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93章 大战襄阳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第93章 大战襄阳

作者:你们说了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6: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襄樊之地,素被称为“天下之腰脊”,一肩挑南,一肩担北,北通河南,西抵巴蜀,南达湖广,东进江淮。乃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

自古南北相争,先受其兵,昔日关云长败曹仁、擒于禁、斩庞德,之所以得‘威震华夏’之誉!

就是因为襄樊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进可北伐中原,曹操都想立刻迁都,以避锋芒。

关羽一人之身能够左右天下局势,怎能不威震华夏?

而东吴吕蒙白衣渡江,也是因为这里退可守护西南。

而在宋朝之时,襄阳曾沦陷金国,岳武穆认为这是收复中原之根本,上奏高宗,举兵取之。

岳飞收复襄阳以来,一百多年,宋人苦心经营襄樊。名将孟拱守卫江汉之时,更倾一国之力,多次扩充襄阳,城池高大坚厚,举世罕见,一般攻城之法,根本无法攻克。

但现在的蒙古军却是猛攻不止。

自从成吉思汗以来,蒙古骑兵来去如风,西夏、金国、拉子模都在蒙古铁骑得践踏下灰飞烟灭。

而随后的几十年,“长子西征”,攻灭数十国,打到欧洲,兵锋最远处直抵维也纳城下。

东西长一万六千里,东方月上枝头时,西方却是烈日当空,当然,这是欧亚各族人的苦难,却是蒙古人的黄金时代。

然而一个被成吉思汗看不起的腐儒当政的宋朝,沦落到只有西南半壁,却让蒙古大军停在了襄阳城下,也是他们的奇耻大辱!

“轰隆隆……”

牛皮大鼓如雷鸣一般,响彻在襄阳城头,蒙古大军再次来攻。

他们已经攻城三月有余,大规模攻城不下于数十次,只因襄阳位于汉江中游,一旦失陷,南宋边防被拦腰截断,江汉千里之地,都会暴露于蒙古兵锋之下。

身着灰袍,手持长剑的郭靖,卓立城头,望着城底下一大群人衣衫褴褛,乱糟糟地不成行列,向着襄阳跑来,看样子乃是难民。

城楼上的守兵弯弓搭箭,指着难民。百姓齐声叫道:“城上不要放箭,我们都是大宋百姓!”蒙古精兵铁骑却列在众百姓之后。

郭靖大叫:“快开城门。”

“郭大侠。”守城大将王坚咬牙说道:“蒙古大军这几日的气势迥异以往,简直有进无退,像一群疯子。这些难民一定混有蒙古奸细,千万不能放进城来,否则为祸不小。”

郭靖大声喝道:“众百姓惨受蒙古兵屠戮,便有一两个奸细,岂能因此误了数千百姓的性命?快快开城。”

郭靖虽无官身,可他屡立奇功,威名又大,昔日在青州就曾挟持守城将领。

王坚见他眼神里闪动着明静坚毅的亮光,不敢不从,只得开城,同时命人飞报安抚使吕文焕。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军攻城,向来赶敌国百姓先行,守兵只要手软罢射,蒙古兵随即跟上。此法既能屠戮敌国百姓,又可动摇敌兵军心,可说一举两得,残暴毒辣,往往得收奇效。

郭靖久在蒙古军中,自然深知其法,但要破解,却苦无良策。

只见蒙古精兵持枪执刀,驱逼宋民上城。众百姓越行越近,最先头的已爬上云梯。

襄阳安抚使吕文焕骑了一匹青马,四城巡视,眼见情势危急,下令道:“守城要紧,放箭!”众兵箭如雨下,惨叫声中,众百姓纷纷中箭跌倒,其余的百姓回头便走。

蒙古兵一刀砍去个首级,一枪刺出个窟窿,逼着众百姓攻城。

只听吕文焕叫道:“放箭!”又是一排羽箭射了下去。

郭靖大叫:“使不得,莫错杀了好人!”

吕文焕道:“如此危急,便是好人,也只得错杀了。”

郭靖叫道:“不,好人怎能错杀?”

蒙古兵屠戮汉人如当猪狗,襄阳城外大哭小叫,乱成一团。郭靖拱手道:“丐帮兄弟和各位武林朋友,大家跟我来!”说着奔下城头。

众人轰然应命。

西门大开,郭靖率领众人如风掠出,仿佛锐利的刀锋,迂回攻向蒙古军侧翼。在众百姓之后押队的蒙古军当即分兵来敌。

郭靖所率领的大半是丐帮好手,另有一小半是各地来投的忠义,人人奋勇当先,两军相交,蒙古人惨叫之声顿时响彻云霄,已有百余名蒙古兵被砍下马来。

眼见一个蒙古千人队抵挡不住,斜刺里又冲到一个千人队,挥动长刀,冲刺劈杀。被逼攻城的众百姓见蒙古军专心厮杀,不再逼攻,发一声喊,四下逃散。

郭靖挥军变阵,一马当先,手中两杆长枪,飘若瑞雪,当者披靡,大军穿插往复,将这一个蒙古千人队冲得支离破碎,

忽听一声羊角号的激鸣划破长空,城下大战发生了巨变,马蹄奔腾,两个蒙古千人队疾冲而至,接着西边又有两个千人队驰来,

蒙古军是百战之师,猛勇剽悍,四个千人队,在阵地上划了两个光滑的弧线,顷刻间将郭靖等一群人围在垓心。

吕文焕在城头见到蒙古兵移动快似闪电的威势,只吓得心胆俱裂,怎敢分兵去救?

又见鼓声更加激烈,遥目看去,半远处尘头大起,蒙古大军踏着撼动天地的步伐,自北而来。

蒙古大军发出惊天动地的大喊,一支大纛,迎风招展,大军风吹长草般分开,在铁骑拥卫下青伞黄盖,一彪人马锵锵驰近,正是忽必烈临阵督战。

蒙古官兵见王爷亲至,士气大振。

吕文焕已经看得嘴里阵阵发苦,几欲呕吐,忽听一人道:“还请吕大帅开城,让我等接应郭大侠!”正是朱子柳。

吕文焕将郭靖倚若长城,见他被围,也甚是担心,但只听得号角声急,蒙古又有四个千人队冲到城门之前,颤声道:“这怎能开城?”

这明显就是只待城中开门接应,四队精兵便一拥而入。

“吕大帅不管我父,我却不能!”郭芙眼中喷火,奔下城楼。

吕文焕吃了一惊,但又不知该如何反对。

武敦儒也站了出来,高声道:“我兄弟也不想后人,兄弟,咱们与芙妹和鞑子见个高下。”

武修文应了一声,跟了下去。

朱子柳、武氏兄弟与郭夫率领人马,均欲出城接应,蒙古军中红旗招动,明显是忽必烈又有谋划。

吕文焕大惊失色,大声传令:“不许开城!”又命两百名刀斧手严守城门之旁,有敢开启城门者立斩。

大将王坚领弓弩手在城头不住放箭。

郭靖仗着武功精绝,纵马飞驰,左冲右突,两支枪左右开弓,如灵蛟出海,刹那间,连毙数十蒙古勇士!身后壮汉结成方阵,冲杀而前,硬是将蒙古铁桶般的战阵冲开了一个口子,片刻间已冲到城门口。

郭靖回转马头,亲自殿后,长矛起处,接连七八名蒙古将官挑下马来,蒙古兵将一时不敢逼近。

吕文焕看郭靖勇武,那是眉飞色舞,忙叫:“开城!只可小开,千万不能大开!”

当下城门开了三四尺,仅容一骑,众壮汉陆续奔进。蒙古军旗招动,两队军马分自左右冲到。吕文焕大叫:“郭大侠,快进城!咱们不等旁人了。”

郭靖见部属未曾尽数脱险,那肯先行入城,反而回马上前,刺杀了两名冲得最近的蒙古勇士。

蒙古军阵中的忽必烈也是手搭凉棚,遥望城下的厮杀,眼见郭靖纵马驰骋,每每出手,必有一人倒下,面肌微微抽动,叹道:“我蒙古勇士,怎及得上郭靖神勇!”

“王爷!”他的谋士子聪站在他身侧,小心翼翼道:“襄阳城坚将勇,我等后方又遭全真教、丐帮大肆刺杀,而和林又发巨变,我们恐怕得退了!”

“子聪,皇后与贵由虽死,然而我哥哥与拔都大王尚在,成吉思汗的子孙是强大的,要当他们的王,自然是最伟大最强大的。

他们西征之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两人又很是交好,我如今受阻于襄阳,回去了又能如何?

难道就跟我父王当年不得不看着别人称汗吗?”

忽必烈脸上透着炽热的光线,似乎天上的烈日:“况且此时退军,宋军要是乘胜追击,后无粮草,前有追兵,当如何?”

子聪一惊,道:“难道大王誓要攻下襄阳?”

忽必烈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我祖父成吉思汗当年教导子孙和大将,用兵之道:势利则进,顺势猛打,不利则止,待时再举。

用兵者势也,不可逆时逆势。顺势则胜,逆势则亡。按道理我该下令暂且退兵,再定进退。”

子聪说道:“是啊,眼下后方多受汉人骚扰,进军不顺,不如暂且退兵,肃清后方之后进兵,可策万全。”

忽必烈淡淡一笑:“听说闹和林的是中原的武林高手,他们毒杀了好多人,我军追杀数百里,虽然杀了不少人,可是最厉害的几人,都脱身了。你说他们只是闹一闹和林吗?”

子聪一愣,忽必烈笑道:“你说能做出这种事的人,是谁?”

子聪顿时明白,在和林闹事之人必是风逸,他当年扬言必杀忽必烈。似他这般人物,不会空言恫吓,只要没死,必会对付忽必烈。

襄阳攻防之战持续日久,王爷亲自督阵,交战不胜而退兵,蒙古军心必然焕散,宋兵若在乘胜追击,再有中原的武林高手刺杀王爷,或许真的回不到蒙古了。

忽然,蒙古大军发声大喊,就见一道人影,仿佛出云之雁,沿着襄阳城墙飞身而上。

这襄阳城高十余丈,两军将士不禁齐齐惊喝,声若雷鸣。

原来郭靖武功虽高,可蒙古兵士仿佛潮水一般,一人之力怎能抵抗,朱子柳在城头见情势危急,忙垂下一根长索,叫道:“郭兄弟,抓住了。”

郭靖一回头,见最后一名丐帮兄弟已经入城,却有十余名蒙古兵跟着冲进城门。

城门旁的刀斧手一面抵敌,一面用力关门,两尺厚的铁门缓缓合拢。

郭靖大喝一声,挺矛刺死了一名蒙古十夫长,纵身跃起,拉住了长索。

朱子柳奋力拉扯,郭靖登时向上升了丈许。

蒙古军的一名万夫长看在眼里,大喝:“放箭!”

霎时之间千弩齐发,箭矢潇潇洒洒,如天边坠落银星;密密沉沉,似海口倒悬浪滚,全都扑向了正在登城的郭靖。

郭靖上跃之际早已防到此着,心中皎皎如镜,看也不看,右手拉着绳索,左手扯下长袍下襟,劲力贯袍,随风一舞,好似一块大盾牌,将羽箭尽皆挡开。

蒙古兵千箭齐发,无一奏效,气势不由一颓。宋军见此情形,不由得齐声欢呼,士气大振。

朱子柳双手交替,将郭靖越拉越高,离城头也就二丈,万夫长大惊失色,正要指挥再次射箭。

郭靖左足在城墙上一点,身子斗然拔高丈余,右足跟着在城墙上一点,再升高了丈余。

这路“上天梯”的高深武功当世会者极少,即令有人练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

郭靖少年之时,曾随马钰练“金雁功”,以轻身功夫攀上蒙古悬崖,后来练“上天梯”功夫,因有“金雁功”根柢,基础更为扎实,他这般在光溜溜的城墙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跃上丈许,武功之高,的是惊世骇俗。

霎时之间,城上城下寂静无声,数万道目光尽皆注视在他身上。

只是一愣神,郭靖已如一只大鸟,翩然落在了城头,城上城下兵将数万,无不瞧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

郭靖左足一踏上城头,一扬手,便抓过宋兵手里的弓箭,猿臂伸屈,弓如满月,一支长箭朝着那名下令的万夫长射去。

那名万夫人刚打算增兵攻城,忽听一声喊,大是迷惑,嗖的一声,一只羽箭穿透盔甲,没入他的胸中。

万夫长乃是一军大将,铠甲是精铁冷锻而成,坚硬异常,一般人射中,也丢不了命。竟然直接透胸而过,栽倒马下,瞬间毙命。

宋军士气大振,数万守军齐声发喊,久久不绝。

“咻”,郭靖箭发连珠,一箭射死万夫长,这一箭直接射向大纛下的忽必烈。

长箭的影子在空中闪过。

“王爷小心!”一名护卫眼疾手快,抢上一步,将忽必烈从马上拉了下来。

箭矢直接射穿了忽必烈一名亲兵的心窝,其势不止,没入他身后同伴的身子。

“岂有此理,他这箭怎么来的……”忽必烈骇极而呼。

要知他所在之地离城头在千步开外,除了襄阳城头上,多人才能发射的劲弩,平常强弩休想射出这般远。

然而郭靖自幼在蒙古受神箭手哲别传授,再加上精湛内力,弓箭之技,天下无双。

岂是旁人能够想象!

忽必烈一句话还没说完,只听“咻”的一声,第三支箭又到了,这箭直接将迎风招展的大纛旗索给射断了。

忽必烈的王旗一滑落,城上城下两军又齐声发喊。

蒙古兵是因为惊骇,不知道主帅怎么样了,士气沮丧,宋兵则是振奋,发出山崩似的大喊。

忽必烈见郭靖如此威武,今日再难占得什么便宜,于是下令收兵。

忽听一声大叫:“忽必烈王爷死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