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九百六十二章 父亲,母亲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六十二章 父亲,母亲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8:43 来源:蚂蚁文学

就在格尔沙普在感叹前途无亮的时候,金陵城内一场场送别也正在上演。

新年已经过了,该干正事了。年前就已经有几支军队从金陵城内开拔去,这次西征,无论是御前司,还是五军都督府,亦或是守备司,都没人能够视而不见。

应该是时间暂且短暂,水军与陆军的争夺还没见到,倒是五军都督府与御前司与守备司之间的争夺,变得十分激烈来。

五军都督府虽是野战军,可在战斗力上却始终被御前司步骑压过一头。而御前司步骑战力纵然强横,但人数少是他们致命的缺陷。

再加上守备司,但看一个省的守备司,在五军都督府和御前司面前都不值一提,但当所有的守备司都拧成一股绳的时候,那就是军中最大的一个山头。哪怕这座山只是黄土堆成的,比不得石头山来的坚固,可它的体量也自摆在那儿呢。

“慈母多败儿!”陆谦看不得一群女人围着儿子哭天抹泪的,甩甩手,去内书房了。他还能真害了儿子不成?

但他的这句话显然被一干女人当成了耳边风,如果只是儿子在场,保不准都有那‘恃宠而骄’的张口反怼陆皇帝了。二十年的情分了,这点力度还是有的、可现在的场合不止是儿子们在场,儿媳们,甚至是孙子辈儿的人都在场,那自然是不能表现的过分的了。

进到内书房,陆谦看着桌上的奏折,打开看也看不进去。反而把压在最下方的一本折子再找了出来。

这是安保司与内务办联名上的奏折,几个皇子跟前,周遭,真的已经把保镖安排的很周全很细腻了。

可是,别看陆谦面上显得那般‘洒脱’,实则呢,心中如何没有牵挂?就像雏鹰第一次展翅,面临着掉下去摔死的危险,陆谦身为父亲,又怎可能不担忧呢?

毕竟是战场啊,刀剑无眼,再周全的安排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还是那一句话,孩子不能只在温室里娇养。男儿就是要在风雨中历练搏击的。他们今后都是一国之主,现在‘宠’他们,那实则就是害他们。

陆谦已经快六十岁了,他有把握活到八十,但他还能真的活到一百吗?

何况他就是能活那么长,也不可能掌权那般长久啊。那内中会涉及到很多很复杂的问题的。看看乾隆和嘉庆,看看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

总之一句话,这个时候让儿子们多历练历练,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陆谦跟那群哭哭啼啼的女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能狠得下心来坚持一个正确方向做事。既然明白这么做是好的,是绝对的好的,那就坚定地做下去。

危险当然有,但比之他们在战争中的收获,那肯定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金陵城内今日送别的人家何止只有皇城啊,那简直太多了。

虞允文牵着一匹骏马从宅院后门出来,身后两名随从也各牵着一匹良马。现在的中国,马匹就像后世的汽车一样繁多。

当年陆谦逃奔齐鲁路过阳谷的时候,且还会因为一匹良马而被西门庆手下马仔给盯上。可是现在呢?时空已经不同,陆齐不仅年年从塞北、东北、西域流入大量的马匹进到民间,就是在海上,每年流入的天方、天竺良马也为数不少。包括中原本身的豢养的马匹数量也都在节节高升。

民间马匹价格较之赵宋时候已经落下的太多太多,一匹适龄良马,五十块银元就足可以拿下。一些不堪用的驽马,价格会更是低廉,甚至都比不得一头牛!

在三人的背后,虞氏带着尚在小学堂读书的儿女,一双双眼睛里装满了担忧和不舍。

处在一个富裕的上层生活状态里的她们,怎可能想让自己的丈夫、父亲去上战场呢?

但再多的话她们也只能咽回肚子里。谁不知道这次西征,便是皇子也都要上阵,她们的丈夫、父亲比之当今皇帝的龙子们又算个甚?

更直白的说,虞允文凭甚而立之年就在金陵城内崭露头角,秘书监中做到了少卿职位?还不都是陆皇帝的赏识?

武略院一毕业就进了秘书监,呆了两年后就被派去了天竺,参赞军机有功,回到金陵直进了御前司,呆了不到两年就又被提回了秘书监,很快就做到了二把手的位置。官职是不高,但x办办公室的副主任,谁见了不礼让三分?

现在陆谦又将他派去岳飞身边做参赞,摆明了就是提携虞允文的。

天底下多少人哭着求着都求不来这份好机缘呢!

简在帝心的人物,被陆谦亲睐的人物,虞允文的仕途比之同届的同窗同学来,可以说好的太多了。这个时候要还说军中危险啦,俺不要去,那就石乐志了。

事实上不止是是金陵,关中、河北河东,甚至是遥远的西域,这个时候都有人在做着准备。

乌石城内的赵非和他父亲赵不试,那就是其中之一。

赵不试的长子赵似已在乌石官府任职,这次西征便就没他的份儿了。

所谓的乌石城就是乌市,陆皇帝本来是要命名为迪化的,但赵明诚有进言,认为如此名称不好。迪化,谐音‘狄化’,有暗指夷狄归化之意。那虽然是实际情况,但看破不说破,宣宣扬扬是很不利于民族团结的。

陆谦虚怀纳谏,立刻更名为乌石!

虽然已经过年,但西域的气温,确切的说是北疆的气温,兀自很低很低。然苦寒和风雪并没阻断乌石与内陆的联系,时代都是向前发展的。

当年的西域人烟荒凉,高昌国上上下下全都算在一块,不过百来万人。

然现在呢?

只一个北疆就有三百万人。大批移民的迁入,以及生民的繁衍,让此时的西域与以往的西域已经大不相同。

“哈哈,盼了这些年,老夫终于等到出头之日了。”赵不试好不高兴,平日里极少喝酒的他,近日里开怀畅饮。不止自己喝,还拉着两个儿子一起喝。

“孩儿敬父亲一杯。”在官场历练多年的赵似更明白这场战争对赵不试的意义何在。

福王虽早早被请出了夺位序列,但他的跟前,依旧有数不清的人才在钻营。谋臣文士不要太多。

全国上下万万人,多的是想要抱紧福王大腿的人。

不在他面前狠狠地刷一刷印象分,借着战争的机会相伴左右,出谋划策之同时也加深一下彼此间的感情基础,日后就藩之时,福王凭甚越过身前的旧人而付之【赵不试】以重任?

就只凭先前,只凭当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