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67章佛祖保佑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67章佛祖保佑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有的专练下盘,有的专练轻功,有的以拳掌见长,有的以暗器取胜,或刀或棒,每一门各有各的特长,也各有各的内功心法。

比如般若掌有般若掌的内功,摩诃指有摩诃指的内功,大金刚拳有大金刚拳的内功,泾渭分明,截不相混。是故少林虽有人同精数门绝技,那也是以互相并不抵触为限。

这一节少林诸高僧固所深知,神山、道清等外僧也皆洞晓,所以鸠摩智说自己身兼七十二绝技,均当他是在口出狂言,大言欺世。

但当鸠摩智露了一手,的确是截然不同,有刚有柔的少林武功,均是自愧不如,无言以对了。

可阿紫与风逸却是看的明白,敢情鸠摩智施展的少林绝技虽然神奇奥妙,可他运用大金刚拳、般若掌、摩诃指以及袈裟伏魔功的内功,却是逍遥派的“小无相功”。

这“小无相功”是道家之学,讲究清静无为,神游太虚,较之佛家武功中的“无住无着”之学,名虽略同,实质大异。

虽不能说鱼目混珠,但终究似是而非,指鹿为马,混淆是非,绝非鸠摩智所说的身兼七十二门绝技。

阿紫得了无崖子功力,其内不光是北冥真气,还蕴含“小无相功”,天山童姥曾对她说过“小无相功”的运用之法,但这小无相功乃是李秋水独门神功,童姥所知也属有限,直到后来风逸与阿紫在灵鹫宫地下石室的壁上圆圈之中精研武功,阿紫又得风逸指点,对“小无相功”的高深秘奥,大有体会。

是故鸠摩智一出手,阿紫便看出端倪,只是风逸让她看,不要插手,才未开口。

此时阿紫又见鸠摩智以逍遥派的武功显摆,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大为不忿,就想拆穿。可风逸再次阻止,阿紫也只好作罢。

风逸深知鸠摩智此来,就是为了挑了少林寺,而凭他的武功,少林寺无人能敌。这次没了虚竹解围救场,弄不好扫地老头就能提前出场,所以他想静观其变。

毕竟风逸此来少林,虽想看热闹,着重目的却是一会扫地僧。

“阿弥陀佛!”玄慈长叹一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老衲数十年苦学与国师的武功比起来,实在不足一哂。少林寺的旧规矩,只怕大有修正余地。”

鸠摩智心中得意,暗骂少林和尚见识浅薄不识得自己小无相功,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合十说道:“善哉,善哉!方丈师兄何必太谦?”

玄慈合十道:“少林武功博大精深,只是我辈习艺未精,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大殿众僧亦不约而同,口宣佛号,皆是垂头丧气,大殿一片苍凉。

少林派数百年来享誉天下,执中原武学之牛耳,此时方丈被逼到如此田地,不但自认少林派技不如人,而且所定规矩也未必合理恰当。

这么一来,不但少林寺一败涂地,亦使中土武人在番人之前大丢脸面。

神山、观心、道清、觉贤、融智、神音诸位外僧也均觉面目无光。

阿紫奇道:“难道他们就看不出来?”

阿紫以为少林寺名传天下,鸠摩智以小无相功催动少林绝技,这些高僧总能看出才是,谁知他们无人直斥其非,反而认栽,很是疑惑不解。

她武学见识有限,又怎知这小无相功博大精深,威力绝不在任何少林绝技之下,又是道家武学,大殿上却全是佛门弟子,武功再高,也不会去修习道家内功,

何况“小无相功”以“无相”两字为要旨,不着形相,无迹可寻,若非本人也是此道高手,决计看不出来。

玄慈、玄难、玄寂、玄渡等人均是当世高手,见识极高,也察觉出鸠摩智的内功与少林绝技似是而非,颇有不同,然则又想少林武学源于天竺,天竺与中土所传略有差异,自属常情。地隔万里,时隔数百年,少林绝技又多经历代高僧兴革变化,两者倘若仍是全然一模一样,反而不合道理了,是以丝毫不起疑心。

鸠摩智好整以暇,轻挥袍袖,细整衣衫,微笑道:“玄慈方丈既然这样说,那是自认贵派七十二门绝技大有毛病了,甚或根本并非贵派所自创,那这个‘绝’字,须得改上一改了。”

玄慈默然不语,心中如受刀剜。

玄难白眉连耸,厉声道:“国师神功惊人,我等佩服之至,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呢?”

“玄难大师此言差矣!鸠摩智笑笑,目视众僧,微笑道:“其实以小僧之见,少林寺不妨就此散了,诸位高分投清凉、普渡诸处寺院托庇安身,各奔前程的好。

便欲投身吐蕃国改修密宗佛法,拜于上师喇嘛座下,小僧也可代为设法先容。岂非胜在浪得虚名的少林寺中苟且偷安?”

他此言一出,众僧哗然,少林群僧悲忿满面,有的怒形于色,有的磨拳擦掌,有的大声呵斥。

玄痛朗声说道:“国师果然是想以一人之力将我少林寺挑了吗?”

风逸之前与阿紫小声低语鸠摩智用意,玄字辈高僧也都听见了,只是以为他以小人之心度佛门高僧之心,怎料这位佛门同道果真想要挑了少林寺,好让自己名垂千古。

只见鸠摩智目光一转,傲然笑说道:“玄痛大师言重了,小僧安敢如此狂妄?

只是小僧孤身来到中土,这武林高手虽多,真英雄却也有数,比如风大侠的武功就让小僧拜服之至。

此番听说少林寺召开天下英雄大会,本想看看这号称中原武林泰山北斗之地,究竟是怎样一副庄严宏伟的气象,能否配得上五岳之中嵩最尊之说。

可听了诸位高僧之言,看了各位高僧之举止,嘿嘿,似乎还及不上僻处南疆的大理国天龙寺。唉!这可令小僧大失所望了。”

玄难说道:“出家人早无争强好胜之念,国师说我少林不及天龙寺也好,天龙寺不如少林寺也罢,正所谓佛无南北,又有何差别?

玄难领教国师高招!”

说着缓步而出,大袖飘动,袖底呼呼呼的拳力向鸠摩智发出。

鸠摩智微微一笑道:“久慕玄难大师的‘袖里乾坤’威震天下,今日得见,幸何如之。”说着也是大袖飘动,挥拳送出。

二人这门功夫乃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之一,叫做“袖里乾坤”,衣袖拂起,拳劲却在袖底发出。

少林高僧自来以参禅学佛为本,练武习拳为末,嗔怒已然犯戒,何况出手打人?但少林派数百年来以武学为天下之宗,又岂能不动拳脚?

这路“袖里乾坤”拳藏袖底,形相便雅观得多。衣袖似是拳劲的掩饰,旨在令敌人无法看到拳势来路,攻他个措手不及。

殊不知衣袖之上,却也蓄有极凌厉的招数和劲力,要是敌人全神贯注地拆解他袖底所藏拳招,他便转宾为主,径以袖力伤人。

这一个是领袖武林的少林高僧,一个是称雄西域的吐蕃国师,均是当今武林非同小可的人物。

霎时间,两袖相接,就听哧哧作响,鸠摩智衣袖鼓起,玄难就觉一股洪沛力道从对方衣袖传来,正自全力抵挡之际,对方袖劲忽生巧劲,虽然轻微,却让自己朝前踏了半步。

鸠摩智大金刚拳一拳早出,神速如电,劲道十足,但两人的手都藏在袖中,旁观众人也看不出其中玄妙。

玄难心中忽起不妙之感,正要往后疾退,鸠摩智拳劲已然及身,玄难避无可避,拳头急急挥出。

只听“噼啪”一声轻响,两人拳头相撞,玄难只觉一股霸道无比的内力汹涌而来,这与自己师兄的大金刚拳绝不是一回事,闪念间,已经身不由主,连退三步。

玄难惊怒交迸,就觉五脏六腑也似翻转了过来,霎时气息一滞,噗的一声,鲜血喷出,登受内伤。

鸠摩智并不追击,双手合十,微笑道:“承让承让,达摩院首座内力深厚,果然名不虚传。”

众僧无不心怀不满,二人招式一模一样,结果玄难吐血,鸠摩智却是若无其事,高下立判。

可他还说什么内力深厚,名不虚传,简直岂有此理?

阿紫轻哼道:“你这和尚得了便宜还卖乖!”

鸠摩智微微一笑,并不回应。

玄难内伤沉重,咳嗽不止,心中甚是不忿,想道:“这人用的少林绝技,耍的却非本派内功。”只是被闭住了气,却说不出话来。

玄痛面色一沉,脸色极是骇人,冷冷地道:“国师,你出手如此狠辣,这岂是佛门之士所应为?”

鸠摩智微笑道:“拳脚无情,既然出手,伤亡在所难免,玄痛大师不满小僧,这就请下场赐教吧,若是小僧技不如人,或生或死,岂有他言?”

玄慈皱眉道:“大轮明王名动八表,却如此蛮横,不嫌有失风范吗?”

“不对。”玄难一口气息缓了过来,两眼大张,蓦地叫道:“国师耍的少林绝技,非我本门武功,还说什么身兼七十二绝技,岂非大言不惭?”

这话一出,使得在场之人俱都一怔。

众僧以为鸠摩智用的也是少林绝技,但玄难这样说,必然不是无的放矢。

鸠摩智眉头拧起,心中疑惑:“他怎知我耍的不是少林武功?”继而心中明白,心道:“少林高僧果然有几分道行。”

原来少林派系佛门武功,出手的用意均是制敌而非杀人,鸠摩智一心想要大杀少林寺的风头,是以看似用的少林绝技,但刚才为了快速求胜,却以‘火焰刀’运功,出手太过凌厉。

旁观者被衣袖所遮,没看出来,玄难作为身受之人,感知的非常明白。

阿紫忽地好奇道:“大哥,姥姥不是说小无相功只有李秋水会吗?这和尚怎么也会?莫非他也是逍遥派传人?”

风逸淡淡道:“学了小无相功就是逍遥派传人,那也不见得。”

阿紫撅嘴道:“怎么不见得?难道这小无相功还是这位国师偷来的不成?”

风逸冷笑道:“小无相功乃是道家之学,渊深难测,虽能以此催动少林绝技,但不免有些似是而非,若说这就是少林绝技,岂非贻笑武林?”

风逸一眼就看出鸠摩智出手看似浑成,其实也有缝隙,说着拂袖一挥,大雄宝殿的铜鼎滴溜溜打起了转,与适才鸠摩智所施展的“袈裟伏魔功”如出一辙。

他又手起一拳,朝鼎击了出去。这一拳势挟劲风,显见力道不小,但这鼎竟然没有发出任何声息,可旋转不停的铜鼎瞬间停止,鼎内灰尘也没有弹起一点。

众人正自不解,却听“哗啦”一声,这块铜鼎直接四分五裂,边缘齐整,有若刀割一般。

风逸拳掌击出,铁门大石都能打的粉碎,击破一块铜鼎,那是潇洒裕如。

好多僧人并未亲眼见过风逸施展武功,只是看他举止疏慢,来到这大雄宝殿最多之事,便是与他的小情人窃窃私语,很多年轻和尚对他不免心生轻视。

此时突然显出这般神通,千余僧人均是一惊,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才明白,鸠摩智为何一来,话里话外,就引导风逸说出不插手他与少林之事。

看来是怕风逸的绝世神通。

鸠摩智更是大为难堪。

风逸微微一笑道:“国师,风某是不是也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了?”

众人哪里还不明白,阿紫与风逸一唱一和间,已经将鸠摩智的底给掀了出来。

玄寂冷笑道:“原来国师所谓的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是这样的精通法!”

转眼望去,鸠摩智脸色阴沉,俨然十分震怒。

风逸本不想多事,怎料鸠摩智出手狠辣,直接击伤玄难。

风逸想到玄难对于自己的尊重,自然大为不满,虽不出手制他,也要揭破他的底子,让他无法装逼。

鸠摩智本来志得意满,一脸和气,此时大感颜面扫地,也不装高僧风范了。

登时两眼翻起,冷笑道:“原来中原武林最厉害的高手是个言出无信,食言而肥之徒。

这号称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寺,更无大将之才,也只会依靠外人打压佛门同道。

嘿嘿,这简直就是沽名钓誉,浪得虚名!”

阿紫听他说言而无信之徒,这明显说的就是风逸,霍然起身。

“阿弥陀佛!”玄慈一声佛号:“姑娘无须介意,这是少林派与国师的事,且看少林寺如何抗击这西来高僧!”

群僧都明白,鸠摩智的绝世神通,场上除了风逸,绝对无人可敌。

然而风逸武功虽高,却非少林门人,即使他出手将鸠摩智打发了。

可有识之士也均知少林派是因人成事,非依靠别派武功不可,不免为少林派门户之羞。

就算此时没有外人,但这些有道高僧,岂能作自欺欺人的行径?

风逸握住阿紫的手,将她拉的坐下,让她稍安勿躁。

到了这关键时刻,对于少林寺如何破局,他是最为期待的。

玄慈方丈看向鸠摩智,冷冷道:“风大侠与国师都是敝寺的客人,敝寺建寺以来,切磋武技,也是平常之事。

可如国师这般以旁门武功冒名本寺武功,前来找茬的,却是头一遭!

本寺虽是佛门弟子,却也有护法降魔之心!”

霎时间,大雄宝殿之上三十多位玄字辈僧人腾地站起身来,朝着鸠摩智怒目而视。

如此阵势,饶是鸠摩智身怀绝顶武功,也是心下发颤。

可他旗枪不倒,双眉倒竖,浑不似原本笑容可掬的模样,沉声道:“少林寺乃名门大派,求助外人不得,又要以众欺寡,倚多为胜,数百年令誉之下,却多是厚颜无耻之辈,这就一起上吧,小僧又有何惧?”

说着双手摆了一个架势,盯着众人。

鸠摩智天生睿智,自少年时起便迭逢奇缘,由密教宁玛派上师授以“火焰刀”凌虚发劲的神功,在吐蕃扫荡黑教,威震西陲,功力见识均已臻于极高境界。在大理国天龙寺中连胜枯荣、本因、本相等高手,其后捉了段誉,因缘际会,在苏州王家的“琅寰玉洞”取得了小无相功秘笈。

阅习之下,便觉踏入了武学中另一崭新天地。

佛学武功以“空”为极旨,道家内功则自“无滞、无碍”而趋“无分别境界”,两者虽殊途同归,练到极高点时甚为相似,但入门手法及运用法门毕竟大不相同。

而且鸠摩智得到小无相功秘籍之时,这本书乃是李秋水所留,总分为八本秘籍,为了防止旁人偷学,更是写成了药店账册。

当时丁春秋为王夫人解释小无相功,鸠摩智才知其中端地,他隐身不出,一直偷听。

谁料丁春秋也拿走了其中的第七本,自行研习,这就导致涉及冲脉、带脉、阳维、阴维等奇经四脉的秘籍少了一本。

鸠摩智只好偷走了另外七本,回到吐蕃,依照功诀,从第一本练到第六本,又将第八本中所载的奇经四脉练成,再转回头练所缺第七本中所载的奇经四脉时。

竟遇上了若干阻滞,好在冲脉、带脉的功行不常使用,他也不以为意,心想其余常奇十六脉的功行融会贯通之后,这余下奇经四脉的功行水到渠成,自能融通。

然而到了中原之后,却败在风逸手中,可在擂鼓山上,风逸谈起武学精义。

鸠摩智虽然贪嗔痴三毒俱全,然而悟性却是极高,若不然也不能凭借残缺一本的“小无相功”秘籍,将其练到运使少林绝技,为一众高僧所不察之地步。

风逸在擂鼓山一席话,如慕容复之辈只是隐有所悟,鸠摩智却是心头大为震动,只觉这话中大有文章,所以才立刻离开。

他找了一处秘地,焚起清香,参悟神功。虽然败在风逸手中,心中耿耿,但觉近半年的修炼,又有极大精进,对于风逸的怨气也少了不少。

下一步便想将多年苦练的少林绝技与本身武功相融合,纳入一身。但闻少林寺要召开武林大会,便想以小无相功运使少林诸绝技,当可入少林而尽败诸僧,令少林派一败涂地。

自己单枪匹马斗倒这座闻名当世武林的古刹,固然可以名垂千古,也能为吐蕃建立不世奇功,不枉国师之名。

毕竟这英雄大会的东道主都不在了,中原武林还开什么大会?

他鸠摩智以后就是武林中的神话人物,足以超越少林之祖达摩祖师。

怎料他的小无相功却被风逸与阿紫给认出来了,致使少林寺觉得自己被愚弄。

一众高僧要一拥而上,自己如何能敌?

便以言语挤兑,要少林派与自己单打独斗。

少林僧众听了鸠摩智这话,自然明白他的用意,玄字辈高僧面面相觑,俱感今日之事太过棘手了。

玄难乃是少林寺仅次于玄慈的高手,连他都被鸠摩智轻松击败,玄慈上去也是一败涂地的结果。

但若真的一拥而上,少林寺必然令誉不在,纵然击退鸠摩智,以后还怎么能在武林中立足!

说来说去,少林寺都要丢脸。

简直就是虽胜尤败!

玄慈面露凄然之色:“我佛慈悲,少林浩劫,贫僧愧为掌门,众位师兄弟,暂请退下。

老衲今日当与少林共存亡!”说着缓步而出,目光淡淡有神,注视鸠摩智。

三十余位玄字辈高僧齐声念诵“阿弥陀佛”,其音悲壮肃穆,他们明白少林寺已经到了存亡荣辱的大关头。

玄慈方丈单挑大轮明王,这是已经有了殉寺之心。

因为他既不能下令一拥而上,也不能下令让少林弟子去别寺容身,除了死,再无解脱。

“好!”鸠摩智若无其事,朗声说道:“少林寺是否浪得虚名,江湖除名,就全看方丈大师斤两如何了!”

他话音未落,忽听山门外有人洪声长笑,一道豪迈雄壮的声音响了起来:“是谁让少林寺江湖除名,好大的口气!”

这声音也不如何响亮,但清清楚楚地传入了众人耳中。

众人均是愕然相顾,风逸也不例外,又是吃惊,又觉好笑,心道:“乖乖,这少林寺莫非真有佛祖保佑,这他妈也行?”

闪念间,大雄宝殿门口闪出一条大汉。

只见他身材魁梧,一张国字脸,虽是一身布色布衣,也不掩眉间凛然之气。

一见此人面目,众人无不动容。

普渡寺道清大师精于相人,不自觉暗暗喝了一声彩:“好个豪雄人物,大将之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