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悟道三国 > 第九十五章心怀天下,各怀鬼胎

悟道三国 第九十五章心怀天下,各怀鬼胎

作者:猪的幸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勇和曹操二人达成共识,追击董贼之事,必须集结大军前往才行,以后再不可单独行事了。这样非但救不了人,还只能损兵折将,而且更容易伤亡百姓的。让他们跟随董贼大军正常赶路就好,如果追击,只能死伤更多百姓矣。

曹操仰天长叹,看着前路漫漫吟诵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陈勇心知这是曹孟德有感而发,更是对他此时心怀天下的写照。这首诗的内容,就是当今天下乱世的现状啊。汉室已经沦落至此,又有几人是真心为了汉室江山而奔波操劳的呢?别人不知道,此时的曹操曹孟德,却比大多数人都更心系天下百姓的安危啊……

曹操看着陈勇说道:“这首诗是吾这段时间有感而发,可是至今不能完稿。今日在荥阳初败,看着百姓的尸骨,将士们的遗骸,又多写了一些。吾真恨不得能拥有神力,来解救天下苍生,万民于水火之中啊!

可是我终究只是一个凡人,挨打会痛,箭射会伤,武力只比普通士卒强上一些而已。在当今这乱世之中,随时都可能会死在杀场之上。今日如果没有陈将军前来救援,我曹操曹孟德的军队,就很可能会全军覆没,死无葬身之地了!还请陈将军受我等一拜……”

陈勇赶忙伸双手搀扶住曹操说道:“孟德兄休要如此客套!要怪只能怪这天意捉弄世人也。大汉江山岌岌可危,不知道谁人能够再次中兴汉室焉。但是无论如何,我陈勇都会尽自己微薄之力,全力以赴,好光复这汉室江山的!至于结果,就看这天意吧……”

曹操曹孟德看着陈勇说道:“陈勇将军,你我既然有着共同目标,今日又承蒙陈将军所救。不如你我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如何?我曹操曹孟德愿意把我的人马,尽数都归于陈勇兄弟的兵马之中,由您统领,您看如何啊?”

陈勇抬头看去,曹操一脸的真诚,似乎真的是心甘情愿,没有一点儿意见,就把自己的兵马并入到自己的军队之中。陈勇心道:“如若能得到曹孟德的倾力相助,自己光复汉室的想法,就很有可能实现了啊。可是自己就真的会这般幸运吗?单凭就救他一命,他就会如此待我?”

陈勇偷眼观瞧,正看到曹操身后站立着的众将士们,正横眉冷目的注视着自己。很明显曹操此时的想法,根本就没有得到这些将士们的认可啊!更何况自己,只不过是在幽州有些名气,在中原地带,只斩过华雄一人也。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服众,曹孟德此举,不过是以退为进之计也。

陈勇说道:“孟德兄言重了,你的兵马都是你的嫡系,换作是谁,都没有办法统领的。而我的军马,同样是我的嫡系,你们谁人再强,也不可能指挥的动的。我们二人暂时只有相互合作的权利,却没必要谁加入谁。这样的话,我们两股势力,谁发展的好,不都是对大汉江山,天下苍生之福吗?”

曹操心知自己的心思,应该已被陈勇发觉,但是他并不尴尬,而是借势与陈勇握手达成了一致。自己需要的就是盟友,像陈勇这种有势力的盟军,自然是多多益善。更何况现在的自己,实力并不算强大,也没有吸引陈勇加入的实力。即是如此,相互同盟更是不错的选择。

两人击掌明誓道:

“愿意为光复大汉江山而战!

愿意为平定诸侯内乱而战!

愿意为扫平魑魅魍魉而战!

愿意为解救天下苍生而战!”

两人自此都对对方有了更深的认识 ,自然是希望对方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曹孟德对于陈勇的突骑很感兴趣,因为也只有公孙瓒一路诸侯的部队,基本上全部都是骑兵。而陈勇的兵马不多,但是三千军马全部都是突骑。

陈勇心知曹操曹孟德想要什么,便开口说道:“孟德兄希望能够拥有一支骑兵,好提高自己部队的机动性。这件事情小弟我知晓了,即是如此,等我回去,就为兄长筹集马匹,好给孟德兄送来,你看如何啊?”

曹操与陈勇击掌定下了军马一事,那曹孟德身后的将军们,对陈勇愈发的恭敬了。没办法,谁让内地缺少战马,是不争的事实呢?即便是你肯出高价,也无处购买。因为北方运送来的马匹有限,很多时候,都在半道就被人出高价买走了。

而现在有陈勇答应为自己运送战马,曹操自然是十分欣喜。这样的话,哪怕再遇到这种危机,自己的部将和军士们都有了战马,回援的速度自然是更快,自己自然是会更安全一分。

两人就这样边走边聊,曹操手下的将领们却又赶了回去,就是为了多收回些残兵游勇。没办法,部队被徐荣率军打散了,能收回一些是一些。当曹操和陈勇到达洛阳城时,曹操的军马终于大部分都收了回来。

两人率军进入洛阳城内,而这里的诸侯,却都乱成了一锅粥了。没办法,当大家都知道孙坚得传国玉玺,连夜而走后,谁都心思萌动起来。他们对于董卓携天子离开洛阳一事根本就不在意了,因为有比救下汉献帝刘协被册封更大的诱惑等着大家!

谁都想得到传国玉玺,在汉献帝死后,自己做上龙庭!至于如何收服群雄,那再另作他议也!反正此时的这些诸侯们,心中都被**填充,再无开始联合时的抱负了。谁还真心再卖命解救汉献帝刘协?董卓率领大军离开京师洛阳后,留下一片真空地带,这些无主之物?谁不眼馋?

次日,来人报曹操追董卓,战于荥阳,大败而回。袁绍命人接曹操至寨中,然后又宴请众位诸侯置酒,与曹操解闷。大家在酒席宴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曹操数次在宴席上想引领大家,商议讨伐董卓之意,可是无一人回应,大家只知道饮酒作乐焉!

饮宴间,那袁绍看着众位诸侯突然说道:“今上已被董卓劫离洛阳,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也。吾提议,可令大司马刘虞登基坐殿,来洛阳做这大汉之主,诸位将军意下如何啊?”

众人心内一惊,谁也没有想到,袁绍袁盟主此时为何会有此次提议。大家都没有想明白袁绍的用意,自然不会贸然答应。看着自己此次提议竟然是无人附和,袁绍袁本初心内不喜,自然在脸色上就看出来了。

那袁术突然发话道:“大哥谬矣!这天下虽然是大汉的天下,但是如若汉献帝刘协被董卓所害,我等才可商议另立新君之事!可是如果汉献帝已经不在了,我等还真的应该再另立一个汉室宗亲为皇吗?这天下之主,难道只能是他们刘家人做不成?”

席上众诸侯皆惊!此时大家虽然都有小心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把私底下的想法,拿到桌面上来谈!这种事情,两个人私下相商,还可能有人敢附议。可是当着众位诸侯的面说出来,谁还敢此时附议?

那袁术袁公路看着众人无一人敢附议自己的提议,他更是心生怨念!袁术拍案而起说道:“即是各位无人敢附和我的提议,那我袁公路还有何颜面留在此地?这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事就先告以段落吧,董卓已被迫离开洛阳,我袁术也离开这里,回归南阳罢了!”

那袁术带着自己的亲随众将,根本就不给大哥袁绍面子,起身拂袖而去!他的离开,让这些诸侯们都心生退意。现在谁都知道,袁绍袁本初有另立新君之意,他为何要另立新君?不就是想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吗?

谁也不相信,袁绍会心怀天下!他只会为自己一己私利,而谋求更大的利益罢了。否则的话,现在董卓初败,引百万洛阳的百姓,迁徙长安。现在组织大家合力,一起出兵讨伐董卓,才是匡扶汉室的根本方法。

虽然大家不一定都会附议,但是总比现在就提议,另立新君的好!那幽州牧刘虞乃公认的赤诚君子,由他做这新皇帝,却未尝不可。只是如此轻率的就再次罢帝之议,就真的好吗?

在众人皆不答时,曹操起身叹息道:“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

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以为耻之!事已至此,还谈什么?吾累了,吾先告退!”

袁绍深知曹操此言,乃定天下的良方,可是自己却已无解救汉献帝刘协之意了。但是曹孟德此言一出,袁绍自然是无言可对。那曹操向众位诸侯们拱手示意,然后才拂袖离开。众人见连此次所请之人都离席而去了,他们也起身,向袁绍告退,纷纷离席而去。

曹操见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必不能成事,便自引军投扬州去了。他临行之时来到陈勇近前说道:“陈勇贤弟,这天下已要大乱!各路诸侯都已蠢蠢欲动,各怀鬼胎也!你我都心系天下百姓,有兴复汉室之志。

然现下急切而不可为也!我等只能徐徐图之,方能有机会光复汉室江山也!为兄我只能先行离开此地,到扬州募兵去了。此战为兄已是损兵折将,伤筋动骨矣!希望诸侯们争斗时日久些,我等才能聚集力量,再做他途。

贤弟身处幽州,虽然是广寒之地,然军马众多,还能招募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兵员,以为己用,实乃绝佳之地利也。还请贤弟有暇 切莫忘记,答应为兄之战马也。为兄能不能成势,就看贤弟的力度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