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六百二十六章 气吞天下,横战八方

当郭药师处的消息传到陆谦手中时,时间已经进到了四月末。

此时陆谦已经从江陵移驾潭州,大军兵锋也早杀到了衡阳城,围城半月光景,却始终未拿下。衡阳城在湘水西侧,蒸水南岸,两面邻水。而那蒸水与湘水的交汇处,便是大名鼎鼎的石鼓书院。

创立于中晚唐的石鼓书院,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荆南第一胜地,即使如今时候,便就是集讲学问道、觅石探幽、修养休闲于一体的一大名胜。

但战争时候,这儿却是梁山军夺取衡阳的必取之地。拿下这里,至少是在衡阳城的东北角取得了一块立足之地。

赵桓早就已经离开了衡阳,已经在刘仲武、刘延庆、徐徽言等的拥簇下进入福建,留守衡阳的是种师中,他兄长种师道引万余西军防守桂阳、郴州。

后者多是山地,地处五岭地带,内多苗瑶之民,情况复杂,地势艰险,易守难攻。其中桂阳监在如今时代乃是北宋的一重要产银地,一个桂阳监,为中原唯一的州级矿监,只大规模银坑便有四处。同时桂阳与衡州的交界处,还有一茭源银场。再有大小铜坑二百余。李唐中晚期时候,盐铁使李巽于平阳复置桂阳监,以两炉日铸钱二十万。而当时李唐岁铸钱也才十三万五千缗。桂阳监占其半数。

更要重视的一点,桂阳处所辖三县外,更有诸峒。

彼处为五岭地区,为荆南与两广之间的道路要冲,襟带江湘,控引交广,岭开越硚通交趾,路转荆门入九疑。那陆路交通是四通八达,从桂阳监治平阳往东六十五里至郴州,经大道而北上衡潭直达京师,这也是桂阳监进京和货物转运的主要道路。故而种师道引大军主要屯驻于此。

而经桂阳往南通广南东路之道主要有两条,一条经监南九十里落星江而南下韶州,一条经临武翻越小桂岭进入连州,再由水路到达广州,这条路形成于秦汉,是荆湖南路通往广南东路的两条主要大道之一,亦是桂阳监白银海外贸易主要通道。后世在印尼海域打捞的印坦沉船上所载的原产于桂阳监的5000两银锭就是经这条道路流上海外的。

桂阳的西南面经蓝山、全州亦有大路可通广南西路,西北面同样有道路通永州。

北面经由平阳经常宁而下衡州的要道在眼下时候已经形成,庆历中桂北为黄捉鬼等亡命之徒盘踞,此路一度中断,由于此路要经过瑶民聚集区,故时至今日此路都未能成为桂阳监与北部地区交流的主要通道。想要进桂阳,最通畅的道路还是从衡州下到郴州,再转而向东。

而与陆路交通的四通八达相比,桂阳监的水路是比较落后,虽监内有衡塘水(钟水)通舟船北流会湘源水而达衡州,但受制于舂陵十八滩的阻滞,运力非常有限,故朱天锡在《桂阳军创通惠仓省扎》中云:“照对桂阳为郡,山多田少,重岗复岭,舟楫不通”。

也是因地处山区,故历来就是蛮瑶的聚集子弟。蛮瑶叛乱不断。尤其是临近之郴州的太平、宜章二乡和桂阳监临武乌峒等处,其地邻连广南东路之英、邵、连州之境,其间山岭峻险,其民多凶悍,素为盗贼藏身之所,岁有小歉,则小者百十为众,大者千数,出山劫掠。

现在梁山军还没拿下衡阳城,大小种却都已经拿着赵桓颁下的圣旨,大小官职不要钱一样向着苗瑶各部族的首领颁发了下。

那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的拉拢他们。甚至不惜给他们某种意义上的半独立待遇。

此时距离陆谦出兵南下,已经有四个多月,就是这小半年的时间里,中原形势大变,梁山军气吞天下之势已成,这怕是当初他大军出动时候,许多人都想不到的。

如今的钟相、王庆两军都被陆谦驱使,已然攻入了荆湖南路西南地区,陆谦坐镇潭州,大军直抵衡阳,摆明了就是要夺取此地,继续向南,一举打开岭南通道。

而受梁山军的刺激,兼之西军的分裂,及大小种等人的南下,使得摩尼教西侧压力骤缓。是以方腊就也迅速调转矛头,兵锋直指台州。李珙压力大增。

同时晁盖也以朱仝、李应为先锋,分兵两路,大军杀入江南西路。这般时候那大半区域已然尽数为梁山军所据了。

陆谦大军接二连三的获胜,简直势如破竹,席卷荆湖,纵横江南,是震惊天下。

摩尼教接连派出使者前来拜见陆谦,那目的之一,便是想要探明陆大王对他们的真正态度。

可以说,梁山军现如今的事态,叫除他之外的所有势力都为之胆寒。

那鲁智深也以索超、翟兴为将,督兵鏖战宝鸡。徐宁则趁机领兵走汉水,进逼汉中。这一系列的变化,叫刚在成都落脚的大艺术家如被踩到了尾巴的猫狗一样,疯狂的调动川中的兵力、物力,向关中进援。同时还派出使臣出使大理,向大理借兵。

这对大理可是开天辟地的事情。煌煌大宋,中原之主,竟然向大理这偏僻小国借兵,那真的是叫大理国内不少人兴奋。

只是大理国内终究有人得大脑是清醒的,比如此时的大理国王段正严,也就是后世人非常熟悉的段誉的原型,他本名是段和誉。

这是一个较为贤明的君主,大脑清晰,大观二年(1108年),其父段正淳出家为僧,将皇位禅让给他。这人很清楚与宋朝建立友好关系是段氏“立国之本”。毕竟那高氏篡国才过去不久,即便是高升泰病重时,因云南诸部的反对,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废帝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其大理国柄仍旧掌握在高氏手中,世称高国主。

段正严这人很聪明,于内勤政爱民,仁慈治国、多次要求减轻徭役赋税,以搏得声名。叫那大理境内的百姓都十分拥护他;于外则多次向宋朝进贡,献礼献乐,博得大艺术家的欢心。赵佶为表彰段正严的恭顺,册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云南节度使、大理王。

所以,段正严与大艺术家之间是素来有旧交的。

只是这个时候,段正严也好,实际掌控高泰运【高泰明已病逝】都清楚的意识到大理的弱小,根本无力支撑他们掺和进中原争龙。

那段正严即位时,各方入贡,贡金银、罗绮、珍宝、犀象万计,牛马遍点苍。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损十六寺”,坏民居无数。后东方三十七部反,时相国高泰明用兵平定。高泰明死后,其八子中高智昌因罪流放而死。其下高伊、高何二人谋为执仇,趁段正严入寺进香,图谋弑杀段正严,结果事情败露被擒。段正严虽然嘉二人之义,赦之,为立义士冢。似乎平息了这段高之间的冲突,可实则兀自激化了段氏与高氏的紧张关系。

及至今年时,慕宁、远、矣、破、马等部落反叛。三月,大理军出师征讨,兵败。后三十七部蛮再次反叛。大理国内自己还在焦头烂额,如何能借兵给赵宋?

加之辽金之间暗地里的勾当,横竖是都受到了这刺激,各自加快着自己的步伐。

那辽夏之间也互动繁多。

大家都明白,一旦陆谦统一中原,那就要进军北方,辽国有幽云十六州的余下十四州,必然是惹梁山军侧目的;西夏则就更不用多说。而金国不但要继承契丹在草原上的地盘与影响力,也同样舍不得那繁华的南京道和西京道。

契丹正是占据了幽云十六州,具备了对中原进军的绝对地理优势,这才能压得赵宋抬不起头,女真人此刻是断没有南下中原,饮马长江的野望的,但他们一定希望也具备契丹鼎盛时候对中原汉家王朝的威慑力。

不知道辽金夏多少人在祈祷着陆谦能与赵宋‘相亲相爱’几十年,以便叫他们能得偿所愿。

方腊、钟相、王庆乃至是田虎,也必然在暗自诅咒着陆谦,希望他能英年早逝,就如当初的后周世宗一样。从继位到病逝,也就短短五六年光景,一如陆谦现下。上苍便收走了柴荣的性命,留下孤儿寡母被赵匡胤趁机窃权夺位。

可惜,陆谦的身体始终健康如一,这些年里甚至都没生过一场病。

三旬有六,也能道一声英姿焕发,文臣武将如雨如云,羽翼丰满,根基深厚。除了继承者尚且年幼外,陆氏王朝已然再无半点缺陷。

此时,潭州城内。

陆谦并未住在州衙走,而是落脚在一处富贾在地。其后院有一片半亩大小的水池,临着水榭,清风吹过,池水波动,回廊亭阁倒影在湖面上随波荡动。水池中偏偏荷叶随波翻涌,和着水声响成一片,自就带起凉意。

四月底光景,已经炎热。荆南之地倒是阴雨绵绵,然则气候不见半点凉爽,更多是潮湿闷热。

如不是梁山军后勤得力,更有严格要求,不准将士饮用生水,排便集中,注意清洁,军中卫生可说是绝冠当代,那军队之中难保已经起了病疫。

即便如此,从衡阳到潭州,到岳州,都有将士生病,且多是发烧、腹泻、呕吐等病灶,那一旦发现,便就立刻进入医护营中,与大军隔离开来。

“启禀大王,宋万将军已押解药子抵到潭州城外。”

陆谦正在水榭乘凉,忽的乐和来报。却是他叫后方转运的火药已经抵到潭州。

“告诉宋万,无须入城拜访,速速南下去。待到大战告捷,本王再予他接风洗尘。”

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此二人早就退出了权力中心。当年梁山泊时候,他们就已经消无声息了,那山寨里的交椅名次是小二哥过年,一年不剩一年。

可他们二人却是陆谦信得过之人。

当初水泊山寨狭小,兀自无有位置妥善安置他们。可现在地域广大,部门更是繁多,这等能力不强,但忠心耿耿之辈,就多的是地方安置了。

比如说那益都城内外的粮仓武库,比如说益都城内的城防……,需要的可信之人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