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十六章 周奎送女选王妃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十六章 周奎送女选王妃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信王留在宫中碍眼,客魏巴不得他尽早搬出宫中居住,不仅不加阻拦,反而尽心协助,用不着周后亲自监督,旧惠王府不久也已经修饰一新。

倒是选妃一事进展缓慢,这自然不能怪张后不够尽心尽力,而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的那条“凡我子孙,娶妻嫁夫,务须平民家之处子,勋贵及官员子女一概不得入选。”的祖训。

因为这条祖训,明王朝择选后妃与别个王朝不同,通常必需要五个步骤。

第一步,由皇上作出决定,确定经办人员。经办人员多由身为六宫之主的皇后或德高望重的嫔妃担任,负责按照成例制定标准,选定参与人员,并对之进行培训。

第二步,出皇榜,令北京城区所辖宛平、大兴两县年龄在13—16岁的平民处女,由父母陪同参选,亲王妃一般选定2000名,太子妃则由多个县选定5000名。

第三步,由经过培训的太监和宫女负责挑选:第一天,检视参选淑女的高矮胖瘦,淘汰1000名;第二天,检视余下淑女的耳、目、口、鼻、发、肤、腰及臀部,再淘汰500名;第三天,由入选淑女逐个自报姓名住地,检视声音,再淘汰250名;第四天,细量手足,检视行走,选定100名。

第四步,引选定的100名淑女进宫,由专职的老宫女逐一扪胸部、嗅腋窝、捶摩全身的肌肉,留下五十名,让她们在宫里生活一个月,观察她们的性情脾气及言论,选中25名,详细查看她们的隐秘处,最后确定10名,送交经办人。

第五步,选择“宜行聘”之吉日,辰时,十人列坐于坤宁宫大殿,由刘太妃出题,测试书法、算术、作诗、画画、弈棋与操琴。午时,测试毕,张后莅临,降旨赐饭,借以观察她们的吃相,最后确定人选。

祖训规定的步骤虽说耗去了不少时间,其实,进展缓慢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张后的心太急。向天启帝请过旨后,她的心思全部都用到了这上面,每天必要无数次地过问,不想竟欲速则不达。

再说周奎,虽说仍不肯放弃,失望却越来越重:京城毕竟不同于苏州乡下,他的小手艺所赚取的银子原就不过够他一家三口勉强度日。待京城人的新鲜感一过,连度日都难了,若是再见不到陈仁钖,他实在想不出他们一家人还怎么过下去。

这日,周奎转悠了一天,累得腰酸腿疼,居然毫无所获,再念及一家人目前的境况,两腿愈发跟灌了铅一样沉重。蓦然,见城门墙脚下围了不少的人,正往墙上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啥稀奇玩意儿呢?”周奎自问着,好奇地也跟着过来看,未到近前,已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了明白:朝廷为信王出皇榜选妃,宛平、大兴两县平民13—16岁的处子均可报名参选。

周奎不由一愣:“小娘年方十五,岂不正合要求?难道她竟会有这样的福分?她若真有这样的福分,可要比做那个没了影儿的陈仁钖的小儿媳要强过百倍千倍。”

暗想着,周奎又记起了小娘跟陈仁钖的巧遇,心里问着“这难道就不是上天的有意安排?”,愿望开始变得灼热起来,让他不敢再相信围观者的话,忙抬头亲自来看。

无奈他所处的位置隔得太远看不真切,周奎奋力地分开众人挤到最前面,看了再看。果然是。

周奎的心仿佛要跳了出来,不知所措了好一阵子,才记起自己必须要赶回家去。因为刚挤进去又要挤出去,惹得围观者一阵嘘声,也顾不得了。

家里,周小娘在跟她妈妈丁小女学纺纱。周奎赚的越来越少,两个不得不置办了纺车多少赚点儿,以补贴家用。正忙,见周奎急匆匆回来,两个不由一齐起了身。

周奎却不说话,上来牵了周小娘的手就往外赶。

没办法,今儿是报名参选的最后期限,而且天色已经不早。若是再有耽搁,周小娘将失去机会,周奎再次燃起的希望也必将破灭。对于这样的结局,周奎连想都不敢去想。

周小娘不明所以,但见她爹爹如此火烧火燎,还是跟着他疾走。

亏得他们的住处离县衙并不远,饶是如此,待他们赶到时,负责报名登记的衙役们也已准备收工,周奎忙喊了一声“且慢——”。

衙役们没少收了打点费,心里美滋滋的,衙役头儿闻声笑道:“且慢?你有事儿吗?”

周奎唯恐衙役难为,忙上前讨好道:“官人们辛苦了,小老儿携小女周小娘前来报名登记,还望列位官人帮着周旋。”说罢,把身后的周小娘往前一推。

周小娘天生丽质,再加上这一阵疾走,气喘吁吁,端的艳丽不可方物。

衙役们不觉直了眼。衙役们直了眼,倒不仅因为周小娘的艳丽,还有,通过他们报名登记的女子若能中选王妃,日后自也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不过,他们还没有丧失理智,日后的好处自比不了到手的打点费更实在,他们不能白白浪费了收打点费的机会,而且越在关键的时候越容易收。

因此,衙役头儿回头看了一眼另外的几个衙役,干笑道:“对不起啦,时辰到了,报名登记已经结束,快请回吧。”

“时辰到了?”周奎不敢相信地反问了一声,一脸的颓废。

衙役头儿见他居然没听懂自己的意思,心有不甘,又道:“你闺女虽说有几分姿色,也有中选的可能,无奈报名的实在太多,单咱们大兴县就报了差不多两千多,宛平县据说比咱们还要多。

你知道的,皇榜已经说了,咱们两个县统共才定了两千,唉,也怪了,之前不这样的,这次竞争太激烈了,即便报上了名,恐怕也希望不大哪。”

“听他这话的意思,也不是不能给小娘报名登记。对了,咱不妨再求求他们。”

暗想着,周奎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忙道:“希望不大终究也是个希望,总强过没有希望吧。几位官人就帮帮忙吧,小女若有这福分,必忘不了几位的大恩大德,若是没有,也不枉了小老儿的一片心意。”

说着,已把揣在怀里的十两纹银掏出来,悄悄塞了过去。

这可是周奎家仅有的银子了,周奎便是这样的秉性,为达目的宁肯不惜一切。

显然地,十两纹银,不仅对周奎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对衙役们收到的打点费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衙役头儿暗自掂了掂,有了数,心里道了句“早有这个还说那么多屁话干吗?”,已喜笑颜开起来,道:“看在你这份儿真诚的份儿上,就给你报了吧。”

说完,冲正在收拾笔墨的那个衙役挤了挤眼,道:“兄弟,再麻烦一下,给写上吧。”

那衙役应了声,佯作为难地重又把笔墨摆开,写了起来。

周奎害怕出错,亲自过来看他写上了周小娘的名字,免不了要再三地千恩万谢。

衙役头儿道:“你就不要再客气了,快回去帮你闺女整饰整饰,明天参选吧。”

周奎忙应了声回家,不敢怠慢,又去求爷爷告奶奶高利贷了三十两银子,连夜为周小娘置办了新衣女红之类。

人靠衣物马靠鞍,一通整饰之后,周小娘竟跟刚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周奎的希望免不了愈发炽烈。周小娘和丁小女没有周奎那么多的想法,自然也就比他平静了许多。

周小娘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中选,倒不是因为这个从未谋面的信王就一定能是自己梦中的如意郎君,她认为这是自身价值的体现。不过,自己若是比不过别人,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婚姻这事儿原就是老天定的。

丁小女认为,对于女人来说,这毕竟是一份荣耀。因此,她既暗暗地巴望着,又舍不得周小娘离开她。应该说,她是矛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