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六百四十八章 国家多艰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六百四十八章 国家多艰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8:43 来源:蚂蚁文学

李资谦脸色很不好看。在三大家中,仁州李氏的态度是最摇摆不定的,原因就在于王俣对他的态度总是时好时坏。

谁叫仁州李氏有前科呢,且李资谦又是国丈,是王太子的外祖。在局势平稳的时候,如此身份总是招惹忌讳的。当然还有仁州李氏的实力和其地理位置,这儿距离开京太近了。

但王俣再是猜忌李资谦,那也不会是红果果的排斥,而是一手大棒一手红枣。打一棒子就给个枣吃,如是就也维系着时好时坏的关系。叫仁州李氏始终下不定决心。何况他们兀的也不愿意做出头鸟,唯恐为王先驱,做了开路的替死鬼。

现下王俣病重了,就对李资谦再度倚重了来,因为他是王太子的外祖父,有这层关系,很难说李资谦不会对王太子忠心耿耿。

这就更叫李资谦左右摇摆不定。他清楚造反的后果,很难说就能笑到最后。须知道庆州金氏与罗州李氏也非易于之辈。而不造反,扶持着幼主登基,借着保王而撷取权利,强大自身,那就是一条更安全也更便易的道路。如果外头没有中原大齐这把悬在头顶的利刃的话。

三大家可是很早就与中原有着勾搭的,近几年暗中做了不少腌臜勾当,挖了高丽王朝不少的墙角,齐军对于高丽的真实态度他们是心知肚明,那始终是虎视眈眈,垂涎欲滴的。

如此一来,他们仁州李氏“保王”又还能保到几时呢?

王俣这么一倒下,那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是纷纷蠢蠢欲动。王室的根基每日每夜里都在一点点的瓦解中。谁叫他的外孙子今年才十二岁呢!这般艰难时局,没人会信任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不过现在也就是想想,在王俣彻底眼下最后一口气之前,中原是不会发动的。而他也同样不会下定最后的决心。

“太子殿下心中有数就是。”李资谦知道自己这个宝贝外孙从小就是个聪明的,何况十二岁了,也不是三五岁的小儿了。

事实上作为一个在正史上十八岁就掀翻权臣外祖,且是在欲除李资谦未果,自身失势被看押起来的情况下,成功策反李派大将拓俊京,这王楷的心智远比寻常的十二岁少年成熟的多。

王楷眼睛里隐隐浮现泪花,他知道自己父亲是真的难以好转了。但失去父亲的悲哀与恐惧一时间却并没有压倒他心中所有的思虑,只是有那一瞬间的悸动就理智重新回归,因为这一点他早就想到,泪水在之前的日子里已经流的足够多了。

“外祖,父王若是病逝,这高丽的江山,孙儿还能保住吗?”

王楷的话叫李资谦心中泛起了刹那的心酸,对于这个外孙,他也是真心疼爱过的啊。

早前齐军没有打进来的时候,这个外孙在李资谦眼中那就是维系着家族希望的宝贝。24k纯金的金孙。

“太子殿下何出此言。我大高丽江山,千秋万代,万世不易。”李资谦忙说道。

王楷笑了。看遍史书,这天下哪里有万世不易的社稷?

“外祖休要以为孙儿年幼,便这般说话。我高丽突遭横祸,以至于王权衰弱,地方士族做大。时至今日,内有地方世家大族为祸,外有中原上国虎视眈眈,实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孙儿非狂妄之人,知晓天下大局。那陆齐已然在攻伐南岭,一旦得手,中原便就只剩下蜀地未平,其赵氏乎不是在螳臂挡车?此番中原平定,以陆洪武之势,岂能不挥军北上,届时其与辽金之对决难说胜负,可于我高丽,却定是泰山压顶,势若破竹也。”

王楷现在最发愁的便是将来。他老爹已经是风中残烛,保不准明天就到了大限,而后他是能登基继位,但想要保全王氏的江山社稷,却是难上加难。更不要说是自己的一条小命了。

以那时的人心混乱,保不准宫内生出异心的,一剂药便神鬼不知的叫自己一命呜呼了呢。

就好比那崔思全,谁敢说他就真是误诊?

所以,细思极恐。王楷现在就是惊忧兼具,每日里惶恐不安。

李资谦心中再度泛起酸楚。这才十二岁的小儿,竟是看的如此通透。高丽地方上的世家大族,都已经生出反义,王俣的这一倒下将高丽的最后一丝国运也带去了。

李资谦面色憔悴,这天下颠覆,最是倒霉的莫过于王室,自己这外孙今后的命运……,着实堪忧。可是他也断不能拿整个仁州李氏去保全其姓名……

这就是兴衰啊。

……

“大王有旨,拓将军功勋卓著,麾下将士,忠勇卫国。是,特命奴婢前来告知,大王今备都城大阅,着将军选部下雄健军校兵丁万人,御街宣武!

届时,上国与金国使臣亦会出席,望将军万分用心。”

就在李资谦在慢声细语的安慰王楷的时候,开京城外礼成江畔的拓俊京部接到了御旨。

一辆挂着王命金牌的马车在数十名宫廷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军中。却是王宫内侍,带来了这份让拓俊京大感荣耀的旨意。

――御街宣武!

这可是高丽一朝,对武人从未有过的褒奖与荣耀。虽然他更震惊的是‘金国使臣’。

“请公公转禀大王,俊京必不负王命!”有中原的使臣不意外,可还有金国的使臣,这一句话可就很有深意了。拓俊京是现下高丽朝的中央大将,对于朝政和高丽国内的局势可不是半点都无所察觉。

现如今的半岛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个时候病榻上都不能起身的王俣忽的要耀兵宣武,内中的深意很值得考量。

拓俊京两拳一抱,正色答道。

传命的车马稍作停留就立刻打道回了王都,但是御街宣武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营,还有那万人的兵额限制。

高丽中央军中可不是只拓俊京一个山头,很快崔宏正与李英高二将最先来到拓俊京处,接着就是洪敏胜和林开鸡。礼成江大营是高丽朝的中央军所在地,现今内中兵力足有两万余。兼之城内的禁军和王宫戍卫军万多人,这就是高丽王朝现下所能直接掌控的全部兵力了。

后者剃除,前者也有两万多人呢。两个半中选一个的的机会,甚至这还可能是他们这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机会,整个大营都骚动了。

“我本部兵马取四……三千人,崔将军、林将军所部取两千人,余下二部各取千五百人。此分配如何?”拓俊京本来想说四千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原因就是李资谦于他的示意,低调一些,安静一些。

不管是地位还是战功,一万兵额拓俊京取五千人,任谁也挑不出理。他可是在边疆杀出的‘当世名将’,实打实的功勋。而余下四名统兵军将则水分大大的有。现在拓俊京主动让出两千人来,好了,中军帐里即将进行的纷争巡检就平息了。

崔宏正与林开基更是高兴,另外二人的表情也高高兴兴的。

而只留下一脸玩味表情的拓俊京,这事儿他越想越觉得值得深思,当下先着人传信李资谦。

……

五日后,太阳初起,如洗的碧空几乎见不到几朵云彩,这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王俣带着一脸的惨白强正气身来,“大王……”

满月台内殿里,一名年过半百的内侍眼眶含泪的看着王俣服下了一颗朱红色的药丸。这都是虎狼药啊。吃多了身子就被掏空了,何况王俣身子本来就破的如筛子一样。

药丸不是丹药,人王俣大脑清晰的很,对于长生不老药历来嗤之以鼻的。纵使他主动使人从中原请入了道教,但对于丹药之态度却是半点不变的。

王俣服用的是一种王宫内秘传的秘药,并不能治病,只能管一时之需,后果却是透支生命。这药丸子是催命药,但现在王俣却是在主动吞服之。

身边的老奴眼泪直流,多少个夜晚,他在内殿里值夜的时候,就想过要真到了那一日,他是直接撞墙呢,还是上吊呢,还是用别的什么法子来了断了自己呢?

反正,等待他的命运就是一个死!

而吞服了一枚药丸的王俣却就仿佛打了一针鸡血,脸色都燥红起来,只是太红了,太得有些不正常了。王俣拉开了自己的领口,他热。但旁边的老奴通过他敞开的领子口,看着那凸出的锁骨,却觉得王俣的命是不久了,而自己的小命也快完了。

但接下整个阅兵礼中,王俣都表现自如,叫无数开京军民官员欢呼不已。

“呼!”走出满月台,拓俊京呼了一口气,两目中一片艰涩。

他的官位从大将军升做了上将军,名义上统辖整个礼成江大营,了所将兵马却反自一万降到了六千,王俣分出了他手下四千兵送到了崔宏正他们麾下,后者也都从将军升上了大将军,内里林开鸡还会被遣往罗州。

“朝廷真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了!”

王俣叫军中再一次裁撤骑兵,这消减骑兵就是在放弃反击啊,只取步甲守城。且王俣那面相,看起来是红润发亮,却生生给拓俊京一种极不放心之感。那红润的不正常,不似大病初愈的模样。

唉,总的一句话――国家多艰!日后多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