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三百零七章 大顺兵临北京城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三百零七章 大顺兵临北京城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终于痛下决心降了旨,崇祯忍不住又想:“弃守宁远,调吴三桂进京勤王,五六十万百姓可命吴三桂带入山海关,三百里的疆土却必须要丢弃了。

这可不是个小责任,但是没办法,既然陈演这厮不想替朕承担,朕就只有自己担了,大不了待朕消灭了闯贼李自成,再去收复就是。“

想着,崇祯竟迫切地盼各路援军快来。

然而,十余天过去了,三路援军只来了蓟镇总兵唐通这一路。

崇祯心中不满,却还是慰问再三,赏白银四千两犒军,命去与监军太监杜之秩守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昌平区境内,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素称京师“北门锁钥”。

唐通被封为定西伯,心里欢喜,再经了崇祯这一番恭维,铁了心要凭关居险替崇祯挡住大顺军,为勤王军的到来争取时间。

因此,办理过赏银交割,率部直奔居庸关。

见李岩领旨去忙,李自成不再犹豫,稍事休息,即率部径往大同而来。

抵达大同后,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大同巡抚卫景瑗自杀,李自成命杀了代王朱传全家,又欲将姜瓖处死,经闯将张天林再三劝阻方才作罢。

紧接着,阳和(今阳高)兵备道于重华投降,郊迎十里。三月初六日,抵达宣府(今宣化),早已约定投降的总兵王承胤开门投降,巡抚朱之冯自杀。

李自成那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见李岩匆匆进来,忙道:“居庸关那边怎么样?”

李岩道:“谈妥了,杜之秩说,最近崇祯会派援军来,建议咱们再等两日,待援军来了一并解决,省得日后攻城麻烦。”

李自成“哦”了一声,有点儿迫不及待地道:“得等几日?等久了,待其援军俱到,麻烦恐怕也小不了。”

李岩不由一愣,忙道:“久不了,说好了,只要援军一到,杜之秩即劝降,若其不肯降,以关上白旗为号,我军即佯攻,杜之秩便催他出战,跟咱们两面夹击,逼其归降,若还不降,即消灭之。

不过,为了麻痹援军,我军不必太急,援军到达的当日,我军抵达关下就行。“

李自成暗喜,却还是想了想,道:“这可不是小事,你有把握吗?”

“他这是怎么了?过去可从不这样啊。”疑惑着,李岩不及多想,忙道:“放心,万无一失。”

话音未落,其弟李侔匆匆进来道:“启禀皇上,杜之秩那边来消息了,说是援军由唐通率领,估计十五日即可赶到,这个唐通,一向怕死,逼降应该没有问题,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以便于配合。”

李岩看了一眼李自成,道:“皇上,您看……”

李自成道:“按计划行事吧。”

李岩道:“好,命令部队,于十五日到达居庸关,不要早,也不能晚了。”

李自成道:“居庸关既破,不要耽搁,乘势攻昌平,焚毁十二陵,朕坐镇沙河的巩华城(嘉靖朝建立的谒陵途中的行宫),由刘宗敏担任前线指挥。”

诸将忙领命而行。

唐通不知有变,到得居庸关,未及休息即催着杜之秩一起去关上查看,边看着,边调整不合时宜的部署。

杜之秩哪里有心思去想这些,瞅准了一个机会道:“咱们前面有不少人都投降了,说是朝廷够呛了,定西伯不知怎么看?”

唐通道:“李自成这伙流寇据说够厉害,但是咱们身负皇上隆恩,无论怎样,都要居关一战,只要挣得了时间,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

唐通一路上都在想:“皇上这次调了不少勤王兵,连宁远都弃守了,这说明皇上豁出去了,可,为什么就只咱自己赶来了,难道当真是因为路远吗?不,绝不可能。

真若如传说的那样,其他各路都在故意拖延时间,唉,到了这个时候,朝廷还能有啥希望?“

想着,唐通心里憋的那口气已泄了大半,他之所以还这样说,自然是把杜之秩当成了崇祯的心腹。

杜之秩闻言,却在想:“你小子这是还没有尝到厉害,哼,一会儿让你尝到了,看你还咋嘚瑟?”

拿定了主意,暗自冲侍从使了个眼色。

侍从会意,抽身到背人处,从怀里摸出白旗,冲关下连挥了三挥。

关外的李岩见了,忙命叫阵。

唐通想:“咱既来了,总得打一仗,不然,杜之秩这个阎狗报给了皇上,咱可不好交代。再说了,只要咱小心些,大顺军再狠,又能拿咱咋样?”

盘算已定,道:“他妈的,这大顺军竟专门跟咱作对,咱刚来,他们就叫阵,这样吧,杜大人且守住关口,待唐通下去会他们一会。”

说着,掉头下了关墙,开门出战。

杜之秩巴不得,道了声“放心”,忙也命召集了人马,待其出了关门,一齐叫嚷着,从从后面夹击。

唐通登时明白过来,忙不迭地弃械归降。

李自成大喜,极力善待笼络。

唐通慷慨激昂地奔居庸关而去后,再过了两日,还不见其他各路援军到来,崇祯急起来,冲王承恩道:“他们都到了哪儿了?”

王承恩道:“辽东巡抚黎玉田、吴三桂等人,因为依旨需要撤离安置百姓,行动迟缓了些,十三日方才进了山海关;左良玉、黄得功离得太远,怕是一时半会儿过不来;刘泽清谎称落马伤腿,得了慰问银,怯战,劫掠了驻地临清后南逃到淮安去了。”

崇祯闻言,禁不住看了看朝臣们,见他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唯恐生出事端来,佯作平静地道:“诸位爱卿莫慌,朕即以外虏内寇为题召对,请诸位爱卿依次作答。”

朝臣们无奈,只得按要求对答起来。

其实,崇祯已方寸大乱,一会儿凭几而听,一会儿东张西望,又是磨墨,又是倒茶,坐立不安。

偏于这时,兵部尚书张缙彦跌跌撞撞进来,失色道:“启禀皇上,昌平失守了,闯贼李自成焚烧了部分明陵享殿,总兵李守鑅自杀了。”

崇祯结结巴巴地道:“这么说,闯贼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

张缙彦已无法说话,只顾不停地点头。

崇祯白了一眼不知所措的朝臣们,慌乱不已地道:“外面由世袭勋臣总督京营戎政、襄城伯李国桢负责,里面由监督京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负责,共同防守京城。

两位爱卿要迅速动员,除了京营兵外,腾骧四卫营、勇士营、内操宦官、侍卫上直军、皇城守卫军、京城巡捕营等等,凡是能参加战斗的都组织起来,城外、城上都要设兵防守。”

这两位领命而去,朝臣们一哄而散,崇祯颓然坐下,满脸的苍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