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忽如一夜风雨骤 > 第一百零一章 愧心有虚自多疑

忽如一夜风雨骤 第一百零一章 愧心有虚自多疑

作者:闲云了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奏疏上报后,因为心里有愧,估摸着该有回音了,杨鹤便一门心思地等消息。

没办法,杨鹤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够自信,他迫切地想知道崇祯的态度。

其实,他埋在京城里的眼线,早已把崇祯的态度传给了他,但他在想:“皇上说话了,就是有态度了,不是吗?可是,万一皇上矢口否认了,你有证据吗?

找人作证?去揭皇上的短,谁敢?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皇上金口玉言,又怎么会矢口否认?可是,谁又说得准呢?皇上矢口否认的事还少了吗?

唉,皇上肯定也是准备矢口否认的,不然,他既然态度明朗,为什么就不能发一张咱日后可以留作证据的文书呢?”

想着,杨鹤一时间说不清心里是啥滋味,渐渐地,竟忽而清爽,忽而迷糊,莫名其妙地恐惧起来。

这时候,中军轻手轻脚地进来了。

杨鹤被唬了一跳,不耐烦地道:“走路干嘛这么轻飘飘的,跟鬼一样?”

中军之所以轻手轻脚,自然是因为上次动静太大受了责备,不想这次又受责备,心里不满,却还是道:“京城有消息了。”

“啥消息?”杨鹤反问了一句,坐直了身体。

中军道:“参政洪承畴解韩城之围,又诛杀盗贼王佐桂,一战成名,被任命为延绥巡抚了。”

“他是咱的部属,咱没有推荐,又怎么可能?”暗想着,杨鹤忙接过中军手中的文书来看,果然是。

“这个洪承畴,作为咱的部属,本该支持咱的招抚政策,可是,他不仅大力剿匪,而且杀降,似他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提拔呢?

没办法,这就是现时的官场:每个人背后都有深不可测的背景,有了成绩,即便主官不上报,皇上照样也是能够知道的。

皇上所谓的知道,自然不单纯听朝臣们汇报,皇上自己也会派出眼线,这可是朝廷一惯的做法。

可是,洪承畴的事儿又是怎么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去的呢?”

事实上,洪承畴的事儿是由流民带进京城的。京师保卫战正屡吃败仗,这事儿一旦传进京城,焉能不火爆?很快就传进了宫里,连宫女太监们都知道了。

崇祯是通过宫女们的议论知道的,其时,崇祯正苦于手中没有良将,听说了之后,立即求证,见消息确实,当即即命吏部行文任命。

因为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事儿,杨鹤的眼线自然探不到,而且这事儿进京的渠道完全超出了杨鹤的想象,杨鹤自然无法想出。

杨鹤也执着,越是想不出越要想:“这个洪承畴,曾以卖豆干为生,祖宗三代应该没有什么过得硬的大背景,入仕之后,更是不温不火,莫非……莫非他靠上了哪一位大佬?”

想到这里,杨鹤忍不住笑了起来:“哼,现今这世道,朝廷的大佬们更换起来,就跟走马灯似地,似他这样,指定不会长久的。”

虽如此想,皇上毕竟越过他这个主官提拔了他的部属,心里难免仍闷闷不乐,暗自劝自己:“这个洪承畴,也还算有些本事,除了喜欢自作主张之外,对咱也还算敬重,不是不能提拔,只是这方式……”

洪承畴却是不知,只当是杨鹤极力推荐了自己,接罢圣旨,忙赶过来谢恩。

杨鹤知他误解了,也不说破,冷冷地问道:“盗贼的招抚工作有什么新进展吗?”

洪承畴一向敬重杨鹤的清廉和执着,对他的招抚政策却深不以为然,但念及他对自己的举荐提拔之恩,如实道:“这些盗贼哪,虽说饥民居多,但似此反反复复地降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总督大人宜早作决断哪。”

杨鹤冷“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洪承畴知其心意,却还是鼓起勇气,道:“去年十二月,贼首神一元攻占了新安、宁塞、柳树涧等城堡。宁塞是文焕的居家之处,他的族人大都被杀了。

这个神一元是谁?就是总督极力招抚的神一魁的弟弟。今年正月,贼兵放弃宁塞,攻占了保安。神一元死后,他的弟弟一魁围攻庆阳,打下了合水。

总督再次把他招安后,不仅不给他惩治就赦免了他,而且封了他一个官职,把他的部队四千多人安排在宁塞,派守备吴弘器防护他们。”

洪承畴虽尽力克制着,却还是越说越激动:“总督大人难道就没有听听那些盗贼和文焕是怎么说的吗?那些盗贼说,咱们的总督就是儿戏。

而文焕则伤心之极,感叹之后,不屑与贼兵为伍,带着自己的族人走了。形势不妙哪,还望总督大人三思。”

“他既把咱当成了举荐提拔他的恩人,却为何还要这样说,而且越说越激动?咱先不反驳他,就让他说,看他最终能放出啥鸟屁来?哼,不反驳才是最好的反驳。”

杨鹤虽如此想着,嘴上却还是不悦地道:“这么说来,你也以为本总督就是个儿戏了?”

洪承畴急道:“总督大人错解下官的意了,您对下官有再造之恩,下官岂敢有丝毫的不敬?下官不过是在转述盗贼之言。”

杨鹤见他还算恭敬,气稍轻了些,追问道:“那么,以你看来,本总督该当如何处之?”

听他又问到了策略,洪承畴本能地又固执起来,情真意切地道:“以陕西目前的形势来看,若是迅速调整现行政策,全力清剿,先剿后抚,或许还能有救,若是再坚持下去,恐怕就真的晚了。”

杨鹤冷“哼”了一声,待要说话,却见中军匆匆进来,递了一份邸报过来。

杨鹤匆匆阅罢,不由一脸得色,顺手把邸报递给洪承畴,道:“看看吧,皇上圣明哪,不仅要招抚,还要赈济灾民哪。”

洪承畴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忙去看,但见邸报的字里行间都充盈着对杨鹤总督三边和策略的肯定,命杨鹤继续坚持,全力赈济灾民,心里不由一凉,暗自叹息道:“奸贼误国,岂不知庸官也误国哪。”

杨鹤见他读罢邸报后低了头,误以为他被征服了,自得地道:“我一直都在奇怪,皇上为什么迟迟没有圣旨,原先还以为皇上事务忙给忘了,原来是在等户部筹措的粮食哪。

命令,各府县务须把皇上的恩义传达至所有灾民,以孤立盗贼。告诉他们,若擅自截留,哪怕是一粒米一粒粮,本总督必将严惩不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