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剑禁 > 第二十五章 相托重物

剑禁 第二十五章 相托重物

作者:古钟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人,魏掌门怎么办?”

莫庄自听到仓外那女子嗓音,如闻丧钟一般惊慌,忙着去更衣接旨,已顾不得魏川,随口道:“扶到本座寝帐,好生照看!”说着不待下人回话,便匆匆从后门遛出,草草更衣,便绕行到甲板上,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那位峨冠博带的高大老叟,须发如雪,又是一身白衣,手持白羽扇,旁人眼里,这哪里是人,必是神仙。然而他并非神仙,乃是当朝国丈,其左右立着一男一女,男子长身正立着一位文官,五十岁出头,右手中捏举着一流苏卷宗,一看便知是圣旨;右边女子,青丝堆云,三枚映月生辉的玉环,点缀其中,白衣薄纱袭身,裙摆兰花提绣,腰间束着一条银光闪闪的腰带,与头上玉环辉映,煞是清丽,且她身后随着两名提着玉炉婢女,谧静而立,一看便知,此女身份不俗。

莫庄远远就瞥见三人,近前只是沉首扣拜,不敢抬眼去看,颤声道:“下官莫庄,拜见国丈大人、顺贤妃娘娘、御前监郎大人!”

国丈大人先是哼了一声,微微扭脸向左边男子淡淡道:“郎大人,就先宣圣上口谕!”

郎大人闻言,迟疑了一下,于是微微颔首,转向莫庄,郎声道:“莫大人请平身接旨!”

莫庄来时已瞧见郎大人手中圣旨,却不知皇上还有口谕,心中纳罕:“既然有圣旨在,为何还会有口谕,难道……难道是太后令!”想到太后令,心下生寒,脑袋翁得一声。

“莫大人?莫大人……”御前监郎大人轻声喊了两声。

莫庄这才回神,忙拜了一拜,才迅速站起来,正准备接旨,又听国丈大人怒斥道:“一身酒气,圣上抬爱于你,特派你来办差,你竟在这里醉生梦死,哼,怎能担此大任……接旨吧!”

莫庄闻言,忙道:“微臣莫庄,扣请圣安!”

御前监郎大人,这才郑重其事道:“鹰头帐鹰王莫庄,乃朕之心腹,为朕清查侧逆,劳苦功高,无可附加,朕心有愧,且甘愿劳身,主动请缨,涉身草野,为大顺江山社稷奔波,为朝中君臣分忧,此乃大顺之福,朕之幸,朕欲亲往犒赏,但路遥千里,有心无力,遂托国丈、顺坚妃与郎大人代为,封鹰王为军机佐,掌峦江道令,钦此!”

莫庄可谓战战兢兢,唯恐郎大人语转言顿,谁知郎大人一气呵成,传达得铿锵有力,听到最后,竟加封他为军机佐,掌握峦江道兵符,真如喜从天将,不能自抑,擅声回道:“吾王万岁,微臣接旨!”

“哈呀!莫大人,恭喜恭喜啊!”郎大人这时近前一步,躬身一礼,贺喜道。

莫庄正要回礼,却听得国丈干咳一声,遂又敛住兴奋之色,正身而立。

郎大人也立即正色道:“莫大人,此乃圣上密旨,请莫大人接旨!”

莫庄一听是圣上密旨,不是太后懿旨,虚惊一场,心中大慰,当即一礼,然后沉声欠身,双手捧取圣旨。

国丈这才和气道:“鹰王再次加官进爵,老朽在此恭喜啊,不过权力越大,肩上担子就越重,圣恩浩荡,希望鹰王不要辜负圣上。”

“国丈大人所言,下官谨记!有请国丈大人,娘娘陋处稍歇!”莫庄一礼,然后道。

国丈这时望向其右的女子顺贤妃,顺贤妃这时微微一笑道:“鹰王日理万机,安能轻扰……圣上还有话让本宫捎于鹰王……这道密旨,关乎……事关重大,还请鹰王务必警慎,江湖凶险!”说罢转过身去。

“多谢娘娘,微臣定慎重而行!”莫庄当即回道,见顺贤妃转过身去,以为她要回鸾,立即又道:“恭送娘娘回鸾!”

谁知顺贤妃又转身过来,微笑道:“难道鹰王这就赶本宫走吗?”

莫庄问言,吓得一声冷汗,忙道:“微臣该死!”

顺贤妃抬眼望着月下沧江,神情暗然,喃喃道:“本宫生于此江,自受恩泽,选入宫中,一去三年,此次前来,竟逢于月下,可……”

“丫头!”顺贤妃正自伤感自怜,突听远远有人惊喜喊叫一声“丫头,她身子猛得一震,却不知为何,只觉昨这“丫头”二字,本是她的名字一样,正是纳疑,便见到一黑纱朦面的男子,从夜空中,飘然而下,长身肃立于船缘。这时顺贤妃四下已有众多劲装护卫,严阵相守。

莫庄一见,原来是魏川的兄弟望损,于是向顺贤妃道:“请娘娘恕罪,这位大侠是微臣帐下客,惊了娘娘的驾,还请娘娘念于赦他不知之罪。”

顺贤妃见朦面男子双眼在月光下光泽闪动,心下一颤,如此熟悉,却不知在哪里见过,于是笑道:“无妨,江湖豪侠当无拘束,岂是你我之辈,泥于宫规,不知这位公……英雄尊姓大名?”

众人一听,无不惊诧,没想到堂堂贵为皇妃的顺贤妃竟与一江湖草莽搭口问话,而且还会江湖切口,不禁齐头望了过来。

望损怔怔地上前一步,泪水夺眶而出。顺贤妃四下守卫,以及鹰头帐帐下武将,也都按兵于前,莫庄见势,忙道:“望大侠,请自重……”

“丫头……我是损哥……”一边说着,一边流泪,一边走上前去。

“保护娘娘!”郎大人见望损不知死活,硬头近前,立即喝道。

国丈大人亦朗声道:“犯禁者,格死勿论!”

此言一出,名为警告,实为发令,众守卫立时,抽刀亮剑,指向依旧迈步近前的望损。

“丫头,难道你忘了吗?你找得我好苦啊。我是望损,你可还记得那年与爷爷渡口,遭遇大雨翻船之事,是我救了你和爷爷!”

顺贤妃闻言,脑海之中,突然混沌起来,听得望损所言场景,似有若无,若无似有,狂风暴雨,白浪凶涛,一幕幕在脑海中不时闪显,都像被大雨冲刷过的泥土一样,面目全非,模糊不清,越是模糊,越想弄清楚,越想弄清楚,就越不清楚,渐渐地不禁觉得头痛,身子发虚。

“娘娘!”“娘娘!”婢女一边惊声呼喊,一边忙去掺扶瘫软的顺贤妃。

望损本与元林惠一起回到华山剑派的渡船之上,打发鹰头帐的太医,然后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十分别扭,望损就索性为元林惠指点几招剑法,也算将时辰消磨,待一个个华山剑派的长弟子被送回来后,迟迟不见魏川回来,望损便有些担心莫庄乃朝廷中人,会对魏川不利,于是只身前往,谁知远远就看到船上女子,正是自己苦心寻找了近十年的小姑娘,惊不自禁的唤了一声“丫头”,然后情不能自已地向“丫头”靠近,全然不理会有无凶险,此时突见她晕厥,忙要上前,岂料一股寒气袭来,正是那白发老丈挥扇一扇所发出来的内力,劲道十足,然而望损并非警觉,生生吃了这一扇,闷声**一声,跌飞丈外,落向江面。望损虽内功高强,但毫无防备地吃了这一计重击,也难免气血难平,喉头一甜,鲜血涌出,只是他黑纱朦面,又是这沧茫月下,外人不易发觉。正欲跌江之时,莫庄惊呼道:“望大侠小心……快……”说着又吩咐手下前去搭救。

鹰头帐下众人虽听命于莫庄,但是国丈、皇妃在此,略有迟疑。正是这迟疑之时,突然听得仓内有人粗声大气地喊道:“谁在伤我兄弟!”话音刚落,一道黑影,破门而出,正是魏川,醉态朦胧地立在人群中间,四下一看,不见望损,只瞅得有白发老丈,还有一男一女,衣着都非庶民俗凡所能穿戴,于是并不在意,回身向莫庄嚷道:“我兄弟望损怎么不在这里?”说着便上前靠向莫庄。

莫庄觉得十分为难,若是不扶他,有些不敬,当然他也有心相扶,但在国丈面前,与江湖中人,如此纠缠,恐有失体统。正是为难之时,突然听得国丈喝道:“江湖草莽,竟敢如此大胆,见到朝廷重臣,竟不跪拜!”

“大哥,我在这里!”国丈话音未落,望损已腾身上船。

魏川听到国丈的话,酒气上涌,化为愤怒,然见到望损,立时道:“兄弟在就好,不知这些人是何来头,竟然在这里大吵大闹!”

“岂有此理!”国丈大喝一声,羽扇疾出,两股寒气层叠堆起,压将过来。

“大哥小心!”望损见魏川也毫无防备之意,惊呼一声。

魏川听出声音中的惊慌,立时催动内功,然而为时已晚,只觉寒气扑面,接着一股强劲的力道,压迫而来,令人窒息。魏川受寒气一袭,顿时醉意全无,丹田热气上涌,与寒气相抵。

国丈羽扇挥下,见魏川竟稳稳立住,立时加大力道,左掌推出,一道白雾,袭向魏川,魏川此时已是热气萦绕,身形流波荡漾一般,可知整个人被炽热的内力所罩,一遇国丈寒气,立时一荡,人也随之退了半步。国丈也如魏川一般,稍稍退了一下,只是他长袍接地,不易看出而已,心中暗惊:“不想此人有如此内功造诣,高手在江湖,此话果真不假!”于是加力三分,内息源源不断地吐出。

魏川渐渐觉得寒气逼进,也加力三分,在这冷热交替之中,酒意上涌,丹田之中,翻腾利害,真气渐渐流散,如此一散,寒气立侵。于是乎,念力顿起,心中想到:“你气如长矛,我意如金盾。”

念力催动之下,无气所耗,而损元神,但凡有懂念力之人皆知之事。国丈一副仙风道骨之态,深知念术,只觉自己掌力所及,如轻风拂岗,在魏川周身缭缠一圈,顺势流走,失口叫道:“九魂术!”

望损一听,也破为惊讶:“九魂术,乃我望家内称,他怎么知道?”

国丈淡淡道“老朽只道华山剑派念宗灭门之后,九魂术从此绝迹江湖,想不到今日还有人会用,那好,就让老朽会不会曾经不可一世的九魂一念。”说罢双掌合十,羽扇突然消失不见,众人正感惊讶之时,又听国丈喝道:“破!”

说时尺那时快,魏川在这“破”字还未落音之时,全身一震,如遭电击一般,全身麻痛,一股强大的力道,正中胸膛,念力所筑的防护罩顿然冰释,不觉身子一轻,直往后跌,然而他眼前所视之物,并未移动,这才让他猛然想起,念宗秘诀之中说念力之中,有操纵人心之术,可令敌手意乱神迷,胡想连篇,甚至可以兵不血刃,令敌手亡于自杀。“我若无念,念无所成!”魏川心中暗念道,正是他初时破解望损必杀的“无念”之法,果不如其然,一念之下,周身的所有险象,立时消散,然而就在这时,国丈手中羽扇显形,连挥三下。

魏川竟没有想到此人竟使出念、气交替之法,生生地吃了三扇,每一扇的力道打在胸膛,如遭重锤之击,一锤胜似一锤,最后一锤击来之时,魏川方缓过神来,忙催动内力相抗,聚气丹田,而是罩于胸膛,二力相抗之时,魏川当是败于下风,衣衫被真气震破,露出胸脯,人也跌退数步,与望损并肩立于船缘。

“咚!”得一声响,有东西从魏川身上掉落下来,坠在甲板之上。

这是定过神来的顺贤妃,一眼就看到掉在甲板上,还映月有光泽的黝黑之物,是蹉跎果,上面还穿着红线,正是久盼不归,令她穿眼欲穿的情郎屈安之物,这时她轻轻走出人围。

“娘娘,小心啊!”

顺贤妃依旧毫无顾及地走上前去,拾起蹉跎果,拿在手中,泪光闪闪,遂向魏川问道:“此物为何在你身上?”

魏川一见她手中之物,寻思一番,才想起屈安,于是简易言之道:“是位朋友托魏某,顺路带给一位姑娘。”

“你可知那位姑娘姓甚名谁?家住哪里?”

魏川见问不解,想来这女子为何对此感兴趣,于是如实回道:“那位姑娘家住蹉跎道边,叫……苗碎儿!”

“放肆!”郎大人突然怒斥道。

原来顺贤妃本姓苗,名碎儿,自入宫之后,册封为妃,便无人称其姓名,只以“顺贤妃”“娘娘”相称,既便知其姓名,也不能直呼,能直呼其名者,仅有皇帝,且须在**。魏川如此直言,当是犯了忌讳,但魏川并不知情,郎大人等朝中之人,当然知晓,所以出言相斥。国丈和莫庄见苗碎儿对魏川身上掉落的石头感兴趣,也都纳疑,所以静立观看。

苗碎儿玉手一抬,示意郎大人息怒,然后含着眼泪向魏川问道:“英雄可知屈公子,不!屈大人现今何处,为何此物相托于英雄?”说着泪如雨下,以为屈安有所不测。她虽在深宫,但也听说屈安中榜,当了个地方小官,知屈安定徒行上任,经这次随郎大出宫送旨,晓得草野险恶,以为屈安遭遇不测。然而她不敢相信,非要魏川道出虚实,就算悲伤,也能伤到实处。

魏川更是摸不到头绪,心想:“屈安身在何处,与她又有什么干系,看她模样,好像与屈安有些关系,但还需问明才是!”于是问道:“这与姑娘有何关系?”

“实不相瞒!”说到这里,苗碎儿回首看了一眼国丈,只见国丈等人,面无表情,于是接着道:“本……我就是苗碎儿!”

望损一听,突然摇头,退了一步,喃喃道:“丫头,难道你不记得我了吗?”

苗碎儿闻言,看向望损,本是泪水所迷离的双眼,更是忧郁,轻轻摇了摇头。望损见此,眼睛微闭,泪水挤出,随后闷吟一声,腾身而去,消失不见。

“望兄弟!”

“大哥,小弟不望西山之约,后会有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