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棠玥寕诗词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七律《听雨即兴》《星夜寄怀》《雪夜山村》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律·听雨即兴》

【平水韵上平一东】

隔墙淅沥响玲珑,忘却尘寰岁景匆。

璧道清妍开画境,女萝葱郁向云空。

醉眸犹有婆娑树,拂面应怜次第风。

且付蓬瀛持雅兴,一时人在雨声中。

注解:

淅沥:象声词。形容雪霰、风雨、落叶、机梭等的声音。

女萝: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指藤蔓。

葱郁:.青翠繁盛貌。

▶《宋史‧乐志十》:“氤氲成雾,葱郁垂阴。”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其地毗连千里,林木葱郁,水草茂盛。”

婆娑:.犹扶疏。

▶宋司马光《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吴伟业《茸城行》:“茸城杨柳郁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释义:

隔墙都能听到淅沥如玲珑般的雨声,听到这声音让人能忘记凡尘的岁月。一片清新美好的巷陌里如同画里的意境,繁盛青翠的藤蔓向上生长。婆娑的树木令人沉醉,次第的清风拂面而来。这一切如同让人身在蓬瀛仙境,让人有着美好的兴趣,整个人身心都沉醉在这雨声之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七律·星夜寄怀》

【平水韵下平九阳】

底事绮怀回梓桑,直教幽兴到濠梁。

绛河光满星初落,促织声传夜未央。

地漾蟾光瑶圃静,院涵翠影晚风香。

澄清朗抱浮嚣外,欲枕林泉月满床。

注解:

底事:何事。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绮怀:美好的情怀。清黄景仁《写怀》诗:“华思半经消月露,綺怀微懒註虫鱼。”

梓桑:指故乡。

濠梁:比喻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情怀。清毛序《偕同人散步》诗:“物我两俱忘,不减濠梁兴。”

绛河:银河。唐·元稹《月三十韵》:“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促织:指蟋蟀,蛐蛐。

蟾光:月光。

瑶圃:仙境玉英瑶圃美人家,宝璐琼芳兴绝佳。——方蒙仲《梅花百咏》

林泉:山林。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释义:

为什么我美好的情怀,就和回到了故乡一样。幽雅的兴致,就像到了濠梁之上一样无拘无束,悠闲自在。四周充满银河的光,星辰近得如要坠落一样,蟋蟀的虫鸣生传来,将要半夜。地上荡漾着如水一样的月光,衬托得这片仙境里静谧无比,院子里一片翠绿,晚风吹来,带着一阵香气。这种种美好景象,将我的襟怀澄清,远离浮世喧嚣,想要明月为伴,在这美好风景里沉睡。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七律·雪夜山村》

【平水韵上平十灰】

群峰远上正崔嵬,潋滟平湖月色来。

缀玉山河呈瑞叶,分辉云物幻瑶台。

嘉林雪重终千里,茅舍更深又一回。

最合围炉浮绿蚁,从容夜话且邀杯。

注解:

崔嵬:高耸貌;高大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注:“崔嵬,高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沁水》:“秦坑赵众,收头颅,筑臺于垒中,因山为臺,崔嵬桀起。”

潋滟:光耀貌。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一坐遂尽如秋天夜晴,月色潋滟,则秋毫皆得睹。”

▶宋陆游《稽山行》诗:“重楼与曲槛,潋滟浮湖光。”

▶碧野《汉水滔滔》:“这丰富的水量使江汉平原波光潋滟。”

▶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

瑞叶:比喻雪花。

▶宋刘攽《中山诗话》:“海陵人王纶女……《吟雪诗》云:‘何事月娥欺不在,乱飘瑞叶落人间。’”宋范成大《雪后雨作》诗:“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绿蚁: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亦借指酒。

▶《文选‧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

▶张铣注:“绿蚁,酒也。”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螘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释义:

远处众多的山峰正高大雄伟,近处平湖如同月色泛着光辉。山河之中雪花纷飞,如同点缀着美玉一般。让一切景色都有着光辉,如同瑶台仙境。树林里有着重重的积雪,连绵千里。这种风雪之夜,茅舍之中的人又经历的一回。想必他们正在围炉取暖,煮酒邀杯,高谈夜话,在这寒冷的雪天尽显从容姿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