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声威大振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四百七十六章 声威大振

作者:独孤龟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3: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侄公孙毅见过袁叔父!”

就在袁绍让人递上降书的第二天,公孙毅带着一百人进城了。原本投降应该是一应文武在城门处伏地乞降才是,但是因为袁绍病重,又与公孙度有着不错的友谊,所以决定给袁绍,以及其手下人一个体面,但为了不让人蹬鼻子上脸,公孙度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了公孙毅。这样一来,既显得重视,又不会让人觉得好欺负,心生二念。

虽然如此,但袁绍手下人还是觉得面上不好看,原因嘛,便是他们还并未真的走到绝境,这其中尤以颜良文丑为最,只因为他们二人当年家境困苦之时,是袁绍拉了他们一把,有着知遇之恩。反倒是袁绍没有什么表示,他已经猜到了公孙度的想法。

“贤侄无须多礼,还请上座!”袁绍说着,向身旁的亲兵示意。袁绍的身子还是很弱,看起来就像没几天好活,还不能自己起身动作,只能让亲兵帮忙。

公孙毅不用看,都知道周围不少人,尤其是武将,此时恨不得一剑戳死他,加上此来自家父亲的交代,忙阻拦道:“小侄乃是晚辈,岂能上座!要是晚辈今天坐了上座,明天家父铁定会叫小侄没得坐,所以还请叔父体谅!”

袁绍犹豫了一下,见公孙毅眼中满是真诚,只能点点头:“好吧,那就多谢了!”

“叔父言重了。”公孙毅感觉到之前的目光柔和许多,起码不会感觉如坐针毡了。

既然人家给了面子,怎么也要还礼才是。

袁绍当即朝身旁一人挥了挥手,道:“这是袁某的印信,相信有了它,其他城池不会再做无畏的抵抗。”

公孙毅看着被人双手捧到自己身前的大印,面色一肃,起身说道:“袁州牧深明大义,令人佩服!”说完,公孙毅伸出双手郑重的接了过来。

在这个过程中,其余人眼中满是复杂,但却没人开口,只是默默的看着。

公孙毅将印信交给了随行的亲兵小心装好后,转头说道:“来之前,家父说了,如果叔父,还有在座的诸位,要是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说说,只要能答应的,都会尽量答应。”

每个人都知道所谓的“答应的,都会尽量答应”,其实是告诉他们不要提过分的要求。

袁绍作为冀州牧,自然首先开口,不过他没有首先说起自己的意图,反而看着公孙毅笑了起来:“贤侄能独领一州,能力可谓是卓著……”

可能袁绍没想过自己也会有要夸人的时候,公孙毅听得心底颇有几分尴尬,面上倒是不露声色的回道:“叔父过奖了,一切得赖父亲早有安排,有着张纮大人、沮授大人、太史慈将军等人的帮助,才能获得尺寸之功。”

袁绍笑笑没有说话,但心底却是在感叹:吾儿若是能有此子一半,当是老怀大慰,死而无憾了啊!

想到自己的儿子,袁绍就有些生气,也有些遗憾。气的自然是都不成器,遗憾的是现在虽然明白了,但是自己却没有那个时间再去教诲他们了。

蓦地,袁绍眼前一亮,看着公孙毅,颇有些激动的说道:“不知道能不能和升济见上一面,袁某有些私人的事情想要跟他说一说。”

直接叫公孙度的字是有些不妥的,毕竟都已经递上了降书。但是袁绍自忖没几天好活的了,也不想在最后的日子里丢了尊严。

公孙毅先是一怔,旋即道:“叔父想要见家父自然随时都可以,不过临来之前,家父有言,让叔父放宽心,先回涿县养病,待冀州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再深谈不迟。”

“你说什么?”

不等袁绍回话,公孙毅就感觉一股凉风迎面扑来,让他好悬没有抽刀砍过去。也幸亏没有,定睛一瞧,就瞧得颜良站在他身前数尺死死的看着他,但双手的颤抖出卖了他激动的心情。再一瞧,又有一壮汉站到了颜良身侧,一般模样。不是别人,正是与颜良齐名的文丑。

公孙毅松开握拳的手,吐出一口气,点点头,然后看向袁绍,见他面上一阵潮红,心头一跳,担心出现意外,不由赶紧说道:“叔父可还记得前天的相会?”

袁绍闻言总算是暂时将心头的激动平复了下来,点了点头。颜良文丑也没有因为公孙毅的无视发怒,反而心有惴惴的凝神听着,不敢发出半点儿动静。

“那日家父便瞧出了叔父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也并非寻常医生所能医治,哦,医生就是平常所说的大夫,不过幽州恰好有当世神医,不说让叔父恢复如初,至少保住性命是没问题的。也正是因此,家父才会只给叔父两天的时间考虑,就是担心时间过长加重病情。”

公孙毅说着朝后挥了挥手,当即便有一名亲兵抱着一个盒子走了上来。

公孙毅也不接受,只是对颜良示意。对这个有些鲁莽,但是却忠心耿耿的大汉公孙毅心底颇有好感。

待颜良接过,公孙毅便说道:“这是家父特意叮嘱军医,也就是军中的医生,开的一副吊命药,其中尚缺百年人参和百年灵芝,百年何首乌,相信这些叔父应该是有的。”

“好!”

袁绍心中虽有疑虑,但想到自己已经递上降书,也没必要为了他一个将死之人折腾,当即应声称谢。

有了此事,一众文武官员看向公孙毅的眼神变成了赞同。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也没人提出什么为难人的要求,公孙毅一一都应下了。前后拢共也就花了约莫一个时辰就搞定了,不可谓不快。

就在袁绍以为就此结束的时候,公孙毅却又突然提出了一个请求,令他有些为难。为难归为难,袁绍稍微想了想,还是同意了,只是委婉的提醒道——

“贤侄,或许你不知道田丰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力确实有,而且可以说,就袁某所相识的所有人之中,他的能力都是最强的那几个人之一。但是呢,与之相反的,他的脾气也和能力相当,大得很,不管你是谁,他都敢说上一二。”

最后的这句话,公孙毅明白真的委婉得不能再委婉,但也只能点点头。

袁绍见此也明白了公孙毅的决心,只能又提点了一句:“之前听说贤侄手下有个沮授,以前田丰也曾多次向袁某提建议,想要征辟此人。或许贤侄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多谢叔父的提点!小侄就不耽搁叔父的时间了。”公孙毅起身告辞,然后离开的时候却又想起还有话没说,又返身道,“因为叔父现在的情况可能不便赶路,所以家父交代了,让叔父静待一两日,待专为叔父安排的马车到来,再上路不迟。”

“好,多谢!”袁绍不懂幽州的马车和他这里的马车有什么不同,但也觉得应该非是无的放矢。

公孙毅出了袁府,就赶到了田丰家中。他并未像袁绍提点的那样,将沮授用来当突破口,而是依照吩咐,将一封书信交到田丰手中便离开了。

对此,袁绍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感到错愕不已,但最后没有任何表示。

半月后,袁绍带着一家子在涿县西城安了家,公孙度原本是想将他安顿在内城的,但是袁绍兴许是面子上过不去,婉言拒绝了。

公孙度也不纠结这些,因为他还有许多其他的事情要办。

半月的时间,即便有袁绍的印信在,冀州也只能算是勉强归附,后续的安顿可是有得忙呢,不说别的,就说旱灾之后的赈济问题,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这些且不提,拿下冀州,再有公孙毅的事情彻底展露在各路诸侯面前,公孙度所摄,以及遍布冀幽并青四州,一时间声威大振,风头无两,各路诸侯无人敢掠其锋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