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青鸿乱 > 第七十九章 十面埋伏

青鸿乱 第七十九章 十面埋伏

作者:我才是丁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2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读者交流QQ群:477523336,欢迎加入)

李府位居郓城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此时已被鸦军团团围困,军士皆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小陌,猜测着安重诲为何如此谦卑得礼待一位邋遢的少年。

小陌举头望去,但见一落恢弘府邸占据了眼前整片的旖旎风光。院外危墙环护,绿柳垂周,不愧是郓城第一富商李啸海的庄园,其富丽程度较于琉璃馆有过之而无不及。

安重诲走在前首,一路上畅行无阻,鸦军纷纷避让开来,形成了一条笔直甬道,沿此望去,视线的尽头赫然矗立着一幢朱红大门。

几人吃力得推开府门,院内风光霎时倾泻而出。只见飞楼蔽空,绣槛雕甍,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美得朦胧秀雅,竟将奢靡粉饰得如此清幽。

张延朗于树影斑驳处踌躇来去,忽见门外风尘仆仆立着二人,细看之下认得是副都头安重诲,故而一路小跑过来,附耳小声道:“大人在中堂梨园等候都头多时了,大人设了宴,请了乐师,听的是郓城第一乐坊演奏的琵琶曲,淮阴平楚。”

张延朗祖籍汴州开封,事梁而臣,李嗣源攻克郓城后,复任其为郓州粮料使。他初入晋军,为了立稳根基须得寻到一座稳固的靠山,他见安重诲年纪轻轻便任鸦军副都头的要职,料其前途不可限量。是故欲以言语点拨,告之总管心意,卖些甜头予他,也方便日后的打点,他斜眼看着安重诲,眼中满是期盼之色。

张延朗话中所言的琵琶曲,讲述的正是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由此可知,总管等待的这位“贵客”,必是那瓮中之鳖。若是安重诲能把握住时机,在埋伏的刀斧手下手之前先行拿人,自然又是奇功一件。

安重诲大字不识一个,又怎会知晓《淮阴平楚》的出处,自当是总管兴致颇高,以此盛宴恭迎小陌,心下暗道:“方才还在怀疑他的身份,现在看总管的排场,料来小鬼必是大有来头之人,还好没能杀他,不然定是大大的罪过!”

小陌耳力极好,二人的私语声声入耳。要知道项羽可是小陌的“故交”,韩信率军三十万于彭越会师,以十面埋伏逼得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小陌已是倒背如流。他知道此去必然凶多吉少,不觉暗道:“看这厮愕然的表情,料其必是不学无术之人,倒可戏耍于他。老子来此之前,疯瞎子反复提醒不可说出取药事由,亦不可交代老瞎子的真实身份,否则必有杀身之祸。方才听二人话中之意,李嗣源已是备好了鸿门宴,老子须得守口如瓶,不可走漏了风声,看来老瞎子并未胡说!”

安重诲端详着张延朗,见他四十岁上下,苦目塌眉,颇为面生,问道:“你是何人?怎会在军中胡乱穿行?”

“小……小的是郓州粮料使张延朗”,他以为安重诲刻意问起自己名讳乃是联盟之意,故而喜上眉梢,连连施以眼色,不断得瞥向小陌,小声道:“此人不似擅武之人,待得总管问清缘由,未待旁人动手都头一擒可得。这天赐的良机,不费吃灰之力便能抢得头功,断然不容错过!”

小陌笑道:“你这朝秦暮楚的墙头草,说话颠三倒四,小小的粮料使还不够你贪吗,怎又觊觎起都头的位置来?你先说总管设宴款待于我,又要都头在总管面前拿人,究竟是何居心?”

安重诲不觉一怔,觉得小陌说的甚是有理,一脚便踢在了张延朗的小腹之上,将其送出丈许。张延朗只觉得腹中绞痛,哪里说得出话来,忽而脚下一轻,已是飞了出去。

安重诲怒道:“滚远点,想断了老子财路,没门!”张延朗讨了没趣,连滚带爬得跑开了。安重诲满面堆笑,接着道:“还好兄台提醒,不然便是着了小人之道!”

二人一阵寒暄过后,便已穿过了密集如织的鸦军封锁,小陌只觉得一进一进的庭院在眼前出现复又消失,已是看得目眩神迷。

忽见两旁冷兵陈列,正前方隐隐现出一堵筑在池水上的低矮白墙,墙高五尺,上覆黑瓦,一带清流从墙尾花木葱茏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正中月洞红漆大门虚掩着,有琴音和着曲声隐约传来,听着甚是熟悉,门上匾额醒目,提着“梨园”两个烫金大字。

梨园原是前朝都城长安的一处地名,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此地教演乐工,此后梨园便成了戏班子的别称。

安重诲带着小陌进了梨园,入门便是曲折游廊,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便逐渐平坦宽豁起来。

梨园中甲士逡巡,三根圆木高悬,矗立于露台之上,圆木间隔三尺,当中赫然倒吊着个中年男子。此人臃肿肥胖,大头朝下,脸面憋得青紫,汗如雨下,不是别人,正是节度使薛崇。

薛崇青筋暴露,但意识尚存,口中呓语着,声音显得极度沙哑,不知呼喝了多久,怒道:“李嗣源你个猪狗不如的畜生,放了我的娘子,你这个孙子,孬种,乌龟王八蛋!”

小陌听到薛崇声嘶力竭的叫嚷着,声音微弱得渐渐隐没于弦乐筝瑟之间,不觉好笑,暗道:“看来日后‘孙子’二字绝对不能与旁物齐骂,免得招惹误会。薛崇既骂了李嗣源孙子,又骂了他畜生,孬种,乌龟王八蛋,岂不是在喊老子不是人,不是个好东西,是乌龟,是王八吗?”

小陌余光瞥见露台上一位老者甚是眼熟,猝尔细细端详起来。见他银发白髯,长琴古韵,再看身侧众人,三男五女,体态不均,皆是青褂圆襟,丝竹匏革,箫篌筝瑟一应俱全,原来张延朗口中的乐工竟是八音坊的一干人众。

上有薛崇大呼小叫,下有八音坊丝竹乱耳,一悲一喜,一闹一唱,场面甚是滑稽,小陌却来不及发笑,心下已是乱了方寸,暗道:“你爷爷的,这满院子的熟人,这……这可如何是好?”

小陌拉着安重诲来至游廊一隅,见四周佳木葱茏,无有巡兵,显得极是隐蔽,便道:“我看兄台特别面善,而且你我年纪相仿,不如我们结拜为兄弟,如何?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