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九百六十八章 无所畏惧的陆谦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六十八章 无所畏惧的陆谦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8:43 来源:蚂蚁文学

陆谦自不可能立刻接到西域官府递上的急报,而且这种事儿他即便是知道了,兀要等到西域的正式奏报送来,才能正式倾泻心中的怒火。

陆齐已经立国二十余年,政府军部与谍报司、安保司等情报系统已经形成了这一不成条的潜规则。

在一些影响恶劣的坏事儿上,是要等到地方官府正式上报中央之后,才能给予公开的处置。

不能陆皇帝拿到了安保司、谍报司的密报后,在地方官府的正式奏报且没送交到金陵的时候,就先挥起刀子砍人了。

故而,陆谦还是只能沉下气,继续在镇江视察。横竖也就是那么回事。咋说呢,现在已不是当年了,陆齐朝治下光火枪兵就已上十万,大炮更是天南地北都有,很多秘密已经到了不是秘密的地步。或者说,再要想防范的滴水不漏,那要付出的努力和精力,要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这事儿他早有心理准备,可事情真的来临时,还是以这种形式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候,就别怪他恼了。

当然,他也已立刻使人招呼天竺南北水陆驻军,让他们随时准备战争。

这件事背后极可能就是天方和天竺的手笔。大战就要开始了,二者狗急跳墙,也不是不可能。而如果真应了他这番猜测,那天方且不用去说,天竺的战事应该就在眼前了。

联系到近来北天竺传来的消息,一些个老鼠在奔跑,朱罗或是西遮娄其,二者中总是有一个已经下水了的。陆谦更倾向于前者!

……

作为长江下游的一座明星城市,镇江的大名陆谦前世就如雷贯耳,但那名声的来源却也只限于‘镇江米醋’。至于镇江的工商经济产业,他真的是没有了解。

但是在如今这个时代,镇江却是长江下游除沪港之外的第一大港口,金陵、扬州、芜湖等地,在货运总量和实质意义上根本无法与镇江相比。这里可是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同时这里也是金陵城市圈的核心成员,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造船业本身并非镇江的支柱产业,别管这儿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船来如梭,为江南水陆要冲。但镇江的造船业发展更多是因为‘龙江造船厂’的设立而有了长足进步,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十余年里,镇江的造船业及一干配套工厂、设施突飞猛进,现如今这里已然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船舶制造中心了。

只因为那龙江造船厂就是船舶司直辖的一级造船厂之一。

在船舶司直辖的诸多造船厂内,一级造船厂虽足有五个之多,可龙江造船厂却因为自己的‘独特地理优势’——离金陵最近,而在技术上始终保持着对其他四家一级造船厂的碾压态势。

直白的说,就是船舶司每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实验和普及应用,都是从龙江造船厂发起,待到成熟后才一层层的向下转移。

而如此做,做大的因由就是两点,其一为了技术保密,其二是就近选择。

现如今的长江可不是21世纪的长江,江面远比后世开阔的多。且顺流直下进入东海也来的容易。更经济发达,资本繁多,还有悠久的造船史,很容易发展出一个造船中心来。

陆齐在技术保密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可不止是‘火器’,它仅是陆齐所要面对的诸多难题之一,在纺织、冶金、锻造等许多方面,现在的陆齐对于周边各国都有着绝对的碾压优势。

那在原先的历史长河里,中国技术是如何扩散与保密的且不去说,因为原本的历史早就被陆谦一锤头打的稀巴烂了。现在的局面就是,天竺人、天方人不仅想要得到陆齐的火器,他们更希望在冶金和锻造、纺织等许多方面实现对陆齐的赶超。

科技的保密与反间,已经成为了陆齐安保司十多年来工作的一大重心。船舶司虽非重中之重,却也沾挂了些边。

而陆谦又是一个对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发展十分关注的人。他是知道飞剪船,但前世里他对这个并不关系,是只闻其名不知其实,细节处对之全无半分印象。然而随着陆齐疆域的逐渐扩大,尤其是随着对美洲和澳洲、非洲的‘开垦’,陆齐迫切需要一种高速快船往来各大洲之间,以保持消息的通便。

这一任务自然被他交给了船舶司。

但是,船舶制造技术的瓶颈岂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那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以及天才船舶设计师的灵机一动才能达成的。那飞剪船在历史上是19世纪时候欧洲的帆船技术已经达到极致了,才有出现,陆齐刚点亮了“风帆战舰”的天赋树不久,想要走到极致还差得远呢。

但是从沪港返回金陵的陆谦,走到镇江时候还是停下了龙舟,还是到了龙江厂。

他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是沪港,因为要送一支前往天方的水陆大军,在大规模的陆地战争就要开启的时候,送一支万人规模的水陆军从海路去往天方世界,这没毛病。一同前往的还有一支移民船队,内里人口可不在少数,中原百姓足有四五千人,加上两千高丽人和一千日本人,若是再算上南洋的移民,总人数多达万五千人。

之所以那么多人,是因为这支水陆军所担负的任务,与先前的凌振部是全然不同。

前者只是要在天方世界建立起稳固的立足点,后者却是要横扫波斯湾。

等到他们行到天方,时间该就是年底了。那个时候陆地战场肯定会牵扯去塞尔柱人全部的精力,他们便就有的是机会去捅塞尔柱人的菊花了。

要知道,天方世界的精华可不再波斯高原上,也不再天方半岛上,而是在波斯湾向西的两河流域。

波斯湾西端的底部就是后世科威特,而科威特与后世的波斯相夹的一丁点土地就是两河的入海口。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条大河在临近海湾时合二为一,后世叫这段河流为天方河。

顺着河流向西,那就是富饶的两河流域,在整个天方文明两派对立——南尊埃及,北崇塞尔柱——的情况下,两河流域就是塞尔柱的‘中原’。

那哈里发都还在巴格达呢。

陆齐与塞尔柱人的这场战争,并非只会涉及到陆齐和塞尔柱两边,天竺人很可能也会杀进来,埃及与更西方的势力也可能的掺和进来,但陆谦不怕。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场已经拉开帷幕的大战,凭借着陆齐军的超强战力,还有陆齐的雄厚国力。陆谦有着必胜的决心!

天竺出些乱子算甚?朱罗国反了,早定有措施针对,西遮娄其王朝跟着掺和来,他也早有准备。

先前的南北两场大战,整个天竺的心气都已经被打落。同样,陆齐对于婆罗门、刹帝利的态度也表露无疑,只要乖乖听话,基本盘且是能被保住。他就不信天竺的地方王公们真会铁了心的追随朱罗和西遮娄其来与陆齐为敌,连死都不怕。

历史上的天竺可一直很逆来顺受的。

而还有可能掺和进来的埃及法玛蒂王朝和西面的一神教,他全都不怕。横竖他是要与一神教开打的。

……

镇江在赵宋时候名叫润州,就已经是江南有数的繁华之地。一条长江,一条运河,让这里成为了内河水陆交通的枢纽。

当年的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摩尼教与宋军的反复绞杀,在被陆齐拿下时候,整个城池都破败的很了。

当现在死,这座当初一片废墟的港口城市,已经发展得繁花似锦。就如同沪港这座港口城市的崛起一样,经济恢复的速度让人目瞪口呆。

与沪港城内到处都是水手、劳工、商人一样,镇江城内也是如此。他们活跃在码头区和商业区,一个个或等待东家的雇佣,或等待生意的到来。

工商市井的繁荣,航运造船的发达,给这些人提供了丰富的机会,也给整座城市带来了勃勃的生气,当然也有许多不安定因素。

就像沪港、广州、明州【宁波】等海上商贸繁荣的城市一样,镇江的大小官员官吏,包括警察,数目之多在周边城市中都是屈指可数的。

一座城市繁花似锦的同时,必然就要滋生出许多的不安定分子,如此,城市的管理人员数量自然就要随之增多。

如今陆皇帝亲临镇江,城内的大小文武官员们就都提起了一根弦,唯恐出了岔子。

也幸好陆皇帝没有真正的走访工人居住区或是市井乡村。只是在工业区内走了走!

与龙江厂间隔着的是一家马车制造厂,随着马匹在国内的直线增多,随着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善,四轮马车越来越多的奔驰在了中国的城池乡野。但数量始终比不得双轮马车。

这是自然环境因素所决定的。

历史上的中国为什么没真正意义上发明/普及出西方的四轮马车?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环境因素就是其中不能忽略的原因之一。

欧洲尤其是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降水均匀。而中国降水集中在夏季,古代的土路又很容易被雨水冲毁,二轮车比四轮车更容易通过。就算是眼下的中国,乡下的陆路交通也是个灾难。地方政府修筑的乡间小路对于雨水的抗性真的是很低很低。即便是官道,不经常修补,那也是一场灾难。

灵活性是两轮马车在现如今的中国依旧能有滋有味的生存下的最大原因。

而且增加了新的减震措施——弹簧。让其舒适度大大增加!

故而,单马拉拽,灵活性超强的双轮马车,在如今的中国依旧长盛不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