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79章五蕴皆空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79章五蕴皆空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众人无不相顾失色。要知道风逸与萧峰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没想到风逸在紧要关头竟然对萧峰出手,导致他父亲身亡,此时还说扫地僧慈悲之言,这风凉话也未免太凉人心了。

这人真是太过邪门,脑子里不知想的什么?

在场几位都是武学高手,却谁都不知风逸的用意,更加不知扫地僧萧峰动手都展露了各自的精湛武功。

但风逸目光锐利,看的明白,更加肯定了,扫地僧就是爱惜萧峰而未施全力,否则萧峰断无机会将掌力拍在他身上。

盖因扫地僧击打萧远山,萧峰出手阻止,这些动作,说来话长,写来更长,实则就是发生在一瞬间,整个战斗过程一秒都不到。

但扫地僧先后完成了出右掌击打萧远山,面对萧峰的全力攻击,出左掌格挡萧峰双掌。

然而以扫地僧可以隔着两尺,不用动手,就能将慕容复反弹出去的,以及他可以轻松将萧峰降龙掌力化解无无形的手段。

早将自己的雄厚内力,以及心到力至,刚极反柔的运劲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按说他伸手抵格,与萧峰硬碰硬对掌,必然能将之震飞出去,这是毫无疑问的。

可他没有,只是右掌临时变向,袭击萧峰,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能可以施展刚猛之劲,击退萧峰,可他却只是假意,掌到半途之后就回收,继续击打萧远山。

而在这一过程中,风逸自忖与扫地僧易地而处,他有能力将萧峰掌力一起带过来击打萧远山,或者转移,可他还是没有,只是引萧峰也临时变招,左掌迎接自己右掌,减轻推力。

而在这一瞬间,扫地僧再次临时变招,打中萧远山。

这一切发生的电光石火之间,不光展露了两人的精湛武功,也显示出了两人的修为差距,

扫地僧一瞬间,分力、变招三次,但在同样的时间内,萧峰只能临时变招一次,无法再变。

因为萧峰对扫地僧甚是尊敬,他的目的是为了救父亲,若有能力再次变招,应该左掌去挡扫地僧攻击萧远山的右掌,而非顺势去攻击老僧胸口。

而在一瞬间临时变招之能,也是绝顶高手经常秒杀对手奥妙之所在,以及几个一流高手可以围攻绝顶高手,对他产生威胁的原因。

因为谁比谁在一瞬间多一次变招机会,就能多一次出手机会,这一次机会,足够让一个人丢掉性命,但在受到几位一流高手围攻时,这一招就无法使全,因为在你对别人出手之时,旁人一同出手,可以连环进击,形成合力,

绝顶高手无法对一个人做不到秒杀,他们就能持续相抗。

这种战例就曾出现在郭靖在蒙古大营,东方不败黑木崖之战,以及神龙教主对战麾下数大一流高手,他们的武功比对方为高,若要单取其中一人性命,并不为难,但几人连环进击,杀得一人,自己难免受伤,这就形成了相持局面。

以及武学高手陷入战阵之中,若是不脱身,也会被围死的原因。

因为他们围在一起,你打倒一波人,对方人多,立刻补充,再次形成合击,周而复始,而你会越打越无力,速度也会越来越慢,危险也会越来越高。

扫地僧出手之时,风逸目不转睛,从而得出了他的确是对自己口中大英雄,好生相敬,就连在挫锐解纷之时,竟然都舍不得让他受一点委屈。

萧峰听了风逸这话,也是一呆,他也意识到扫地僧对自己手下容情了,只是父亲中招,也没心思说别的,急忙扶住父亲,但见他呼吸停闭,心不再跳,已然气绝身亡,一时悲痛填膺,浑没了主意。

那老僧道:“是时候了,该当走啦!”

突然身形晃动,右手抓住萧远山尸身后领,又抢到柱旁,左手抓住慕容博后领,

这一下身法既快,出手又奇,萧峰根本不及反应,众人骇然惊顾,瞬眼之下,老僧足不沾地,如凌虚而行一般,越过数丈,跨窗而出。

萧峰和慕容复齐声大喝:“你……你干什么?”同发掌力,向老僧背心击去。

两人父亲双双遭害,自然起了敌忾同仇之心,二人掌力相合,力道更加巨大,威势之猛恶,真有移山填海之威,

风逸知道老僧功力修为,已达炉火纯青,收发随心之境,这等猛恶之势,压根就是个助推器。

果见那老僧在两人掌风袭来之时,好似纸鸢般向前飘出数丈,双手仍抓着两具尸身,三个身子轻飘飘的,浑不似血肉之躯。

萧峰一击未果,惊怒交加,追出窗外,慕容复也是心急如焚,飞身抢出,发足狂奔。

两人轻功都高,可萧峰更胜慕容复,一晃眼,慕容复落下三丈。

风逸等人也都飞奔而出,阿朱功力虽弱,好在有阿紫扶持。

只见那老僧一手拎着一人,昂首奔走,直向山上走去。

萧峰、慕容复轻功都是不弱,想到父亲尸体被人拿走,也不顾对方利害,那是拼命追赶。

萧峰轻功也属于阳刚一脉,大步流星,速度之快,但觉山风刮脸如刀,而那老僧步骤缓慢,他以为自己两三步就能追及,却始终相距老僧两三丈之遥,多一步也是不行,他连连发掌,也都打在了空处。

老僧这等惊世骇俗的轻功身法,萧峰亦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宛似身有邪术一般。

风逸看的清楚,这老僧形缓实快,故意为之,就是吊着萧峰两三丈距离,他身子急晃,眨眼间已到萧峰身后,说道:“萧兄,别急,你爹没死,他是为了治伤。”

萧峰一凛,将人打死再治伤之事,太过匪夷所思了,但转头一看,风逸脸上含笑,便道:“怎么说?”速度也慢了下来。

风逸笑道:“你可知‘踏杀天下人’这句话?”

萧峰摇了摇头。

风逸一摆手道:“昔日禅宗六袓慧能曾说过:‘汝足下生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这是对弟子怀让说的,也就是以后的大慧禅师。

而怀让收了一个弟子,名叫道一,也就是马祖,此人乃是六祖之后的禅宗伟人,是他让天下佛门,尽以禅宗为尊,应了那句‘踏杀天下人’。”

风逸与黄裳在一起,研究了佛经一年时间,对这些掌故如数家珍。

萧峰点了点头:“少林寺便是禅宗祖庭。”

风逸微微颔首:“马祖将禅宗发扬光大,主张‘觉悟不假外求’,强调‘心即是佛’,自称‘顿悟’,其宗旨就‘净心、自悟’四字,玄慈方丈能够站出来,认罪自尽,也可以这样认为。”

萧峰隐隐有些明白,说道:“你是说这老僧真要让我爹与慕容博互相疗伤,还要皈依……”后面的话他没说出来,觉得太可笑了。

就他爹的性子,也能皈依三宝?

风逸悠悠道:“这老僧机锋绝世,佛法空明,我从所未见。他的想法以及作为我都能理解。可唯独想不通,如何能让这两个执念深重的老头,抛下执念,所以我得看个明白!”

说着脚下加劲,从萧峰身边掠过。

萧峰看到风逸背影,这一留神细看,发现风逸两脚并未落在实地,只踏在草枝上面。

这草上飞行功夫并不算太难,萧峰自信也能来得,难在人家一口气走这样远的距离,因为草上飞的功夫,全凭丹田中一口真气,走过三五十丈远近,也就罢了。

可从藏经阁出来这段行程,少说也总有三五里远了,更难得的是他步履飘逸,举重若轻,这份内力直让萧峰又惊又佩,却也升起了好奇,他与老僧究竟谁强谁弱。

慕容复等人都追在两人身后,看见风逸与萧峰并肩向前,风逸指指点点,外人若是不知,还以为两人跑来结伴游玩山景了呢。

转眼间,几人去若闪电,扫地僧在荒山中东一转,西一拐,进了一片树林,看见一处平旷之地,将两具尸身放在一株树下,都摆成了盘膝而坐的姿势。

风逸已经赶到,就见老僧坐在二尸之后,双掌分别抵住二人背心。

老僧刚坐定,萧峰亦已赶到。

萧峰盯着和尚,不知所为,但见风逸眉头紧皱,心里忐忑不安,可是转念一想,这老僧若是心存恶意,刚才在自己手中抢夺父亲尸体时,对自己出手,必然无抗,理应没有恶意,说道:“大师,你做什么?”

只听那老僧道:“我提着他们奔走一会,活活血脉。”

萧峰诧异万分,说道:“活活血脉?”

那老僧道:“他们内伤太重,须得先令他们作龟息之眠,再图解救。”

萧峰心下一凛:“莫非天下真有先将人打死再治伤之事?”

过不多时,慕容复、鸠摩智、玄因、玄生以及神山上人、阿紫阿朱等先后赶到,只见萧远山、慕容博头顶忽然冒出一缕缕白气。

那老僧将二人转过身来,面对着面,再将四只手拉成互握。

慕容复见状,说道:“你……你做什么?

那老僧对他与萧峰的态度截然不同,默不作声,只是绕着二尸缓缓行走,双手左右开弓,不住伸手拍击,招招都往两人穴道上招呼。

萧远山与慕容博毫无动静,众人浑然不解,风逸却看出门道,老僧双手在两人的不同穴位上,轻重缓急也各不相同。有的穴位一掠而过,有的穴道击中以后,还要揉捏几下,二尸头顶白气越来越浓。

又过了一盏茶时分,萧远山和慕容博身子同时微微颤动。

萧峰和慕容复惊喜交集,齐叫:“爹爹!”萧远山和慕容博慢慢睁开眼来,向对方看了一眼,随即闭住。

但见萧远山满脸红光,慕容博脸上隐隐现出青气。众人想到风逸说两人一个是阳气过旺,另一个却是阴气太盛,看来果然如此。

玄因、玄生、道清等身上均带得有治伤妙药,却不知哪一种方才对症。也明白老僧适才在藏经阁上击打二人,只不过令他们暂时停闭气息、心脏不跳,当是医治重大内伤的一项法门。

这种“龟息”法门别说许多内功高深之士,就是阿紫曾经在星宿派都曾修习过。

然而那是自行停止呼吸,要将旁人一掌打得停止呼吸而不死,神功之妙,委实不可想像。

忽听风逸叹道:“好一个封闭六识,五蕴皆空,但若萧远山、慕容博这一醒来,方知我非我,不知该当作何感想!”

那老僧本来全神贯注地转身发掌,却也忍不住看了风逸一眼。

在场众人佛门高僧很多,均知六识是佛门的说法,指代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官。

萧峰心头微微一动,仿佛明白其中之意,可是细细想来,又觉茫然,不觉心疑,问道:“风兄,此言何意?”

风逸淡淡道:“等着看吧,马上你就知道了。”

渐渐地,萧远山与慕容博浑身上下连连抽搐,呼吸也由轻变响,越来越粗重,好似蛮牛而萧远山的脸色越来越红,内中似有一团火焰,慕容博的脸色青莹莹的,仿佛玄冰,极为吓人。

突然间听得老僧喝道:“咄!四手互握,内息相应,以阴济阳,以阳化阴。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

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四手本来交互握住,听那老僧一喝,不由得手掌一紧,各人体内内息向对方涌了过去,融会贯通,以有余补不足,两人脸色渐渐分别消红退青,变得苍白。

又过一会,两人脸色如常,同时睁开眼来,相对一笑。

萧峰和慕容复各见父亲睁眼微笑,欢慰之情不可名状,各自心惊。

众人也是不胜惊讶,因为此时的萧远山、慕容博不光神色如常,就是眉眼之间,也是安详自在,再没有了之前的乖戾、奸猾之气,就好像是脱胎换骨一样。

只见萧远山和慕容博二人携手站起,齐在那老僧面前跪下。

众人又齐齐一凛,面面相觑,心中都是一个想法:果然如此。

那老僧却双目微合,淡定自若,说道:“你二人由生到死、由死到生地走了一遍,心中可还有什么放不下?倘若适才就此死了,还有什么兴复大燕、报复妻仇的念头?”

萧远山道:“弟子空在少林寺旁耽了三十年,没半点佛门弟子的慈心,恳请师父收录。”

众人一片哗然,更为恐惧,因为风逸在藏经阁所言,全都说中了。

萧峰也流露讶色,小声问道:“爹,你说什么?”

萧远山却是不理。

那老僧道:“你的杀妻之仇,不想报了?”

萧远山道:“弟子生平杀人,无虑百数,倘若为我所杀之人的眷属都来向我复仇索命,弟子虽死百次,亦自不足。”

那老僧转向慕容博道:“你呢?”

慕容博微微一笑,说道:“庶民如尘土,帝王亦如尘土。大燕不复国是空,复国亦空。”

慕容复头脑一晕,嘴唇颤抖,果然,父亲不复国了。

那老僧哈哈一笑,道:“大彻大悟,善哉,善哉!”

慕容博道:“求师父收为弟子,更加开导。”

那老僧道:“你们想出家为僧,须求少林寺中的大师们剃度。我有几句话,不妨说给你们听听。”阿紫忽道:“慕容老头,你不复国了,你儿子呢?”

慕容博摇头道:“梦幻泡影,都是虚妄!”

慕容复脸色更加苍白。

阿紫又问萧远山:“萧老,你还杀不杀人了?”

萧远山道:“扫地恐伤蝼蚁命,怎堪一个杀字?”

众人都知道两人之前的德行,可就亲眼看着两个武林魔头变成了一代高僧,简直太过离谱。

风逸哈哈一笑道:“好一个大彻大悟,万事皆空。

俗话说,救人容易,去心魔难,大师,你这手段实在高明,令在下佩服不已。”

老僧幽幽叹道:“二位居士开悟大道,已脱苦海,你不为他们感到高兴吗?”

风逸哼道:“你说他们开悟大道,倒不如说强行度化,这还坦诚一些!”

“你又怎知这是强行度化?”老僧道。

“你当我不知端的?”风逸笑道:“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大感官,在佛门叫六识,人若一死,六识自灭,但要让人体不死、六识无用却是极难。

所以你先挑动二人心神,让他们陷入恐惧,再出手将二人打成龟息。他们眼瞎耳聋,知觉尽失,然而身子触觉、心中意念,却没有就此消灭,稍有激发,就会惊觉。

你看似带着二人活动血脉,实则故意借助萧兄掌风,借助本身功力假风啸之声,诱发他们心底幻象。

到了这时,你又掌击他们穴道,实则是以神功封闭他们的身、意二识,神念潜入对方内心,形成灵肉分离之景,他们不知自身之存在,从而陷入无边幻境。

那时候的他们目不能见、耳不能闻,口不能言,心之所感只有无穷无尽的痛苦空虚。

二人体内真气也不再受自身控制,而你再以神通大法大喝,好似醍醐灌顶,引动两人真气,源源不绝地注入对方的身体,二人四掌,来来去去,以阳化阴,以阴济阳,自成循环。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痛苦空虚、喜乐满足都仿佛从体内抽离,神魂也似游离出窍,让二人身心充满了满足感。

而这一种宁静祥和,无思无梦的空寂之境,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

渐渐的,他们的本来意识泯灭无存,心中空无一片,待从假死之中清醒过来。

自然没有了杀人如狂的萧远山,一心复国的慕容博,只有将为大彻大悟的大德高僧。”

听到这里,众人心惊不已,难怪两人立马成了五蕴皆空的高僧,这言外之意,老僧骗了两人。

萧峰脸色大变,叫道:“风兄,他还是我爹吗?”

风逸微微一笑:“他是你爹,也不是你爹,这就要看你怎么想了。”

他觉得扫地僧这种手段,就像前世某些瘾君子过瘾之时,陷入在了自己的幻想之中。

一句话,在精心编织的梦里,啥都没有,却啥也都有了。

因为人这一生,无论哪种欲望,都是为了心理的满足感。

只要有了这种感觉,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哪怕还醒过来,知道了真相,也还是会期待下次,再过瘾一样,乐此不疲。

从而导致,人还是那个人,可过瘾的,与清醒人,所思所想以及性格却非一人了。

“居士,了不起!”老僧笑道:“可你却忘了,何止死是假的,这天地日月,芸芸众生,以及你我,哪一样又是真的?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明识佛,识佛明心,离心非佛,离佛非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纵无色相,也是非相!

真也假,假也真,只要能够认识自我,恢复本相,又何必放在心上。”

风逸淡淡说道:“那么敢问大师,他们的本来又是如何呢?”

老僧说道:“居士可知,我少林寺建刹数百年,古往今来,唯达摩祖师一人身兼诸门绝技,此后更无一位高僧能并通诸般武功,却是何故?七十二绝技的典籍一向在此阁中,向来不禁门人弟子翻阅,其理安在?”

风逸笑道:“人生在世,六识要面对种种诱惑,眼睛能看到美色,鼻子都闻到奇香,耳朵能够聆听妙音,嘴巴可以吃到美味。

尤其本领越大,地位越高之人,受到的诱惑越大,能够抵抗克服之人,都是真正的大圣大德,这就是你们佛家所追求的“本相”之说。

秘籍放在那里,不禁翻阅,何尝不是让人认知自己,就如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道家的“存神内照”,这都是三教抵抗外物诱惑,克制欲望,从而认知自身的不二法门。”

众人见他年纪轻轻,识见卓超,都是点头不已。

风逸与黄裳呆了一年多,两人多研究道经佛学,黄裳乃是状元,自然是儒教大能,三者同修,风逸耳濡目染,以此论道,不输任何人。

那老僧颔首道:“居士的确一语道破根由。本寺七十二绝技,每项功夫都能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凌厉狠辣,大干天和。然而本寺武学均是大德高僧所创,无论招式如何凌厉,法意却求慈悲,是故制人而不伤人。

那么习练每一项绝技,均须有相应的慈悲佛法为之化解,这就正如居士所言,一切均由心生。

习武之人,只有意与神会,才能身与心合,方能将一门武学真正练至大成,做到心到力至,随心所欲。

这道理本寺僧人却也并非人人皆知,一个人武功越练越高之后,禅理上的领悟,自然而然会受到障碍。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

居士若非博学广识,无为而无不为,你也到不了如今的层次。”

“好一个无为而无不为。”风逸笑道:“佛门四大皆空,在我风逸心里更中意道学。

正所谓凡我所失,皆非我所有。凡我所求,皆受其所困。万物皆为我所用,但皆非我所属。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喜物而不溺于物。钟情而不陷于情,便是物物不可物于物。”

老僧颔首:“大道至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无为则无所不为!

居士悟到了这一层,岂能不满载而归?

老僧想要求教,尊师可是逍遥子?”

风逸摇了摇头:“逍遥子我听过,却没见过,但我所学是一位精通三教的武学大师所传,有机会,你们倒是可以见见。”

老僧笑道:“老僧不胜荣幸。”

说着环顾四周:“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

所以习练本寺武功,只有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大轮明王之所以大祸临头,皆因你精通佛理,妙辩无双,心中却少了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所以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中的戾气,而你又修炼了逍遥派小无相功。

此功名为无相,自是取随势就赋之意,明王佛学不够,修炼佛门武功的隐患已深入骨髓,你又同修道家武功,自然功力越深,危害越大。”

鸠摩智冷笑道:“大师莫非也想就此度了小僧?”

突听一人道:“明王你身为佛门高僧,却痴迷于拳脚功夫,而忽视了伤人要害、凌厉狠辣的绝技所带来的业障。是以钻研越深,于禅理上的领悟则愈发不足,今日有此一劫,你还是不要在与人比武动手,多听大师说法的好!”

众僧齐齐点头,转头一看,竟然是段誉。他内力深厚,轻功精妙,精通佛法,远远一听老僧之言,便知就里。

鸠摩智听老僧说的唬人,却又想到自己练就少林绝技已然多时,再加之近来习得小无相功,理应更进一步。却听这老僧说自己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然鸠摩智自负奇才,并未将这些话之言听在耳中。

只是听段誉这小子也在这里鬼扯,众僧还都作出信服赞叹之状,好似自己佛法不足,还比不上一个黄毛小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时心头火起,一记火焰刀便向段誉拍来。

“小心!”萧峰大叫。

风逸一掌击出,掌风将段誉推了出去,而那老僧一拂袖,鸠摩智直接被推飞了数丈。

这一幕将众人看的惊骇不已,他们都相信刚才扫地僧对萧峰手下留情了。

老僧轻一拂袖,能将数丈外的鸠摩智推飞数丈,用手掌还能震不退萧峰?显然这是不成立的。

风逸则是暗道:“这老家伙果然如此厉害,看来要翻车了,早知如此,就不顶乔峰那一掌了。”

鸠摩智本来还想看看他与风逸对决,可当着这么多人,被人一袖风扇飞了,这人丢的太大了,当下也只能一溜烟的去了。

他奔走之速,轻功之高,那可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老僧却仿佛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接着说道:“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为不足,却要强自多学上乘武功的,但练将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内伤难愈。

本寺玄澄大师一身超凡绝俗的武学修为,先辈高僧均许为本寺二百年来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间,突然筋脉俱断,成为废人,那便是为此了。”

玄因、玄生二人同时跪倒,说道:“大师,可有法子救得玄澄师兄一救?”

那老僧摇头道:“太迟了,不能救了。当年玄澄大师来藏经阁拣取武学典籍,老衲曾三次提醒于他,他始终执迷不悟。现下筋脉既断,又如何能够再续?

其实,五蕴皆空,色身受伤,从此不能练武,他勤修佛法,由此而得开悟,实是因祸得福。两位大师所见,却又不及玄澄大师了。”

玄因、玄生齐道:“是。多谢开示。”

那老僧说道:“老衲在少林寺供诸位大师差遣,两位行此大礼,如何克当?”

他心到功至,也不伸手拂袖,玄因、玄生只觉各有一股柔和的力道在手臂下轻轻一托,身不由主地便即站起,都感惊异不止,心想这般潜运神功,心到力至。

莫非这位老僧真是菩萨化身,否则怎能有如此广大神通、无边佛法?

风逸心中也是念转不停,究竟是打退堂鼓呢,还是硬着头皮上,突然耳朵微颤,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微笑道:“大师,无论是五蕴皆空也好,认知自我,回归本相也罢。但若与将过往摒弃而等同,我觉得却大有斟酌,比如萧远山、慕容博他们可以大彻大悟,皈依佛门,可他们造下的血债,难道真就一笔勾销了?

究竟是那些受害人有罪,还是真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成佛如此容易,佛爷恐怕也太多了些吧!”

要知古今罪人多有托庇佛法者,此辈一旦出家便非尘世中人,只须不再作恶,无论官府、江湖大都不再追究,风逸对此很是不以为然。

忽然间,就听脚步声响,一群人冲了过来,原来是随着玄寂、丐帮等人进寺的江湖群豪。

老僧视而不见,笑道:“居士难道一生从未犯过错?人谁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风逸笑道:“我当然有错,然而我却知道有的错犯了,却不能一句堕入空门就此化解,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他恩怨分明,仇者未必报,但恩者涌泉相报,像佛门四大皆空,这与他理念极为不合。

忽听有人说道:“不错!难道萧远山杀了那么多人,一句拜入少林寺,就能洗刷罪孽吗?莫非这佛门善地就是凶徒的庇护之所?”

众人转眼望去,游坦之面罩寒霜,缓步走来。

萧峰冷冷道:“你要报仇,萧某……”却听萧远山道:“峰儿,退下!”

他长身而起,走向游坦之,合十行礼:“游公子为家人报仇,天经地义,萧远山罪孽深重,之所以苟且偷生,只因仇恨之心不灭。如今尘缘已尽,公子要杀要剐,悉听尊意。”

这一下子可给游坦之整的呆愣住了,大是犹豫道:“你这是何意?”

他内力深厚,远远听见萧远山皈依佛门,他听了风逸之言,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便想着再等几年也行。可一旦萧远山当了和尚。自己以后如何报仇?

毕竟他也是武林名门,知晓不能找和尚报仇之事,谁料对方竟然挺胸受死,这可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风逸冷笑道:“真是废物点心一个,仇人让你杀,你都不敢吗?”

萧远山微微一笑道:“峰儿,游公子杀我,你绝不可事后报仇,为我多增罪孽!”

萧峰欲言又止,

游坦之脸上还带着脸上带着稚气,此时却显得阴冷和残忍,眼露凶光,冷然道:“我为全家报仇,你纵然不还手,我也杀你!”

一掌往萧远山脑门拍去,掌风隐然,甚是惊人。

萧峰正欲出掌,忽然青影一晃,蓬的一声震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