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17章得见传奇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17章得见传奇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逸又回了一趟桐柏城,潜入县衙盗了几百两银子,出了城,施展轻功,风飙电掣,天刚刚亮,他便奔出了百多里地,到了汴梁。

也可以叫开封,亦或是东京,乃是宋朝都城。

风逸直入东门,找了一处牙行,询问一名官员黄裳的信息。

不错,就是九阴真经作者黄裳。

精通梵文能够翻译易筋经的或许还有旁人,但没有一个能比黄裳更让风逸放心。

他早就从乔峰阿朱口中打听过了,此时正值元佑七年,乃是宋神宗的儿子当皇帝,他当然知晓这也就是宋徽宗的哥哥哲宗年号。

风逸重金开路之下,很快便得知了黄裳的信息与住址。

因为黄裳虽是在宋徽宗时悟出了神功,距离此时还有二十年时间。

然而他考中状元入仕,却在元丰年间,也就是宋哲宗、宋徽宗的父亲宋神宗在位之时。

要说世上官员千千万,但状元郎上下几千年都是有数的,他也是名人,信息不难查。

黄裳担任过越州佥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大宗正丞,如今正任职尚书考功员外郎,家就在京城。

风逸得知之后,去街上用过了饭,换了一身新衣服,又买了一把折扇,去澡堂洗浴,理发,梳头,好好将自己拾掇了一番。

风逸知道宋朝重文抑武,要去见官,将自己收拾体面一点,对谁都好。

风逸出了澡堂,已然夜幕降临,轻摇折扇,踱着方步,悠哉悠哉的去往黄裳府邸。

风逸一路走去,街道两旁,皆是贩卖之声,河边游人如织,河上画舫成行。

青楼上红袖乱招,莺歌燕语,小儿嬉戏,少女游街,灯笼朱钗摇摇晃晃,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处处欢乐之象,将宋朝的繁华体现的淋漓尽致。

风逸想到这座名城一旦陷入金人之手,这处处笙歌的盛况,也就不复存在了。

不知自己那一手准备,能不能有用。

因为萧峰若是不像原轨迹一样,去关外,完颜阿骨打就被耶律洪基宰了。

萧峰要是去了,也答应自己杀了对方。

所以这是双保险。

至于能不能按照自己所愿。

那便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谁又能看穿未来?

风逸一边按照牙行给的信息,一边询问路人,走到一座宅院前抬头观望。

只见这宅院门面相较其他官员朱门巨楹,飞檐蔽天的阵势,规模上差了几分,却也是户前垂柳,门头上的气死风灯上写着一个“黄”字。

门上匾额书写“黄府”二字,笔力沉着,却又如行云流水,潇洒奔放。在那字匾之末,有着“黄裳书”三字,

风逸心中一怔,这二字竟是黄裳自己所写,不由对这位武林奇人又多了几分钦佩。

也多了几分渴望。

风逸整了整衣冠,举步上前,轻扣门拴,“铛铛”敲了几下。

咯吱,门开了条缝,一个男仆从里面探出头来,问道:“阁下有何贵干?”

风逸持扇抱拳,朗声道:“烦请告知黄老先生,晚生风逸求见。“

男仆将门打开,笑吟吟地道:“阁下可有名帖么?”

官场商场江湖厮混,都要有名帖,若是求见,必先递名帖或者拜帖通报,这一节风逸不是不知,然而他武功有成后,横行天下,驾临哪里,都是给了对方面子,怎会有拜帖?

风逸只好说道:“烦请大哥通报。”给了他一锭银子。

这男仆接了过来,上下打量风逸,见他衣衫华贵,俊朗无匹,也不敢太过怠慢,转头道:“黄叔,有人求见老爷,却没有拜帖,还给我银子。”

风逸脸色一黑,这么不上道吗?

这时走出一个精瘦的老仆,看了看风逸,两眼精光一闪,道:“老爷忙得很,哪有工夫见闲人?”说着将银子掷给了他,将门给关上了。

饶是风逸知道宋朝士大夫地位高,却没想到大有成效的金钱开路,也会吃了闭门羹。

风逸微微叹息,缓缓走了开去,走到西墙下,身影一闪,飘身纵了进去。

正门走不通,那就偷进呗。

有必要皇宫大内他都敢去,更别说这里。

风逸虽见黄府房舍众多,不知黄裳在哪间房内,但这是晚上,有的是办法。

一面观察,一边施展轻功在屋顶寻摸时,突听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老爷还在书房吗?”

一名下人回道:“在!”

风逸识得此人声音正是刚才那个老仆,知道他身怀武功,当下屏住呼吸,跟了上去,就见那人向一处明亮的房间走了过去。

风逸无声无息靠近书房,伸出手指在口中一舔,在窗纸湿了一个小孔,伸眼向里一望,就见一个身穿锦袍之人,在书案前奋笔疾书,

那老仆进来禀道:“老爷,刚才一个叫风逸的年轻人求见。”

那人抬起头来,就见他年约五旬,眉目清秀,三缕长髯,眉宇间颇有威严,说道:“风逸?没听过啊!”

老仆道:“他没有名帖,已经被老奴打发了。”

老爷嗯了一声,老仆退了下去。

风逸一见屋里这人,料定此人便是黄裳,这种气度将腹有诗书气自华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要是在通过道籍自悟神功,这形貌加上三缕白须,活脱脱的仙风道骨。

待老仆走远,风逸再也等不及去见这位武林传奇了,蓦地推开窗子,闪身跃了进去,说道:“黄先生,晚生不请自来,失礼了,还请莫怪!”

黄裳悚然一惊,猛地起身,仔细打量着风逸,但见他气宇不凡,一上来先自承不是,心中怒火也淡了几分,说道:“好说,适才求见之人便是阁下了?”

“正是!”风逸道:“尊驾可是做过状元的黄裳?”

黄裳凛然道:“不错,正是老夫,阁下意欲何为?”

风逸作揖道:“小可久闻黄先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所以有一事相求。”

黄裳“咦”了一声,正色道:“阁下仪表堂堂,老夫却未曾听闻,你闪身入户,捷似狸猫,当是武功,应该是武林中人,老夫乃是文臣,又怎帮的上你?”

风逸笑道:“不瞒黄先生,在下的确是武林中人,有一梵文书籍,想请尊驾翻译,奈何没有名帖,只能冒昧造次,还请海涵。”

黄裳对于武人的印象便是粗鲁无礼,但见风逸语意谦和,彬彬有礼,加之相貌清秀,意态从容,令人一见便心生喜爱,再次冲淡了几分戒心与敌意,微微一笑,说道:“不知是什么书。”

风逸道:“还请黄大人过目。”

说着,掏出易筋经的油布,拆了开来,手臂不动,那本秘籍轻飘飘落在了书桌之上,就仿佛一只无形之手托送到了黄裳面前。

黄裳不禁心生佩服,说道:“这便是传说中的武功吧,风爷果然非同凡俗。”

风逸笑道:“雕虫小技,见笑了,黄老称呼区区,小风小逸都行,唯独不能叫风爷啊,小子受之有愧!”

黄裳笑道:“岂敢岂敢,风爷入座说话。”

风逸坐了下来,黄裳刚要招呼仆人上茶,忽听一声娇呼:“爹爹!”

人未至,声先闻,便如夜莺一般动听。

“爹爹……”

只见一个十六七岁年纪的姑娘自门外跑了进来,身材修长窈窕,面孔秀丽白嫩,十足的美人坯子。

少女跑进厅来,对黄裳娇笑道:“你明日休沐,该带我去樊楼了吧?”

黄裳脸色一板道:“婉儿,贵客在此,不可无礼!”

少女听父亲开口,这才发现有人,眼光不禁向风逸望了一眼,裣衽施了一礼。

风逸也急忙起身回礼,怎料两人目光一对,黄婉儿蓦地眼里生出一丝恍惚,脸色一红,悄悄将头转了开去。

风逸只道她是少女羞涩,人之常情。

黄裳心中却莫名生出一丝惆怅。

因为他这女儿风风火火,大大咧咧,什么时候有见男子不敢对视的时候。

黄裳道:“婉儿,让黄老上茶!”

“唉。”少女跑了出去。

黄裳笑了笑:“这丫头从小被我骄纵惯了,请不要见怪!”

风逸道:“哪里哪里,令千金容月貌,性格可…”他本要说可人,招人喜爱的话,总觉得不适合,也就闭口了。心想:“黄裳后来家人被杀,恐怕就有这姑娘吧,怎么将九阴真经传给他呢。”

思忖着,黄裳拿起经文,翻阅几页,眉头微蹙道:“这是天竺文字。”

“不错!”风逸道:“黄老爷果然不凡!”

说着黄婉儿托着几碗清茶,走了进来,递给了风逸一碗。

黄裳说道:“寒舍简陋,怠慢了,还望不要见怪。”

“客气了。”风逸端起碗来,轻轻抿了一口,黄婉儿静静坐在一旁。

黄裳看了女儿一眼,刚要开口,却听女儿道:“爹爹与公子说话,女儿为伱们端茶倒水。”

黄裳无奈摇了摇头,看向风逸,说道:“风爷,我看这本书好似佛家之物,上面记载有穴道名称,好像是教人修行练气之法。也许我是才疏学浅,多想了。”风逸心下一喜:“黄裳果然博学!”

说道:“不,先生并没有多心,凭你的灵觉与学识,这决计错不了,这就是一本武功秘籍。”

黄裳见他说的充满自信,仿佛比自己还了解自己。

却听黄婉儿喜道:“风公子,你会武功吗?”

风逸笑着点点头:“会一点。”

黄婉儿道:“那你是天下第几流啊?听我爹爹讲,上个月西夏的赫连铁树将军前来觐见圣上与太皇太后,说什么他们西夏一品堂都是天下一品,耀武扬威的,你和他们比,谁高谁低啊?”

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在东京见了皇上与太后,才率领一品堂高手去洛阳总舵去寻丐帮,赶巧丐帮因为马大元之死南下江南,他们随后赶至无锡,以“悲酥清风”拿了丐帮,这一切都是不久前的事。

黄裳也将目光投向了风逸:“哈哈。我这女儿好奇心重,老夫也是如此。

听同僚说,西夏一品堂有位奇人,可以不张嘴说话,就将人迷魂了。

老夫听他恶贯满盈,号称天下第一大恶人,却未曾伏诛,是不是武功天下第一?”

风逸笑道:“武学之道变化万千,相生相克,谁又敢妄称第一?

这段延庆的手段,乃是因为受伤不能说话,才以腹语说话。之所以能迷人神志,凭借的是深厚内力。可他遇上高手,却又不敢说话,深恐被人用内力震伤。

是以他这天下第一大恶人能活到现在,凭借的也不光是武功。”

黄裳听了这话,也不懂江湖避讳,忍不住直言问道:“原来这天下第一恶人是欺软怕硬,才能活到现在,却不知风爷遇上他,胜算几何?”

风逸也不谦让,笑道:“我不稀罕欺负残疾人,他若是识相一点,能活长些。”

黄婉儿眼神不禁一亮,一脸喜悦。

黄裳心道:“小娃娃还是不懂得谦抑之道,段延庆号称天下恶人第一,只怕非是好对付。”说道:“风爷,看你年纪不大,又有如此武功,不想考个功名,为朝廷效力吗?”

风逸淡淡道:“不瞒先生,我只喜欢武功,功名利禄非我所求。”

黄婉儿道:“风公子,难怪你武功那么高。走,你到我房间,跟我讲讲江湖上的奇闻。”

风逸笑而不言,黄裳哼道:“婉儿,身为女子,成何体统?”

黄婉儿也觉得深更半夜,将男子叫到房中不妥,吐了吐舌头。

黄裳道:“风公子,你这本书,老夫纵然要翻译出来,恐怕非一日之功啊!”

风逸沉吟道:“这一点小可知晓,那我七日后再来,可否?”

黄婉儿急道:“爹,咱家屋子这么多,让风公子住下不就行了?”

风逸听的心惊肉跳。

他其实也希望住下,免得丢了秘籍,然而这话由这女子说出来,味道却是不大对。

他深知一个父亲对于“黄毛”的戒备。

他虽不妄自菲薄,却也知晓在官员面前,江湖人,就是黄毛。尤其是宋代文官。

忖度之际,但听黄裳笑道:“风公子,不知你能否收小女为徒,传她几手防身的功夫?”

黄婉儿浑身一震,小嘴微张。

风逸笑道:“义不容辞!”

听其言,知其意,显然黄裳不希望女儿与江湖人物有所瓜葛。

黄裳见他识趣,当即一笑,黄婉儿兀自呆立,黄裳蓦地喝道:“婉儿,还不跪下拜师!”

黄婉儿不情不愿地道:“谁稀罕吗?”身子一扭,跑出了屋子。

霎时间,屋子恢复了沉寂,半晌,但听黄裳慢慢说道:“公子,别怪老夫!”

风逸哈哈一笑:“黄老爷何出此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江湖凶险,武人恩怨颇多,的确非儿女良配,只是朝堂亦如此啊!”

黄裳见他有如此见识,心下更喜,微微颔首,这时那老仆走了进来。

黄裳道:“黄老,你带风公子去歇息,不要慢待了他。”

“是。”老仆看了看风逸,慢悠悠说道:“请吧!”,当先引路。

风逸向黄裳告辞而去。

老仆当先引路,到了一处回廊,

左右看看,但见无人,陡然脚步一顿,向后拍出一掌。

风逸便觉疾风袭来,武功甚是不弱,几乎有丐帮四大长老的水平,一手探出,却已经捏住了他的手腕,淡淡道:“老爷子,我没有恶意。”

老仆以前也是江湖人物,被黄裳所救,这才做了仆人。

可他从未想过一个人的武功,可以这样高,只觉手腕一紧,仿佛加了一道铁箍,丝毫动弹不得。

风逸轻一挥手,老仆整个人从回廊里飞了出去。

老仆却又平稳落地,显然风逸火候掌握的炉火纯青,两眼瞪着他,咽了一口唾沫,方道:“小子,你武功再高,若在黄家弄鬼,我跟你拼命。”

风逸笑道:“不敢!”心想:“我若弄鬼,你挡得住?”

忽听咯的一笑,甚是清脆悦耳。但见月光下映照出一个修长窈窕的影子。

笑声咯咯不断,柱子后面走出来一个女子,正是黄婉儿。

她此时换了身衣服,劲装裹体,胸挺腰细,让风逸不由心中大动,就听她说道:“黄叔,你的确打不过人家吧?”

随她移步向前,一股香风更让风逸心醉。

老仆哼道:“小子,凭你的武功,在江湖上当非凡俗,希望你言而有信。”说完转身就走。

黄婉儿道:“风公子随我来。”

她带着风逸走了二十来步,来到一间屋子,斗室卑小,吃穿用度却一应俱全。

她坐了下来,说道:“你就在这里休息吧。”

风逸叹一口气道:“你多大了?”

黄婉儿脸上一红,低声说:“快十六了。”

风逸一听,当即熄了心思,再有想法,都快犯罪了,说道:“姑娘你回去吧。”

黄婉儿道:“不,我要听你给我讲江湖故事。”

风逸见她一双大眼晶莹透亮,如明珠一般,笑道:“好,给你讲讲。”

遂将丁典与凌霜华的故事讲了一遍,不过却将自己乱入之事掠过了。

这结果着实将丫头吓得不轻。

因为凌退思就是官员,丁典就是江湖草莽,凌霜华也是官家小姐。

那下场,让人不寒而栗,黄婉儿再也不敢听了,回了屋子。

余下几日,黄裳白日忙着处理公务,通常到很晚才回府。

黄婉儿天天都要往风逸房间跑上一趟,左一句“风大哥”,又一句“风大哥”,听得风逸春心荡漾。

黄婉儿情窦初开的年纪,风逸奇高的武功,俊朗的外表,已经让她记到心眼里去了,

毕竟女人喜欢被有心机,或者有力量的男人俘虏,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风逸也明显感觉到小丫头对自己生出了情意,奈何这种女娃,他是真不敢碰,也不想碰。

当即将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章》传授给了她。

这乃是奇功,黄裳创功之时,乃是宋徽宗政和年间,距离此时还有近二十年时间,他都是七十岁的老头了,仍旧成了一代高手。可见这套功法之奇妙。

风逸言说这是强身健体之功,让她转授父亲,黄婉儿自然高兴。

风逸精心传授,一方面为了转移话题,另一个也觉得物归原主,让黄家有自保之力,也是好事。

这一日晚间,风逸与黄裳正自在凉亭饮酒座谈,盖因此时的黄裳学识渊博,却不是那个遍通道籍,自悟神功的他,武学理念不够,风逸就得传授。

只见黄婉儿托着一张木盘,轻轻走了上来,满面羞涩道:“风大哥,我做了燕窝莲子羹,请你尝尝。”

黄裳开口道:“我倒是不知道我家女儿如此心灵手巧,不知老朽有没有这个福分……”

风逸微微一笑,黄婉儿却是向爹白了一眼,脆声道:“我是没给你做过,但也是才学的吗,你阴阳怪气干什么?哼……”蓦地将盘子一放,一顿足,转身走了。

黄裳不禁一怔,望了望女儿,又看了看风逸,支吾道:“呃……这个……”

风逸笑道:“来了东京几日,我倒是没去逛过,正好出去走走!”

黄裳见他背影消失,这才长叹一声。

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