

更是在殿试的时候,亲点秦子一为状元,并公然将他的试卷传阅,极力赞扬他提出来的,应该约束皇权的提议。

让群臣和新科学子们好好思考讨论,指定一套既可以约束皇权、又不容易被利用和钻空子的议案出来……

“子一兄,你,就你那篇文章,没有获罪不说,反而被钦点为状元、同时让陛下赞不绝口并广为传阅……”

“你说,咱们这位少年陛下到底是个什么的人?”几个与秦子一关系不错的同科进士从殿试中出来后,一脸震惊的看着他问。

“什么人我说不好,我只想说,若他真能做到心口如一,并一直保持这样的初心,我,秦子一,愿意粉身碎骨,赴汤蹈火,做为他革旧鼎新的先锋......”秦子一沉默了一会,才接口道。

“太平,你看,这世间真正有理想,有抱负,期望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英才还是有很多的。”

“这一期的学子中,出了不少人才。”待这些殿试的学子们都离去之后,帝师木君璇和少年帝王从某个角落里走了出来。

“姐姐说得对,不过新政能这么快的颁布推行下去、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骚乱,却全靠姐姐。”

“若没有姐姐这样的人在,太平有再多的理想,再好的策略,想在这个几乎由着士族勋贵们把持话语权的时代顺利推行,也不太可能。”贞平帝道。

“也不一定,没有我的话,进程会慢一些,用小火慢炖,日长月久的积累,也会有成效。”木君璇沉默了一会,才接口道。

她的话也不是自谦,而是事实,没有她,君主和若真有此雄心,手段也足够的话,改革的进程不会像现在这么快,但时日一久,总会有成效。

当然,风险也很大,触动了整个士族集团的利益,稍不小心,就是粉身碎骨,遗臭万年的下场,普通人突然之间想要粉碎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确实千难万难。

时光继续朝前滑行,在文举之后,很快就是武举,文举状元为秦子一,武举状元则没有什么悬念,被燕旭夺了去。

十七岁的燕旭正式以武举出仕,进入了军队。

次年女子春闱,文武百官们原本想看热闹,觉得这届女恩科,根本不会有几个赴考的学子。

可他们再次料错了,参考的人确实远远没有男学子那么多,却也有二百多人。

区区二百多人,和每年参考的数千人来比,确实寒碜,却已经令人意外。

要知在此之前,女子根本没有正式上学的机会,世家贵女也多半是请个先生,在家里随便教几年,一般满了十三,就一心一意在家里学管家和备嫁事宜……

而女恩科,试题却是比照男子恩科一般的难度来的,如此高难度的考题,这些根本没有机会受系统教育的内宅女子,还有两百多人参加,着实让人十分意外。

两百多人加参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成功入围的只有二十六人。

其中会试头名为已在太医院任职的医正、前太子的良娣-苏慈,苏慈现的刚刚二十一岁。

第二名则为大理寺卿家的千金-冯紫樱,时年十八。

这二十六人参加殿试的时候,全部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了进士。

苏慈,没有意外的成为了这一届的女状元,冯紫樱为榜眼,第三名的探花则为外地一位姓郑的巡抚家的千金。

苏慈因精于司农这一块,她自请辞去太医院医正一职,正式进入户部的农司部门,冯紫樱进入刑部,郑家小姐则进入礼部。

同时八月,已在刑部任职冯紫樱和要城卫军的五品副将燕旭共结连理,成为夫妻。

成婚之后,冯紫樱也没有回归家庭,做全职家庭主妇,依然在她热爱的岗位上任职。

并在任期间,非常利索的解决了好几起,之前积压的陈年旧案,直到次年怀孕,临产前两个月,才请孕假。

而进驻农司部的苏慈更是了不得,她到农司部门之后,不过区区一年时间,就连续出提出了数起改良农作物的方案,并得到贞平帝的大力支持,顺利推行下去。

在次年秋收的时候,大齐的粮食足足比以往年增产45%,至此,宣和帝宣布司农部正式从户部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苏慈担任这个部门的主官,即正四品的大司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