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77章 怅然若失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77章 怅然若失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逸这话,慕容父子心中一凛,有了鸠摩智,他们面对萧家父子才有胜算。

虽然笃定风逸不会插手,可这老僧说佩服萧峰为人,若是借故插手,加上萧峰父子,且不说是否能敌,恐怕逃命都是无望!

鸠摩智心念电转,手上一松,微微一笑,合十道:“大师神通,小僧平生仅见,若得大师赐教,那也是小僧毕生之幸!”

众人见他一脸笑容,却知他心中忐忑。

可又一想,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

在场几人均是名满天下之人,若被人轻飘飘一句话就吓跑了,虽生犹死。

当下也就只有拼力一试了,心中也不由钦佩他此时的镇静功夫了。

只听老僧浩叹一声,道:“唉!大轮明王已然祸在旦夕,又何须老僧出手。”

鸠摩智听的体内热血直冲脑门,心想大家伙本来是想瓜分大宋,结果风逸一来,就针对我,这也就罢了!

谁让自己第一次见他,就想抢他的冰蚕呢?

可这老和尚一开口,就是祸在旦夕,难不成当我是吓大的,有瓜分我小吐蕃之心?

鸠摩智口齿启动,然而话到唇边,就见风逸笑道:“大师悲天悯人,莫非也想点化大轮明王么?”

老僧摇摇头:“吐蕃国师,大轮明王岂能被老僧只言片语点化?”

“咯咯”门外传来一声少女娇笑:“言语点化不了,那就武力降服呗,反正我大哥说少林寺和尚遇上打不过的,就说我少林僧习武只为强身健体,遇上打得过惹得起的,那佛爷也有金刚怒目,霹雳降魔之时!”

说话间,就听风吹衣袂,门口多了两女子,不是朱紫双姝是谁。

萧峰看见阿朱,失声道:“你怎么来了?”

阿朱看着藏经阁内破碎的桌子以及一些掉在地上的书册,岂能不知这里爆发出了大战。再看见鸠摩智,想到他与老爷的交情,以及自身武功,不知不觉,眼里浮起一抹水雾,太让人揪心了。

萧峰看她眼眶湿润,也有些英雄气短,不知说什么才好。

风逸摇头道:“阿紫,你怎么不听我话?”

“怎么没听你话了?”阿紫一撅嘴道:“还不是你说少林寺最会装了。

果然,玄慈老儿亲口承认他就是叶二娘的姘头,给判了两百杖呢,众目睽睽之下行刑,他也不用内功护体,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横流,估计活不了了,我一看少林寺并非善地,生怕你们吃亏,只好带着姐姐助你一臂之力了!”

她其实就是好热闹,风逸与她游山玩水之余,自然说了好多,包括他来少林寺的目的,阿紫自然不想错过,所以风逸让她与阿朱父母在一起呆着,她才不听。

可几人听了这话,都是一惊。

他们也知道那个让叶二娘失身的必是玄慈,否则萧远山怎么临走之时,说便宜你了的话。却没想到玄慈竟然还是承认了。

风逸也是一样,点了点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美色,玄慈方丈终究不是什么清白无辜的神佛仙圣,这也不足为奇,此时能站出来,虽然晚了一些,却也有些担当!”

他知道萧远山刚才就差直接明说勾引叶二娘的人就是玄慈方丈了,而能猜到真相的,少室山的几千群雄至少有一半。

只是敢于说出来,就需要勇气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萧远山。

可一旦有人挑破这层窗户纸,玄慈也就只有死了!

倘若觉得没有叶二娘,玄慈就能矢口否认,那么慕容博假传消息指证之人,也就只有玄慈一人。慕容博大也可以抵赖不认,说是玄慈诬陷了。

可惜江湖人讲究言出如山,尤其是玄慈、慕容博,这些大有名望之人,不会撒谎,玄慈怎会被骗?

故而一旦被揭开了盖子,若还没口子的否认,背着牛头不认脏,那是市井无赖、地痞流氓的做派,绝非武林豪雄的气度。

敢做不敢当,那比干了错事还要丢人的多。

至于玄慈之死,抛开维护少林清誉的需要,只叶二娘是自己杀的,事情没有大白于天下,玄慈还能装个胡涂。

一旦为人所知,他为女人报仇,力不能及;若不报仇,那就真应了薄情寡义,拔雕无情了,死是最好的归宿。

萧远山将手一挥,大声道:“玄慈老儿这就死了,也罢,看在他将峰儿养大,教他成才,我也将他的宝贝儿子还他,那小子就是少林寺中虚字辈的…”

“我佛慈悲!”老僧合十说道:“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玄慈方丈今日得证大道,也是可喜之事,阿弥陀佛!”

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均知老僧不想让萧远山说出玄慈的儿子是谁,才打断话头,这也倒能理解。

如今他父母都死了,知道了,平添痛苦,

但这内容却让人不明所以,这也算证道?

殊不知少林寺属于禅宗,向来讲究“顿悟”,呵佛骂祖尚自不忌,本不如律宗等宗斤斤于严守戒律。老僧一听玄慈方丈的作为,知道他悔悟之意甚诚。

佛门广大,普渡众生,于穷凶极恶、执迷不悟之人,尚且要千方百计地点化于他,何况是本寺方丈。他当着外人,能够当众受罚,固然是怕群雄说少林派护短,但重门户,不论是非,只讲武功,不管戒律,毁了少林寺清誉,却也是真心忏悔的表现,这就是禅宗的证道。

因为以佛看来,人生而有罪,修行就是悔罪,悟空!

老僧呆滞的目光扫了萧远山一眼,摇了摇头道:“老僧还记得,当年居士第一晚来阁中借阅的,是一本《无相劫指谱》,唉!从那晚起,居士便入了魔道,可惜,可惜!”

萧远山心子咚咚乱跳,他知道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的确是看到一本《无相劫指谱》,知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

但想到扫地僧适才疾风席卷之威,这一份神通手段,根本不是人间所有,若是鬼魅潜行,想也不难。

风逸笑道:“大师,是想让萧老英雄也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萧峰却更加肯定,风逸当初说父亲之所为全在旁人注视之下,又说他身体有疾,所以才以老弱病残称呼,当即抱拳说道:“神僧,家父冒犯少林实非本愿,家父是否身体有疾?”

萧远山木木呆呆,仿佛成了木头人。

老僧轻叹了口气,向萧远山道:“萧居士,你杀人甚多,颇伤无辜,像乔三槐夫妇、玄苦大师,实是不该杀的。”

萧远山年纪虽老,不减犷悍之气,听老僧出言责备,当即回过神来,朗声道:“神僧神通广大,老夫自知不及,但你要杀萧某容易,想要老夫认错悔过,却万万不能。”

那老僧摇头道:“老衲不敢。认错悔过,生自本人内心,方有意义,旁人强求,全无益处。你是否小腹上‘梁门’、‘太乙’两穴,大为疼痛呢?”

萧远山被他一语道破自身病症,身子不由一震,但老僧说他不该害了玄苦等人的性命,所以他只哼了一声,不表示对错。

但人人看他眼神恍惚,明显大受触动,一时间,人人都觉诧异:“莫非老和尚说的都是真的?”

萧峰当即上前两步,双膝跪倒,向那老僧拜了下去,说道:“家父病根已深,还祈神僧大发慈悲。”

那老僧合什还礼,说道:“施主请起。施主宅心仁善,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肯以私仇而伤害宋辽军民,如此大仁大义,不论有何吩咐,老衲无有不从。不必多礼。”

萧峰大喜,磕了两个头,这才站起。

风逸冷笑:“何为大仁?何为大义?

我也认为男子汉大丈夫自应以国家兴亡为重,个人恩怨为轻。萧峰身为辽国南院大王,为本国保境安民是为职责,为本国攻城掠地,尽心尽力,也是他的本分!”

众人越听越是糊涂,想不明白风逸为何要这样说?难道萧峰说不让他插手自家恩怨,得罪了他?这人真是邪了!

萧峰大笑:“风兄,萧峰只是凡夫俗子,想不了太多道理!

所能做的,就是大辽攻宋,我会力阻,大宋攻辽,也会力抗而已!”风逸道:“我自然知道你的想法,可是只怕你无能为力,耶律洪基野心勃勃,对大宋虎视眈眈,你前脚力谏,后脚就得吃牢饭。

你虽武功不惧,可人家难道不知,不会对你下毒暗算?”

萧峰一愣,他对于耶律洪基有救命之恩,还结拜为兄弟,他会下毒对付自己?

风逸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为了与扫地僧唱反调,因为从他与扫地僧见面,就已经斗上了。

真正的比武就是口中论道,手上比试,气盈势胜。

有自己在的情况下,仍让扫地僧唱独角戏,将所有人唬的一愣一愣的,那自己就是败了,待会交手胜算大跌。

二则提醒萧峰,别栽的莫名其妙,自己替他保住了爱人,他将自己给玩死了。

扫地僧向慕容博望了一眼,叹道:“慕容居士虽是鲜卑族人,但在江南侨居已有数代,老僧初料居士必已沾到南朝的文采风流,岂知居士来到藏经阁中,将我祖师的微言法语、历代高僧的语录心得,一概弃如敝屣,挑到一本《拈指法》,却即如获至宝。昔人买椟还珠,贻笑千载。

两位居士乃当世高人,却也做此愚行。”

慕容博眼见萧远山的行为都被老头知晓,所以自己在藏经阁的事,自然也瞒不过他去,不发一言。

只听那老僧又道:“可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武功,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绝技逐步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

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想要传授令郎,奈何他年纪尚轻,功力不足,无法研习少林七十二绝技,所以你传授给了这位吐蕃国师。”

慕容复瞪着老僧,面皮涨红,他感觉被冒犯到了,什么就功力不足了?

老僧看了鸠摩智一眼,徐徐道:“大轮明王,你错了,全然错了,你想贯通少林七十二绝技,却又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

鸠摩智适才被他说自己大难已在旦夕之间,本就不忿,此刻声音一扬,语气中透出愤激:“什么大难临头,次序颠倒,大师莫非只会危言耸听?”作为被吐蕃子民敬为天人的国师,他无疑有着一份强烈的自信。

那老僧道:“不是危言耸听。你曾练过‘逍遥派’的‘小无相功’吧?”

鸠摩智又是一惊,自己偷学逍遥派“小无相功”,从无人知,怎么这老僧却瞧了出来?

但随即释然:“适才风逸说我学了小无相功,多半是他偷听到的,何足为奇?”说道:“大师,小无相功又怎了?难道一人不能身兼佛道两家之所长吗?”

扫地僧见他一副刚愎自用的样子,摇头道:“小无相功精微渊深,可据以运使各家各派武功,以此为根基,本寺的七十二绝技,倒也皆可运使,只不过细微曲折之处,不免有点似是而非罢了。”

阿紫道:“大师,这话我大哥都说过了,你能不能有些新样。”

那老僧微微一笑道:“明王若只修习本寺七十二绝技的使用之法,其伤隐伏,虽有疾害,一时之间还不致危及本元。

可明王此刻‘承泣穴’上色现朱红,‘闻香穴’上隐隐有紫气透出,‘颊车穴’筋脉震动,种种迹象,显示明王在练了少林七十二项绝技之后,又欲融会贯通,将数项绝技并而为一……”他说到这里,微微摇头,眼光中大露悲悯惋惜之情。

鸠摩智学会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后,觉得功法种类太多,不如将若干功法相近者合并,但并来并去,甚感心烦意躁,头绪纷纭,难以捉摸,难道那老僧所说确非虚话,果然是“次序颠倒,大难已在旦夕之间”么?

转念又想:“练功不成,因而走火入魔,原是常事,但我精通内外武学秘奥,岂是常人可比?这老僧大言炎炎,我若中了他的诡计,鸠摩智一生英名付诸流水了。”

老僧见他脸上初现忧色,但随即双眉一挺,又是满脸刚愎自负的模样,显然将自己的言语当做了耳畔东风。

风逸笑道:“大师管的太多了,无论是吐蕃国师修炼少林绝技走火入魔,还是去天龙寺夺取六脉神剑,哎呀,这宁玛教与少林寺、天龙寺都是本国举足轻重的教派,双方生了嫌隙,啧啧,那就好玩多了。”

此话一出,鸠摩智心中大震,霎时间面红筋涨、汗出如浆。

慕容博轻捻须脚,大笑道:“风大侠此言大谬矣,当年我与萧兄大战,明王在一旁观战,我与明王事后详谈,得到不少裨益,这才将少林绝技相赠,只是提到六脉神剑乃是天下第一剑,哪有什么用意?”

风逸淡淡道:“那就看明王怎么想了。”

鸠摩智乃是聪慧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当日慕容博以秘诀相赠,鸠摩智曾疑他不怀好意,但展阅秘诀,每一门绝技都精妙难言,详加研察,自是真假立判,当即疑心尽去,自此刻苦修习,每练成一项,对慕容博便增一分感激之情。

只是今日知晓他乃燕国后裔,想到当日他清隽若仙的面容,谦恭有礼的神态,何像是有半分恶意?可想到他要让自己用六脉神剑换取少林绝技,这不就是要让吐蕃与大理生嫌吗?

大理段氏又与少林寺交好,若真如这老僧所言,自己修炼少林绝技走火入魔,或去大理夺取六脉神剑成功,吐蕃与大理、大宋都会生仇,说不定慕容家又可以浑水摸鱼,兴复燕国呢,其人心计之深,令人思之不寒而栗!

“阿弥陀佛!”老僧眼见风逸一言就让鸠摩智心神大乱,宣了佛号,喟然道:“本派武功传自达摩老祖。佛门子弟学武,乃在强身健体,护法伏魔。修习任何武功之时,务须心存慈悲仁善之念。倘若不以佛学为基,则练武之时,必定伤及自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

忽听得楼下说话声响,跟着楼梯上托、托、托几下轻点,七八个僧人纵身上阁。

当先是少林派两位玄字辈高僧玄因、玄生,跟着是神山、神音、道清、观心等几位外来高僧,其后又是玄垢、玄净两僧。

这些僧人均是大有修养的高明之士,看见众人都在听一个陌生老僧说话,当下也不上前打扰,站在一旁,且听他说什么。

那老僧仿佛不觉,继续说道:“但如练的是本派上乘武功,例如拈指、多罗叶指、般若掌之类,每日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戾气深入脏腑,愈陷愈深,比之任何外毒都要厉害百倍。

大轮明王原是我佛门弟子,精研佛法,记诵析理,当世无双,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虽然典籍淹通,妙辩无碍,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中的戾气。”

群僧只听得几句,便觉这老僧所言大含精义,道前人之所未道,心下均有凛然之意。有几人便合十赞叹:“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老和尚果然会故弄玄虚!”阿紫却是不以为然,说道:“我大哥说少林寺名扬天下,靠的是武功,可不是什么侠义慈悲之道!”

几名老僧听了这话,各个吹胡子瞪眼,只有鸠摩智微微一笑,心道:“嗯,也对,说不定这老僧是为了怕少林绝技外传,才装神弄鬼,让人心生恐惧。

毕竟慕容博他自己也练了少林绝技,他对我用心不纯的地方,就是撺掇我去大理夺经之事。”

扫地僧淡淡瞥了阿紫一眼,淡淡道:“姑娘是逍遥派高手,老僧如能聆听高见,也愿闻其详!”

阿紫看了风逸一眼,见他并未阻止,小手背负,边走边说道:“我大哥说,武学由表及里,武力之强弱在于内力与招式,只要内功修为到了绝顶之境,这招式浅薄无聊,一望可知。

然而无论内功也好,还是招式也罢,全由人心驾驭。尤其内功高深莫测,所以要求神意相印,心与气合,方能有所成就。

你口中所谓的慈悲之意,实际上是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他们心性蒙尘,内力修为不到,修练少林武功时,又与武功法意不合,导致自己心动神摇,不得其法,日积月累,积重难返,这才有今日祸患!

正所谓没有无量的气度,却要去练无量的武功,乃是自取其祸。

譬如丐帮绝技降龙掌,需要内外相辅,自成一体,若是胸襟不够,必然境界有亏,难登大雅之堂。

比如丐帮前任帮主汪剑通,就曾被萧老英雄打成狗,可我姐夫用出来,就是无坚不摧,老子赢不过儿子,原因只在于我姐夫的心性更加契合降龙掌。”

风逸这三个月与阿紫游山玩水,自然不停将武学精义灌输给她。

阿紫与扫地僧若是动手放对,自是以个人论,绝非对手。

可只口中论道,她聪明伶俐,只是将风逸的言语搬了出来,那就相当于风逸与扫地僧对决了。

众人起初以为阿紫小小女娃哪配与扫地僧论道,然而随着她一板一眼说将出来,无不耸动。但又一想这是风逸给阿紫说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阿弥陀佛!”老僧笑道:“风居士好见识,所谓大道至简,万事万物到了顶尖,其中道理却也殊途同归,相差无几。”

阿紫笑道:“我大哥还说,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佛法度人,就是攻心之举,只是一些人执念深重,任凭你的道理再大,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听的。

那么想要让他好好听自己的道理,最终还得靠手上功夫,收拾的他服服帖帖,让他向东,他不敢往西,那时候就算度化他了。

大师,你说对不对?”

众人听的呆愣住了。

扫地僧那颗古井不波的老脸也微微抽搐了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