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壬-靡鲁

穿越成为失落文明的监护AI 第三百七十八章 壬-靡鲁

作者:爆发尸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星云是宇宙中常有的环境,大小也各有差距,小一点的可能只有一个普通恒星系大小,大一点的则能够囊括成百上千个恒星系。

由于星云中的星际物质浓度相较于真空宇宙来说过大,能够阻挡各种波的传递,寻常的探测手段很难在这种地方生效。

对于一些早期的星际文明而言,“星云”就是一处天然的“秘密基地”,因为外围的探测波无法到达星云深处,这些星际文明能够将许多重要的设施隐藏在其中,甚至于将这些地方中的行星改造为“秘密基地”,以期有朝一日出其不意。

不过这只能针对探测手段不多的早期星际文明,对于中后期的星际文明而言,“星云”不过是一片在太空尺度上颜色十分美丽的宇宙景观,他们有诸多手段能够对星云内部进行探测。

李文渊的飞船来到了“风暴起源”星系,这个星系位于一处被“流放者”称为“大风暴”的星云之中,而“风暴起源”则正好就在这片星云的核心地带。

在“流放者”的记录中,“大风暴”星云在有记录的观测中发生过数目可观的超新星爆炸,那些恒星爆发抛出的物质成为了星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风暴起源”则是“流放者”经过细致地检测后、认为是“大风暴”星云中第一个产生的超新星爆发的地方。

而且“流放者”还认为,是“风暴起源”的超新星爆发导致了未知的连锁反应,让其余的恒星也产生了大爆发,这种未知的连锁反应一直以来都是“流放者”中的谜团。

不过虽说如此,“流放者”依然将这里选作了“地狱防线”的终段,原因在于超新星爆发结束之后,这里的天体环境已经相当稳定,很适合修建太空堡垒,且星云也多多少少能够起到一点防御作用。

此时这里的“流放者”太空堡垒检测到了“沉默者”飞船出现在这里的信号,一时间将所有的传感监视器都对准了那艘“发光飞船”。

李文渊的飞船还保持着“沉默者”飞船的伪装,就连信号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次他没有继续采用“沉默者”提供的隐形技术,因为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了。

对于这个“盟友”的不请自来,这里的“流放者”守军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毕竟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盟友”,也没有什么协议让他们结盟,全凭一种“默契”让他们相安无事至今。

不过在没有上级的明确命令前,他们也只能保持着最高程度的警戒,时刻注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而李文渊并没有理睬对方的戒备,在进入到星系边缘、确认探测器已经能够覆盖整个星系后便一动不动,急速扫描着星系内的信息。

直到越来越多的“流放者”飞船开始向“风暴起源”星系靠近之后,李文渊才终止了扫描,因为他找到了他这里的“异常”。

“原来如此……这里居然就是‘记录者’的发源地吗?同时也是‘摘录者’的起源?”

在浓密的星际尘埃、以及一些停滞天体中,李文渊找到了一种细菌的尸体。

这些细菌尸体在太空中并没有腐化,而是神奇地保持着死亡前的状态,并在分析中呈现出了“嗜热”的特性。

这与“无限神机”对于他们的创造者的描述不谋而合,“摘录者”确实是一群“嗜热细菌”。

可能仅凭这个还无法确定这些细菌尸体是“摘录者”,但是李文渊在一部分“小行星”上发现了更多的证据。

那些“小行星”似乎是超新星爆发后、某些行星被巨大的物质射流剥离的岩石表面,这些岩石在飞行的过程中被其他的行星捕获,小一点的成为了行星星环的一部分,大的则成为了游离的彗星。

“流放者”很显然并没有对这些东西进行细致的扫描,“地狱防线”如此漫长,他们不可能耗费更多的精力在这种事上,大致扫描没有出现什么危险的东西便告一段落,最多也就是关心一下“大伤口”这种一看就有明显异常的地方。

而星云并不算少见,对于他们来说不属于需要关注的“异常”。

但是在这些小行星上,李文渊找到了与“摘录者”、甚至是“记录者”有关的东西。

与“摘录者”有关的是一些镶嵌在小行星内部的合金,这种合金在自然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出现,同时这块合金上还刻有字符,可以断定是人造的产物。

那些字符经过比对后,李文渊确认是“无限神机”所用的字符,由此他断定了这些合金碎片与“摘录者”有关。

而那些字符的内容是:友好关系纪念碑。

这块合金似乎原本属于一个“纪念碑”,只不过在超新星爆炸中被物质射流给撕碎并镶嵌到了岩石之中。

像这样的“纪念碑”碎片李文渊找到了许多,大大小小有三千余块,即便拼凑之后仍有大量缺失,却依然能推测出“纪念碑文字”的内容。

那大概是“摘录者”还很活跃的年代,这群嗜热细菌诞生在了这颗恒星周围的宇宙空间中,开始大量吸收恒星的热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叫做“壬-靡鲁”的文明,并与这个文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交流。

原本李文渊还在思考这个发音很奇怪的文明是怎么一回事,但紧接着的介绍就让他意识到,“壬·靡鲁”实际上就是“肃正协议”的创造者。

这些“纪念碑文字”中提到了“壬-靡鲁”正在尝试创造一种独特的机械智能,为此他们不断地在宇宙中寻找有着特殊思维模式的族群,例如各种蜂巢意识。

而“摘录者”这种细菌集群也是类似的集体意识模式,却又有所不同,他们单个的细菌个体并不能产生意识,但能在细菌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通过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诞生出集体意识。

“壬-靡鲁”对“摘录者”的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感兴趣,在获得了“摘录者”的同意后对他们展开了研究,随后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关系。

“无限神机”也是在那个时候被制造出来的,由“摘录者”提供要求、而“壬-靡鲁”负责建造、最后无偿赠予“摘录者”作为配合研究的谢礼。

这座纪念碑便是随着“无限神机”的赠送而被树立在“风暴起源”星系中的某颗行星上。

纪念碑的内容到此结束,虽然与“壬-靡鲁”有关的部分并不多,不过也足够让李文渊认为这个文明就是创造了“肃正协议”的文明。

且不说能和“摘录者”在同一个年代的文明能有多少,光是那个“正在尝试创造一种机械智能”的需求,就将其身份指向了“肃正协议”的创造者,能够设计出“无限神机”的文明实力可绝不一般。

只可惜这里与“摘录者”有关的大部分东西都随着时间与超新星爆发而成为了宇宙的尘埃,李文渊猜测“大风暴”星云中不正常的超新星爆发或许也是和“摘录者”有关。

这群嗜热细菌虽然会吸取恒星能量,导致恒星不稳定,但他们尚存时,肯定会防止恒星提前爆发,算是变相稳定了恒星状态。

而他们自杀之后,这种“不稳定的稳定态”也随之崩塌,造就了一系列的连环超新星爆发。

不过除了这部分与“摘录者”有关的内容之外,李文渊还发现了与“记录者”有关的部分。

那也是一些被镶嵌在小行星中的合金碎片,最初还被他当做了“摘录者”的“文明遗迹”碎片。

但是在经过一番简单测量之后,李文渊确认了这些碎片的时代相较于“摘录者”而言太晚了,完全不是一个年代的东西。

而随着这另一种碎片的越找越多,李文渊逐渐拼凑出了其上的内容,那是一块“末日预言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