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九百二十五章 旗主之争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九百二十五章 旗主之争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8:43 来源:蚂蚁文学

孔彦舟是相州人,与岳飞他们是老乡,只是品行与岳飞他们就差远了。其人自小无赖,但甚有勇力。也是晚生了十年,不然宋末绿林当中将会又添一巨寇。

在陆齐朝的制度下,十八岁且不满的孔彦舟便光荣的一进宫了。

这个时代可没有少儿权益保护法,而且十七八岁的人了,在这个年代里算鬼的未成年人啊。那孩子都能有着的。

到二十二岁时,已经二进宫的孔彦舟因拦路剪径,致人伤残,被官府捉拿,判处死刑。

恰那时候李道回相州老家探亲,被人求上门来,就使了个法,付出一笔不小的赔偿金,让受害者不再发话,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孔彦舟充作了正黄旗旗兵。

这是一场等价的兑换,付出了金钱买来了受害者的闭嘴不言,孔彦舟还依旧要入敢死队去效死赎罪。也说得过去。但若不是有李道出力,等待孔彦舟的下场只有被砍掉脑壳示众。

入了正黄旗后,孔彦舟虽是在刀尖上讨生活,却如是老鼠掉进了面缸里,是如鱼得水,自在的一比。

他这种人就是不安分的,军队是最适合这种人的,只是他身上背的有案底,募兵的就是一个兵也招不到,也不会要他。进了正黄旗,也等于是参军了。

那时候陆齐朝正攻打北辽,正是用人之时,也最是适合他厮混。

短短三年,孔彦舟从一介死囚,正黄旗中地位最低的打头冲阵的敢死队员,变成了声名鹊起的百户。等到宣赞离职,手下五个千户只有三个功劳足够多,他带领下的正黄旗虽然是身经百战,前后历经了多次大战,可是将军难免阵上亡,就是宣赞自己都几次历险,手下那两名未能刷满功绩的千户便都是中途补上来的新人,未能随着他离职。

少了三个千户,孔彦舟便很顺利的补上了其中一个空缺。到现在,这人进入正黄旗还不到九年,却已经能跟韩常拼杀的难解难分了。

后者许是在历史上的名头更大一些,至少陆谦就对他更为熟悉。而看着孔彦舟的名字,冥冥之中也觉得不凡,却不能确定自己究竟听没听说过这人。可是只看他的名字,就觉得比韩常有逼格多了。

韩常的能力不弱于孔彦舟,可谁叫他有个挡道的老爹呢?在韩庆和退位之前,韩常只是镶白旗百户。当初燕京大战,韩庆和陷入大军中主动请降,陆谦没有杀他,只是不管他而已。再后来,韩庆和与韩常父子团聚,陆谦杀入东北,建立镶白旗,便就把他们父子都塞进了镶白旗里。韩常在镶白旗百户的位置上踌躇多年,以至于只说千户的资历,硬是不比孔彦舟多了。

现在这俩人来竞争正红旗旗主之位,叫陆谦实在有些难以取舍啊。

“来人,宣韩常、孔彦舟入朝觐见!”既然在资历和功勋上二人难分高下,那就亲自见一见人吧。

看他俩谁的忠诚度更高,那谁就是正红旗主!

陆谦忽的拍了下自己脑子,真是有点糊涂了,怎么就忘了忠诚度呢。才能再高的人,忠诚度不高,不也是白瞎祸害么。

哪怕韩常与孔彦舟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域。要前来金陵,沿途即使是快马加鞭,披星戴月,也需要一段时间,可陆齐等得起啊。

正红旗与正黄旗、镶黄旗已经进入休整状态了。三旗征战伽色尼王朝,之前又平定西喀喇之乱,前后已两年光景不下火线,可不要撤下来好好休整一番么。

伽色尼那块地盘现在已经是霍国了。

而正红旗身为八旗之一,是陆齐对外征战的先锋队,选择领头人,那趁这个时间多耽搁一些,又算的了甚?

要知道,现如今的八旗,虽然正规旗兵还都是五千人,但每一旗里还设立的有补充兵,兵源就都是旗户里的男丁。他们在初入八旗的时候,年龄还未到十六岁,可一年年过去了,当初年龄不到的小豆丁们长大了,那他们能做什么呢?就在家里种地放牧吗?那可不是旗人的工作,他们明显还有包衣呢。这些人就成为了八旗里的补充兵。八旗兵打仗时候,他们跟着一块,分战利品的时候亦有他们的一份儿,就是没八旗兵的多。

八个旗,每家的补充兵数量多寡不一。但最少也有千把人。这些人很少有主动填补旗丁空缺的,因为那样做就要立下双倍的功勋才能出旗。

人家是十功,你家多出一个旗兵,就多出一个‘十功’。而旗人们还是渴望着出旗的。

陆齐朝的八旗与满清的八旗又不一样,没什么特殊权利,反倒是每每打仗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年年月月有人战死,隔三差五的要哭丧吊孝,只要人能有一口吃的,谁愿意过这种刀尖上跳舞的生活?

他们最初时候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不去入旗,不仅要被汉人鄙视,先天上弱了一等,还生活无着。

对比跟着汉人学种地,他们更愿意拿起刀子去拼杀。

而现在,十年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人人都能说一口汉话,还能认识几个字,已经可以顺利的融入陆齐朝的社会中了。又何苦继续在这儿打生打死?

再或是说,这些年的旗兵当下来,战事打下来,家家户户都有了份不俗的家底。出旗之后能得汉姓汉籍,不受人歧视,能过安生日子,就是想要打仗,也能正儿八经的参加正军,不比在八旗里当奴才强么?

这就是各旗的补充兵存在的一大原因。也只有是家中的兄长父亲战死、伤残了,弟弟儿子才会自动的替补上。否则,很少有一户旗民家庭里出两三个旗兵的情况发生的。

这种情况下,补充兵就成为了每旗必不可少的存在,也无形的扩大了八旗兵的数量。加上旗户下属的包衣的存在,每一旗的真实兵力已经早不是五千人,而是上万人了。就是那些包衣兵的战斗力微弱一些。

这每一旗放到草原上都是一个不小的部落,八旗已经到了陆谦所允许的极限。

也因此,每一旗旗主的人选,必须要慎之又慎,重之又重。

东北的韩常,西域的孔彦舟,接到传令的时候,都立刻带着随从快马加鞭直奔金陵而来。即使那时候的东北与西域早已经飘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