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三百五十六章 桂唐争立致祸乱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三百五十六章 桂唐争立致祸乱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郑芝龙不傻,见郑鸿逵跟郑成功嘀嘀咕咕,唯恐郑成功做出违逆之事,命其弟郑世忠严加看管,亏得郑鸿逵从中斡旋,郑成功才乘其弟郑世忠不备逃了出来。

刚到金门,博洛背约,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的母亲田川氏自缢身亡的消息便传了过来,郑成功抗清的决心更加坚定,收拢父亲的旧部,坚持在东南沿海抗清。

郑芝龙原以为降清之后不但能够得保家业,还可以加官晋爵,不想竟被挟持到了燕京。

后来,奉清廷之命,派其家人李德与二位使臣送海澄公敕印入闽,福建总督刘清泰并附书保其安全,且派遣其子郑世忠持郑芝龙书劝之,招降了郑芝豹等。

因郑成功坚辞不受,清廷先是怒囚郑芝龙于高墙、郑芝豹于宁古塔,后被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令斩郑芝龙与其亲族于燕京柴市口。

这是后话,且不细说。

再说时为唐王的隆武帝之弟朱聿鐭,以及隆武朝的官员,惊闻噩耗,纷纷逃至广州。

其时,广东仍由桂王朱由榔掌控。江西赣州失守后,肇庆距离赣州虽还有相当一段路程,驻扎肇庆的朱由榔还是大惊,仓皇逃往广西梧州,竟置广东全省于不顾。

隆武朝的大学士苏观生,乘机联同大学士何吾驺、广东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曾道唯等拥立朱聿鐭为监国,以都司署为行宫。

十一月五日,四十一岁的朱聿鐭,按兄终弟及的原则,继位称帝,以明年为绍武元年,命苏观生为首席大学士,封建明伯,掌兵部。

捷先、曾道唯、顾元镜、王应华等人都入阁为大学士兼任各部尚书,洪朝钟在十天之内升官三次,当上了国子监祭酒。

因为太过仓促,虽举国上下忙成了一团,朱聿鐭的龙袍和几千官员的官服还是不得不假借粤剧伶人的戏服。

军队更是只有广东总兵林察所部,迫不得已,苏观生招来了石壁、马玄生、徐贵相、郑廷球四姓海盗,借以增强实力。

显然地,这一切才刚刚结束,苏观生还未及舒一口气,朱由榔已派兵科给事中彭耀、兵部主事陈嘉谟前来,以藩王之礼拜见朱聿鐭,规劝其取消帝号。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按照伦序,隆武帝遭遇不测后,皇位应该由当时明神宗的唯一男性后裔桂王朱由榔继承,原就有意拥戴桂王朱由榔的广西巡抚瞿式耜,便与两广总督丁魁楚、巡按王化澄、吕大器等推举朱由榔监国。

朱聿鐭于广州称帝的消息传至梧州,朱由榔君臣大惊大怒,四日后回到肇庆,再于十八日登极称帝,改元永历,随即派了这两个前来广州。

苏观生,原名时泽,字宇霖(一作汝临),乳名初七(其母生其于农历八月初七),东莞人。

弘光帝时,官至户部主事。清军南下,避兵至杭州,与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两个一道拥立朱聿键做了皇帝,因功任礼部右侍郎兼学士。

又向能清廉自持,也稍微有些文采、学识,虽没有什么名望,隆武帝对他的眷爱和恩惠还是超过了其他的朝臣,很快就就破格提拔为东阁大学士,代表隆武帝先行赴赣州,谋划江西、湖广。

苏观生自然懂得伦序,之所以仓促拥立唐王朱聿鐭登基即位,除了要报答隆武帝的知遇之恩,还因为他曾经想跟拥立朱由榔的丁魁楚等人一道干,一向瞧之不起的丁魁楚,拒绝跟他商量,吕大器甚至还训斥了他一番。

到了这个时候,他岂能再任由他们摆布,转向绍武帝道:“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彼等此举实为大逆不道,当斩其来使,再令陈际泰督师攻打肇庆。”

绍武帝自也愤怒,即道:“全以爱卿之言行事。”

永历帝当然不能示弱,以广东学道林佳鼎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军务,夏四敷任监军,会同从韶州调来的武靖伯李明忠带领一万多名士卒迎击。

双方于广东三水县城西遭遇,因势力相差太过悬殊,陈际泰惧敌,临阵脱逃,绍武军队大败。林佳鼎初战告捷,踌躇满志,命令士卒昼夜行军,直奔广州。

绍武军队的总兵林察跟林佳鼎同族且曾经共过事,指使四姓海盗伪降。林佳鼎轻信寡谋,不识其计,依约率部乘船前往三山,四姓兵突然发动攻击。

林佳鼎部所乘内河小船无法跟四姓海上大船作战,不得不登陆迎战。却因地理不熟,陷入泥淖,林佳鼎和夏四敷溺死水中,李明忠单骑逃出,所部全军覆没。

就在绍武、永历互不相让殊死相搏之时,乘双方均无暇他顾,佟养甲、李成栋率清兵先后取了潮州、惠州,抵达广州附近。

佟养甲不无担心地道:“广州毕竟绍武之巢穴,不同于潮州、惠州,我等务需小心,不可大意。”

对于战功不及自己,却因祖籍辽东降清较早而更受博洛赏识的佟养甲,李成栋一向瞧之不起,闻言,不屑道:“何必大惊小怪,李某认为,倒是正该乘胜拿下广州。”

佟养甲能够做到清军统帅,自非全如李成栋所想,他极具战略眼光,降清恢复本姓后,屡经譬如倾覆南明弘光政权、占领南京之战等大战。

李成栋的心思,岂能逃得过他的眼睛?闻言,佟养甲“哦”了一声,佯作谦虚地道:“且说来听听。”

李成栋卖弄地道:“此时,广州城内必已得到绍武军林察部大捷的消息,定要张灯结彩粉饰太平。

若是我军隐匿踪迹,再用缴获来的南明地方官印,向之发送太平信息,让之完全放松警惕,绝对有可能。

然后呢,再用李某在汀州捉拿隆武的办法,选三百精兵进入广州城北花山,再派十几人混入广州城,广州可得矣!”

佟养甲虽对李成栋隐忍不发,但作为主帅也不能让李成栋占尽风头,待李成栋讲完,即道:“将军所料不错,据内线报告,苏观生果在城内张灯结彩粉饰太平,而且,十二月十五日,朱聿鐭将幸武学,百官聚集。

到时,混入城内的人员脱去伪装,露出辫子,挥刀大呼‘大清军队到了’,必然满城奔溃,内线引大队人马借机从东门冲入,不愁大事不成。”

说罢,见李成栋一头雾水,又道:“内线叫谢尚政,原为袁崇焕的部将,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时,就令他埋伏于帐外,袁崇焕死后不久,他即降了清。

明说了吧,为了攻取广州,本帅很早就命之潜入广州做内应,咱们还在攻惠州时,他即开始向本帅通报消息。”

李成栋不想竟是如此,虽不情愿,却还是点了点头,道:“大帅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着实令人钦佩。”

苏观生等朝臣及朱聿鐭闻知大捷,为鼓舞士气,免不了要大肆庆祝。有人报告清军来袭,苏观生竟还以妄言惑众把报信人处斩。及至战况得到证实,苏观生急令关闭城门,调兵作战。

可是,精兵都派往肇庆方面去对付永历朝廷,一时调不回来,苏观生率部队跟清兵激战一昼夜,方才击退了混入城内的清兵, 谢尚政又引清兵从东门入城。

苏观生见大势已去,写下“大明忠臣义固当死”八个大字后,自缢死亡,何吾驺、王应华、顾元镜等绍武朝的主要官员降清,广州城内的二十四个明朝藩王悉数被杀。

朱聿鐭见大势已去,拖了一条被子混在乞丐当中,打算爬城墙逃走,被追骑赶上抓获,囚于东察院。李成栋派人送来饮食,他道了句“我如果喝你的一勺子水,有什么面目见先人于地下呢!”,自缢殉国。

其时,距其登基即位整整四十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