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悟道三国 > 第六十章精兵强将,倾囊相授

悟道三国 第六十章精兵强将,倾囊相授

作者:猪的幸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勇来到征兵处,见到的大多都是难民,和贫苦百姓。而真正的世家子弟,更无一人。哪怕是练过武功者,都是寥寥无几。这些人之所以来当兵,就是为了替家里分担口粮的。而且据传,陈勇的兵马不拖粮饷,这样的好事,自然是让那些懒汉、平民趋之若狂!可是这样一来,和陈勇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陈勇是想收些精兵强将,而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收的。因此陈勇给两个征兵处之人,定下了规矩。凡来军营,想入伍拿饷者,必须有一技之长!不管是武艺还是刀马,必须要有一样拿的出手的。而像那些白丁自己这支部队不收!陈勇不是不收白丁,他只是不想收那些混吃等死之人而已,这些人可以来耕种,而不是当兵的好材料。

因为有此规矩,陈勇的征兵处征了三天兵马,真正能够达到要求者,也不过勉强够百人而已。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陈勇自此便放弃了这种常规征兵的手段,准备还是以战养战。真正的兵员还是靠战场上所得,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盲目招兵买马,就可以壮大自己的队伍的。

没办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想靠征兵就征来精兵良将太难了,况且自己还没有什么名气。世家子弟有的是升迁之路,他们基本上不会选择当兵入伍,靠战功晋级之路。哪怕去,也是去“汉室宗亲”,或者“四世三公”之世家门阀之路!

陈勇发觉,哪怕是自己夺得密云岛所获的匪寇,都比自己征兵征来的大多数人要强。因为这些能为匪寇者,至少勇武和狠辣上,要比那些白丁们更胜一筹。让他们明白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道理,都更容易些。也因此那些肯静下心来务农的匪寇,也被陈勇收入到自己的队伍中了。

不管是裴元绍还是周仓,刘星还是张龙、赵虎,他们的练兵方法还是恒古不变的,只会操练阵法对战,也只有方明才能领会陈勇真正的意图。因此真正能称之为精兵强将者,也只有李猛这支久经沙场,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士们。而这批人陈勇只肯交给方明操练。

方明是唯一一个跟陈勇一起,听左慈道人讲解《孙子兵法》,能够从头到尾听一遍讲课之人,自然他对兵法的理解,才可能更深。陈勇需要的是全能兵种,因此方明对李猛及其部众们的训练,自然也是全方位的。不仅是弓马纯熟这些基本素质,更重要的却是爬山越岭,遇水搭桥这些野战技能!

平日里的练兵还看不出来差别,但是真正考验耐力,持久力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只有方明训练的李猛部众,才是更耐摔打的一支部队!而这些能力,才是陈勇更看重的,因为他知道,想让自己的部队能够与别人有所不同,需要的是这种在极限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这种能力是需要在不断训练中,才能真正得到强化的一种能力!往往战场上的生机,就只有那么一瞬间,可是能够救命的,就是这种能力。这种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获得的求生本能!只是能够吃得了这种苦的人,还必须是经历过生死,才能深切体会到强化自身的重要性!

陈勇密云岛的建设终于落下了帷幕,他终于有了一点空闲。在练兵之余,陈勇还要操心耕种,包括岛上的百姓生活,粮食分配,最主要就是春耕。当这一切都过去了,并且岛上房子建设的也差不多了,他才有空去蓟城接陈依然回来。

陈勇临行前特意嘱咐,密云岛防务第一重要,不管任何时候都不得疏忽。而边防巡检,和护送商贩的财产安全,同样不能懈怠。因为这些才是骑都尉的本职工作,更何况幽州牧刘虞都不参与盐业和冶铁生意,自己一个征北将军还能如何?帮忙护卫一下,收些佣金就不错了。

这日陈勇带着刘星,统领二百亲军,赶往蓟城去接小妹陈依然。这一路都是官道,不过一天就已赶到。刘虞大人很久没有见到骑都尉陈勇了,自然十分想念。再加上陈勇这次是想把陈依然带走,幽州牧刘虞自然不会轻易放人。他就在蓟城待上两日。

陈勇与刘伯安聊天时才知道,不管是神医华佗也好,还是张仲景也罢,他们二人来了以后,都对陈依然的病情无能为力。但是神医就是神医,华佗和张仲景都给陈依然的建议是,多吃蔬菜、水果,少盐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心情愉悦更重要。

至于药物治疗,两人同样没有更好的方法。而且二人对陈依然现在还能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很是惊奇。再听说陈依然一直服都是在服用左慈道人的丹药,才保持住身体健康的,两人更是对左慈道人敬佩不已。因为只有他们才真的知道,像陈依然这种情况的下,每一次发病,基本上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

而左慈道人的丹药,竟能控制住陈依然的病情,舒缓她的身体症状,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两人在见到陈依然时,都把她当做正常人,还以为大司马刘虞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诓骗自己来给他的孩子看病,想要强身健体的方法而已。因为不管是华佗也好,还是张仲景也罢,两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但是当两人用手搭脉,二人才发觉自己真的是错的离谱。如果以自己的经验来看,陈依然现在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按脉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以自己的能力,最多能够让她活半年而已。可是她现在的情况,却与正常人一般无二,这种奇迹,二人又如何不惊叹?

当陈依然把左慈道人给自己配制的丹药取出,两人见了更是惊为天人。陈依然也只是把左慈道人最后带着自己,在辽西路上,悬崖峭壁采来药材,炼制的那种缓解病情,清理其他丹药对自己身体危害的辅助药物。两人就已经认为是不可思议了,如果自己把左慈仙师给自己吃的其他丹药拿出来,不知道两人会做何感想。

张仲景讨了一枚丹药,自己拿回去仔细研究去了,而华佗看到左慈道人的丹药,对他的能力更是钦佩。华佗沉思良久才说道,他才新研制一种药物,乃是“麻沸散”,可以使人全身麻醉,不能动弹。自己现在给许多人做过手术,可以治疗不少病症,但是像陈依然这种先天性心脏病,自己还是没有把握可以治愈。

只不过华佗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交到陈依然手中,让她等到再见到左慈道人时,让他看看,自己的这种想法能否可行。陈依然伸手接过华佗的手书,却被他的大胆想法惊呆了。原来华佗竟然想用开刀的方法,给陈依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当然了,这种方法实在冒险,却可以在病情危急时当做一种尝试。而华佗竟然还把自己多年行医的心得册子留了下来,赠与陈依然。让她把此物一起交给左慈道人,看看有没有希望,通过手术,把陈依然的病情彻底治愈。这种大胆的想法让众人皆惊,因为那个时候很少有人精通手术。

可是华佗却认为,这不失为最后的救命手段,至于可不可行,他都没有丝毫把握。只不过华佗却把“麻沸散”和配方留了下来,以备左慈道人真的需要,可以用这种方法给陈依然施以手术。陈依然同样是学医的,而且得到左慈道人真传,更是知道华佗此法的利弊。

不过陈依然同样明白,神医华佗为自己的病情,可谓是竭尽所能了。不管是“麻沸散”也好,还是他的手术心得也好,都是一位神医的毕生心血。他愿意拿出来与恩师左慈道人分享,就等同于倾囊相授了,这份恩情,自己自然要记得,也因此陈依然才向华佗又行了大礼。

华佗很是吃惊,因为他的文字全部是医学上的专业知识,一般人最多能够看懂字面的意思,但是想深入了解,必须是学医之人,才能知道自己这份文字的意义。可是陈依然在看过自己的留书,却能够知道这东西的分量,显然她也在医学上小有成就。

当华佗开口问时,陈依然才告诉他,自己也与恩师左慈道人学习了医术,所以更知道自己的病情。不管是华佗的“麻沸散”和开刀手术的心得,都是打开了陈依然另一个治疗病情的新天地!在此之前,陈依然从来没有想到过,治病救人还有开刀动手术一途!

华佗对小姑娘更是上了心,他竟然与陈依然相谈甚欢。最后神医华佗竟然破天荒的留了下来,在大司马府内住了半个月之久。这段时间每天都是与陈依然探讨医术,和他对陈依然病情的看法。华佗通过半个月时间,把自己的医术倾囊相授,全部传授给了陈依然。

而陈依然又是每天动手,抄录华佗的行医心得。然后白天把自己不懂的东西,与华佗讨论。就这样一个教一个学,两人用了半个月时间,把华佗的行医心得全部梳理了一遍。陈依然又学到了不少看病的知识。这些都是神医华佗行医的第一手资料,自然都是中医的精华。

其实古代中医已是包罗万象了,包括手术之道,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经此学习,陈依然基本上常见的外科手术,她都已经学会了,除了缺乏实践,陈依然的理论知识已经相当了得了。

神医华佗十分喜爱陈依然,但是她是大司马刘虞的义女,自己再喜爱,也不好意思提出收她为徒的提议。虽然华佗一直没有开口说过,但是只凭华佗教学的认真劲儿,陈依然又如何不知。这日教学已毕,神医华佗便告知陈依然,他明日就要离开。

陈依然很是吃惊,华佗却说道:“依依,我已经倾囊相授了,你手中还有我的行医心得。只要你有机会实践,我相信用不了十载,你的医术必定会超过我的。我已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还不离开,更待何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