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盛世春 > 第155章 将来去挖他十八代祖宗的坟(二更求票)

“他家不是有位小姐吗?我还听苏掌柜说,上回他还亲自给他们家小姐请女师来着。我估摸着那女师不怎么样,不然他唯一的女儿不可能不会管家。”

不管怎么说,一个管得了内宅的大户人家小姐,一定不会容忍自家门庭还有扫不干净的落叶和杂草。

宁夫人悟了:“你是让我教谢小姐治家?”

“母亲治家理财都是好手,我觉得谢大人应该会需要这个。”

虽然之前丈夫婆婆小妾骑在了头上撒野,但那是事出有因,而且后来事实也证明宁夫人是没有决心管,而不是没能力管。

“这也太唐突了。人家官宦之家,要什么能人没有?还需要我一个商妇去毛遂自荐?”

宁夫人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傅真也就是顺口说说,她不同意,也就罢了。

偏这时程持礼跳进来:“老……傅小姐!西湖楼里我包了房,咱们吃饭去吧!”

说完他挤了挤眼。

从前他们几个呼朋喝友的时候,几乎都在西湖楼,傅真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是想忆当初了。

但先前宁夫人说铺子里已开了几桌,傅真怎方便走?

宁夫人却说道:“难得小将军盛情,你就去吧,这里有我。只记得早些回。”说完又取了几张银票,塞进小荷包里递给她。

傅真满腹感激,重重点了头。然后问程持礼:“还有谁?”

“就二哥了!梁大哥和五哥他们都有事,来不了!”

傅真猜想正是如此。

梁郴去了国子监,而裴瞻去了翰林院,都不会那么快回来。

她便道:“你先走,我后走,别赶一块引人注意。”

待程持礼驾马上街入了人海,傅真这边才走出门,习惯地看了看四面。

当下日落西山,街头人群正涌动不歇,此处本就是四岔交合地,终日人多,方才程持礼的来往倒是没有引来什么人注意。

不过有了前番的走动,加之程持礼又公然成为了她的教头,如今与程家人往来倒是问题不大。

傅真走向树下马车,被路过的麻糖摊贩抢了路,侧身避让的时候不妨踩了身旁人的脚。

她歉声道:“对不住。”

对方倒是好脾气:“不妨事。”又道:“小姐当心。”

面前是个二十多岁文士模样的人。

他正捡起傅真掉落在地的荷包,微笑着递过来。

傅真接过荷包,不动声色将他怀中露出来的半截折扇打量一番,而后垂首福礼:“多谢先生。”

对方点点头:“小姐多礼。”

傅真再不说二话,转身就上了马车,并且未作停顿地驶上街头。

连冗眼望着马车消失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才又接了已然走到身后的护卫递上的马缰道:“回府。”

待他径直朝着徐府走去,半路上已经拐到了胡同里的傅真摆手:“跟上!”

万宾楼距离徐府也就小半个城,连冗前脚进了角门,后脚傅真就停在了徐家府门外不远处的胡同口。

她遥望着门楣上斗大的徐府二字,禁不住一声冷笑:“果然!”

那人的折扇扇骨上是徐胤的题字!

那厮的字迹,傅真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而徐胤如今虽然仕途正得意,却也还没到到处都有人以持有他笔迹为荣的地步。

那么先前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徐家的人。

她拍拍车壁:“刚才那是谁?”

竟是跟徐贼同流合污的,她倒要看看是个什么货色?!

张成也不认识,武将他差不多都认得,文官他是真不熟。他道:“小的这就去问问!”

等待的当口,傅真望起了眼前这座府邸。

跟不远处的荣王府相比,这宅子不算豪阔,但门楣上徐府二字,还有左右楹联,却写得气势磅礴。

这是徐胤自己的字。

他一个人满肚子权欲的人,却没有请出当朝几位大学士给他题字,而是自己出手,倒也符合他给自己设立的清高假面了!

傅真曾在脑海里想象过很多次,她会如何靠近这里,到底是提着长剑,杀出一条血路,直接冲进去割他的脖子?

还是干脆以牙还牙,同样也放一把火烧了他这畜生?

却没想到,第一次却是在这样一个巧合之下。

“主子!”

张成飞奔回来:“打听了一圈,刚才那人应该是徐侍郎的随从,姓连,唤作连冗。具体什么差事不清楚。”

傅真当然不会相信只是随从。只是随从,不会具备那番阅历丰富的气质的。

那个姓连的刚才面对她的时候有几分从容淡定,而且眼神深邃,是个有城府的人。

“他什么来历?”

“听说是潭州人。他跟随徐侍郎少说有五六年了,是他的同乡。”

说到潭州,傅真倒是想起来,徐胤是潭州人,他对梁宁所述,家人早已经全死在逃亡战乱中了。

他还曾说过,将来要带她回潭州祭祖。

——祭他奶奶个头!

傅真忍不住在心里头骂。

待她回头去挖他十八代祖宗的坟头还差不多!

……可话又说回来,刚才那个姓连的的口音,跟梁宁刚认识徐胤时的他的口音确实相似。

当时军营里也有潭州的将士,他们曾用过方言交流。

这么说来,这个姓连的和徐胤确实来自同一个地方。

但是,六年!

那不正合了梁宁死去的时间?

梁宁还在的时候,徐胤身边所有人都是她安排的,当然总共也就不过是一个小厮,一个做粗活的婆子,两个浆洗丫鬟。

这些人后来必然都被徐胤打发了。

那这个看起来读过书的、而且还有着和徐胤一样的口音的连冗,是自梁宁死后就到徐胤身边来了。

可六年前,徐胤才只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作为一个年轻的官员,纵然再有才,又如何能招揽到这样的“随从”?

他们还是同乡,那就更不应该了。

是同乡,没有家族作为倚仗的徐胤,就更应该把读过书的同乡推向朝堂,将来作为相互扶助的力量才是。

她瞅了一眼徐家门户,说道:“等天黑透了之后,去守住他们下人出入的门口,逮个他们家的下人过来问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