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内奸?【第三更,求订阅】

陆谦现在不知道武松的烦恼,现下他已经挥动大军杀奔祝家庄了。

清河知县也不知道武松的烦恼,他把武松视为心腹,认为武松是个福将,乃有福之人。可武松却把他视为国贼禄鬼,半个真心话也不会对他讲。如此看这武二似有点‘忘恩负义’了。

武松的真心话只能对他的枕边人偶尔说起,再不就是与哥哥武大和张聪等寥寥几个心腹说。

但这些人的见识又能比武松高到哪儿去?甚至还不如武松呢。

“只要天下还有这等蠢虫做官,这世道就清白不了。”武松把酒碗一饮而尽。清河县碰上一个这般的蠢货做官已经是可悲的事了,而更叫他寒心的是,这样的官员明显还不止清河县一个。那隔壁的郓城县,还有巨野县,还有其他县城距离水泊比较远的县份,一个个知县相公都聪明着呢。

那杨团练可不是他武二给坑的,真坑他的人是郓城县的曹京。

不入官场就不知道这里面的龌龊和漆黑,那般武艺高强的一个团练使,家势来头还甚是显赫,就如此的倒在一个知县的上书上。这叫武松都绝望了。

不过此刻的济州府知府张叔夜却在放肆的大笑中。

陆谦打败了独龙岗人马,就大张旗鼓的向祝家庄攻去了。清河县内还留下了不少人马看押俘虏和搬运物资,如此对他而言,真是大好时机。

他先前就有意发兵,可转而得清河知县来报,知道了陆谦从梁山大寨里调兵的消息,便决定暂缓几日。毕竟越多的梁山贼去到了岸上,其大寨中的人马就越少。

而且就在这几日时间里,张叔夜的‘大布局’又有了新的发展。只是这个好消息他没有告诉清河知县,因为清河知县不需要知道这个大好消息。能知道这事儿的只有他身边的张伯奋、张仲熊,还有张清。

现在,一切以水到渠成,出发,出发。

张叔夜的大军终于出发了。

两千左右的主战部队,张叔夜亲自带队,张伯奋、张仲熊兄弟,有没羽箭张清加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三人,再有三百被征调的民丁。

王定六出现在了水泊边,看着一艘艘向着北方驶去的船只,恨不得给自己一刀子。到现在都多长时间了,他愣是没找到一个会养鸽子训鸽子的人,否则现在一羽鸽子飞去梁山大寨,必然能叫张叔夜一伙儿有去无回。

现在王定六只能祈祷山寨这几日能提高警觉性。而那留守山寨的林教头,自来便是个沉稳谨慎的人,想必出不了大问题吧?

王定六在这儿患得患失,那水泊北头的梁山上,林冲一双眼睛打量着四周的湖面,脸上充满了小心与谨慎。就仿佛是一头藏身在草丛中的花豹,悄悄的打量着四周,注视着、警惕着、观察着。

陆谦的主力已经北上祝家庄了。那么张叔夜若是来此的话,也该出发了。

山寨中的兵马是远胜那张叔夜,虽然小心防备下,应该万无一失。可林冲还是谨慎再谨慎。

梁山泊这是他们兄弟仅有的立足之地,些许时日的经营,越发壮大。陆谦把此交到他的手里,林冲就决不能让之有丝毫差错。

如此,一天,两天,三天……

林冲心中依旧没半点急躁,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得住、把得住。

然后在第四天,他终于收到了信报,可这信报却不是发现敌人踪迹的信报,而是从清河来的一封急报。

昨日夜晚,官军乘船而来,夜袭水畔营地。第六营大败,统兵头领刘唐重伤,残部在闻讯后急忙起兵来援的阮小七部水军的接应下,退回水寨。

营地内六七百祝家庄战俘和大批的军器、物质,丢失殆尽。更重要的是,第六营五百丁勇折损接近三百。

林冲不知道张叔夜怎么就突然的改变了进袭目标,他现在也没纠结是不是山寨里出了细作。

那陆谦‘神通广大’,能在官军中安插不少钉子,提前知道不少细报。那么官军呢?他们是不是也能这般呢?比如派人扮作难民,或者说真难民却早为官府所用,打入山寨?

林冲不想探究这个。他现在只想能宰了张叔夜,为死去的梁山弟兄报仇血恨!

或许是提前知道了张叔夜的计划,梁山泊一直是在秣兵历马,但水畔营地和水师营却真真放松了警惕。好在第六营最基本的警惕性还是有的。在张叔夜兵马登岸之前,第六营的执勤哨兵发出了警报声,否则这一战第六营全军覆没,整个被除名都有可能。只要营旗被官军缴获了!

为了让各营有归属感,陆谦还给每个营下发了营旗,营旗正面都是一个斗大的梁字,边角写着各营的番号。为了叫这面旗帜被他们所重视,陆谦都把小鬼子的那一招学来,今后只是打败仗也便罢了,但要是惨败到连营旗都被敌人缴获,那么整个营的建制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六营如果没保住营旗,不管他们是否全军覆没,梁山陆军营伍序列中都将不会再有这个营。第五营之后就是第七营!他们日后要真到了全营决死的时候,那可以把营旗烧掉。

如此一宣布,果然叫各营伍的凝聚力又增强了一份。

那一战,敌众我寡,领兵的刘唐固然奋力厮杀,却早早被人打成重伤,幸亲卫们舍命抢下来。这都是那战失利的因素。错非第六营素质不错,而官军的作战素养,却有些平常,又兼黑夜里水师营拼死来援,那第六营还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贤婿勿要怒火攻心,乱了分寸。”

“泰山放心。林冲还把得住。”

金沙滩码头上,林冲告别了丈人,就对樊瑞、薛永、宋万、汤隆等留守众头领道了一声辛苦。便引着杨志和杜迁向那船舶行去,后者阮小二正光着膀子立在船艏。

林冲他这次抽掉了四个新编营,再有阮小二的水师左营,虽陆战战力不能比陆谦带去的老营,但兵力也是不小。

两个头领做副将,杜迁那是不需要多说的,带上杨志却是因为他是主动请战的。

一报还一报么。

陆谦先前就纵容了他一回,可现今梁山人马有了为难,杨志还不愿意出马,就有违道义了。

至于那后山落脚的栾廷玉,却只需着人盯着,略作提防就是。看他模样不似吴起,做不出为了富贵不顾妻儿的事儿来。

……

独龙岗上。

陆谦看着自缢身亡的祝朝奉,脸上并无高兴,也无悲伤。这老头还是有成算的,探听到清河大败和梁山兵马杀来的消息后,就先把两个儿媳和孙儿辈皆送走,再散去了家中奴仆。偌大的祝家庄园只剩下他和几个老仆,等到陆谦大军在祝家庄俘虏的带领下,直奔到庄前的时候,祝家坞堡城门大开,祝朝奉也不留只言片语的就自缢身亡了。

“大头领,粮仓内堆满粮米,并无毁坏痕迹。留守的一名老仆献上了账册,五大三小八个大粮仓中计数不下十五万石。这祝家庄真真豪富啊。”鲁智深笑开了怀。十五万石粮食,只一个县境豪强之储,不是亲眼看到,真叫出身关西的鲁智深不敢相信。

这账册上有十五万石粮食,那实际数量就相差无几。人家私人粮仓,与官仓可大不一样。

而整个梁山现如今还不到一万五千人呢,这还要加上俘虏。这祝家庄的十五万石粮食,足够山寨上上下下放开肚皮吃上一年的。

陆谦脸上终于有了点笑容,这粮食数量虽然比想象里的五十万石要少得多,却也比十万石要大得多,加上李家庄和扈家庄的“赔偿”,还有清河县所得,陆谦这一趟下山光是粮米就赚了不下二十万石。

“既然这祝朝奉如此识趣,那祝家的小儿辈,便不去追究了。”

这一高兴,陆谦也就允了祝朝奉最后一点念想了。虽然他就是不高兴,也未必就会对祝家的第三代斩草除根——杀奔祝家姻亲家去。才几个奶娃子,他心里真有点下不了手。这跟祝氏三杰本身不一样,后者是成年人,杀了没负担。

争天下是需要狠辣,却也没必要全都要斩尽杀绝。历史上改朝换代时候,死在新朝手中的人多了去了,难道新朝就都把他们的后人给杀了?

祝朝奉是祝氏三杰的老爹,三个儿子都折在了梁山手中,他与梁山有不共戴天之仇。能不痛恨梁山么?闻之梁山人马前来,不烧了粮仓,卷了金银细软,带上孙儿辈的,早早离去,反而将十几万石粮米白白奉上,本人也自缢身亡,那求的是什么啊?必然不是为梁山着想,而是为祝龙祝虎的儿女将来着想。求陆谦一个高抬贵手!也甚至说是个了解。

那祝龙祝虎的媳妇都出自阳谷乡绅地主之家,再高的家门,先前的祝家也攀不上的。现在祝家的第三代必然就在祝家姻亲处,或许彼此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反正祝朝奉更认为孙子孙女待在他们的母亲家,比跟着他逃去外地更加靠谱。

这点陆谦是有些不解的,那祝朝奉年纪虽已近六十,可身子骨不算强壮,也不算坏啊。怎的就下这么大的赌本,那赌注可是祝家最后的血脉啊。他就这么笃定陆谦会发‘仁慈之心’?还是说现如今梁山的大名,就那般叫人相信了?

摇摇头,陆谦不去再想这事儿。反正祝朝奉和祝氏三杰都已经死了,剩下几个奶娃子,还是省省吧。不用去过多担忧,这一路走过来,陆谦结下了太多的仇家了。比如党氏兄弟的后人,比如何涛、黄安、蒋磊的后人,比如那些死在梁山手中还的人的后人亲朋,他还能尽数斩草除根了怎样?只是把手一摆,祝家剩下的几个老仆立刻涌上,将祝朝奉从半空中取下来,抬出了厅堂。

陆谦知道,就在不远处的小花厅里,放着一口上好木料打制的棺材,乃是祝朝奉自己给自己准备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