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连城诀成就武林神话 > 第31章巧舌如簧,翻手为云

风逸拳劲应手而出,极为凌厉,金轮国师本就震于风逸内力惊人,这时又正处于崖边,哪敢硬接?身若无骨,横飘数丈,双掌连挥。

他内外功俱已登峰造极,劈空掌力极是威猛,掌风远达数丈,力道仍是非同小可!

只听得呼呼两声,就如刮大风一般,数丈外的松树也摇动了一下,针落如雨。

风逸见这威势,亦是惊心,招式也不用老,足不点地般绕着金轮转了一圈,刷刷刷连击六拳。

这六拳却是大伏魔拳,拳劲连环相叠,势如推波助澜。

国师感到劲气扑面,双眼迷离,全凭听声辨位之法,感知对方走势,避实就虚,来回飞纵,在退却中使出龙象般若掌,不住宣泄对方拳劲。

怎料越打越是心惊,这也并非因风逸武功精妙,这一点他早已知道。

而是对方给他的两种奇异的感觉,一是轻,二是重。

他有时攻过去,感到对手如泰山之重,有时攻过去,又觉得对手轻灵飘忽,如同影子一般。

风逸出手太快,又在大伏魔拳与无影神拳之间来回切换,这都是国师不知之学,无论哪一种,都令他无处下手。

国师一代宗师,自知厚重与轻灵必要相应而舍,但风逸如此打法,竟似将二者之长融于一身,心下不禁大骇。全力展动身法躲闪,但见一串黑影忽东忽西,掠来掠去,自己处处受制,连连遇险,东逃西窜,不胜狼狈。

风逸施展古墓轻功配合大伏魔拳、无影神拳,又以神照功为基,出手一气呵成,快不可言,施展起来威力胜过梅念笙、丁典、林朝英极盛之时。

国师武功虽高,但一生所遇之敌,没有一个能接他三轮的,实战经验如何能与身经百战的风逸相比?

他此时遇上风逸这般打法,心中已然怯了,龙象般若功的劲力虽然可观,可是直来直去、少有变化,反观风逸双拳连绵递出,忽直忽曲,忽快忽慢,忽正忽斜,拳法飘忽不定,身子似左忽右,快如星驰电闪。

国师只见拳影晃动,莫知所出,眼缭乱,左支右拙,使尽解数也摆脱不了,竟连拔出轮子的时机都没有。

更要命的是自己的龙象掌力与对方拳劲一撞,便感到对方内力从四面八方如长江大河一般滚滚压来,如同置身一口大钟,真气晃荡,登时头晕脑胀,浑身气血乱蹿,仓皇向后退去。

风逸如影随形,“天罗地网”绕身疾走,“大伏魔拳”连环使出,陡然大喝一声:“着”。大大跨出一步,一拳突然转快,穿过国师掌势,噗的一声击中他左胸。

国师闷哼一声,左胸剧痛,急忙闪身后退。

风逸这一下却是“无影神拳”,无声无息,打了国师一个措手不及,但对方反应很快,他也不及吐出神功伤敌,当即纵身而上,双拳再次击出。

国师自诩旷世之才,天下无敌,却被一个小儿打中一拳,若是比武,按道理已经输了。

可现在不是比武,恼火之下,也是应变奇速,长吸一口气,双掌微沉,徐徐推出。

风逸朗声一笑:“好,这一招见胜负!”

用出了大伏魔拳,两人拳掌迎上,毫无声音,国师内力向前急送,哪知风逸劲力忽收。

国师情急之下,双掌用足了平生之力。岂料在这全力发劲之际,对方劲力忽然反向后缩,就好比千钧之力全然使到了空处,当下大吃一惊,立足不稳,身子不由前倾踏上一步。

这也是国师旧劲方尽、新劲未生的当儿,风逸拳劲暴吐,国师立感有如千钧巨闸压上身来,眼前一黑,耳内雷鸣,周身百骸欲要散架,血液涌向口鼻。

情知若行硬拚,非命丧当场不可,当即脚下猛点,一个筋斗向后翻去,可是风逸那股威猛之极的拳劲如何能卸去?

霎时间国师骨骼声如同炒豆,经脉震动、丹田沸腾,尚未落地,“噗”的一声,一口血箭喷出,身软如泥,委顿在地。

《神照经》中的内功心法威力极大,起死回生之能,更是尘世难见。所以才有武学第一奇书之誉。

风逸经过连番奇遇,又经过多番试炼,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最高境界。

但神照功起死回生的大神通,究竟奇在何处,原理为何,却是少有人知。

说来也很是简单,只在于“一吸一吐”。

不过这一吸讲究“虚而不虚,弱而不弱”,可以帮助人体吸收能量元素,就跟让普通人吸氧气一样。

这一吐讲究“实而又实,强而又强”,不但可以激发人体潜能,更能将精纯之力注入人身,调节内腑,达到起死回生之效。

无论是丁典救狄云、风逸救李莫愁,都是在以神照功按压之时,一吸一放。

当然神照功这一原理,能救人也能伤人,他以“吸”字诀回收劲力,让国师劲力放空,在那一刹那,再以“吐”字诀施出大伏魔拳的威猛之力,立将国师震倒。

而国师所练龙象般若功强横霸道,力大功沉,变化灵巧本就非其所长,若以威猛之力与风逸对轰,两人千招之内估计也难分胜负。

可他之前被风逸神照功打的,心中既怯,竟尔舍己之长,与风逸比起了速度。

交手经验太过差劲,劲力运法又哪能如风逸这般在倏忽之间收发自如,自然几十招就被风逸击败。

当然风逸这一手,若是换在旁人身上,当场便须骨折筋断,死于非命,但国师的“龙象般若功”已练至第九层境界,虽然内腑已震得重伤,一时却不得就死。

这些事说来话长,其实眨眼之间胜负立分。

风逸拂袖一挥,微微一笑:“国师,怎么说?”

国师自知其意,然而内息已岔,经脉闭塞,郁闷欲死,委顿在地,全无说话之力。

忽听一声骤喝,势如晴天霹雳,一股劲风从后袭来,直奔风逸背心要害。

风逸笑容不改,身子扭转,呼地一拳击向来人,对方右拳直直送出,拳掌相交,

“砰”,两股劲力一对,劲风奔流四溢。

对方失声闷哼,脚下踉踉跄跄,形同醉酒,后退五六步才站稳。

这人一身红袍,又瘦又干,一张脸殷红如血,目光凛凛,正是达尔巴。

他内功差劲,风逸只是随手点了他穴道,时间过去这么久,他又尊师重道,眼见师父被风逸震倒,情急之下竟然冲开了穴道。

如今被风逸一招迫退,却还是不顾自身,再次扑来。

风逸眉头微蹙,大袖一拂,一股强风将达尔巴弄的眼睛不睁,出气不得,才飘身退开。

国师早怕徒儿有失,想要制止,奈何张口不得,这时才将一口滞气打通,忙用蒙古话叫道:“达尔巴,住手。”

达尔巴犹豫一下,急奔过去,扶起国师,问道:“师父,你受了伤吗?”

国师就见风逸掸一掸衣袍,笑意溶溶,挺秀如峰,摇了摇头道:“我没事!”心中自嘲道:“老衲生平与人对敌,从未受过半点微伤,今日却败在一个年轻人手里。

而他武功、风度俱是如此不凡,我蒙古豪杰之士,怎能相比?

难道老天当真护佑大宋,令我大事不成?”他抚胸长叹,身子摇晃。

国师深信命运之说,只觉所谋不遂,未可强求,吐出一口长气,看向风逸说道:“风居士,今日老衲若不从你意,你将如何?”

风逸笑笑道:“交战之初,我就说了,我敬伱一派宗师,先君子后小人。你技不如人,若想活命,就得听我吩咐。你若硬充好汉,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至于什么名声之类,你也不用替我考虑,你是蒙古国师,本是我汉人死敌,不拘何种法子杀你,均会人人叫好,你猜我会如何?”

国师说道:“宋国衰微,已是穷途末路。你少年英俊,我蒙古气运隆盛,你若拜入老衲门下,未来前途无量,难道还怕龙象般若功不得嘛?”

“国师,你不用给我戴高帽!”风逸叹一口气:“我在他人眼里,不过是个放浪无形,侥幸成名的竖子罢了,人人避之不及,又何谈什么前途!”

风逸本是洒脱之人,从不在意旁人对自己本身看法。只是他所为之事,大都牵扯武林名侠与天下苍生。有时候就不得不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坏了旁人坚持一生的名头,以及奋斗一生的事业。

可当他的本性暴露出来,程英直接就走,风逸虽说没有多少在意,却终究认清了一个现实:他在对方眼里,决然不如杨过讨人喜欢。

现在就只有相熟之人,倒也无话不说。

国师摇头苦笑:“你可是谦虚的过分了,莫非老衲败于一竖子手中,更何况你既为竖子,我又岂能信你?”

风逸微微一笑,淡淡说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

你适才说让我拜你为师,却要在武林大会上。呵呵,为了一门武功,你就要我遗臭万年,与中原武林再无回转余地,其心不可谓不毒。

我明白你的意思,也懒得与你掰扯,如今事已至此,国师也当明白我的意思。只需你答应我的条件,我可以担保,立马放你师徒二人走路!”

国师心下暗赞,风逸心思缜密。

他刚才让风逸答应自己在中原武林大会拜师,就是为了断了他的后路,根本不怕他反悔。

一旦这样做了,就没有余地,未曾想风逸却是早知其意,而不理!

这份定力与见识,委实厉害!

国师笑道:“居士既然这么说,就是要让老衲相信一介竖子,一定是个大仁大义的有信君子了?”

风逸淡然道:“国师,你扪心自问,你被一众信徒上下奉若神明,那么,你算君子还是小人?”

国师一愣,笑道:“我乃方外之人,既非小人,也非君子。”

风逸呵呵一笑,道:“你既是方外之人,又何以热衷世俗之事?

佛门功夫讲究无住无着,无嗅无念,你身为高僧,争名呕气之心不低于我这一介竖子,又何须故作姿态呢?”

这番话让金轮国师一时语塞。

他身为佛门高僧,争强斗狠之心不在普通江湖人之下,强辨道:“老衲也是修行吗!”

风逸面上露出微笑,温言说道:“佛门讲究普度众生,无相无我,龙象般若功既是佛门武功就当不分内外亲疏,传给芸芸众生。

你身为一代宗师,佛门高僧,挟技自珍,这却是大违佛理,又如何得成正果?”

这一语入耳,直让国师心中大气,冷冷道:“难道我将本门神功传授给你,就不违佛理?中原少林寺不将七十二绝技传播天下,也是有违佛理?”

风逸笑道:“那是自然。

佛门武功以空为绝诣,你的龙象般若功固然威猛绝伦,却能发而不能收,一则是你造诣不够,二则是你心性使然,太过毒辣,一出手就想打死人!

呵呵,有余不尽,无泄无露,你是差远了。

包括少林寺的所谓高僧也是一样,立寺几百年以来,不乏出过一些盛名卓著一时的高手,但严格说来,却从未出过了不起的顶尖高手。

因为那种高手已然悟透“无相无我,无我相,亦无物相。”神功已经达到收发自如,心念一生,运使如指的最高境界,根本不屑于争名斗狠。

国师若能达到此等境界,晚辈这点功夫,又如何能挡国师一击!”

金轮国师虽然自负专横,但因久居西域,日常接触之人,都是彪悍、纯朴的蒙回等族之人,多数心思不如汉人机敏,被风逸连捧带激,说的哑口无言,冷哼一声,答不出话。

风逸不容他多想,接着说道:“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你也可以拿我当竖子,可我却非反复无常的无信小人,而我也敬你一身武功来之不易,拿你当个体面人,你若实在不要这份体面,那么……”

国师冷冷道:“怎样?”

风逸缓缓说道:“你会承受人间最大的痛苦。”

国师说道:“我会自绝而死,不会让你有折磨我的机会。”

风逸摇摇头道:“如今的你,不会有自绝的机会,你也没有这个胆量。”

他淡淡说出,但语气极为严厉,不容置疑。

国师也能够感受风逸这话的分量,说道:“老衲……”风逸抬头望天,幽幽说道:“况且你死了,我也能让你活。

而那时你不会很快死亡,你将尝到人世间最痛苦的死亡,你会在失去自主的情况下,嚎上三天三夜,这每一寸时光,你都将在超过一个人所能承受的痛苦中挣扎。

再者说,惹的我兴发,我可以让你的一众手下与徒众都看看他们尊奉的大国师,究竟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所以这才是我先礼后兵,先明后不争的意思,剩下的你自思量。”

风逸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他会怎样做。但只要此刻在峰顶之人,都听得毛骨悚然。

国师心跳加剧,呆了一呆,吃吃道:“这个……这个……”

他堂堂国师,竟被风逸吓得竟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因为他猜到了风逸的做法。

那就是要将自己脱光衣服,供人观赏。

他身为蒙古国师,宁玛教上师,可以不怕死,又岂能不怕这一出?

国师心中怒不可遏,只恨奈何不了对方,颤声道:“你行事如此狠毒,老衲又怎知你不会言而无信?”

风逸打个哈哈,脸色缓和下来,他明白自己心理上占了绝对的优势,但也不敢把人家逼急了,微微一笑,遥指一方,说道:“国师,我,你可以不信。

但我中原五绝之一的桃岛主,昔日的蒙古金刀驸马,如今的郭靖郭大侠。

有这两位作为见证,你难道还能不信吗?”

国师与达尔巴举目望去,树木掩映间,“哈哈……”一声长笑,一前一后迈出两人。

黄药师青衣潇洒,逍遥如故,郭靖大步如飞,沉稳端凝。

国师眼光老辣,眼见两人气宇不凡,心中已自犯疑,又不禁心想:“风逸在剧斗之中,仍然能够耳听八方,我却是有所不及了。”

就听黄药师笑道:“黄某人瞧你二人登山,心有所动,这才做了不速之客,未曾想却是大开眼界啊!”

风逸拱手道:“岛主客气。”

黄药师与郭靖黄蓉分手后,信步漫游,正在一处小店小酌,猛见蒙古大队人马经过,于是悄悄跟随。

直至见风逸与金轮国师动手,见这和尚内功深厚,武功绝伦,真是生平难遇的好手,不禁见猎心喜,跟着从山峰另一侧登上,便看见了正在登山的郭靖。

翁婿俩又比了一程,好在郭靖毕竟不是当初的傻小子了,知道让着岳父,两人也不打斗,上的比风逸与国师更快。

所以自将风逸、国师之间的交手交流,都看在眼里。

风逸神照功以神御敌,灵觉过人,在黄药师与郭靖登上峰顶时,已经察觉,只是他从气机中已经辨得来人,心下不慌,也不叫破,就待国师有所松动之时,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加重砝码。

毕竟一个觊觎他人武功,违反江湖大忌的人,你让对方觉得你能够讲诚信,那是难为人了。

郭靖这种老实人,或许都不信,遑论国师这种奸猾之人。

国师闻言却是更惊,黄药师先见而后登,与郭靖两人上了封顶,自己竟然丝毫不知,显然武功造诣不在自己之下,方才若同时向他出手,他面对三大高手,岂有活路?

一念及此,不觉背生冷汗,但又一想,风逸一个都没打过,还想那些做甚?

就听黄药师又笑道:“风兄弟事事求全,面面俱到,避实击虚,险中求胜,当机立断,着实了得。这位大国师武功盖世,声势煌赫,不同凡响,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国师如利剑一样的目光逼视着黄药师。

黄药师道:“可惜你的劲力运法一味刚猛,柔劲却不能有效控制,以至于武功宏大有余,细微不足,交手经验也太过欠缺,否则以你的武功,当世又岂能有人与你数十招见胜负?”

国师不由一怔,心一转念,霎时间气色灰白,紧咬牙关,浑身上下连连抽搐,痛苦之色布满脸庞。

所谓运劲发力,指的是内劲运用在刚猛和阴柔方向的成就。

内力刚猛发挥到极致为至刚,无坚不摧,无强不破,内力阴柔发挥到极致为至柔,可以无不恰到好处,无往而不利。

金轮国师被风逸数十招击败,并非武功境界差距太大,而是他运劲发力只顾一味追求刚猛,少了柔劲变化所以灵巧不足,又差了交手经验,所以他的实力与武功大为不符。

否则金轮国师密教巨擘、旷世人杰,又岂会被风逸几十招放翻?

不过国师武功之高,绝非寻常,郭靖刚才就在暗自琢磨,风逸轻功涵盖四方,拳打八方,内功又暗含无穷之力,倘若自己与之交锋,恐也胜算不大。

原剧情中的金轮国师刚出场,面对全盛郭靖,数十招就能见胜负,谁胜谁负,不言自明。

后来随着与郭靖、杨过、小龙女不停交手,才让他这个生平与人过招,从未超过三招的大高手,知道第四招后应该怎么打了,实战经验与受到的教训多了,实力也就有所提升。

可在蒙古大营,大伤元气的郭靖面对几大高手围攻,七成内力也能将他应付住,金轮国师武功不弱郭靖,实际上经验还是欠缺。

直到后来相继与李莫愁、周伯通、尼莫星等高手交手,又练成十层龙象般若功,才算让自己少了硬伤与短板,能与五绝过招了。

一句话,现在的金轮国师遇上哪个五绝,都只有大败亏输的份。

盖因五绝不但武功登峰造极,功力更为精纯,比如洪七公、一灯大师、欧阳锋,劲力早已刚极生柔,无可分辨。

亦或柔极生刚,例如黄药师、周伯通,轻飘飘的掌力却能有利剑刀斧之能。

他们的劲力施展出来,可以千变万化。至于金轮刚猛有余,柔劲不足,那是差了大火候,与人隔空以真力硬拼,弱点倒不凸显,但一旦与同级别高手近身缠斗,立马会败的惨不堪言。

国师一代宗师,听了黄药师之言,已知其意,但他极为自负,被人指点说教,也有些不是滋味,这才细细打量这个青袍老人,颇有潇洒出尘之致。合十说道:“老衲在蒙古之时,听说中原只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了得,今日见面,果然名不虚传。其余四位哪里去了?”

黄药师道:“中神通谢世已久,西毒、北丐、南帝行踪难觅!”

风逸一指郭靖,笑道:“这位郭大侠乃是北丐高徒,一灯大师也曾指点他武学精要,也是中神通师弟老顽童的结拜兄弟。”

国师见郭靖渊渟岳峙,气度不凡,便觉他仿佛比黄药师、风逸更为厉害,当即转身施礼:“善哉,善哉,没想到能与郭大侠在此相会,真叫老衲意想不到。”

郭靖拱手道:“惭愧!”

风逸笑道:“国师,这下你也该信我了吧?”

刹那间,静寂无声。

黄药师与郭靖心中明白风逸之意,他们虽说不赞成对方这种做法,然而风逸与国师交手之初,就直接道明用意。而他与国师缠绕相斗,其中经历的凶险艰难,可想而知。

他们既然作为旁观者,也就成了见证者,当下也只能不发一语,这是不支持也不妨碍。

国师面沉如水,沉默良久,冷冷道:“你要龙象般若功,让我回转西域,这二者只能有一,我还有话在先。”

风逸点了点头道:“你不能回转西域,这我早已料到,还有什么话!”

国师不禁一怔,道:“你早就知道?”

风逸笑了笑,可这笑容带着安慰,没有一丝讥讽的味道,说道:“国师,其实我知道龙象般若功之事乃是你密宗之事,你身为一派之长,你只要答应便可。

至于回转西域,你没法答应,因为你的门派信徒都在蒙古统治之下,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又岂敢擅自回转?”

国师应声一震,他没想到风逸连这都考虑到了。

因为的确如此,传授风逸龙象般若功,国师倒能做主。然而回转西域,却不能够。

此番他奉命对付中原武林,配合蒙古军灭宋,自己目的未成,独自回去,他可以不怕,

但密宗宁玛教在蒙古及西域之千百庙宇基业、千百信众弟子之安危,却不得不顾及!

国师不禁高叫:“那你为何提这个条件,是来消遣老衲的吗?”

风逸摇头道:“风某要消遣人,何必如此?只是你乃蒙古顶尖人物,天下难觅对手,今日我为了自己目的,放了你,无异于放虎归山,届时你若对付旁人,岂不是坑害他人?”

国师冷冷道:“居士又怎能不让我坑害他人?”

风逸微微一笑,说道:“简单,今日你将龙象功说了,我放你一马。这是第一个条件。

回转西域之事,我也不强逼,但从此以后出手,只能主动对付中原五绝与郭大侠。或者你什么时候打赢我,这约定就作废,这是我的让步,也是我的诚意!”

黄药师与郭靖对视一眼,国师冷哼道:“你不让老衲对不如自己的人出手,你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

风逸眉头微蹙,望了望天,淡淡说道:“今日若是你我易地而处,我的性命操于你手,你说什么当然就是什么了!”

国师的脸上阵红阵白。

风逸低头注目国师,冷冷道,“国师,今日你我乃是君子协定,你若老实,你败在我手上,做了什么,我都可以不宣扬。

你依旧是那个天下无敌、受人尊崇的蒙古大国师。否则的话,呵呵……”

风逸心思缜密,做事从来都是未雨绸缪,一步三看,再加上有先知优势,自然将人物性格也都利用到了极致。

他深知原剧情中的金轮国师本来抓了郭襄,意图要挟郭靖黄蓉。

后来却觉得对方冰雪聪明,心地又好,动了收徒之念,好说歹说,才达成目的。然而蒙古久攻襄阳不下,忽必烈便欲在城前当众虐杀郭襄,以沮郭靖守城之志。金轮国师坚决不允,大骂忽必烈的使者,盛怒之下,发掌击死一人。

国师携了郭襄,即日便欲离军远去。

忽必烈亲自过来致歉赔礼,此事更不再提。然而其后蒙古大汗蒙哥率军攻打襄阳无功,亲自下旨,命构筑木台,将郭襄绑上高台,逼迫郭靖降顺。

国师心下虽大为不忍,顾及其密宗宁玛教在蒙古及西域之千百庙宇基业、千百信众弟子之安危,也只得顺从。

所以风逸明知他不会同意第二个条件,那就退而求其次,既给国师一个台阶,也能绑缚金轮手脚,至于他不答应,或者反悔。

风逸有的是办法治他!

国师心思明锐,自然知晓风逸的言下之意,吐出一口长气,缓缓说道:“这事,你们要烂在心里,一个字也不得吐露。”

风逸冲口叫道:“好,我答应你。”

黄药师与郭靖就要走开避嫌。

就听风逸笑道:“不用!

大家今日相聚,乃是缘法。

我这人就是对各种高深武学颇为好奇,也没有势在必得的意思,金轮国师既然讲气度,我也不逼人太甚,更不小气。

国师只消将龙象般若功讲上两遍,我能记多少记多少,绝不听第三遍。如何?”

金轮国师、黄药师、郭靖脸上,均浮现起了不可思议神色。

国师皱眉道:“你又有什么诡计?”

风逸哑然失笑,摇头道:“没有诡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