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六百四十四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

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六百四十四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2:28:43 来源:蚂蚁文学

“陛下的意思是……”赎宗泽老眼昏花,他被眼前的这张地舆图给打的眼冒金星。一时半会儿的真定不下心,稳不下神来。

“就如宗卿所见,朕欲分封诸子于塞北西陲,镇压草原各部牧民。”

宗泽的眼神充斥着荒唐,即使他看到那地图上北、西两个位置的颜色较之南洋更为贴近中原本色,心中揣测着陆谦的用意,也万想不到是这种安排。

“陛下何不将龙种置于南洋……”后者纵然潮热多雨,兼有瘴疠,毒虫遍布,可在很多人眼中彼处仍旧是比塞北西陲那荒蛮之地更好的去处。

能够站立在一朝一国顶端的人物,那皆不是傻瓜。什么瘴疠弥生,毒虫遍布?中国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千年大开发,已然证明,那些都不可怕。

想想千年之前的南国,何尝不是气候炎热潮湿,毒虫滋生么?但现在呢?

故而,陆谦说过——疫障流行与土地之开发休戚相关。当大片的森林被开发为城镇、农村和阡陌相连的良田之后,蚊虫、毒虫的数量自会大为减少,疫病也相应的减少了。那长江以南就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了。

再有一个对比便是琼州、安南与琉球。前二者不比琉球更向南,更热更湿?但为何他们那儿就早早有人立稳了脚跟,而琉球却是在三阮抵达后方正是进入国人的眼中?

说到底就是一个“人”。

所谓的瘴疠就是痢疾、霍乱之类的传染病,而地区温热潮湿,正是蚊虫的滋生之地,蚊虫叮咬防不胜防,自然就传播迅速。那看在外人眼中,可不就是瘴疠滋生了。实则是卫生条件不够。

事实上只要处置得力,主意卫生安全,尤其是在饮食饮水上,那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疾病的滋生与蔓延的。例如阮氏三雄,他们一上琉球,就使人大规模的砍伐树木,一是为了获取木材,修筑营垒和晾晒干木。

琉球这里植被葱茂,又因为本地只有少量土著少民,树木皆生的高大。苍天大树,触目可及。内里不乏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等造船之材。

二则是减少蚊虫。砍伐树木,清理草滕,填平有些小水洼水坑,再于营寨营帐周遭撒些石灰,夜间则点燃蚊香。中国算是蚊香的发源地,汉代时候就有了真正的烧香,也因此汉代出现了香炉。

齐军的蚊香配方是安道全所献。由松香粉、艾蒿粉、梧桐树皮、少量的砒霜和雄黄混合而成。驱蚊虫效果极好。现在不仅是在军中,更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

早前阮氏三雄率军南下时候,兀不知多少人的眼睛盯着他们,就是怕瘴疠毁了这种齐军的海上舟师主力。然事实证明,只要处置得当,就算是荒蛮如琉球之地,兀的可以活人。如此就更不须说南洋之地了。

“朕并非要让他们长久待在一地,待塞北西陲局势安稳,则可合聚众人之力,以中原为后盾,向西入七河,进河中。更可以向南,直入天竺。”

宗泽乱糟糟的大脑如此才豁然开朗,怪不得那天竺之地也被染成嫣红,原来陆皇帝是如此的打算。他闭口不言,因为对于天竺,宗泽的了解着实不多。

他倒是更知道南洋。想来陆皇帝宁愿把儿孙送去天竺,也不放在南洋,那儿必是一块福地的。虽然那一幕还要等到几十年后。

陆谦又叫人拿打开一幅地图,扩大版的秋海棠静静的处在地图的中央,除去东面的大海,北面的茫茫冰原,南面和西面尽数被红色包裹。而代表着未来中国的版图上面,五个红星被标记出来。宗泽一看就看出了它们是哪里。其中四个可不就是争论中的国都预选地么,剩下最北的一个,则是契丹人的南京析津府。但其上的名号表示的是燕京。

宗泽一眼就能看出定都燕京的好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地理地势上可谓远胜过大名、济南、江陵。就是陆皇帝素来重视的漕粮,只要开通海运,也能远少过赵宋漕运之耗。何况陆皇帝还准备收复辽东!

且定都于此,兀的能对塞北草原兼辽东地区形成重压。彼处但凡有事,数日内消息便能抵达,便于应对急变。

但坏处也有。

首先就对南方有鞭长莫及之感。将来大封国开启,那南洋可就不再是今日的南洋了。纵然他们现在很弱小,那安不知百年之后不会强盛?

陆皇帝的这个大分封,与两千年前宗周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何其相似?可那时候的周王与周公,必然不会想到只短短的三百年不到,他们的子孙后人就要仰他们分封出去的诸侯大臣们的鼻息而过活。甚至最后还有不肖子孙“创造发明”了‘债台高筑’这一成语,可谓丢人至极。

再次,陆皇帝都已经在塞北、西陲设立藩国,那地儿距离燕京也过于亲近了。

藩国一立,自然就有镇压。那与定都燕京便就有所重复作用了。更隐隐对中央形成威胁。

“陛下不是要叫诸位大王移师征讨……”那些龙种们的最终去处是南面的天竺,或是再有变更也只能去那更西之地。到时候这塞北与西陲,可不就正需要燕京镇压么。

陆谦哈哈大笑,手指河中之地,再一点中原,相隔何止万里。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此庞大的帝国实难有效的控制。蒙古人都还一分为四呢。

陆谦野望是不小,却不会过度的贪婪。帝国极壁的道理他是懂得的。与其建立一个不牢固的大帝国,他更希望叫华夏之民迈开双脚,踏足中原以外的土地,成为半个欧亚大陆的主人,叫华夏文明传播的更广泛,让泛华夏文化圈的范围变得更大更广阔。

“太远了,太远了。便是定都长安,能打进河中就已是极限。”何况他还不可能定都长安。

中亚的这些土著民族可没有天竺土著好欺负,人家是有信仰的啊,星月教可是很那啥的,未来中国的势力能在彼处立足,兀不知要面对多少的麻烦呢。

但这就跟驯马是一个道理,敢反抗一次就碾碎一次,碾碎的次数多了也就没人敢反抗了,这匹‘马’也就驯服了。

到那时候,帝国的就可以再次进入到对外扩张之中,就像约翰牛在印度的征服之路一样。

但是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要做到这个程度,那可不是一般的艰难。

“与其是如此,何苦不去分封?如宗周先民一般,变夷为夏?”他陆皇帝能把自己的儿子封为陆大王,那些个陆大王如何就不能把自己的儿子封做陆国公?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古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如今之人如何就不明白了?又非是在中原!

当中原帝国的边缘有着一连串的‘自己人’的时候,看看那时候的大草原上,兀的谁还敢反?虽然要达到那个程度,还不知道要用去多少年。陆谦难道会看着草原上的一个个部族无动于衷吗?看着那些部族的首领在自己脚下规规矩矩的跪上一回,然后返回自己的部族里去继续当老大?

推恩令知道不?加之编户齐民和八旗,加之密宗,四管齐下,陆谦不信搞不定大草原。何况几十年过后,齐军的火器化必然会更胜一筹,双方间的实力差距只会拉的更大。

要知道,横山一带的好铁现在已经向汤隆供给了。何况现在有了棉花,让中原大军的抗寒性更上了一层楼。

如今这个时代,北方的气温绝对比后世要冷上许多。是以,在灭掉女真金国后,陆谦是要在东北建立八旗兵的。就是为了对付那些深山老林中的渔猎民族。

不需要把他们斩尽杀绝,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只需要勤劳收割,压制他们的人数,就足矣了。

汉人在眼下时代是不可能控制整个东北,乃是更遥远的远东滨海地区的。太冷了!且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发大东北。后世闯关东是为了讨生活,就如走西口一样。但现在的中原百姓是没有活路的么?是以,陆谦口头上说的只是收复辽东。后者与东北可是两个概念。

以现在的环境,能够充分开发的只有辽东半岛南部,沈阳以北地区都要慢慢开垦……

别说这般做有可能叫东北的渔猎民族重新崛起,中原帝国若是自己不成样,就是大西南的少民也有可能席卷神州。陆谦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抑制这种可能的出现,而根本做不到断绝。就是他定都燕京,以此时东北的气候,汉人能涉及的,兀的还是那么大块!与定都在哪儿,没直接联系。

宗泽终于明白陆皇帝的意思了。——他还是想要定都南京啊!

只是这一次他却不反对了。因为陆谦解说的已经很明白,有了那般多陆氏藩国在,定都北方最大的意义还真不怎的存在。

至于南方文化兴盛,南人抱团结党一类的,说的就好似北方人都粗直爽快,人人君子而不党一样。何况今后还会有八股文啊?还会有八股取士的可能吗?

陆皇帝始终是事功之学的拥趸,更是文武兼备的支持者。虽然他不会去学汉唐时期文武不分家那一套。

回到家中,宗泽心情犹自不能平静。他早就知道陆谦要分封群臣,可他万万想不到陆谦的所图是那般的广大……,想想就叫人激动地不能自己。

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就像陆皇帝说的那样,不停地将中原的贫民迁移出去,减轻朝廷压力,同时变夷为夏,扩大中国之‘天下’。那陆皇帝自可称得上盖世明君,一代天骄,而他宗汝霖自也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想到自己的身后事,想到后世史书对自己的‘盖棺定论’,宗泽再也坐不住,拔腿去了官衙。他此刻浑身都有着无穷的力气,无穷的精力,他要工作,他要比过去更努力更认真的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