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亲王计擒阿济格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亲王计擒阿济格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时候,顺治刚看罢地图,见依旧内侍打扮的范文程进来,忙问道:“看先生轻松的样子,想必又有啥好消息了吧?”

范文程点了点头,道:“詹岱和苏克萨哈两个派快马送来消息,说多尔衮于古北口外狩猎时意外落马受伤,又引发了旧疾,病情加重,估计离死不远了。”

顺治闻言,心里一喜,却不想让范文程看出来,忙佯作低头看地图,边看边道:“这个多尔衮,若是不藐视朕,也算是个人物了。”

却不知范文程早就猜透了他的心思,忙接话道:“怎么说?”

顺治只当他不曾留意自己的表现,指着地图,认真地道:“当初咱们入关的时候,连同汉军也不过就十几万人吧,他居然足不出北京,就把分别坐拥数十万兵马的大顺、大西和朱明的朝廷赶到了这几个角落上。

而且,还定都北京,建立了咱们自己的制度。当然了,这里面少不了先生为之谋划,若是没有先生的谋划,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或许他也就不敢如此藐视朕。”

范文程猜不透他是什么意思,不敢乱说,又不好不说话,只得道:“可惜他还是走了弯路。”

顺治道:“对,他果是走了弯路,原因是,之前该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时候,他用了,后来该以稳定为主战争为辅的时候,他却没有及时转换,就似后面的叛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只懂得打而不懂得治。

譬如山西,看似跟金声桓、李成栋一样,也是由姜瓖等降将降官遭受不公平待遇而引发的,实际上,无论官吏还是普通的百姓都参与了。

这个多尔衮也够狠,朕听说不少的府县已经没有人了,根本无需设官了,其中有一个县,据说只剩下了五个死刑犯。

唉,这江山不仅要靠打,还要靠治的,古人曾说,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没有了水,舟还怎么行?”

范文程不想他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虽不完全认同,却还是打心眼里高兴,忍不住提醒道:“万一多尔衮遭遇不测,皇上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顺治点了点头,嘴上却道:“目前,明里反清的势力,主要有福建的郑成功、云贵的永历、夔东的李自成旧部以及山西的残余。

福建的郑成功虽奉永历为正朔,但跟永历的距离太远,基本勾连不上,夔东的李自成旧部以及山西的残余也一样,而且都被多尔衮压到了极小的区域内。

朕的意见是,就先这么压着他们,将来,朕一旦由苛政转为仁政,他的根基就会消失,虽然他们可能会再兴旺一阵子,终究还是会因为根基消失而被消灭,这便是大势的力量,任谁都无法阻挡。

那个郑成功,因为拥有强大的水上力量,而且他爹郑芝龙在台湾有不错的基础,或许会去台湾,坚持跟咱们斗。

不过,不要紧,不妨先放着他,朕坚信,迟早有一天,台湾也能收复,因为一个大家庭分裂是暂时的,一家人在一起才是真理,也才会不受欺辱。

倒是那个永历,必须要派兵的,而且朕不想派八旗兵,要用汉军,这样,消灭了他才不会惹百姓们反感,而且消灭他之后,百姓也不会再去想着他。

有消息说,他现在只能依靠大西军余部了,大西军的两个关键人物,叫什么孙可望和李定国的早就矛盾重重了,那个孙可望据说可以招降。

果如此的话,应该不难消灭,只怕会费些时日,朕不急,朕首先要保证大局的稳定,而后再去解决局部。”

范文程由衷地道:“皇上所言甚是,只是还有些暗地里反清的,不知皇上如何打算?”

顺治道:“这也正常,之前如同兄弟的民族之间交往太少,免不了要有一段磨合期,磨合期过了,也就好了。

当然了,那些非要造反作乱者,也要坚决地予以镇压,因为朕实行了仁政,他们再无反清的理由,所作所为又危及百姓的生活,注定要失败的。”

范文程见其侃侃而谈,态度明确又坚定,既惊且喜,试探着又道:“万一多尔衮真有不测,还政于皇上,不知皇上可有打算?”

顺治笑道:“这是老师在考学生吧?那,学生就认真地答卷。”

范文程心里一懔,忙要辩白,顺治摆了摆手制止了他,继续道:“对于反清势力,朕一边镇压,一边实行仁政,实行仁政叫釜底抽薪,镇压叫灭火,釜底没薪了,灭火不就容易了吗?对多尔衮,朕也要釜底抽薪。”

说着,见范文程在专注地看着自己,又道:“真有那么一天,朕亲率王公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其遗体,追尊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丧礼依帝礼。

再尊其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祔享太庙。其无子,赐以豫亲王子多尔博为后袭亲王,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更以其近侍詹岱、苏克萨哈为议政大臣。”

说罢,必是心里极为不愿,冷“哼”了一声,近乎自语道:“用不着朕去做恶人的,朕坚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起内讧的,朕只管顺势而为就是。”

范文程不想他竟是这样的心机,暗自吃惊,一时间不知所语。

这时,一传讯太监匆匆进来,道:“启奏皇上,郑亲王求见,似是有急事的样子。”

顺治一愣,看了一眼范文程,道了声“快快有请”,忙又起身准备亲自去迎。

关于多尔衮病重的消息,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已听到了,虽还不知真假,心里却已燃起了一股希望,开始盘算着该怎么还政于皇上,以报答皇太极对自己的恩宠。

正盘算,近侍来报,说刚林来了。对于这个刚林,济尔哈朗极不待见,想他跟着多尔衮去了古北口外,必定会有多尔衮的消息,这才让他进来相见。

刚林知事关紧急,也不客套,如实讲了,济尔哈朗登时有了主意,径直带他来见顺治。

闻得顺治说“快快有请”,未及顺治出迎,已进来了,见范文程居然在场,而且竟是这么一番打扮,这两个不由都愣住了。

顺治冲范文程笑了笑,道:“两位匆匆而来,必有急事,就别愣着了,快说吧。”

这两个已然明白过来,郑亲王济尔哈朗暗自喜欢,刚林则震惊之余,暗叫“侥幸”,听得顺治开了口,济尔哈朗冲刚林挥了挥手。

刚林会意,忙如此这般地又说了一遍,退到一边惴惴不安。

顺治道:“郑亲王不知是啥意思?”

济尔哈朗道:“阿济格发现刚林不见了,必要派人回来报丧,不知皇上准备如何处置?”

顺治如实说了,而后直看着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道:“如此甚好,皇上只管佯作不知,就这样回复报丧者,让其回去回禀,阿济格必要借皇上迎柩车时动作。

我们呢,当即关闭九门,在阿济格回京的必经之路德胜门外派驻重兵,以防不测,臣则暗中派人盯紧他们父子,先剪除其随从,而后等其发动,顺势将其拿下,也省得没有证据处置他。

处置了他们父子,正好还政于皇上,以建大清万世之基业。”

阿济格却是不知,柩车行至德胜门外,见顺治果率诸王、大臣亲迎,父子合军,令部下大张旗帜,环丧车而行,父子俩居首而坐。

蓦然听得济尔哈朗一声大喝:“逆臣贼子,皇上面前胆敢无礼,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阿济格一愣,知事已败露,大叫了声“小子们,还不快快动手?”,却见伏兵四起,哪里还能再动得分毫,不得不束手就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