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七百九十五章 陆谦自省(求订阅)

陆谦都还没抵到榆关,忽的恶讯便被信鸽传来了。

——齐军辰州大败。朱仝、雷横二将尽数毙命,李忠重伤。将士损失过半……

“娘希匹!”

陆皇帝直接爆了粗口。女真在他眼中已经是昨日黄花了,虽知道阿骨打还有一定的实力,要灭了阿骨打,损兵折将是少不了的,心中也有准备,却没想到现在就被梦咬了一口。

朱仝、雷横在他心中的地位并不高,二者绑在一块也比不上林冲一条胳膊。但不管如何,这也是两个人物。何况陪着他们一块战死的还有至少五千将士。

真能不心疼?

且这场失败和损失都在他的意料之外。

一时间他都有些方了。

朱仝、雷横二将毙命,至少五千将士阵亡,这一口有点过于痛了。

陆谦额头上生出一层明汗,也就是这忽然冒出来的失败,叫他猛地惊醒,自己是不是太不把人阿骨打放在眼里了。似乎从决定出兵的那一刻起,阿骨打在他的眼中就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存在。

他要御驾亲征,绝不是因为女真兵锐,阿骨打厉害。而是因为陆皇帝心里记着前世的冤仇。

可现在看,他真不是一般的疏忽大意。

别的不说,就是眼下跟着步甲优哉游哉的前往战场,那就是他内心轻松大意的表现。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太祖爷说过,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陆皇帝却不止在战略上藐视了女真,还在战术上藐视了女真。

看了辰州之败的详尽战报后,他也不得不承认辰州齐军却是给金军以可乘之机了。虽然这当中责任有部分在于朱仝和雷横,但更多的原因还是阿骨打目光犀利。

整个败仗是有多方面汇集成的。

辰州齐军不具备随时撤退的能力,这本身就把自己陷入了险境;朱仝、雷横只把眼睛盯在了辰州上,而忽略了阿骨打军,这也是一个因由。最后是人阿骨打目光犀利,看准了这个漏洞,有心算无心……

呼吸深沉,陆谦紧皱的眉头半响方才放开。“传令下去,大军行进加快速度,明日朕要见到榆关。”

可不能再优哉游哉了,必须加快行军进度。若是在辽河一线能给女真更大的威胁,阿骨打如何还能轻师南下辰州?

不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阿骨打引着辽阳城的精锐马军南下,那辽阳城对花荣的震慑力可就几近于无了。

是的,辽阳城内还有不少金军。但他们多是步军,或者是铁浮屠这种阿骨打的心肝宝贝。普通马军也有,但人数不多,战力更比不过鹰扬军。

虽然潜伏在辽东的谍报司不能查清楚阿骨打的最终去向,更不明白他的目的,但阿骨打引着万多精锐马军奔出辽阳城的事,却定会传进小李广的耳中。到时候花荣会不会引军南下,那都是不需要考虑的事。

这也是一个机会。就看前线兵马如何把握了。

时间转回到一日之前,太阳偏西,沈州城外,此刻一场小规模战斗刚刚告一段落。

上千鹰扬军将士策马疾驰,在乱糟糟的人群中,与数百出城的金军狠狠撞在一起。根本就不管周遭辽东百姓的死活。

兵马抵到沈州的花荣,通过谍报司对于吴乞买手中的兵力有了大致认知。步骑加在一块也不够一万军马,内里马军更可能只有两三千。粘没喝要守住辽河,那南北数百里距离里,可是要撒出去不少马军的。

吴乞买手中根本没有能威胁到鹰扬军的力量,花荣人到了沈州之后,可不就使劲的造么。

首先就把城外的大把居民百姓开始分门别类,女真人、渤海人、契丹人、汉人。

那前者数量不多,契丹人数量也不多,主要是渤海人和汉人。

女真人可是重点拉拢渤海人啊。都是靺鞨这个民族的后裔么,女真人先天上就对渤海人亲近。

虽然此刻的渤海人还未能在金国军政上建立起自己的存在感,可在女真治下,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已然超越了契丹人和汉人。至少在沈州附近,八成的正户自耕农出自渤海人。而周遭的契丹人和汉人却多是女真人的佃农。

契丹人和汉人自然也有被编为猛安谋克的,这是女真人的行政制度。但与女真人和渤海人相比,这就好比汉军旗和满军旗一样,名义相等,实则是不一样的。

只说女真人和渤海人是以三百户为一谋克,而到了汉人就变成了六十五户为一谋克。后者与其说是一种军事结构,倒更不如说是王安石理想中的保甲制。能军能民,最是经济划算。

但也不是把所有的人都给编进去,那样的话谁来跟女真大爷们种地啊。

花荣人到了沈州,第一个做的就是分兵一支监视沈州城,而后就是扫荡乡野。内里的女真人、渤海人以及汉人、契丹人中的猛安谋克一类,及他们的家眷,全被提溜了出来。

这下可就是厕所里撂炸弹,激起公愤了。

不止沈州驻军和城内的大小官僚们义愤填膺,就是吴乞买也受不了了。合着叫齐军在外祸害,大金还能指望着把人口转移到混同江么?

从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中冲出来,短短数年里,女真人已经品尝到了当地主老爷的滋味。就像后世拿下了东北的八旗一样,八旗大爷虽还不能彻底的脱离劳动,可有着手下的包衣奴才搭手,那日子过的可甚是滋润的。

再叫他们回到昔日里渔猎而生的日子,看有几个人能适应?

不是哪一个团体都能跟兔共那样叫着“大不了老子重回山上打游击”的。

女真人现在很注重人口的,每一个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若不是如此,阿骨打现在就可以引着大军回混同江了。

而想要大规模的向北迁移人口,唯一的办法就是猛安谋克制。靠着猛安谋克制,约束百姓,逼着渤海人、契丹人、汉人不得不北上。因为这个制度比王安石当初设想的保甲制更具有动员力!

处在这个制度内的底层大众,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丧失了人的独立性。但它即便是一个枷锁,对于统治者来说那也是一个好用的枷锁。没有了这个枷锁,底层大众就是一片散沙,如何还能组织迁移?

吴乞买也不能违背众人之意,何况他也清楚自己必须出城,不然军民士气都丁点不剩了。

结果对于女真步甲,鹰扬军根本不予他们缠斗,步兵的两条腿如何能跑得过战马的四条腿?

金军出城南,他们就杀去城北;金军出城东,他们就奔城西去。

吴乞买又不敢分兵而进,沈州兵马实力本就弱于鹰扬军,又因为随行的辽阳府之移民,相当一部分兵力被部署到城北的营垒群中。后者是专门用来安置迁移百姓的地方,紧挨着沈州北城城墙,由一大三小四个营垒组成,现如今内里有四五千百姓居住,至少有三千女真步甲守卫。

这般情况下,吴乞买根本不敢叫他手中的机动力量离城过远。

城外的村落和田亩、河流、水洼都能成为阻碍他们的障碍,而一旦步甲阵列松动,你看鹰扬军会不会如饿狼一样扑上?

无奈何,吴乞买就只能以步军做后盾,让趋于劣势的马军做短途出击,尽可能的“拯救”城外民众。

然后沈州城外就又出现了现下的这一幕!

上千鹰扬军骑兵眼睛里就像没看到被金兵掩护的数百土著居民一样,不闻不顾的,策马疾驰,兵锋直指金军骑兵。

后者兵力锵锵只及鹰扬军的一半,且素质又有不及,如何是他们的敌手。一个照面里就被杀的抱头而窜,但是那流着鲜血的战场上,被殃及的沈州本地百姓,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厮杀中。

一直以来,齐军对于辽东汉儿都没有表露出任何的敌视敌意,至少在传闻中没有,便是这几天他们在外头使劲的造,也只是对付女真人、渤海人狠辣,对于普通的汉人百姓,且是挺照顾的。

但是现在又作何解?疾驰的战马撞到百姓,马蹄在身躯上踏过,可不见他们有丝毫的迟疑啊。

这一幕出现在了沈州军民眼中,很快就能传遍整个城市,之后即便鹰扬军离开了,就看那城内的百姓和辽阳府来的移民们还敢不敢上路?

性命关天的事儿,可不容马虎。更不要说汉人本就不愿意背井离乡的跑去那千里之外的混同江。

花荣看着对面的金军,眼睛里全是杀意。他可是很清楚吴乞买的地位的。

若是能杀了这个人,他也就不枉走辽东一遭了。

至于那些被殃及的百姓平民,花容却也无有怜惜。多年征战,他那颗心早就硬邦邦的了。

此番进军辽东,皇帝是怎么说的?这辽阳府城内的百姓工匠,是一个也不能被女真蛮子给带回老巢。

陆谦说的是不能被带回,却没说一定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这当中的意思差的可比天与地。

花容现在看似心狠手辣,实则是杀鸡骇猴,是为了警醒他们。从整体上讲,花容只是在救更多的人的性命。

用最少的流血。

这甚至可被说是杀生为救生!

故而,花容眼睛里看不到有半点怜悯之情。

只是可惜啊,他马上就要离开了。谍报司刚传来的消息,阿骨打带着万多精骑出辽阳府向东去了。

至今谍报司还不能确定阿骨打军的位置。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出现在辽河,也没有沿着辽河北上。花荣是正统军将世家出身,虽然花家的名气远远小于杨家、呼延家、折家、种家那些将门,但花荣对战争的敏锐嗅觉也不是朱仝、雷横之辈可比的。

阿骨打率军离去,让他立刻看到了一个南下的可乘之机。

辽阳城内到底有多少兵马,谍报司不能说一清二楚,却也给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尤其是马军数量。

减去粘没喝带去辽河的马军数量,再减去阿骨打带走的人,辽阳府还有何惧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