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29章结果自然成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29章结果自然成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峰到了码头,就见一艘船身黝黑的大船,白帆如云,驶向了江心,当即朗声道:“风兄何必为我预作安排?”

他用内力说话,字字如雷。

便听风逸的笑语声顺风而来:“你想多了,我说了,人心易变,

将来的事会是怎样,谁又知道?怎能预料?

请你牢记,所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萧兄,多保重。”

他语调冲和,就如耳语一般。

萧峰虽然只是粗通文墨,但降龙掌出自易经,这话的意思倒也明白,当即拱了拱手。

直见大船成了一个黑点,消失目前,才与阿朱相携而去。

阿朱小声咕哝道:“这个人说个话,还打哑谜,怕别人听到么?”

萧峰笑道:“风兄这话是在说武学道理,只有刚柔并济,阴阳相合,才能造化无穷。”

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说他太过刚明正直,虽然锐不可当,却刚则易折,必须济以冲和,方是长久之道。

阿朱却将阴阳相合,给理解差了,面颊微红,如染胭脂,啐道:“真是不羞!”

萧峰哈哈大笑,挽着阿朱,买酒大喝去了。

他本就是洒脱之人,只是种种人生至情与仇恨恩怨掺杂一处,让他无计可施,无能为力,这才纠结于心,难得解脱。

此刻听了风逸这番开导,豪气重复,只觉天下再无难事。诚如风逸所言,与其烦恼,不如先玩个痛快!

……

船只顺江东下,风逸便进了船舱,又将易筋经掏了出来,看来看去,左思又想,全无头绪,想到烦恼之处,只好走出舱外散心。

此时月落波心,江水如洗。

风逸望着江心明月,心境忽然空灵起来,与少林四玄一战历历在目。

他与几人虽然只是对了一掌。

但对于他们的掌力走向,风逸却也察觉的一清二楚,用《易筋经》的经文注义加以印证!

心下暗叹:“这易筋经果然博大精深!”

因为几人诸般掌法皆不脱其藩篱,文中精义将他们的掌法奥妙包含其中。

可令风逸烦恼的便是,意思懂了,但想让易筋经上身,却是毫无反应。

黄婉儿走出船舱,但见风逸时而埋头苦思,时而眉飞色舞,一会儿如老僧枯坐,一会儿又站起身来,比比划划。

见他这副样子,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风大哥,你做什么?”

风逸还过神来,说道:“我在想武功。”

黄婉儿来到船头,与他并肩坐下,眺望江月,聆听涛声,忽道:“伱武功都练的这么高了,还不知足吗?”

风逸笑笑,柔声道:“不是不知足,是环境不同,想法不同。你觉得我武功很高,倘若这世上真有朝游苍梧暮沧海,凌波起舞,踏浪而行之人,你还觉得我行吗?”

黄婉儿笑道:“那岂不是神仙了?世上哪里有仙!”

风逸心道:“这世上或许没有,但别的地方未必没有。”

黄婉儿见他久久不言,忽地转身,钻入舱中,自顾自地睡去了。

这一日,船到了九江口,停靠岸边,此时太阳沉西,江水粼粼,黄裳夫妇与女儿都到甲板上看美景。

风逸也上到甲板,就听附近蓬船上有人粗声大气地说:“乔峰这贼子忘恩负义,残忍好色,真是个王八蛋啊!”

风逸听到这句话,不由留上了心。

一人接道:“乔峰忘恩负义,残忍倒也听说,好色这是从何说起啊?”

“所以说你们见识少,你们想想乔峰这王八蛋能杀他义父义母以及授业恩师,可他单身去赴聚贤庄英雄大会,竟然只是为了医治一个少女之伤。

大家想,他对义父义母和授业恩师十分狠毒,对女人偏偏情长;这种忘恩负义,不近人情的混蛋,说他残忍好色,难道说错了?”

“是啊!”

“说的不错!”

“看的明白!”

风逸听了,心下一叹:“乔峰堂堂男儿,在中原人眼里,竟然只是一个忘恩负义,残忍好色的评价!”

但又一想,对于不知真相的人来说,仿佛也不能说错!

思忖间,又听道:“但乔峰也就罢了,他终究是契丹人,与我汉人不同,作出禽兽之行,也是人之常情!

可那个风逸更是一个是非不分,虚张声势,狐假虎威,好色无行的小人!”

黄家人正在低声交谈,突然微微一静。听到自己名字,风逸也不禁偏过脸去。

“这话怎么说了?”

有人自然问出了他们想问的。

“在聚贤庄英雄大会上,风逸不过是杀了一个小小云中鹤,大会上武功胜过他的英雄好汉没有七八十,也有五六十,可笑他还觉得自己很行!

为乔峰张目不说,居然还对姑苏慕容口出不逊之言,那是何等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可江湖路窄,慕容公子在樊楼将他给堵住了,向他指明挑战,他却吓得抱着娘们跑了,他臭妹子的,你说可不可恼?”

黄家父女四道目光齐向风逸投来。

就听一人又道:“是啊,说起来,我在聚贤庄第一次见风逸这人,我就觉得他不行!

没有多大本事,只是看乔峰威名太大,借着他的名头,在那里耀武扬威!”

又有人道:“这种人不自量力,却爱管闲事,遇上姑苏慕容这种与乔峰齐名的高手,乔峰吓不住人家,他自然只能落荒而逃了,看着吧,人生何处不相逢,他能跑一次,跑不了二次,这人迟早横死!”

听他诅咒自己意中人,黄婉儿再也忍不住,就要跳过船去,却被风逸按住,将她拉回了舱。

黄婉儿突然哭泣起来,道:“都是因为我,你才被迫离开,你听他们说的多难听!”

风逸笑道:“乔峰成名多年的顶尖豪杰,都被说成了狗屎,我初出江湖,又算什么?”

黄婉儿一抹眼泪,气道:“那你何以不让我给你出出气!”

风逸笑笑道:“欲成大树,岂能与草木腐草争高低?”

他不用去看,只听声音,都知道这些人只是江湖上不入流的货色,聚贤庄门朝哪开,或许都不知道。

像这种“网爆他人的键盘侠”,风逸前世就见多了,隔着网线,仿佛能上天,可在现实中什么也不是。

但这种人世上却有很多,哪里计较的过来!

黄裳笑道:“说的好,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像这种人,世上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悠悠之口岂能一手掩住?

你因为这种闲言碎语,就哭了,那修身炼气的功夫,都到哪里去了?”

黄婉儿哼了一声:“我可不是丈夫,我是小女子!”

风逸与黄裳都哈哈大笑起来。

就听黄婉儿又道:“不过我总算理解大哥为什么要帮那个萧峰了!”

“哦?”风逸很是惊奇。

黄婉儿道:“我听你说了他的事,他受了这么多冤枉,又是被自己爹爹诬陷,看起来还是豪气逼人,的确很是勇敢,是个男子汉。

你帮他,这叫英雄惜英雄,好汉重好汉!”

风逸笑道:“我可不算英雄好汉。”

“我不信!”黄婉儿摇头道:“大哥,你觉得这一生你做过最英雄的事,是什么?说给我听,好不好?”

风逸一生身经百战,英雄好汉之事,当真说不胜说。

但他总觉得就是自己走了狗屎运,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也从不对人述说,但听黄婉儿问起,便道:“我没有最英雄的时候,要说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的确有一件,但那也是有人相助,我自己贡献不大!”

他觉得自己最牛逼的,就是去蒙古草原,千里奔袭,杀了忽必烈,改变了原轨迹中汉人被蒙古人统治的事件。

但也有多人相助,非他独力完成。

黄家父女却是听得莫名其妙,但见他不在申说,便也不问了。船舶重新起航,这一日终于到了长江之尾。

江水到此,东连大海,又沿海而下,不日到了福州码头。

众人前往黄家,到了一处粉壁朱门的高大宅子,弯弯曲曲经过几进大门,风逸被安置在厢房,休整了几日。

这天清晨,吃过早饭,风逸到了黄裳书房,拿出黄皮小书,正是那本梵文经书。

这时黄婉儿也进来了,风逸让她用水将书页沾湿了,忽见书页上的弯弯曲曲的文字之间,竟现出一行汉字:“摩伽陀国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又见汉字旁有个蜷发虬髯的外国僧人。

姿式奇特,脑袋从胯下穿过,伸了出来,双手抓着两只脚,身上画着的许多极小的红色箭头。

黄婉儿怪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书中图形,是用天竺一种药草浸水绘成,湿时方显,干即隐没。

黄裳看了看,说道:“摩伽陀国,天竺之地,原来这本书一书两经,都是内功心法,有意思!”

黄裳学识渊源,学武之后,以广博的学问推演武理,甚是举重若轻。

风逸则见识过人,又修炼过《血刀经》这种化外之学,二人联手解读《神足经》,不到两个时辰,便将这些古怪姿势上的运功路线,一一搞了个清楚明白。

这图中姿势与运功线路,已非原书《易筋经》,而是天竺一门极神异的瑜伽术,传自摩伽陀国,叫做《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经》,乃是天竺古修士所书,本是练功时化解外来魔头的一门妙法。

天竺一位高僧见到该书,图字既隐,便以为是白纸书本,辗转带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录达摩祖师所创的《易筋经》,却无人知道为一书两经。

少林上代高僧按照书上梵文显字练成易筋经神功,却与隐字所载的神足经全无干系。

解完字句,黄裳叹息道:“没想到这些化外之士,竟能将人体经脉气血钻研到了这个地步,许多道理,都是九阴真经中所没有的。”

风逸道:“九阴真经上有的,它不也没有吗,这叫各有所长!”

黄裳点点头:“这倒也是!武学之道果然博大精深,难怪你要截长补短!”

风逸沉思片刻,说道:“易筋经练不成,再试试这个。”按照古怪姿势运功。

他九阴神功已经阴阳互济,根基充足,不怕佛道功夫混练,便依照《神足经》所言,依次修炼。

黄裳与黄婉儿也各自修炼神功,如此过了一个月。

这天午后,风逸感觉功力有所精进,便来找黄裳。

黄裳正端坐桌边,一手抱着经书,一手悠悠品茶,听到他来,放下茶碗,抬眼望来。

风逸与他目光一交,心中陡生异样,但觉黄裳给人一种沉渊静海,深不可测的感觉,当即一惊。

黄裳见他神色异常,说道:“怎么了?”

风逸奇道:“您功力大进了?”

“有吗?”黄裳听得莫名其妙,怔忡半晌,才笑道:“我明白了。”

风逸喜道:“怎么?”

黄裳突然起身,眨眼间连拍七掌。

风逸从容应付,将七掌接了下来,却是喜形于色。

原来黄裳内力不但远胜从前,更在他意料之外。

就觉黄裳真气阳和充沛,浩气磅礴,与九阴神功大有不同,退后两步,喜道:“黄先生,你这是练了易筋经?”

黄裳捋须道:“貌似是的。”

风逸作揖道:“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这些时日一来,他抱着易筋经毫无头绪,入门都做不到,但黄裳明显有了成果。

黄裳踱开几步,眺望窗外,缓缓道:“传说佛祖释伽牟尼出生时,指天画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你懂其中意思吗?”

风逸道:“那就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

黄裳失笑道:“你这叫狂妄骄矜,目中无人!”

“如你所言,佛门的:‘众生平等’,又作何解?”

风逸挠了挠头。

黄裳也不卖关子,说道:“在佛门来说,佛也好,人也好,畜生也罢,都是平等生灵。

故而这句唯吾独尊,是指明悟本心,见性成佛。

他既然成了佛,那么在他眼里的一切,都是平等了。

而达摩祖师自天竺西来,开启禅宗一脉,武功只为强身健体所用,流传后世之瑰宝,实乃他的佛法真义。因为只有读懂了佛法,才能明悟其中真义。”

说到这儿,他微微一笑,注视风逸:“明悟佛法真义,你说会怎样?”

风逸茫然不解,想了想,道:“莫非懂了佛法真义,修炼武功时,就能化戾气为祥和?”

黄裳摇了摇头,缓缓道:“这是无稽之谈。

一切武功都是以内力为根本,好比树根,招式武功为枝叶。

所谓化戾气为祥和,只是追求修炼内功时与性相合,事半功倍而已。

因为佛门之道,在于五蕴皆空,无中生有,身如宝山,不练自练,不求自得!”

风逸听了这话,面露喜色。

他突然明白了,扫地僧为什么给萧远山、慕容博各自摆了佛经让他们看,说需要用佛法化解戾气。

实际上并非佛经本身有什么神奇力量,而是让他们看佛经,好明悟其中真义,领悟空无之道,那时内心自然祥和,戾气自消。

因为他们身体的毛病,在于阴阳失调。

萧远山、慕容博一个阴气过盛,一个阳气过盛,两人最后各自还是得用内力疗伤,互相阴阳互济,这伤也就好了。

想到这里,迷惑道:“你的意思是要我多读书吗?”

黄裳笑道:“达摩法偈说:‘吾本來茲土,传法救迷情,一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后人认为这是预示佛门走向,可这一个结果自然成,不就是指明了神功之要义吗?

这门易筋经我没有刻意去练,只是翻译之时,阅览了一些佛经,翻译之后,又逐字逐句的堪对,生怕错漏,这些内容也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也不知什么时候功夫已经上身了!

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

风逸听的呆了。

他妈的!

什么叫天才?

他想到原剧情中的黄裳就是怕万寿道藏字有错漏,遂一字一字的校对,从而自悟内外武功,成为武学大高手。这次翻译了易筋经,不知不觉中就入了门。

就见黄裳摇头晃脑道:“无论是易筋经还是神照经,讲究的都是自然二字。不得刻意去求,所谓通身不必用力,就是这个道理。

‘易’者变化也,“筋”则是人身之经络,

所以,易筋经与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之术,某些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炼力炼气,运行筋脉之法也。

目的在于让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

这易筋经的内功讲究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内壮若成,是故身如宝山,不加外求。

而内壮之基础,源自本身气血。

人体气血之变,又与天地四时相通,

是故身心放空,妙悟自然,顺天应人,方合大道啊!”

黄裳以广博的学问推演武理,甚是轻松,如今又以道门之法而解佛门,更是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如数家珍。

将风逸听的如痴如醉,从这之后,风逸除了每天修炼一遍神照经与神足经,就让黄裳指点自己道学佛学,再也不去研究易筋经怎么练,就是每天背诵经文,默写经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