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剑禁 > 第二十七章 共谋大业

剑禁 第二十七章 共谋大业

作者:古钟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七章共谋大业

魏川甘愿受封,并非畏惧于朝廷,也非贪图富贵,而是另有企图,然而他门下弟子皆是生于江湖,誓死于江湖的义士,岂能理解,于是他向莫庄等人告退。

国丈待魏川一去,就冷着嗓子向莫庄道:“莫大人加封军机佐,老朽还没来得及道贺,就又添了件喜事,嗯,想必那魏川在莫大人的恩威之下,必然能效忠我朝,以老朽看来,魏川的确是难得的贤才,莫大人一定要重用啊!”

莫庄先是朗然一笑,然后道:“多谢国丈大人,此次奉圣上之命,南下查访,的确遇到许多可喜可贺之事,待下官公务一了,赶回京师,定敬备薄酌,邀国丈大人小饮,到时候国丈大人,定要赏下官一个面子!”

“那时自然,就怕莫大人,瞧不上这把老骨头!”

莫庄笑道:“下官岂敢,到时候国丈大人不嫌弃,下官定将这一路走来的奇闻异事,通通讲于国丈,也算消磨闲遐了。”

国丈冷冷一笑道:“那好,老朽这就与顺贤妃回家省亲,待事一尽,即刻返京,恭候莫大人。”

莫庄听得国丈话中机锋,虽不愿相让,但此时一心惦记着怀中密旨,于是道:“下官恭送国丈大人、娘娘、郎大人!”

苗碎儿强作微笑道:“还望莫大人,不辜圣上重托,刻兢职守,为圣上分忧,江湖路险,多多珍重。”

“多谢娘娘,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莫庄送走国丈一行,立即回到密帐,小心翼翼地将卷宗拆封,缓缓展开,细细一看,全身一震,酒意顿然冲顶,意识有些恍忽,瘫坐在椅子,神色萎顿,盯着颤如微波的烛灯,痴痴呆了半晌。良久,猛然醒过神来,卷起密旨,快步走出。吩咐护卫道:“本座有要事出去,紧闭此门,不得传见任何人。”说罢不得护卫回话,就纵身而起,不走船板,而是帖着江面,飞向魏川所在之船。

魏川已然回到渡船,众弟子都面无表情地候着,时不时抬眼瞄着他,并不见礼,看来他受封朝廷之事,众弟子已经得知,然而多说无益,索性就径真走向寝房。

终于有一弟子抑制不住,突然跪下道:“师父,朝野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互不纠缠,江湖中人,受朝廷加封,史无前例,师父今日之举,若传扬出去,该如何是好,到时候,华山剑派必然成为众矢之的,所树之敌,已非五岛山和断水堂两派了,华山剑派千年基业,恐有不保!”

魏川闻言,怒火骤起,转身抬手,将跪弟子,隔空扼喉举起,怒道:“为师已经严令,自此之后,为师名为华山剑派的大师兄,并非掌门人,难道当时聋了吗?为师此为,不仅不会毁我华山千年基业,反而会将华山剑派,发扬光大,甚至名垂千古,日后若是有谁再提此事,休怪为师不顾师徒情面!”说罢化抓为掌,将悬空弟子推到仓外,摔到甲板之上,然后环顾四下弟子。众弟子立即应声领命。

魏川回到房中,盯着官文印玺,正在发呆,突然听得窗外异动,寻思:“此人功夫自是了得,竟能避过我众多弟子。”于是淡淡道:“既然来了,不妨现身。”

话音刚落,只见一人闪身而入,且身后窗门似乎从未开过,也未发出一丁点声音,可见此人身手敏捷。魏川定眼一看,原来是莫庄,心想:“他身为鹰头帐首座,言行当是光明磊落,大门不走,偏走小道。如今我已属于他帐下,须尊礼仪,莫要让看出破绽。”于是连忙起身,抱拳行礼,但还未发话,双拳被莫庄按住,且听莫庄轻声道:“魏赤鹰,此处可保周全!”

魏川不解,迟疑道:“此处为下官安寝之处,众弟子不敢靠近!”

莫庄闻言,稍稍放松,从怀中掏出圣旨,递于魏川。

魏川一看就是刚才的密旨,不敢擅接,而是故作惶恐道:“此为圣上密旨,下官岂敢偷看,圣上有何旨意,还请莫大人传达吩咐便是。”

莫庄摇头道:“你我之间,不必拘礼了,再者,魏赤鹰定然心生疑虑,就是本座为何这么信任一个刚刚召纳的新人,而且是出身江湖,本座就直言了,本座在这个世界上,只相信一个人,那就是本座自己,如此说,魏赤鹰心中可明白。”

魏川闻言,已知其意,连忙道:“承朦莫大人信任,下官必肝脑涂地,誓死追随!”

“不必如此,只须你我效忠圣上就行了。魏赤鹰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身份,鹰头帐直辖于圣上,虽与朝中臣工有上下之名,但是权威甚重,不受法度,而且赤鹰座,方才国丈已经说了,乃一王之下,万鹰之上,我鹰头帐的腾龙剑,乃先祖所赐,有废斩昏君之权,如今圣君贤明,赤鹰座在我大顺朝,权威列于第三那,好了,你还是打开自己看看吧。”

“是!”

魏川回了一礼,然后将密旨摊在案上。

先祖德茂,震于四海,泽于天下,借江野草甲之力,揭杆而起,潜天伐逆,筑大顺基业,江湖武士之功,位列戎将之上,遂顺应侠义天道,尊其择由,朝野相忘,然逾百年之后,江湖野派,争鸣之势,有撼朝权之夷,百官密谏,令朕难安,遂派鹰王巡察,然律贼入宫犯逆之事,岂可殆之,朕之心,鹰王知也,旗鼓责令于江湖,恐辱先祖之威名,因此,钦差鹰王,密行江湖,私令禁器,铸剑为刀,不过尺量。必有英杰不屈,逆上作乱,有违法度,朕心不忍,亦恐成势,遂托鹰王,百无禁忌,宁无江湖在,不可江湖乱。

魏川一览之后,亦是一惊,然后又看看盖印,确是往日皇榜所现一样,想来天下虽大,也无人敢假传圣旨,喃喃道:“这是一道禁剑令!”

莫庄摇了摇头,寻思道:“恐怕圣上,要的并非禁剑,而是禁武。魏赤鹰也深知江湖各门各派,无论刀剑,都是大刀长剑,尺长小刀,都是杀猪宰,妇人切剁用的,岂是武者之配。倘若将这道圣旨公召天下,那岂不要天下大乱了。”

魏川闻言,心头一震,寻思:“看来这皇帝老子,对江湖也心生畏惧,才密派莫庄巡察四方,禁武一下,那必然引起公愤,莫庄当然不会这么做,若想铲除武林门派,岂是容易的事情,武林各名门正派虽然同气连枝,但是终究不是一团和气,倘若从中挑起事端,可使门派之间,相互争斗,到时候就可以坐收渔利,然而我华山剑派绝不能就此葬送。”于是故作惊讶道:“莫大人,这万万使不得,与其责令,不如诏降!”

莫庄摇头道:“江湖各门派,虽然事端不断,但朝廷都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而且小打小闹,也没有惊扰各地官府!诏降需要名目,不然引人生疑,适得其反!”说着便眉锁如川,踱来踱去,自言自语道:“如何不伤我朝威严,还能兵不血刃……”

魏川心想:“我初入鹰头帐,需要旗开得胜,方能令人信服!”于是提议道:“下官倒是有两全之策!”

莫庄闻言,望向魏川,展眉笑道:“魏赤鹰如何两全之策,快快说来!”

魏川微微笑道:“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然而若想不损朝廷之威,就必须神不知鬼不觉了事,凡事不张扬,既人知,也无人言。”

“有理……不过,如何悄无声息呢?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啊。”莫庄先是肯定,又心生疑虑。

魏川继续道:“悄无声息地做,恰巧能兵不血刃。”

莫庄若有所思,沉吟半响,眉头再次皱起,似乎没有一点头绪,就笑问道:“魏赤鹰有何良策,还请赐告!”

“不敢!”魏川抱拳一礼,继续道:“这也不难,只需有朝廷中人,微服行走江湖,只……谁!”

莫庄听魏川这么一说,豁然开朗,正要叫好,却听他警觉地喝问一声,随后就听得窗外有动静,立即道:“不留活口!”言罢,撕下一片布,朦着面上,尾随魏川,破窗而出。

魏、莫二人闪身已到船棚顶尖,远远看到一人影闪动,手中短剑,映着月光,划过一道银线,二人立时向人影飞身而去,一起一落,已到那人身后,谁知那人跑到船缘之时,却不转身过来,而是探望着江面,然后恨声一叹,一剑砍断栏杆,才收剑回身,看到魏川和一朦面男子,吓了一跳,当即向魏川礼道:“见过魏师叔!”

魏、莫二人一看是元林惠,见她满脸微红,却无惧色,心中纳疑:难道不是她?

魏川问道:“贤侄看到是何人没有?”

莫庄也问道:“元姑娘不是喝醉了吗?”

元林惠脸色通红,沉首回道:“……晚辈不济,未能追上,但此贼是位女子?”

莫庄忙问道:“你怎么是个女子!”

元林惠回道:“男人很少用脂粉香水。”说罢向魏川一礼:“晚辈告退!”

魏川点点头道:“去吧!”

莫庄见四下无人,忙道:“这位元姑娘,剑法虽然了得,但轻功一般,她所追的若真是一女子,必然轻功胜他一筹。且你我渡船连一起,四面江水,无处容身,此人必是早在船上。”

魏川点点头道:“待下官回去审察一番,若是本门弟子,严惩不殆。”

莫庄亦道:“本座帐下女婢,个个也非俗手,虽有几个心腹,但也难保没有细作……既如此,就此别过!”

二人一礼,各自回船。

魏川故作轻闲,负手信步而行。迎面奔来数名配剑弟子,上前见礼,问道:“师……大师兄,元师妹方才说船上有贼,弟子特来斟察!”

魏川摇头道:“不必了,贼已捉住,交给鹰头帐了!”

众弟子一听,贼已被捉住,放下心来,忙道:“小师娘伤势已有好转,正在安睡,只是柳师弟,伤得太重,恐怕日后无法用剑了。”

魏川一听,立即吩咐道:“召集全员,清点人数,编立名册!”

“是!”众弟子领命先行。

魏川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道:“会是谁呢?本门虽有女弟子,也少见有人用脂粉香水,既是洛儿,也未曾浓妆艳抹……洛儿……洛儿,我岂会杀你,你奈何匆匆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