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之公孙大帝 > 第283章

三国之公孙大帝 第283章

作者:独孤龟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3: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娄挹王顿时一噎,脸色涨得通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呵斥,娄挹王真的是恼了。

尉仇台见情势有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忙道:“公孙将军,你既然愿意让出一半高句丽,想来也是不愿意动手的,既然如此,本王有一个提议,不知将军可愿一听?”

公孙度这个时候有些回过味来了,娄挹王哪里是傻啊,分明是两个老家伙一唱一和,一个黑脸,一个白脸,把他当猴耍呢!呵呵!

公孙度心底冷笑一声,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尉仇台已经得到满意的答复,自然也不生气,面上甚至泛起了丝丝笑意,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眼尖的公孙度还是能看出来的,就连娄挹王也是如此。这让公孙度越发的肯定先前二人是在唱双簧,心底的冷意愈甚:呵!一时的利益就让你们满足了,咱们走着瞧吧!

“本王提议,我扶余,以及娄挹,还有将军的辽东,能暂时结为盟友,相互帮助,如何?”尉仇台一脸的智珠在握,看着公孙度信誓旦旦的说道。

“呵?这会儿不怕鲜卑?不怕檀石槐了?”公孙度笑眯眯的说道,丝毫不见嘲讽的意味,但只要不是傻的,都能听出那直透诽腹的讽意。

娄挹王这次罕见的没有发怒,尉仇台面色一僵,道:“将军到底有什么要求不妨说来听听!”

“哈哈!果然不愧是老狐狸,厉害,厉害!一眼就发现了本将的真实想法,真实厉害啊!”

面对公孙度的夸赞,尉仇台没有半点自得,就这么淡淡的看着公孙度。

见没人上当,公孙度也不尴尬,神色一正,道:“这次围攻辽东,是谁给你们传的命令?”

不等尉仇台回话,公孙度又道:“不要说不知道,本将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尉仇台面色一滞,显然他还真就打算这么说。

转瞬,尉仇台面色恢复自然,道:“和连!”

“嗯!”公孙度对这个答案早有所料,是以并不意外,如今这么问,也不过是想再确定一下罢了。

“报~”

公孙度正欲再言,一名亲兵突然奔至近前:“启禀主公,后续的兵马到了。”

“恩?”公孙度面色不变,道:“带他们去南营安顿。”

“是,主公。”

亲兵退走,公孙度看也不看尉仇台和娄挹王那不断变幻的面色,淡然道:“就这样吧,你们的提议本将同意了。”

“不过,既然是暂时结盟,那就有个时间吧!”

公孙度说完,看向尉仇台。

如果说是之前,尉仇台恐怕是真的胸有成竹,现在么,就有些忐忑了。没有第一时间回话,而是和娄挹王不断用眼神交流,半晌才说道:“结盟嘛,自然是越久越好,五十年如何?”

“呵呵!”

公孙度哂笑道:“本将倒是能活五十年,你们呢?”

“五年!本将只给你们五年时间!”

公孙度说完,就站了起来,径直离开了。

尉仇台看着公孙度的背影有心说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一声轻叹,沉默了下来。

“我们也走吧,五年也够了。”

娄挹王年纪要比尉仇台小很多,原本此次结盟,他就不怎么愿意,想着和扶余一道直接灭了公孙度,至不济,也要将其赶回辽东,奈何尉仇台不同意,只想着维持目前的局面。

孤掌难鸣,只能同意。现在情势变化,五年倒也不错,得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高句丽,也要时间消化。

尉仇台点点头,与娄挹王一道下了城墙,汇合了在城下的侍卫,方才离开。

不久,六万大军齐齐退走,刚才的“威风”算是白瞎了,公孙度根本瞧都不瞧一眼,反倒有开战的想法。若没有,为何会调兵前来增援呢?

两天后。

公孙度留下三千步卒,率一千亲兵回返辽东,其余兵马押送高句丽俘虏押后而行。

回到襄平,受到一众文武,以及全城百姓的迎接。一番大肆庆祝之后,魏攸找了上来。

“主公!”

“嗯!最近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前两天鲜卑大军突然杀到房县,接着不到一天,又退走了。”

“嗯?”

听到这个消息,公孙度眼底闪过丝丝异色:看来尉仇台他们是真的准备和鲜卑对抗了?呵呵,有意思!

“不用管他们,短时间内鲜卑应该是不会再向辽东动兵了。”

魏攸点点头,接着又问道:“主公,不知那些高句丽俘虏如何安排?”

“之前不是说好了让他们挖矿、修路的吗?”公孙度闻言颇觉诧异,在数月之前定下袭杀高句丽的时候,就曾定下了抓到的俘虏用于挖矿和修路,之后视情况让他们转为普通百姓。

魏攸面色不变的回道:“那之前主公答应的那些人也这样?”

这么一说,公孙度才想起之前在丸都的时候,曾答应过朱达里要给他们辽东百姓一样的生活。

公孙度迟疑了一下,道:“主动投降的,就让他们做个普通百姓吧!至于其他的,该挖矿挖矿,该修路的修路。”

“即便是这样,现在离入冬也不远了,到时候修路的俘虏怎么办?”

公孙度这才发觉,先前竟然忽略了冬天这个巨大的影响因素。怔了怔,然后问道:“清平有何建议?”

“属下有三条建议供主公选择。”

公孙度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明白魏攸此来是早有准备,点点头,道:“说来听听。”

“其一,辽东人口激增,尤其是新生的幼儿比往年多了很多,去年有些家庭准备的材火不足以过冬,所以,可以分出一部分人砍材,待入冬以后,让他们劈柴,以及贩卖材火。”

“其二,属下记得主公曾说过乐浪以南的海外仍有大片的领土,属下以为可以将一部分俘虏分出去寻找树木,或者到鲲鹏堡做普通船工,加快建造战舰的速度,争取明年能对其出兵。”

“其三,欲要征伐一块不熟悉的地方,必然会损失不小,属下以为可以将部分俘虏挑出,单独成军,让他们充作先锋。”

魏攸说完,便喝起了茶。

公孙度细细思索半晌,发现魏攸看似给了三个建议,实际上只有一个,或者说顶多一个半。

船工,乃机密!

就连辽东的百姓都得仔细斟酌才能选入,更何况是这些俘虏了,首先就被排除。

其次就是砍材,不说辽东能需要多少,就说让他们去砍材,还要派人看守,那还不如自己砍材呢!

剩下的就只有第三个选择,让他们当炮灰!

这样做,好处很多。

一,修完路了,每日训练都够他们喝一壶的了,闹事的精力自然没有了;二,就是魏攸说的伤亡的问题了;三,辽东与高句丽的仇恨要远超鲜卑和扶余等族,此次抓到的俘虏太多,必然会引起种种矛盾,让他们当炮灰,人一少,自然就能消除许多可能发生矛盾;四,这些高句丽人是真的俘虏,而不是投降的降兵,也就说是毫无忠诚度可言,若是能借此剪除一部分,必能予以其他高句丽人以警示;五,前车之鉴,可以给今后其他,如扶余、娄挹、鲜卑等族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而所说的半个,第一个,有一些可以采纳,比如——劈柴!

冬天烧炕,自然是要木材才行,成块的最好,自然就要有人劈柴了。如此,可以将木材弄回来,待入冬以后,无法修路了,让他们之中的一部分去劈柴。毕竟不能全部都去当“炮灰”。也要让人家能看到活路不是!

“船工就算了。让他们做开路先锋……还有劈柴好了!”

“是,主公!”魏攸对公孙度的决断似是早有所料,没有半点意外,听完就直接应了下来。

随后,公孙度问起了其他事,诸如地窖挖掘得如何了,程普带回来的种子是否都已经储存好之类等等。

番薯一般在开春下雨之后进行种植,玉米稍晚,但现在已经是下半年,自然是不可能了。倒是这个马铃薯,公孙度记得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一季和番薯的时节差不多,也称夏马铃薯;另一季,则是秋收之后不久,称为冬马铃薯,虽然相对夏马铃薯的口感要差很多,但是这个时候是考虑口感的时候吗?

不过公孙度想到辽东冬天的情况,无奈一笑,放弃了这个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