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悟道三国 > 第一百一十八章侠骨柔情,王允轶事

悟道三国 第一百一十八章侠骨柔情,王允轶事

作者:猪的幸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依然见到陈勇安全回来,更看到大哥哥来到自己身边,还不忘调侃自己两句话时,她的心头一酸、委屈却在这一刻突然爆发出来。她举起拳头来,对着大哥陈勇一顿狂捶,发泄着自己心中的不满。那贾琏在一旁看到此景,赶忙转身离开后花园,就躲进了房间,偷偷观察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陈勇上前把依依揽在怀中说道:“依依,都是大哥不好,让你等了这么久。没办法,未央宫太大了,大哥好不容易在温室殿内找到了汉献帝刘协,总算是和他达成了共识。明日午时,大哥还要再去温室殿一次,好结识能够帮吾见到国贼董卓的司徒王允。据说这个王允大人,这段时间正在谋划刺杀董卓之事,正好和我们的目的不谋而合……”

陈依然这才止住了捶打陈勇的小手,当她听到陈勇所说之事,深知大哥哥今夜虽然回来的晚了一些,却的确办成了正事。不仅见到了汉献帝刘协,还约好了明日午时,在温室殿内,可以与司徒王允在汉献帝刘协面前结识。有了这个王允大人相助,刺杀国贼董卓之事,就更会容易些了。

陈依然看着陈勇,面有泣色说道:“大哥哥,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千万不可做那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刺杀董卓之事,我们可以多做些准备,多等上一段时间。切不可盲目行事,安全第一才是最重要的!”

陈勇看着依依焦急万分的脸,心知依依为何会如此可怜楚楚的。因为自己就是她的依靠,就是她在长安城内的靠山,自己自然不能让她失望的。哪怕刘星、方明、李猛对依依再好,没有自己他们会不会变心,会不会还像现在这样对依依好,谁也说不好。更何况陈勇心知,刺杀董卓之事,不可能有太多机会,所以行事必须周密才行!

因此陈勇看着陈依然说道:“依依,你放心吧,大哥哥知道该怎么做的。刺杀董卓一事,必须三思而后行,吾不可能有太多机会。没有万全之策,吾不会亲自动手的!此乃国贼,必诛之而后快!如果有机会,自然吾也想让他奉诏伏法!只是想成行此事,只怕是太难了……”

陈依然说道:“大哥哥,我不管你诛杀董卓,是不是能让他奉诏伏法,是不是能够让他祸灭九族!这些对依依都不重要,依依只要大哥哥能够安全就好……”

陈勇自然知道依依担心些什么,更何况今日,自己只是晚回来一会儿,依依就会守在月下等着自己。见到自己时眼睛一红,挥拳捶打自己那种情绪的宣泄,才是对自己依恋的提现啊。如果自己真的出现什么意外,依依会有多伤心,会有多么绝望啊……

陈勇已经决定,无论如何自己都要照顾好身边的亲人,尤其是依依,自己一定不能让她受到伤害。现在长安城中,能够让自己相信之人还没有出现,等到此人出现再说吧。在自己行刺董卓之时,必定要给她一个安全之所才行……

陈勇吃着酒菜,喝着温热的黄酒,与依依谈论起对今后的设想,就是为了让依依能够安心。而依依其实经过一天的赶路,本来就很累了。就这样不一会儿就靠在陈勇肩头,睡着了。陈勇等依依睡熟之后,才抱着她来到房间内,给她脱去外衣,盖好被子,才转身离开房间。

陈勇再次来到后花园内,贾琏便又出现在哪里了。陈勇邀请贾琏做在自己旁边,和自己一起喝上一杯。贾琏受宠若惊,忙着给主上温酒,伺候着陈勇用餐。陈勇说道:“贾琏,你对司徒王允大人了解吗?但凡有传闻者,都可以告知于吾。”

那贾琏想了想才说道:“启禀主上,据吾所知,那司徒王允对大汉江山还是有帮助的。自从他坐上司徒一职,一直都是做着对大汉江山有利之事。而且他不辞辛苦,事必躬亲,尤其是对于百姓之事,更是不辞辛苦,尽心尽力的帮助我们这些百姓,从不做那鱼肉乡里之事。”

陈勇看着贾琏说道:“看来司徒王允应该是个清官,只是如果他一直如此清正廉明,又如何得到董卓的青睐的?吾甚是不解……”

贾琏说道:“主上,吾既然有意加入您的阵营,还特意对这些大汉官员做过一些了解。这司徒王允,正好是吾花钱请人打探过消息之人,他的生平是这样的……

王允字子师,王家乃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天下。

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族的优越环境,饱读诗书和广阅经传。少年时期,王允就已经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才子,远近文人学士都对他刮目相看。

习文章、阅经典之余,王允还坚持习武强身。他崇慕的乃是大汉的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威武将帅,同时也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勇气。认真不懈的文修武练不过数年,王允便出落为一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也。

王允被推举为郡吏,任职不久,便遇上一件极其复杂棘手的事情:山西晋阳地区有一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当权宦官,便在当地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百姓慑于赵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允得知这一情况后,气愤地对手下衙吏们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此为非作歹,贪赃枉法,格杀勿论!’

随即下令逮捕赵津,并立即将其押解于东市,当场斩首示众,以慰民心。晋阳百姓见他们深恶痛绝的祸害已除,个个拍手叫好,称赞他是为民作主,不畏强暴的好父母官。王允赢得百姓的称赞和拥护,由衷地感到高兴,更坚定了其秉公为官的信心。”

陈勇说道:“看到身为山西王家的王允王子师,自小学富五车,忧国忧民,便是位敢为天下先的英雄豪侠也!只是不知在这东汉末年,他这等满腔热血的正义之士,又能够走多远呢?”

贾琏继续讲道:“与王允同郡中有一个名叫路佛的寒门人士,太守王球所喜,要给其补个官职。可是王允却认为路佛‘少无名行’而反对。王球恼羞成怒,便把王允给捉拿起来,投入狱中。并州刺史邓盛听说此事便召王允为别驾从事,而王允由是知名,而路佛却以之废弃……”

陈勇叹息道:“世家子弟不愿意与寒门人士为伍,才会造就当今天下寒门之子哪怕才情再高,想要出人头地也是报国无门啊!对于王允这样的世家子弟认为他是在伸张正义,你一个素无德行之人又如何与吾为伍?素不知如若没有家族撑腰,你王允王子师又如何能够名满天下?”

贾琏说道:“主上所言极是,这也是为何吾只愿意跟随主上一起,通过诛杀董卓,来讨得汉献帝刘协的欢心,来谋得一官半职之心也。吾不是没有才情,而是寒门之士空有才情,却大多数只能报国无门啊!”

陈勇问道:“关于王司徒之事,还有什么吗?吾需要多对他了解一些,才好投其所好,与之深交。没办法,对寒门之士有成见的王司徒,吾只能多了解一些他的生平,才能够想办法与之结交啊……”

贾琏继续说道:“王允为官初露锋芒,不仅赢得了州郡官吏和当地百姓的赞赏和钦佩,而且引起了朝廷的关注。鉴于他的才能和表现,王允不久便被朝廷三公之一的司徒高第征为侍御史。从地方州郡迁到洛阳为官,使其进入了朝廷的核心之地。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王允又被任命豫州刺史。在大败豫州之地的黄巾军后,王允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数十万黄巾军。王允从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与黄巾军私通的信笺。张让是当朝掌权的大宦官,极受皇帝宠爱。王允也不计较利害关系,写成奏折上奏汉灵帝。

汉灵帝刘宏大惊,召张让进宫怒斥。可张让是何等狡诈圆滑?他不仅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诬陷王允嫉贤妒能要陷害于他。于是才大败黄巾军的王允却被汉灵帝抓拿归案,打入大牢。王允因此被三拿三赦,皆是因为得罪了十常侍的张让。

何进、袁隗、杨赐等三公上书皇上,要求赦免王允。直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刚刚出狱的王允虽对张让等人的行径深恶痛绝,但因力量有限,只得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容身于贩夫走卒之中三载。”

陈勇说道:“不知道王允容身于贩夫走卒之间的三载里面,会不会性格大变。刚正不阿是好事,却在当今社会里行不通的!不知道遭此磨难的王司徒,再次重出江湖之后,会不会变得圆滑世故一些。”

贾琏继续说道:“而后王允被大将军何进召入洛阳,担任从事中郎一职。接着大将军何进被张让等十常侍引入宫中诛杀,随即十常侍也被曾奉密召进京的董卓,领兵杀死在北邙山。王允立即跟随尚书卢植一起迎少帝回宫,可是他却在此见识到了董卓的暴行。

董卓连续三番的动作,不仅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而后毒杀了何太后,并且广植党羽,培养亲信,统收兵权,开始控制起整个朝廷来。而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中,却有一人一直受益良多,此人正是王允。

王允深得董卓的信任,先被封为太仆,不久后便被升迁任尚书令。初平元年,王允替代杨彪担任司徒职务,同时兼任尚书令,可谓是位极人臣也……”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