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20章 辞官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20章 辞官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逸拉着黄婉儿出了樊楼,时而飞屋越脊,时而在巷道中穿行,不时回头观望,来到一条巷道尽头,黄婉儿按捺不住,擦一把呛出的满眼泪,狠狠道:“你是不是与契丹人一伙的?”

风逸淡淡道:“回去见了你爹再说。”

黄婉儿也不知道见他爹做什么,又道:“那老头是不是很厉害?”

风逸面露讶色,瞥了一眼黄婉儿。见她泪光盈然,眉目间满是一种似是顽皮,又似是讥讽的笑意,却显得娇巧可人。

风逸但觉心头突兀地一跳,泛起一种异样的情绪来,连忙转过头去,说道:“你怎么知道?”眼前犹浮现着这张巧笑嫣然的面庞。

黄婉儿低声道:“伱拿我当傻子吗?”

风逸怪道:“哪有啊?”

黄婉儿白了他一眼,这才说道:“那老头离那个臭屁蛋的桌子足有两三丈远,那两女子低声说话,我什么都没听到,竟然被他给听去了,此为一奇!

况且你说只有一两人能伤的了自己,你给那骄傲公子赔礼道歉……”说到这里,顿了顿道:“呸,什么骄傲,就是个臭屁公子。

他咄咄逼人,连我都忍不住了,你还能忍住,却向那老头看了一眼,还不是怕那老头和他是一伙的,你护不住我。

你现在拉着我好像腾云驾雾一般,偏偏窜高伏低,回头观看,明显怕被人跟踪。从这三点来看,无不说明那老头厉害。”

风逸听了心下暗赞:“这女子随他爹,聪明过人。”笑了笑道:“你有这样的观察力与认知,我就放心多了。”

黄婉儿心下一凛道:“放心什么?”

风逸什么都没说,只是揽着她的纤弱身子,在黄家周围绕了一圈,这才进了黄府。

黄家老仆迎了上来,他虽为仆人,却看着黄婉儿长大,不禁哼了一声:“一个女儿家深更半夜跟男子外出,老爷知道,非得罚你!”

黄婉儿吐了吐舌头:“我去找我爹!”当先跑去。

老仆对风逸哼了一声,仿佛说他拐带幼女。

风逸微微一笑。

几人到了书房外面,室内灯火如故,进屋之后,黄婉儿挑帘进来,说道:“爹,风大哥来了。”

但见房内案卷堆积,黄裳正在伏案奋笔,哦了一声,搁笔起身,拍手笑道:“小友来的正好,老夫又有了些收获。”

风逸道:“黄先生,待会说,我现在有要事相告。”

黄裳命老仆看茶,请他入座。

风逸想了想,道:“二位稍待,婉儿,你对你爹说说刚才的事。”黄婉儿哦了一声。

风逸又出了屋子,飞身而上,伏低身子,目光四射,过了半晌,没发现周围屋顶上有动静,才下了屋子。

他是生怕黄家被人盯上。

黄裳见他进来,笑道:“不就是几句口角吗?何至于如此谨慎?”

他已经听女儿说了樊楼发生的事,并不放在心上。

风逸苦笑道:“先生没接触过江湖人物,不了解他们的秉性。这其中固然有慷慨豪迈的英雄好汉,但气量狭窄的可也着实不少。

别说口角之争,就是你在聚会之时,一不小心向谁少点了一下头,没笑上一笑,说不定无意中便得罪了人,惹上无穷后患,甚至酿成杀身之祸。

而且江湖人报仇泄恨,多数都是斩草除根,鸡犬不留,这种残忍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些所谓的英雄豪杰,也不能免。”

他想到黄裳因为杀了明教高手,这些人的亲朋好友为了报仇,杀了他一家老小,所以正色而道。

黄裳听了,只觉胸中沉闷,仿佛要窒息一般。

黄婉儿似乎害怕,两腿更是不住发抖。

黄裳见状大生怜意,忙道:“风逸,你别吓着她。”转念一想,恍然有悟。

对风逸道:“我知道了,所以你怕因为你,他们跟踪到我的府邸,伤害我们。”

黄婉儿颤声说道:“你怕他们会来杀我们……全家,所以才给那公子服输低头?”

风逸道:“也不全是。

当日我自己趟了浑水,陷入奸人彀中,只好对慕容复口出不屑以自证。这背后说人,终究是我不对,换了是我,也得讨个说法,给他赔礼也是应该的!

但这小子心高气高,又心胸狭窄,所以不受,非要与我动手。可在樊楼动手,不提他们,单只樊楼的主人,势力通天,闹将起来,我们这些江湖人,都能一走了之,可你们必会得受到责难。

最主要一点,翻译经文,才是我的重中之重,因此只好临走之时露一手武功,希望能将他们震住,让他们也不敢轻易来招惹我!

大家各有所忌,方能有平和,只是事事又岂能尽如人意,只好得多做准备!”

黄婉儿听了这话,猛然醒悟,风逸竟然在瞬息之间,便将一切考虑进去,有了权衡,如此精明睿智,她从所未见。

黄裳心中电光一闪,脱口道:“是了,慕容复,莫非他是昔日燕国后裔?”

风逸点头道:“不错!”

黄婉儿说道:“王孙公子虽然没落,但底蕴尚在,的确不可小觑。”她家学渊源,对于朝代历史比江湖草莽更为清楚。

风逸淡淡道:“这慕容复除了狠毒,倒也没什么,只是他老子非同小可!”

黄婉儿脱口道:“我知道了,那老头是他爹,所以才讥讽女子夸他。!”

风逸见她果然继承了她爹的聪慧,能想到这一层,颔首说道:“我就是有所怀疑。若真如此,那老儿心机深沉,武功高强,又网罗了不少手下,出手若不能致其死命,那就后患无穷了,家破人亡就是眼前之事!”

黄裳惊道:“此人如此狠毒厉害?”

风逸叹道:“黄先生,你听过萧远山这个名字吗?”

“萧远山?”黄裳怪道:“你说的是昔日辽国属珊大帐亲军总教头?”

风逸奇道:“你认得他?”

黄裳摇了摇头:“我不认得,却听说过。

本朝开国以来,辽国便是大敌,可是西边又有西夏,所以辽兵不南下,本朝就不会起刀兵。

这萧远山昔日累向萧太后及辽帝进言,以宋辽固盟为务,消解了不少次宋辽大战的祸殃,初时本朝并不知晓,后来消息慢慢南传,朝中大臣才知他之作为,着实是个造福万民的大圣人,人人都想辽国虎狼之国还有这样的人。

但此人突然横死,辽国说是本朝所为,边境又发战乱,说起来都是三十年的事了。”

风逸道:“此人之所以遭遇不幸,就是被慕容博所害,而他留下了一个遗孤,便是丐帮的前任帮主乔峰!”

黄婉儿恍然道:“所以你才帮乔峰杀人?”

风逸笑道:“帮他不假,可没杀人!”

黄婉儿眉透喜色,呵地一笑,忽又发愁:“那慕容复为什么说你们是魔头,乔峰杀了师父父母,你与他还杀了人家一庄几十口呢?”

黄裳听了这话,似乎也被吓住,寂然无声。

“这就是江湖仇杀的残忍,对付不了你,就对与你有关联的人下手!”

风逸冷笑道:“而所谓杀父母杀师父不是乔峰干的,凶手是一个被仇恨蒙蔽,不知好歹的人。正是乔峰的生身之父萧远山!”

黄裳又吃了一惊,

黄婉儿身子更是一抖,颤声道:“他不是都死了三十年了吗?难道……是鬼魂杀人?”

黄裳缓缓道:“莫非萧远山没死?”

风逸点头道:“是的,只是满脑子都是怎么拉着儿子与他一起怎么复仇,所以做下了血案!”

两人不料会是这样,黄婉儿呆了呆,叹道:“如此说来,这乔峰也是个可怜人,可他偏偏是契丹人!”

风逸也是叹了口气,说道:“这就叫好雨洒在荒地里,好肉都被狗吃了。”

黄裳略一默然,涩声道:“萧远山身份如此敏感,慕容博一心害他,此人恐怕目的非纯!”

他略略一顿,眉间流露出一丝愁意:“若是不出所料,此人当是为了造反!”

黄婉儿吃惊道:“造反?”吓得脸色发白,这可是抄家灭九族的大罪!

风逸心生佩服,道:“黄老先生真知灼见,一语中地,慕容家就是为了复国。”

黄裳叹道:“燕国都覆灭几百年了,他们还念念不忘!刀兵一起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遭受兵灾!”

风逸也叹道:“所以这事太过复杂,迟早得有个了断,今日无意与他们遇上,我就怕这份恩怨将你们牵扯进来。”

黄裳道:“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你既然在人前给了他面子,又偷偷给他露了一手武功,他想必能揭过吧?又何谈恩怨!”

风逸道:“能不能揭过,我们不能确定对方的做法,但失败的风险我们冒不起。

说实话,纵然我将这父子两杀了,人家的死忠与手下也有很多,找我报仇,他们做不到。

但对我的亲朋好友下手,让我伤心难过,却是一点不难,你们无拳无武,在他们面前就是待宰羔羊!

再说日后难免遇上慕容父子,我不能一直低头,必然要将其杀了。但慕容博与萧远山一样,隐藏于暗处,未必就时常在一起,跑一个,对付不了我,对付你们却是轻而易举啊!”

听了这话,父女两都盯着风逸,沉默了。

黄裳盯他一阵,点头笑道:“好,好,好。”

黄婉儿道:“好在哪里?”

黄裳直视风逸,说道:“我对道学颇有研究,近日又得你传授易筋锻骨之术,再与你给我的这本易筋经一对比,大有心得。

以我观之,这修习内功首重心性。

你身怀绝技,但为了我黄家,却能不顾他人讥讽,见其仁。

乔峰身为契丹人,你却能不顾旁人眼光,大方承认与其有交,这是义。

如今又能够坦诚相告,必杀慕容父子,足见不是遮掩之辈,更见其勇。

而且目光长远,不为一时之气,当机立断,如此取舍有度,自见其智。

老子有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那位慕容公子表面占了威风,实际上,他这种骄傲之人,永远都会记住今天,

以他的心性,想要在内功上有所进步,恐怕难了。

只此几点,便能够解释你风大哥为何年纪轻轻,武功能练得这么好了,你说好在哪里?”

黄婉儿大喜道:“爹,你也说风大哥仁义无双,智勇双全,你可不要忘了!”

黄裳笑道:“难不成人家不好,你还要上赶着给人家做媳妇儿?”

黄婉儿红透耳根,怒道:“你…你别胡说,谁…谁给他做媳妇儿了?”一跺脚,一阵风的跑出了屋子。黄裳捋须大笑,风逸也颇为尴尬,他不知道这老头突然来这么一句,用意何在。

黄裳看着黄婉儿笑着,待她一走,笑容却渐渐变冷,又打量风逸时许,两眼一眯,缓缓道:“老夫既然知晓慕容家阴谋,自当上奏朝廷,诛杀此贼!”

风逸摇头道:“大人不要去上疏朝廷,以免招祸,我之所以对你说这些……”

黄裳摆手道:“你听我说完。”他沉默一阵,徐徐道:“你对我说江湖人物狠辣,其实是想让我辞官不做,远离避祸,老朽又岂能不知?

然而大丈夫立世,当以天下百姓为重,身为臣子,更是应当为天下百姓办事。难道我为了自家之安稳,就枉顾圣人教诲?

你虽身在江湖,但也是我大宋子民,莫非也要眼睁睁看着天下倾覆,黎民受苦而不顾?

恐怕你师父传授你武功,也不是教你善保自身吧?

在我黄裳眼里,只要能肃清反贼,安定天下,黎民不受战乱之苦,个人生死荣辱,又何足道哉?”

风逸面色一正,点头道:“黄先生身具极大抱负,小子岂有不知?

然而你口中所谓的百姓,其实一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又岂是你能改变的了的?

圣君贤臣治世,百姓仍然苦痛,

但世上多的却是昏君,一旦有了昏君,佞臣奸贼,自然有了土壤发展,底层百姓仍旧苦痛。

纵然搬倒奸臣,改朝换代,也改变不了这种现实。所以才有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黄裳怪道:“你经历了什么,怎如此悲观?”

风逸叹道:“这不是悲观,此乃自然之理。

因为最根本的问题解决不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天生就有权势贫富间的差距。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人都见东京月夜灯的璀璨,多少风流名士,为那些魁娘子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词曲,惹得人人兴奋。

但又有几个考虑过,那些灯下女子是否好过,是否愿意?”

黄裳怔住了,风逸这话委实说透了本质。

瓦子里的妓女,怎么来的?

有些人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贱籍。

风逸又道:“所以我对于朝廷、君王,就觉得他们虽然不可或缺,但也不那么重要。

在我看来,只要政权掌握在我汉家人手里就行了。

只因为汉人人口多,有胸怀有能力一视同仁。

然而异族没有咱们汉人多,他们为了维护统治,只能用尽各种办法,打压汉人,所以万万不能让异族当政掌权,至于其他都是无所谓的,又管他皇帝是王是赵!”

“放肆!”

黄裳拍桌而起,一掌举起,胡须飘拂。

风逸知道对于这些忠君爱国的人来说自己的言论,可谓大逆不道,也不以为意,说道:“黄老先生,官场比江湖更可怕!

若我所料不错,当今太皇太后年齿已高,天子长于深宫妇人之手,不成大器,又膝下无子,一旦太皇太后西去,朝臣必有一争。

大人若是失败,在大宋,抄家流放仿佛是很常见的。

你若是站稳脚跟,江湖人哪天造反,你去镇压了,人家必然要报复,你这一家老小,恐怕也难得保全。

更甚者,你保下一个无所作为的君王,后面又丢了江山,你这一片丹心与杀孽,呵呵,真莫不如乘着现在,局势不明,辞官不做,归隐田园,一心研究武学,自得其乐。”

风逸早就想劝黄裳辞官,原轨迹中他奉宋徽宗之名剿灭明教叛乱,虽然成功了,可他却家人死绝,而且后来金人打来,徽钦二帝被虏,百姓遭殃。

所以这徽宗江山,还不如被明教得了算。

黄裳向风逸瞪视片刻,不知说什么才好,此人似正非正,似邪非邪,总是叫人捉摸不透,缓缓坐下,低声道:“小兄弟,我也不知你有何等遭遇,以致说出这番话来,但你对朝廷情况所言不差,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没有几年好活了。

王文公虽逝,变法派也被压了下去,然而她老人家驾鹤西去,新旧两党必有一争哪!”

风逸俨然道:“所以啊,我听说王安石被罢官,也曾经潜心治学,成就大家之名,先生何不效仿?

凭你的本事,官面上纵然位极人臣,历朝历代也不少,但武学上成就武学巅峰,千古留名的也就胡人达摩一人耳,小子愿为汉人武林同道请命,请黄老先生,为我汉人武林争一口气。”说着,起身,拂袖,跪拜在地。

风逸知道黄裳乃是不世出的武学天才,没有根基,可以自悟神功。

自己目前仗以存身的九阴神功,就是黄裳手笔,而且易筋经更是得他费心翻译,所以这几乎就是自己师父,自是希望他能改变家破人亡的命运。

如今让他提前通晓九阴真经,再有了自己所知的神功秘籍,潜心研究之下,那该是何等了不起?

而黄裳也是能让风逸,满足将自己一身武学,完全融会贯通的愿望。

因为风逸不靠系统,压根做不到,故而不惜跪拜以求。

“这可如何使得?”黄裳却是惊的不知所措,连忙将风逸扶起,说道:“辞官也罢了,可我不会武功,若非是你指点,一直都在瞎子探路。你这样子仿佛笃定,我一定能在武学上就能有所建树一样!”

风逸望他笑道:“先生,你真不知你是什么样的天才吗?你从未修习过武功,只练了几天易筋锻骨章,都已经生出气感,这种进度,风某闻所未闻!你若是潜心研究武学,达摩一个胡人,又何足道哉!”

黄裳也是喜形于色,说道:“真的吗?我的习武资质真的很厉害吗?”

达摩乃是大宗之师,他不是江湖人也听过名头,眼见风逸将他与达摩做比,对于黄裳来说,也是不敢相信。

风逸自然含笑点头。

风逸自知离了系统,他也就是个普通人,和黄裳这种天才,是有质的区别。

黄裳习武之时,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了,尚且创出了号称天下武学总纲的九阴真经。倘若现在就让他研究武功,那成就风逸都不敢想象。

黄裳喃喃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奇怪,感觉这功夫一日不练,就想的紧。一练就浑身舒服,仿佛长在了我的身上。啊呀,莫非这跟五石散一样?”

风逸笑笑道:“黄先生想多了。功夫一练就上身,让人浑身舒服,乃是正常之事。

所以有的人在山洞一住十几年,都不觉得闷。更甚者,可以孤身一人住上四十年,只为修炼武功。”

“四十年?”黄裳惊道:“这人也真耐得住寂寞,如此奇人,介绍给我认识认识?”

风逸笑了笑,心道:“可不就是你吗!”说道:“先生决定辞官了吗?”

黄裳想了想道:“让我考虑考虑!”

将桌上一本书册,递给了风逸道:“原来这是达摩祖师的易筋经,我翻译了一半,本想明日再与你商量,现在就给你吧!”

敢情他学识渊博,人有聪慧,一听风逸之意,便即意会这是少林达摩所传之物。

风逸接过,说道:“不错,这本是达摩的易筋经,也有另外天竺高人的瑜珈术之道,与中土内功截然不同。

我本想待先生翻译完了,集佛道儒魔四家之所长,成就千古不世之功,岂能让少林达摩专美于前?还是待完全翻译好了,小子再受教不迟。”又递给了黄裳。

风逸又道:“先生若同意辞官,想去哪里,风某都随行护送!”

黄裳拱手道:“那就多谢了!”

风逸呵呵一笑:“客气!”向屋外去了。

黄裳忍不住问:“黄老,你说,风逸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黄家老仆应声走了进来,说道:“风逸说话虽然带几分邪气,可是内心坦荡,决非奸恶之徒。如若不然,小姐恐怕早就被他祸害了。”

黄裳一愣道:“这也有什么门道吗?”

黄老笑了笑道:“小姐眉锁腰直、颈细背挺,这是处女特征啊!”

黄裳笑了笑。

黄老接着道:“而且听他说话,就知道他很推崇您的才华,所以不惜跪拜,让你辞官。

你不知道,姑苏慕容在武林中的名头很大,几乎可为武林翘楚。但风爷言语间,都没将他们看在眼里,武林中若是有人能压姑苏慕容一头,那可真是死也情愿啊!”

黄裳想了想道:“好的,我知道了。”

但从这天起,风逸再也不出黄家大门了,缠着给黄裳教授武功,一则要让他有自保之力,二则有意让黄裳对武功入迷,故而并不藏私。

不但将人家的九阴真经还了回去,更是将自己将所知功夫,尽心讲解。

放眼天下,武学之博,无人能出风逸之右,抑且他身经百战,见识高明。

黄裳听了之后,暗叹武学之道,竟如此博大。

高明武学中,蕴含的都是世间至理,用以治国、理政、运兵,都是可以。

无非想要学以致用,就看个人资质了。

对于黄婉儿,风逸便教她调神练气,再学拳脚,既培力、亦练功。

匆匆一月有余,易筋经不但翻译成功,黄裳更是对武学探究之心,胜过了为官之心,当即递交辞呈。

他的高光之时,是在宋徽宗登基之后,此时哲宗皇帝与高太后对一个员外郎,并不在意。黄裳决定回福州老家,黄婉儿自小生长在东京,现今要到老家去,而且又有风逸陪同,自是说不出的高兴。

黄裳的仆人婢女护院足有二十多人,带有十几匹骡马,黄裳与黄夫人、风逸都各自坐在轿车之中。

风逸更是将头上的白发剪掉,带上了人皮面具,为的就是不主动惹事。惹事也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

黄婉儿却嫌坐在轿车里太过气闷,于是骑马,但她父母嫌女子抛头露面,到底不像样,于是她便改穿了男装。

这一日骡队翻过一个山岗,忽见火光冲天,此时天色将黑,预定到前方镇上落店,不知是谁,在路上放了把火。

护卫正要禀报,忽然传来一声厉响,很是尖锐,仿佛笛子声响,从路边跳出十几个人来,高高矮矮,身穿葛布短衫,哈哈大笑。

一名护院手持兵刃,上前喝道:“尔等何人,这火是你们放的吗?”

他话音刚落,对面人丛中走出一人,身材魁梧,满头黄发,踏步上前,左手轻轻挥出,拍在护院右颊上。

护院大声号叫,跌倒在地。

就听那群人大声鼓掌喝道:“五师哥好威风!”

“五师哥好煞气!”

“五师哥威震中原!”

风逸正在与黄裳研究易筋经的奥义,有些忘我,听的这些呼喊,风逸面色一变,暗自诧异道:“莫非是他们?”当即钻出了轿车。

黄婉儿眼见护院半张脸已成墨黑,高高肿起,不住叫嚷呼痛,双眉一轩,叫道:“光天化日之下,就敢伤人,当真不知王法森严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