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抗清基地定舟山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抗清基地定舟山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彩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了,继续留在鲁王身边,以便借机攫取权力和利益,不想鲁王自此啥事都不让他插手,鲁王的文臣武将们更是恨不得扒其皮啖其肉,郑彩大惧,借口回去整顿军纪,慌忙逃回了其老巢厦门。

因为鲁王的态度,又必须要面对“沙埕不能作为抗清基地”的现实,对于郑彩的逃离,鲁王的文臣武将们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任由他自去。

显然地,他们已研究过数次,把抗清基地定在了舟山,但是,舟山仍为隆武帝所赐封的肃虏伯黄斌卿所控制,而且这个黄斌卿一向把舟山视为自己禁脔,打着反清旗号,却常常袭杀鲁王部下兵将,劫人夺财,干些海盗勾当。

闻知败讯,匆匆赶过来的张名振道:“实在没法,就除了他,总不能让之干扰了抗清大业。”

张煌言等闻言,纷纷跟着附和。

鲁王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这样的话,必要经过一场大战,他的势力不小,咱们的损失指定也小不了。”

张名振道:“也不一定非要经过大战,咱们不妨用计。”说着,见鲁王等一齐看着自己,接着道:“臣这段日子待在舟山,虽没能说服他,跟他的关系倒是贴近了不少。

因此,臣了解到,他虽仍奉已故的隆武帝为正朔,却也不想跟王爷这样的明室正统为敌,若是以讲和为名邀他前来谈判,他应该还是能够来的,到时候,乘机杀之。”

张煌言道:“倒是有这种可能,只是这个人一向多疑,让他到这里来,他指定不肯,名振不妨带少数人约他到海上,他或许能去,只是就得靠名振自己了,他可是武夫,风险不小。”

张名振视死如归地道:“为了抗清大业,名振豁出去了,大不了名振与之同归于尽。”

鲁王摇了摇头,道:“不妥,他的命太贱,本王可不想以爱卿之命去换。”

张名振动情地道:“不碍事的,臣尽可以乘其不备一招制敌,还是有些把握的。”

鲁王道:“纵使如此,他手下的人马必也要闹将起来,爱卿还是有性命之忧的。”

张名振笑道:“王爷有所不知,这个黄斌卿在舟山待久了,愈发固执、刻薄、自私,他手下的将军们早就对他不耐烦了,只要他一死,他们立马就会杀死他的那些亲信归顺王爷。

这可不是名振的臆断,名振见说服不了他,只好在他手下的将军们身上做文章,他们已不止一次地跟名振说过了。”

说罢,见张煌言等都在暗自点头,鲁王却只“哦”了一声,仍在迟疑着,心里一激,站起来,道:“别再犹豫了,就这样定了,委实别无他法了。”

鲁王见张煌言等都不说话,知他们也是这样的意思,无奈地过来,拉着张名振的手,再三叮嘱其要注意安全,又叮嘱张煌言务须加强配合,待他们应承了,才略略放了心。

事实却果如鲁王君臣所料,见张名振约他在海上见面,黄斌卿自负身手强过张名振,欣然赴约,却不想张名振竟趁他刚上船不由自主一晃的空档下手,一刀将之砍为两段,落海而死。

黄斌卿既死,张煌言带兵至舟山,黄斌卿手下诸将杀死了黄斌卿的亲信,各率所部尽归鲁王。

为了巩固这块来之不易的抗清基地,鲁王改原先的恢复福建战略为全力经营浙江,朝政也做了如下调整:

遣使者敦请原隆武朝吏部尚书张肯堂为大学士,吴钟峦继续担任礼部尚书,孙延龄为户部尚书,朱永佑为吏部左侍郎主管文官铨选,李长祥、张煌言为兵部右侍郎,徐孚远为国子监祭酒,任廷贵为太常寺卿。

张名振、阮进、王朝先等部驻舟山;闽安伯周瑞、平虏伯周鹤芝屯于温州的三盘;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第等义师同舟山相呼应。

郑彩回到厦门,想想终究心有不甘,忍不住骂道:“他妈的,这个朱以海,竟比隆武那小子狡猾,靠着咱们得了势,居然敢把咱们不放在眼里?”

郑联也大失所望,道:“岂止是不把咱放在眼里的问题,还让咱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哪。”

郑彩知他指的是定波将军周瑞率部反投鲁王的事儿,冷“哼”了一声,道:“真是画龙画皮难画骨哪,他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反就反了呢,你难道就一点儿苗头儿就没看出来吗?”

郑联摇了摇头,道:“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不行,我必须得去出了这口气。”

说着,站起来就往外走。

郑彩见他如此冲动,未及喊他,已见杨耿急匆匆地进来,郑联猜必定有事,跟着又转了回来,但听杨耿已如此这般地把鲁王这边的情况讲了,不失讥讽地道:“哼,这跟当年的梁山好汉火拼有什么区别?”

郑彩白了一眼不由得目瞪口呆的郑联,别有深意地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如此一来,咱们要出咱们心里的这口恶气就难了。”

说完,犹觉不足,又道:“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如今这世道势力才是硬道理,要有势力,没有他法,只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郑联赞同地点了点头,道:“你的意思是……”

郑彩故作神秘地道:“我想过了,咱们要想扩张势力,可以试着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做做文章,他目前仍在奉已死的隆武为朔,收了他,没有人会帮腔,而且他屡战屡败,势力也较弱,更容易成功。”

郑联失言道:“你是说咱们的那位族兄吧?我早就是这个意思,可是,你总是不肯,说罢,咋弄吧?”

郑彩沉思着道:“再过几天就是中秋了,你且留守厦门迷惑之,我暗中去收拢部队,悄悄接近金门,趁中秋他们不备之时,突然向其发起攻击,不愁他不听话。”

郑联以为然,乐得依计行事。

对于郑彩、郑联兄弟的所作所为,郑成功一向极为不屑,屡遭失败后,又急于取厦门作为根据地,只是顾念同族之谊,自觉没有借口不好下手。

这日,正跟手下大将施琅等议着,埋伏于郑彩身边的内线即把郑彩兄弟的盘算传了过来,郑成功不再迟疑,以“郑联在厦门横征暴敛,致民不聊生”为借口,亲去厦门取郑联,稳定大局,施琅等则设伏兵缴郑彩及所部的械。

郑联意外之余未曾设防,被郑成功部将刺杀身亡,郑彩闻讯,急回兵厦门,遭伏,率残部逃无可逃,只得厚着脸皮向鲁王求救。

鲁王君臣上次让之逃脱,已深以为憾,正好痛打落水狗,一举击破郑彩残部。

郑彩想想郑成功毕竟是自己的族兄,至少也能留自己一命,一个人逃回厦门。

果然是,只是从此一蹶不振,终老于厦门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