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极尽诚心劝大寿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二百三十六章 极尽诚心劝大寿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乎与之同时,皇太极道:“陪朕转了这一大圈,不知范章京有何观感?”

范文程由衷地道:“无论内部改革,还是军备,咱们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成绩喜人,可喜可贺哪。”

皇太极道:“确定对明策略也有一段时间了,朕上次点评功过的时候说过,要会会洪承畴,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准备,范章京觉得时机怎样?”

范文程道:“回皇上,臣以为,我方准备确已算充分,但战争是双方的,甚至是多方的,须得综合权衡。

首先蒙古和朝鲜方面,经过远伐近攻,现已臣服,应该不会对我方造成掣肘。也就是说,我方现在唯一的敌人就是明朝。

臣于昨夜跟相关人等专门研究过明朝目前的形势,张献忠顺利挺进四川,李自成复振,相信杨嗣昌不久就会走到尽头,此时,正是最焦头烂额的时候,崇祯应该无法从那里调兵。

倒是辽东这方面,咱们虽已取了义州,蒙古苏班岱等也已经归降,但洪承畴领陕西兵东来,与山海关马科、宁远吴三桂两镇合兵。锦州则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为犄角。如此阵势,须得谨慎确定目标。”

皇太极“哦”了一声,道:“范章京所言甚是,现在还不是咱们跟明朝决战的时候,咱们必须量力而行,不妨先取锦州,破坏宁锦防线,为入关先做好准备。

纵使这一步,也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段,先动一动朕埋在锦州的那一颗棋子,若动得了,再转入第二阶段,取宁锦,跟明朝形成对峙。”

范文程摇了摇头道:“怕是动不了,这颗棋子若想动,我方须得有大胜,让之再也看不到希望,至少也要毁掉宁锦防线。”

皇太极闻言,心有所失,却还是道:“何以见得?”

范文程道:“祖大寿重返锦州后,因为皇上给了他不少战功,又有孙承宗和丘禾嘉的尽力庇护,崇祯对其不降反升,让之重又看到了希望。

但是,因为心里有鬼,祖大寿还是不敢去见崇祯。据线报,崇祯曾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祖大寿都借故推辞,始终不敢出锦州城。

由此看来,祖大寿是矛盾的,或者说他心里的天平还在艰难地维持着平衡。

皇上三番五次遣使提醒,其子祖可法也频繁写信劝说,虽说有一定的分量,却不足以打破祖大寿因为希望而燃起的愚忠。没办法,这是明朝人根深蒂固的品性,臣当初也顾虑了好长时间。”

皇太极道:“这不仅是一种品性,更是一种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朕才更看重爱卿,也更看重祖大寿。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朕决定,此次伐明的第一阶段,就是要收降祖大寿。”

范文程道:“由此可见皇上心胸之广大,将来必为中兴之主,但以此作为战役目标,恐不妥。”

皇太极一愣,奇道:“范章京何出此言?”

范文程道:“皇上难道忘了1638年(清崇德三年)农历十月和1639年(清崇德四年)农历二月的事吗?”

皇太极叹了口气道:“怎么可能忘了呢?1638年(清崇德三年)农历十月,朕率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御驾亲征,出宁远、锦州大道时,多铎遭屯兵中后所(今辽宁绥中县城)的祖大寿部偷袭,多铎战败。

朕派使者和俘虏两次致信约见祖大寿,祖大寿均负了朕殷切之意,没有露面。

1639年(清崇德四年)农历二月,朕以武英郡王阿济格为前锋,再次亲征,又是祖大寿拦住了朕,朕遣使者去锦州,想让他妻子以厉害劝说他。他居然选蒙古、汉族兵各三百,命令祖克勇及副将杨震、徐昌永等与我交战。

这两次,朕都能够胜他,但朕还是撤兵了,朕不想负了他,可他居然在多尔衮北返的路上于永平袭击,致使多尔衮部损失惨重。”

范文程接话道:“皇上的好意,祖大寿应该是知道的,而且已经让之失衡,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努力地要让之恢复平衡。人哪,最难的时候,往往正是失衡的时候。”

皇太极道:“朕深有同感,但是,大家不理解啊,朕若是不能收降祖大寿,必定有人会出来反对朕。到了这一步,纵使不能成,朕也必须往前走了。

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祖大寿若是能跟爱卿一样理解朕,方不辜负了朕一片思贤若渴之心哪。”

范文程道:“人心都是肉长的,相信祖大寿必有幡然悔悟的那一天,不过,臣还是要提醒一下皇上,单凭感化是不行的,必须要让祖大寿心里的希望破灭,而后再起死回生,方能奏效。”

皇太极道:“还是谨慎一些好,这样吧,命多尔衮先围了锦州城,朕极尽诚心,再苦劝一番,实在不成,再命郑亲王济尔哈朗等继续进兵,一举夺取锦州城,打破明朝的关宁防线。”

“皇上从来不会让同一位大将连续获得两次大捷,这次再派多尔衮,看来确是极尽诚心了,只可惜,唉!”暗自感叹着,范文程不再说话。

多尔衮却是不知,领命,迅速向辽东推进。

锦州城内,祖大寿官衙,祖大寿在道:“何谓大义?大义就是要保家卫国。咱既然已经犯过一次错了,就不该再犯第二次,哼,若是清兵再敢来犯,大寿必誓死以抗。”

夫人又接到了皇太极的信,所以才以言试探,闻言,道:“将军反正,大清皇上不仅善待留在那边的可法及诸将,而且没把将军那事到处张扬,反而让将军白得了不少功劳,将军才得以保全,将军如此做是不是有负良心呢?”

祖大寿想想也是,嘴上却还是道:“大寿得以保全,全凭皇上恩义,于皇太极何干?”

夫人不屑道:“明朝皇上哪里还有什么恩义?五**案就不必说了,单说将军,如果有感于恩义,又为啥不敢去京师觐见?若是清朝的皇上把那事大白于天下,将军还能自保吗?”

祖大寿无言以驳,恰中军匆匆来报:“启禀将军,大清睿亲王多尔衮突然发动,围了锦州城,请将军定夺。”

祖大寿白了夫人一眼,道:“定夺什么,命令诸将,严防死守,誓与锦州共存亡。同时快马禀报蓟辽总督洪承畴洪大人,请速督师救援。”

夫人暗自叹了口气,顿了顿脚,回了内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