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二百九十七章 自成襄阳定大计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二百九十七章 自成襄阳定大计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政设官的同时,解决了罗汝才、贺一龙和袁时中,又一句话吓跑了张献忠,李自成自觉再没威胁,免不了要晕乎乎的,任诸将大肆庆贺。

李岩劝道:“得益于大王的正确策略和英明领导,大顺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朝廷仍很强大,我们仍然为强敌所环伺,李岩认为,现在还不是我等该放松的时候,庆贺应该马上停下来。”

“这个李岩,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扫咱的兴,实在令人讨厌!哼,要不是念在你建言献策,日后还用得着你的份儿上,咱岂能饶你?”

恨恨地想着,李自成佯作一愣,而后猛地一拍额头,道:“好你个李岩,亏得了你提醒,不然,本王就要犯错了。”

“从善如流,正是李大王与众不同之处,大顺有希望。”李岩暗想着,心里高兴,未及说话,已听李自成又道:“不知李公子思考过没有,我部下步该做些啥?”

说完,李自成在想:“按照规矩,李岩该说但凭大王调遣,他如此说了,咱又该怎么接话呢?没法接啊,因为咱也不知道。”

正想,李岩已正色地道:“严格地讲,大顺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下步该做些啥,李岩建议,让诸将充分地发表意见,一旦形成最后的决议,大家也明白,更有利于执行。”

李自成想想也是,道:“好吧,你去通知大家,让大家先想想,免得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思考的不清楚。”

李岩道:“其实,大家都在考虑了,李岩之所以今日来寻大王,除了停止庆贺外,还建议大王该尽快召集会议研究。”

李自成道了声“好”,接着道:“既如此,正好本王今日难得清闲,就招了大家来吧。”

说着,转向近侍,道:“去,速去通知。”

近侍领命,转身飞速而去。

李岩由衷地道:“大顺之所以能有今天,全凭大王雷厉风行,英勇果断。”

李自成待要谦逊几句,上相张国绅匆匆进来,见李岩在,不由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张国绅历任明朝吏部主事、郎中,升南直潜运督粮道、苏松道副使,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因不满于朝廷的**归降义军,是最早归降义军的朝廷官员,替义军劝降过不少朝廷官员。

这自然是李自成任命其为上相的直接原因,随着归降的朝廷官员日益增多,张国绅的作用在明显减小,升任上相后,张国绅身上的官僚作风也日渐暴露了出来,惹起了不少义军将领的不满,李自成对张国绅的态度也随之大变。

因为李自成态度的转变,大顺政权又原就僧多粥少,诸将免不了要不停地向李自成告他的刁状,李自成对之渐渐地由看不惯转为讨厌,又由讨厌暗生除之之心,一时间却找不到理由。

因此,李自成见了,不满道:“李岩乃本王左膀右臂之兄弟,有啥不能当着他的面说的?”

李岩知张国绅有不便说之事,原要离开,听他这样说,不好再走,只能坐立不是地待着。

张国绅看了看李岩,迟疑了一下,还是下定了决心道:“已故太仆寺少卿文翔凤之妻邓氏,乃江南大族,通经史,善诗文,正好陪伴大王,也能稍减大王之劳苦,国绅蒙大王厚恩,无以为报,故而迎来献于大王。”

李岩不想他位于大西百官之首,居然作出这等下作之事,情不自禁地把头转向一边,一脸的不屑。

李自成则在想:“邓氏果也不错,本王仰慕已久,正想着逮住了机会弄来,这个张国绅,居然就给弄来了。”

想着,见李岩如此,忍不住又想:“可惜不是时候啊,这个时候,本王若是受了,又如何向百官交代?哼,他岂不是在坏本王的好事吗?

不受,坚决不受,不仅坚决不受,还得让百官都知道,正好以此激励他们。李岩说的没错,现在还不是我等该放松的时候。

对了,就以这个理由除掉他,也解了咱心中的这口恶气。除了他也不为过,他有不少朝廷官员的恶习,终究不是一路人,迟早都要除掉。

不过,本王且不急,待百官到得差不多了再办,方能起到该起的作用。“

想着,抬头看了看,见百官到得差不多了,蓦然大喝道:“大胆张国绅,作为大顺之上相,若同辈不能庇其伉俪,而行媚于我,实有损军誉,来人哪,将张国绅给本王拿下,处死以儆效尤。”

张国绅之所以要做这事,自是因为感觉到了李自成态度的变化。苦思冥想之下,才想到了这办法。

说过之后,张国绅即在暗暗地观察李自成,但见其脸上阴晴不定,意识到自己弄巧成拙了,正惴惴不安,蓦听得李自成一声断喝,登时站立不稳,倒在了过来拿他的侍卫的怀里。

这些侍卫最是无情,拖了他就往外走。

众人进来,赶巧见了,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纷纷恐惧地缩了缩脖子,忙去坐了。

李自成见状,暗暗自得,却故意冷冷地瞥了众人一眼,清了清嗓子道:“李公子的话说的没错,现在还不是我等该放松的时候,把大家找来,就是要大家收收心,议议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做。“

说着,顿了顿,接着道:“这可不是小事情,事关咱们大顺的兴衰成败,大家务须认真对待,仔细地想想,如果自觉成熟了,就不要有所保留,痛痛快快地讲出来。”

“哦,又是李岩这家伙背后说了坏话,哼,他到底想干嘛,这人哪,没治了。”

暗想着,纷纷去瞧李岩,眼里自然少不了怨毒。

李自成自是注意到了,其实,他早就注意到了,但他分明在放任或者说故意增加这种对立,他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只是会因为这种对立而高兴。所以,他又故意提到了李岩。

李岩也注意到了,不过,李岩一心想李自成能成就大业,并不在乎,反而感激地看了看李自成。

李自成正低了头沉思着,显然地他没能想出办法,因为他一会儿即又抬起了头,问道:“哪位先说?”

众人都曾考虑过,都有自己的想法,他的话一出口,纷纷讲了起来,却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李自成也不去阻止,任大家去争。当然,他也没忘记了加强警卫,严格保密。

不觉就过去了十天,众人终于因为三个方案而分成了三拨。

一个是牛金星提出的“先取河北,直走京师”的方案。

一个是杨永裕提出的“先取金陵,断明朝漕运,再事北伐”的方案。

一个是顾君恩提出的“先据留京,势居下流,难济大事,其策失之缓。直捣京师,万一不胜,退无所归,其策失之急。不如先取关中,为元帅桑梓之邦,建国立业,然后旁略三边,资其兵力,攻取山西,后向京师,进退有余。方为全策。”

这个时候,如果再争下去,显然已无多大意义。他抬头看了看众人,见众人一齐热切地看着他,道:“本王的意见是,纳君恩之策,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占领北京!”

众人稍愣了愣,旋即齐声叫“好”。

“好”字音未落,一内侍匆匆进来,道:“启禀大王,孙传庭所部正出潼关,向我大顺防区而来。”

李自成信心十足地道:“好,来的不早不晚,正好,诸将且回去准备,随本王挥师河南迎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