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45章何惧鞑子汹涌势

这几名蒙古士兵先前对风逸客气,乃是因为忽必烈尊崇孔子,一直访求汉人贤才。

眼见风逸身材瘦削,长相打扮都是文人做派,再加上这么大冷的天,只着一袭青衫,怎么都不是常人,怎料他竟然直呼“忽必烈”三字。

那人听清之后,当即怒道:“四王爷名讳,也是你这汉狗叫的?”

如今的蒙古人对于汉人压根看不起,哪怕是投降的北方汉人,嘴上如何分情况,心里却叫多数人为汉狗。

至于南方汉人,就是南蛮子。

但是风逸乃是恶客临门,适才只是想要确定忽必烈在不在,如今鉴貌辨色之下,知道他必在军营,笑着道:“你这蛮夷真是不知死活!”

说着伸手一探,已经掐住了对方脖子,轻轻一扭,扑的一声闷响,夹杂骨骼碎裂之声,蒙古兵两眼大睁,毙命倒地。

“大胆!”

其他三人嘴里喊着,拔刀挺矛,就向风逸砍刺而来。

风逸看也不看,一掌挥出,呛啷连声,一杆长矛应手断成数截,其势不止,被内力裹着,似如劲矢疾箭。

嗖嗖嗖一阵乱响,没入三人体内,三人扑通倒地。

这一幕直让蒙古军士、从军新兵乃至于他们的家属一片哗然。

一些汉人已经面如土色,蒙古人现在走路都恨不得横着走,竟然敢有人在蒙古军营前杀蒙古兵的,若非亲见,谁敢相信?

突然有人用蒙古话大叫道:“造反了!”

这时蒙古军已被惊动,一个百人队手持兵刃从营门口两侧涌了出来。

百夫长持枪纵马,狂奔而出,看到同袍惨死,惊怒交加,喝道:“哪来的汉狗,活腻了吗?”

这人很是骁勇,乃是蒙古军中出了名的勇士,纵马绰枪而出,挺矛直刺风逸面门。

风逸淡淡一笑,随手抓住长矛,一霎时百夫长只觉进退不得,他人借马力,马借人力,那是何等力道,心头大惊:“汉狗人小,力气怎这大……”

转念间,风逸大喝一声,左掌击出,右臂一振。

噗通一声,马匹没有一丝嚎叫,就已经摔倒在地。

而马上乘者双手拿不住长矛,顿如腾云驾雾一般,腾起七八丈高,但觉耳边呼啸生风,不由心胆欲裂、哇哇惨叫。

谁知风逸身子一晃,抢在那人落地瞬间,枪杆挑着他的腰带,将他挑过头顶。

一瞬间所有人都是彩声大作,就连蒙古人也是一样。

他们最敬佩勇士,风逸如此神技,纵是敌人也不由佩服,均想道:“没想到汉人之中,竟有如此人物!”

然而佩服归佩服,但同胞之谊更重,自是要干掉风逸,为兄弟报仇,呼喝声中,百人队伍按照阵势,手持兵刃冲将上来。

风逸淡淡一笑,一手叉腰,说道:“忽必烈听真,风逸在此,可有胆出来一见!”

他语气虽然平和,但运足内力,金声玉振,声闻数里,将所有声音一齐压住。

他这一声若是蒙古话,蒙古士兵或许会不由停手,可他说的是汉语,扑上的蒙古兵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仍然挺矛刺来。

风逸手臂一挥,那名百夫长从枪杆上瞬间砸出,只听“咚咚咚”几声响,好几人成了滚地葫芦。

但是长矛从四面八方刺搠而来,有好几人已经刺中风逸的前胸后背。

只听得叮叮当当,如金玉相击,清脆动听,这些人仿佛刺中的不是血肉之躯,只觉一股巨力传来,兵刃不仅拿捏不住,震上半空,更是口吐鲜血,啊哟哟一片惨叫,仰面跌倒,齐竖竖布成一圈,说不出的奇诡凄厉。

蒙古士兵本来是要接踵而至的攻击,但被这一幕震呆了,这全然不似人之所为,一时间心寒胆落,魂飞魄散,全都停住了脚步。

有人讷讷道:“妖法!”

“这是妖法!”

世上哪里尖利长矛刺之不入的事情?

除了盖以妖法,还能如何解释?

风逸之所以扯下面具,直呼忽必烈,无他,就是存心来闹事的。

蒙古人灭国无数,兵锋极锐,如今的汉人,多数从骨子里恐惧异族。

他就是要在一众从军之人与他们的亲人面前,闹上一闹,彰显个人武力,一挫蒙古人锐气。也能让汉人知晓,蒙古人不比汉人强。

只是他深知一人之力难与大军相抗,他们一轮过后,一轮接上,自己气力总有耗尽之时,用刀枪杀人,蒙古兵不会怕的。

那么就得做出一些超出所有人认知的事来,好为自己增添一丝神话色彩,才算不虚此行。

毕竟刚不可久,无论是自己还是蒙古军队都是如此,他们受到大挫折,也会心生恐惧!

所以对于兵刃刺来,既不闪避也不格挡,利用乌蚕衣的刀枪不入与深厚内力,将对方反弹震死。

当然没有宝衣,他也不敢这样玩。

因为纵然内功再深,再有刀枪不入的横练武功,也不敢同时硬挡这么多的尖锐利器。

饶是如此,同时被七八柄长矛刺中,这种尖锐之力也戳的风逸身子一痛,气息不匀。但这些人哪里知道其中的玄妙之处,不敢继续,他提一口真气,就恢复如常了。

忽听蒙古军中有人惊呼道:“他是风逸!”霎时间蒙古兵交相而传,满脸惶恐,纷纷喊道:“风逸了!风逸来了!”

一边呼叫,一边四下退却,前后杂沓,东倒西歪,就连新从军的兵士与百姓也齐声叫喊“风逸!”这声音如同海浪一般,此起彼伏。

说实话,风逸刺杀蒙古官员,名头早就威震天下。

只是昔日杀人不报名,人人都听过有人干这事,却不知道具体是谁。

但随着风逸与金轮国师一战,金轮再是封锁消息,可自己两个徒弟一死一擒,风逸却是扬长而去,见者极多,众口难防,消息不胫而走。风逸又将耶律楚才的大儿子耶律铸给杀了,当众报名他是风逸。

这个屠蒙客总算有了人选,蒙古官府画影图形,赏金万两捉拿他。

可这种时代根据一张画像,想要与人物对号入座,其实并不容易。

所以刚才风逸从老百姓身边走过,也没认出来这就是价值万金的通缉犯。

可蒙古这种举动无形中又是提高他的威名,普通百姓与蒙古士兵都极为迷信,道听途说之下,难免以讹传讹,将风逸说的神乎其神。

有说他可以飞剑千里之外取人首级,所以陕西之地的官员才接连身死。

毕竟有血性的汉人也不是风逸一个,也有人不时刺杀蒙古官员,无非风逸杀的最次的也是县官,要是与风逸所杀之人的日子重合,哪怕相隔数百里,那也都安在他的头上了。

也有人说他力大无穷,有人说他刀枪不入。此地多是汉人,虽未见到风逸,但这些传说却也听过。

如今眼见风逸一掌毙马,震死数人,果然是力大无穷,刀枪不入,这种种传说之下,早已胆裂。

蒙古军队再是无敌,但所谓刚不可久,锋锐易折,一旦遇上超出他们认知的事,反而缺少了一股坚韧不拔之气。

毕竟长矛刺身而不入的事,就是见过那位力压万夫的金轮国师,也做不到。

再听有人一呼风逸,俱都生出一个念头:“是他?连那么大的官都被他杀了,我算什么?”

蒙古军士虽然骁勇,却比汉人还迷信,从上到下嘴上都念叨着“长生天”。这种想法之下,谁能不惧不惊?

风逸就是想到自己名头,绝对会引起众人剧烈反应,所以才将真容露出。

好让人人知晓,风逸这种看似肩不能扛,弱不禁风的人,也是你蒙古不块头拿不下的人物。这种事迹传扬出去,再有心营造一下,对于激起汉人的抗蒙热情,绝对有用。

而且风逸也很是滑头,就立于营寨之下,弓箭不方便射,骑兵大部队包围自己,他立马就可以抢马跑路,待往深山老林一钻,他就是猎杀者。所以别看蒙古有千军万马,他也丝毫不慌。

这时只听着号角声与大鼓声同时响起,三通鼓罢,号角声停。

众军士众家眷全都鸦雀无声,就听得一阵马蹄声响,军营中驰出一彪人马。

骑者个个身披错金皮甲,头戴紫貂软帽,人如虎,马如龙,彪悍精神,呼啸生风。

营门口的蒙古军士散开两边,骑兵队伍来到离风逸十数丈之外,为首之人挽缰勒马,将手一扬,队伍停了下来,分开两边。

只见两骑缓缓而来,左边之人身披黑色貂皮大氅,年约二十,方面大耳,两目深陷,容貌英伟,气势轩昂。

与他并辔同行之人,是个老头,年纪已然不轻,生得黑须长脸,可他笑脸团团,从头到脚一团和气。

潇湘子、尼莫星、尹克西、麻光佐、耶律齐兄妹等人有如众星拱月一般,将两人围在中间,缓步而来。

风逸知道这骑马的年轻人必是忽必烈,年纪大的倒不认识,但耶律齐兄妹在此,应该就是耶律楚才这个丞相了,不由心想:“忽必烈与耶律楚才政见相同,所以他们是一路人。”

想着扫了一眼耶律齐,这家伙莫非真是个投机者?心想蒙古太后与蒙哥先后掌权时,耶律楚材失势,忽必烈征宋不利,自身难保,可他仍旧没有奉命捉拿耶律楚材一家,后来忽必烈一即位,襄阳就破了。

风逸正思忖,听耶律齐说道:“四王爷,父亲,这人便是风逸。”

风逸刚才打量忽必烈与耶律楚材,对方何尝不是没有忖度?但见风逸面貌英俊,珠辉玉润,衣带飘摇,好不潇洒。

两人对他早已闻名,见他哪像一个江湖豪客,倒像是个文人。

但见其孤身立于蒙古营前,也是说不出的气定神闲,这气派非一般人难具,足见传言不虚,此人果是绝顶高手气度。耶律燕更觉心头鹿撞,双颊染霞,心中亦喜亦怒:“上次我怎没发现这人这般好看,可他为什么要杀大哥!”

尼莫星等人望着风逸,目中放光,仿佛看见了猎物。

忽必烈轻提马缰,马匹上前两步,说道:“风大侠的名头,小王素有耳闻。按理说,伱今日到此,小王该设宴款待,一尽地主之宜,方是为人之道。

可若然如此,你必然怕我有谋你之心,美酒喝的也不爽快,就不来这些虚的了。”

忽必烈奉命南取大宋江山,在中原久了,心慕汉化,日常与儒生为伍,读经学书,又广聘武学高人,结交宾客,策划南下攻宋,所以这汉语说的十分流利。

风逸笑了笑,淡淡说道:“王爷说的不错。”

忽必烈问道:“阁下要见本王,所为何来?”

风逸不答,看了看忽必烈,又在耶律楚材脸上转来转去。

耶律楚才拈须笑道:“风大侠,你看我做什么?”

风逸笑道:“我今日来此,只为见识一下的蒙古第一大英雄,大豪杰,又岂能不多看看!”

忽必烈与耶律楚才对视一眼。

忽必烈笑道:“耶律丞相乃是我大蒙古丞相,自然是大大的英雄豪杰了。”

风逸笑道:“四王爷相貌殊异,英气勃发,智力高妙,雄才大略,乃是蒙古第一大豪杰,再有耶律丞相这位第一大英雄相助,日后问鼎天下,登上至尊之位,也是指日可待了,在下先行恭喜了。”

这句话,他潜运内劲发出,营内营外无不听得一清二楚,只要懂得汉语之人,登时目瞪口呆。

耶律楚材不禁心生寒意,摇头苦笑。换在以往,他自然不当回事,可现在时机微妙。

原来成吉思汗逝世后,第三子窝阔台继位。窝阔台做了十三年大汗逝世,皇后尼玛察临朝主政。

宰相耶律楚材是三朝元老,又是开国功臣,遇到皇后措施不对之处,时时忠言直谏。

皇后见他对自己谕旨常加阻挠,自然恼怒,但因他位高望重,所说的又都为正理,轻易动摇不得。

耶律楚材自知得罪皇后,全家百口的性命危如累卵,先将长子派出,又上了一道奏本,说道中原河南地方不靖,须派大臣宣抚,自己请旨前往。

皇后大喜,心想此人走得越远越好,免得日日在眼前惹气,当即准奏。

于是耶律楚材带了次子耶律齐、三女耶律燕,离开和林,就是为了避祸,怎料长子也被风逸所杀,

忽必烈此番主持南征,又向他询问国策,他也不好不理,但听风逸上门,他大儿子为其所杀,自然想要一见,。

怎料风逸出口就诛心!

要说忽必烈军营之中没有皇后的密探,他不信,忽必烈更不信。

这番话传出去,可大可小!

忽必烈目光闪动,淡淡说道:“这话说过头了,小王一切都只不过奉太后、大汗之命罢了,哪算什么第一豪杰。”

风逸轻轻一笑,他将这二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暗想:“你们护卫重重又怎样,我今天纵然杀不了你们,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他知道要杀忽必烈困难重重,但掌权之人最忌讳手下结党。以忽必烈的本事加上耶律楚才,谁不忌惮?

忽必烈若要自保,弄不好会引发蒙古内乱,他知道现在蒙哥都还没当上大汗,他对这个弟弟再猜忌几分更好。

若是能狗咬狗,还搞侵略?

风逸拱手道:“见过王爷与丞相,在下不打扰了!”

忽必烈眉头微蹙道:“莫非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风逸淡淡道:“主要是认认人,下次刺杀你的时候,别搞错了。”大袖一拂,转身就走。

诸军一时哗然,当真岂有此理?

弓箭手就待忽必烈一声令下,就要将他射成刺猬,哪怕不能成功,架势得有。

就听尼莫星厉声喝道:“你大言不惭的,这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

风逸扭头看了他一眼,笑道:“这也好办,不让我走,就将我留下啊!”

目光一扫,傲然说道:“你们是一个一个来,还是一起上?”

说完,双手一负,静待几人动手。

尼莫星几人面面相觑,显然对他颇存忌惮,竟尔无人敢上前。这四人被风逸公然叫号,绝无容让之理,但又自高身份,不屑以多欺少。

单打独斗,又怕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反正尹克西是没想着上前,要是几人围攻倒是可以试试。

他们顾惜身份,乃是积年习惯使然,非一时三刻所能改。

毕竟他们与普通人认知不同,风逸再强,也要自己眼见为实。

风逸冷笑道:“不动手,我可走了哦!”

忽必烈目光一闪,看向尼莫星潇湘子等人,他也想看看风逸的本事。

尹克西道:“王爷,上次风大侠驾临京兆府,我与他过了一手,惜败于他,的确不是对手。”

潇湘子盼望还是让旁人打头阵,耗了他力气,自己再来乘其败而取,说道:“尼兄,你武功强过小弟,请先上!”

尼摩星听了潇湘子之言,已知其意,但自负武学修为独步天竺,生平未逢敌手,心想纵然胜不得风逸,也不致落败,刚要奔出。

就听麻光佐一声厉喝:“打架么,我先来!”他平常语气说话,声音就很是响亮,在常人却已似叫喊一般,这一喝仿佛打了一个霹雷。

只见他大步跑出,手中熟铜棍抡圆,端似长电掠空,奔掣而来,落向风逸头顶。方圆丈余之地,完全笼罩在他的棍风之下。

然而耶律齐见他出手架势,知道他徒具神力,如何能是风逸对手,未及喝止。

风逸右手一晃,将将棍端抓住。

“嗡”的一声,麻光佐双手一热,胸口发烫,正自奇怪,忽觉一股内劲顺着棍子如潮涌来,不及反应,就觉百骸欲散,一口鲜血涌到口中。

“咕咚”一声,麻光佐那高大的身躯,便似一根木头般的直挺挺摔在地上。

风逸一招制服麻光佐,众人神为之夺,场中鸦雀无声。

这一幕,让蒙古兵士的心又跳的砰砰:“这青衣男子比鬼神还要可怕!”

就连尼莫星、潇湘子也是悚然动容。

其实麻光佐力大无穷,武艺不俗,只是遇上风逸这般高手,毫无施展余地。

但他们绝对做不到这点,显然风逸的传言是真的,他的确是绝顶高手。

风逸对麻光佐再行出手,淡然道:“大块头,看你秉性实诚,饶你这次。”

麻光佐五脏六腑仿佛挤成一团,可他十分豪气,却咬牙不吭一声,反而“咕嘟”一声,将鲜血强咽回去,

他是个浑人,将生死之事,虽不放在心上,却也知道好歹,但什么也没说。

风逸又看向尼莫星等人,冷笑道:“你们几个狂的要死,要与金轮争夺国师之位,却不如一个浑人的胆量,还要脸吗?”

尼莫星与潇湘子对视一眼,又看了一眼尹克西,这一刻三人都是一个想法:“单打独斗是败定了,三人联手要是也败了,在王爷面前还有什么脸面?”

忽必烈鉴貌辨色,知道几人顾虑,暗暗吃惊,盯着风逸,目不转睛,微笑道:“风大侠,你要以力压人么?”

风逸也笑了笑,说道:“你心里必然想,这是你蒙古地盘,我再是能打,又有何用?”

忽必烈被他道出心曲,嘿了一声,说道:“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风逸淡淡道:“这当然是事实,可惧者不来,来者不惧!”

忽必烈点点头:“像阁下这种英雄好汉,世上又岂有所惧之事。但不知你这样闹上一通,又有何益?”

风逸道:“王爷,我是要送你一句话。

你们蒙古要侵略,那也由得你。

但是从此以后我会盯上你,直到杀死你的那一天,不限手段。”

忽必烈笑吟吟道:“阁下神功,小王又惊又佩,但小王听人言道,这郭靖武功算得中原汉人第一,不知阁下与之相比孰强孰弱?”

“无聊!”

风逸一拂袖,转身就走。

忽必烈急忙翻身下马,招手道:“且慢,风大侠,小王最敬重英雄好汉,而你能来见我,也是看的起我,今日既然有缘,你难道不想与我好好谈谈吗?”

耶律楚才也道:“王爷说的是,阁下既有救世之心,与我等也是志同道合,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