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叫人一言难尽的南洋华人

蒲家的宴会是奢侈的,闪着银光的餐具餐盘,发着光泽的玻璃器皿。最好的牛羊肉,最肥美的海鱼,最甘醇的酒水,还有最美的舞娘……

蒲毂、蒲澈兄弟绞尽脑汁的来讨好陆贾拉,用最大的诚意来招待他的到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说他们在三佛齐国也有着不小的产业,在某些事上足可以助朝廷一臂之力。

陆贾拉自然知道蒲家在旧港和麻六甲的基业,对比陆齐即将施展的计划是不值一哂,可蒲家与天方商贾多是交好,在其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后者作为一个整体在三佛齐的实力可不能小觑。看着自己主动围上来的蒲家,他笑的好不畅快,满口答应了下来。这等事,多一个人可就是多一份力量!

而在几乎同时,同样是在广州的一栋豪宅内,方腊正皱眉看着一份份的情报。没奈何,当一件大事在筹谋了许久之后终于来到临爆点时,这件筹谋又有着不小的风险,那计划的实施者心中就不是信心满满,而更多会有一种自己准备还不够充分的倾向。

现在的方圣公就看着自己的钱粮物质统计,觉得紧迫的慌。那么多的钱粮,任哪一样说来都是天文数字,但他却只盼着可以再翻一番。

就在陆皇帝看着南北朝鲜行省的兵马在越发顺畅的扫荡半岛的时候,方腊大军南下已然蓄势待发了。

紧锣密鼓地准备中,方腊是只觉得时间太紧迫。而天知道他在过年的时候与一干摩尼教重人宴谈时,还一个劲的在感慨时间过得太慢,感慨他方圣公在广州城内空闲许久,只恐要髀肉复生矣。

果然,政治人物一个个都要厚脸皮的。

蒲家人从根本上就猜错了摩尼教的目的,人方腊可不是要去惩罚三佛齐的,而本就是要拿下三佛齐国的,这且还是陆皇帝南下策略中的第二炮,更是进军南洋的第一炮。

而南下策略中的第一炮则自然是指南越了。李仁宗和南越国现如今的惨重,叫南洋一干国家,谁个看了不胆颤心惊?不看就是与南越仇大苦深的占城都没趁机落井下石么。唯恐给陆齐寻到发难的借口了。

而现在陆皇帝就要拿下东方世界的海上大门。麻六甲海峡这扇东西方交汇的大门,乃是他的必得之物——所以方腊军必须吃下三佛齐,这些年方圣公也已经收集了很多三佛齐的军政情报!

后者的实际人口并不比吴哥王国和南越国众多,真正的战斗力也不能说是强大,甚至要更弱些,可后两者都是陆路王国,三佛齐却是海上强国。有着麻六甲这条黄金水道的支撑,三佛齐的财政远强过吴哥与南越。

如今南洋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小强,就只有这三个国家再加上蒲甘。

南越第一个被灭是因为李朝的找死,也是因为它最是好打。有海无防的南越国在水陆齐发下,根本支撑不了局面。但你要是只从陆路上进攻,对着南越国北部的崇山峻岭拼命实撞,那也叫人无奈不是?

而三佛齐呢,只看块头是四国中最是庞大的,占据了后世的苏门答腊和爪洼岛西部,还有一部分马来半岛,如此体量放在此时的南洋绝对是个巨无霸。但它却也是最好打的。因为他们的政治中心旧港,也就是后世的巨港,经着穆西河就直接连着大海。

旧港在穆西河的下游,倒也不临海,但因为穆西河水流量巨大,其旧港之下的沿岸全都是沼泽。进出只能通过舟船,是以只要水师得力,完全可以直捣黄龙。

就像朱罗帝国曾经做过的那样,十一世纪的初期,其国王真陀罗出兵东征,先攻下了三佛齐的属国迦托诃,建立了迦托诃傀儡政权。然后南下,直捣三佛齐首都旧港,旧港被朱罗军占领。但三佛齐并没有低头服输,这一战一直打了七年才结束。三佛齐虽未灭亡但也受重创,后靠着麻六甲水道往来商船的纳税,才得以慢慢恢复。

直到五十年后,朱罗国因迦托诃傀儡政权被推翻,国王毗利拉真陀罗再一次出兵东征,平定迦托诃,恢复傀儡政权。称霸麻六甲海峡,使得三佛齐无奈承认了朱罗国对它的宗主权。

现在中国要拿下南洋,那第一步自然是拿下三佛齐,就也要学朱罗帝国,直接打旧港。占据了麻六甲水道,才是占据了整个南洋的中心,更是把三佛齐真正意义上一分为三:苏门答腊、西爪哇和马来。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斩首行动,接下再从容征讨四方不迟。

要知道,三佛齐国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而是一个封君制的国度,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总有好几百个。那些分布在雨林中的封建主们实则就是一个个小国的国君,他们并不怎么紧密的团结在三佛齐王室的周遭。

如果能允许三佛齐调动全部的力量,那且是一股不俗的实力,但若是忽的开战,敌军直逼旧港之前,那三佛齐可调动的实力就只有王都和其周遭直属于王室的力量了。那实力比之前者可就要缩水许多了。

因为旧港本身和其周遭属王室统领的城市的总人口也就几十万,能不能上百万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口基数下又能有多强的实力?

而至于早前三佛齐是如何在丢了旧港后还继续抵挡朱罗帝国的,那就要看二者的信仰了。三佛齐是个佛教占社会信仰主流的国度,周遭的臣属们也都信奉国家,而朱罗帝国却是一个婆罗门国家。信仰可给人无穷的力量,这才是支撑三佛齐渡过首次劫难的根本原因。但是在第二次就不行了。

现在,摩尼教的摩尼已经是摩尼佛,全称为摩尼光明佛,简称大明尊了。方腊他们都是很变通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去顺势而为。

虽然摩尼教的教义已经与中国文明有了很大的结合,与南传佛教——前文里说了,这种南传佛教与现如今的中土佛教完全不是一个路子——截然不同,可这至少在名号上会叫土著们更容易接受。

如此这样的国度实是比之吴哥王朝那种完全缩在中南半岛内陆的陆地小强而言,好征服的太多了。

想想后世柬埔寨、老挝的地形地势吧。如今的吴哥王朝,其版图就覆盖了后世的柬埔寨、老挝两国,和泰国的东部地区。这吴哥王朝就是要打,也只能从南向北来打!南面就是后世的泰国湾啊。蒲甘也是如此,从海上打缅甸,远比从北方陆路进攻缅甸要省力的多。

方腊放下手中的钱粮账簿,事情已经定下,再觉得仓促又能如何?对于他这种人,成王败寇,现如今没有死无葬身之地,而是被放逐海外,还能有一个相对体面的结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对他,对儿孙,对女儿,对方家,对摩尼教,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叹息一声,方腊起身走到墙壁前,伸手拉来帷幕,一副大又逼真详尽的南洋地图出现在他面前。方腊眼睛看着旧港,又看了一眼淡马锡所在的位置,心中很是有句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略过这些烦心事,他眼睛看着三佛齐,现在他对三佛齐现下已经有一个很深很系统的了解。

首先他知道,三佛齐国虽然是一个婆罗门教帝国的属国,但其国内占统治地位的教派却还是佛教,哪怕是与中原佛教全然不同的南传佛教。其次是婆罗门教——这个国家虽然处于中国和天竺之间,但是毫无疑问,天竺对它的影响更大!用他那便宜女婿的话说,三佛齐是天竺文明辐射区的边缘。

这句话放在两年前方圣公是听不懂的,可他现在他自己说的都很顺溜。这就像那高昌、大理之与中国的关系一样,那两者也算是华夏文明的辐射区边缘。

毕竟无论佛教还是婆罗门教,都是传自天竺么!三佛齐国虽然受过宋国册封,但是它却通过宗教与经济的交流,与天竺的联系更紧密。现在还要加上政治。

那朱罗虽然压服了三佛齐一头,但其本土与三佛齐之间距离遥远,根本不能确切影响到三佛齐内政。后者则借助麻六甲的税收,依然保持了一支相对强大的水军。

即使那朱罗帝国的海军远征色那,也就是现代的孟加拉,尼古巴群岛及蒲甘王国的沿海,势力益都直逼近麻六甲海峡。且攻击蒲甘时使本在后世缅甸南方地区的孟人大举北上,其大军在毕陶他岛战役中大败蒲甘军,一度打到了蒲甘城下,战争中蒲甘王朝的另一位王子江喜佗异军突起,大败孟军,被拥戴为王。江喜佗在位期间吸取教训,采取了对孟人平等团结之策。按孟人习惯加冕典礼,将其盛况用孟文镌刻在瑞喜宫佛塔的碑铭上。重用孟人文武大臣,娶孟人公主为妃,并废除世袭王位制,破例立孟人血统的外孙阿隆悉都继承其王位。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孟人与缅人的矛盾。也让甘蒲王朝进入了鼎盛期。后者对沿海地区的朱罗力量展开反扑,也是朱罗水军未能真正扩张至麻六甲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这个时期南洋的佛教力量还是很大的,一片国家包括南越,全都是佛教国家。可天方教徒也确切已经在南洋生根发芽了。他们或是东来的商人、水手,就如蒲家。人数倒也不少,财力也不算弱,势力更不算小。只是偌大的天方自己也四分五裂,且内中更有派系之分,天方人想要来一个大整合,那难度不次于印度现在就统一。

而南洋的华人,也不是没有,可却真的很少很少。

在没有历经南宋灭亡的惨痛和蒙古人统治的悲哀前,下南洋可不是中国人的选择。毕竟南方的大开发也是在南宋时候才得到真正实现的。与土著人的力量比,与天方人的力量比,华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虾米。唯独不同的是,此时此刻华人的地位却是很高的。在南洋落脚的华人,社会层次上不止要高过底层土著,还要超过天方人。后者不仅是异族,更是异教徒么。

但小虾米一样存在的南洋华人,在日后却显然会是方腊的一大助手。“可惜这些人不知趣啊。”

在确定南下之期便是今年之后,方腊不是没使人向南洋活动,但很可惜,那些落脚在南洋的华人啊……,端叫人一言难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