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异世神级鉴赏大师 > 第二章 对佛

异世神级鉴赏大师 第二章 对佛

作者:时镜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5 00:33: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关于汤涯跟皇煜之间的那些陈年旧事,绿辞似乎一点也不想提起,或者他觉得那跟他没什么关系。

今天,唐时依旧输给了他,不过现在绿辞已经胜得没有那么容易了。

唐时已经得到了要跟是非对战的消息,时间一晃便已经快要过去,第二日第十三阁的建阁之战就要开始,藏阁是这一切的开始。每一场之间有大约半个月的休整时间,藏阁这边虽然说是只派了唐时一个人去,可依旧布置了一些东西等待是非。

“你,当真不说吗?”

唐时以前问什么,绿辞都要说什么的,可现在他问了汤涯为什么忽然之间就杀了皇煜,对方却只摇头不言,反而笑容满面。

他道:“你当真要知道吗?”

“当真。”唐时一旦对一件事好奇,若非有太大的阻力,否则一般不会放弃。

可绿辞也少有这样拒绝的时候,他抬手轻抚自己那如画的眉眼,轻笑一声,道:“你当真,我也当真。”

所以他直接站起来,走了出去。

唐时当真要知道,而绿辞说,他当真不说。

这根本就是一个死结。

对方越是不说,唐时越是想要知道,这就是劣根性。可是唐时想想,又觉得这件事的确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汤涯是个很有秘密的人,比如绿辞曾经透露过的,他有一种看过别人的灵术就能记在自己脑海之中的技能。而且他身为高等级的鉴灵师,见过的灵术绝对成千上万,若有这样的阅历见识,再配合汤涯的特殊本事,他要成为藏阁的阁主,已经是实至名归了。

只是他直接杀了皇煜这样的行为,却很让人费解了。

毕竟从之前的一切行为上来看,汤涯对皇煜还算是很忠心的,只是——不排除演技很好的可能。

百思不得其解的唐时,只能将这件事放下了。

他也没心思再去想这么多了,明日天明,便是战斗开始的时候,而他的对手——是是非。

认识了是非有很多年了,唐时还从未真正跟是非交过手。不过唐时也觉得,自己跟是非大约是不会有真正交手的时候的。

毕竟他们两个人,似乎都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上。

很难用言语形容这样的平衡,不过本身也不需要形容。

唐时从地下层出去,见到他的人都客气地拱手致意,唐时也拱手还礼。

现在他在藏阁之中算是已经名气很大,一切行事太过特立独行的人都会被人注意到,更何况是唐时这样的奇葩?

他到了地面上,出藏阁便能看到前面广阔的草原,只是现在上面的情况已经有一些改变了。

是非是一层一层地闯关的,唐时算是藏阁给他安排的对手,只是事情如果只是这样未免太过简单枯燥,放水的嫌疑也就大了——尽管他们本身就是放水,但放水是必须有技术含量的。

所以,藏阁制造了眼前这样一个局。

汤涯将之称呼为“风雨三千路”,唐时只想到“一帆风雨路三千”,是非将要从远处走过来,走过他们布下的大阵,到了阵口上再对上唐时。

是非是孤身而来,走过一个大阵大约是不算什么的。

他站在这里看了看,所谓这三千路,很像是江南烟雨之中的小桥流水,烟柳画桥之间,水流潺潺,只是转过最外面的那几层,便是两座高山,中间用铁索桥相连,索桥之上铺着木板,此刻只在两山之间勾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从那桥上,有栈道下来,陡峭异常,只是从表面上,看不出这个布景有任何的问题。

要在原本的一片草原上建起这样恢弘吓人的一座大阵,真是要夺天地造化之力了。

汤涯走到了唐时的身边,并没有引起唐时的注意,直到他说话:“在想换个明日的胜负吗?”

唐时这才反应过来,看到汤涯已经到了他的后面,这才摇摇头,一边心惊,另一边却感觉出汤涯现在身上那种内敛到极致的感觉。想起绿辞以前说过的话……大荒十二阁之中的怪物,其实有很多。

不知道,汤涯算不算其中一个。

他回答道:“胜负并不需要担心,我只是在想,这两座山,到底是怎么起来的?”

根本不是什么幻境,而是真实的山,唐时甚至在布阵成功的时候就上去转过一圈了。

应雨也说是奇怪了,因为那两座山是应雨熟知的两座名山,她还跟那两座山交流过。应雨跟唐时说,那两座山是被请到这里的。

她用了一个“请”字,后面却说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秘密,一句话也不肯提了。

汤涯道:“十二天阁印的本事,大了去了,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十二天阁印乃是大荒十二阁扇区的控制器,有了它便能掌控整个大荒阁所在的扇区。所以,是非要借大荒十二阁的天阁印才会这样艰难。如果只是普通的东西,一个顺水人情就直接做出去了,众人也不会担心。

现在汤涯一说,唐时隐约明白了一些,想必是……能够控制这地面?

是非借十二天阁印之后,才能开出第十三个扇区,开第十三阁。唐时沉默了一阵,道:“我对明日,有些迫不及待了。”

汤涯闻言笑了几声,便直接转身走了。

小自在天要在大荒建阁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大荒,跟着出名的,自然有提出这件事的是非和尚。因为第十三阁的比试都在大荒阁外面,所以不管是大荒阁内的修士还是外面的修士,都可以来观看。

这个时候距离擂台战开始还有一个晚上,可外面已经有了很多的人了,这些人的修为大多都不高,相互之间低声谈论着自己对这一战的看法,

唐时跟是非是老朋友了,至少不少人觉得这俩简直是狼狈为奸,说藏阁派唐时出战根本就是放水。可是他们在看到那恢弘的风雨三千大阵的时候,便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不管藏阁是不是放水,这个阵法已经夺去了无数人的眼球了。

藏阁之战,乃是这一系列比试的最开端,乃是这一场风云际会的起始处。

无数人,翘首以盼,只等着今夜的星月过去,明日的黎明从这无尽的阴云之中钻出。届时,一场大战,就在眼前了。

很多人就是来看热闹的,甚至有的人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准备跟着是非走。是非往哪里,他们就往哪里。

毕竟这是一个圈,藏阁乃是开场,之后顺时针下去,大荒十二阁,会一一与小自在天的那和尚较量,只要输了一场,那么这一场风云便宣告结束。

很多人很矛盾:大荒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这样的热闹了,可是是非若是真的赢了,便会出现第十三阁,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

唐时却没有那么复杂。

他想到了东海罪渊,小自在天那么多人,已经为之付出了太多。小自在天固然讲求舍己度人,可当小自在天自己的生死存亡也无法顾及的时候,是非的慈悲只能让他做出更加残酷的选择。这一个所谓的残酷,指的是对他自己。

小自在天建阁,对大荒十二阁有什么坏处,唐时是不清楚的。

他只是踏入了那上千丈方圆的大阵之中,作为首战,藏阁这一次真的是大手笔,山山水水,一见之下便已经让人心神震撼了。

下面流着的是浩浩的碧色江水,青山苍翠,铁索光寒。

一步,踏入阵中,唐时感觉到一阵涟漪已经将他包裹了。

于是,一道青光从阵法中心亮起来,就在那铁索桥下面江水的正中心,像是一道幽幽的绿光,只一闪又消失了。

众人立刻注意到了那骤然起来的清光,有人手一指已经站在那陡峭栈道不远处的唐时喊道:“唐时入阵了!”

之前还昏昏欲睡的人们,立刻睁开了眼睛。

一名穿着藏蓝色长袍的修士打着呵欠,像是不满自己被吵醒了一样。他看了看周围,道:“都在吵什么啊,有什么了不起?”

有人瞪了他一眼,“你不看这个,来这里干什么?”

周围的修士也觉得这人奇怪,这少年模样的修士耸了耸肩膀,不再说话了。他知道自己已经犯了众怒。

来这里观看的,不仅仅是大荒之外的闲散修士,还包括其余十一个大荒阁的人。这些人隐藏在普通人之中,第一眼是看不出来的。

毕竟藏阁这里是第一站,还关系到两个很关键的人物。虽然早知道藏阁肯定会放水,但是后面想要放水的大荒阁,想要来参考一下放水放到什么程度;不想放水,跟小自在天有仇的,则是来看看自己的对手到底是个什么实力。

第一战,很关系,对下面要接战的浮阁来说,根据是非的本事来制定对策,才是上上策。所以很多人都在观望。

唐时已经入了阵,进来之后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被水波笼罩的世界,外面的一切都模模糊糊。

回头看,藏阁的高大古朴的楼阁,只有一个隐约的影子了,甚至伴随着阵法灵力的波动而波动。

扭头再前面,一切都很清晰。

藏阁,第一站,必须给人一种开场很盛大的感觉。毕竟这是一件大事,而藏阁是爱面子的藏阁。

这样大的手笔,只怕是后面都找不到了。

一定有人在吐槽藏阁,但是唐时一点也不介意。

他抬头看向前面的栈道,当真如天梯一般。那铁索桥悬在两山之间,却给人一种晃晃悠悠的错觉。

实则,这山山水水,险峻异常。

那栈道的尽头,有一座石亭,唐时走过去的时候,发现小溪旁还有一片平地,他只坐到了那石亭之中,便开始闭目养神。

他要做的,只是在是非到来之前,等待。

天色暗下去,众人也知道这一夜,会在等待之中过去。

只是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萦绕在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睡觉的时候遇到半点动静都会醒。

而唐时,只是在调整自己的状态。

说实话,很期待与是非一战,即便——只是不得不放水的一战。

可是能交手,也已经是一件幸事了。

唐时穿着那一身画裳,白衣黑字,甚至还在流动。腰上挂着一串小小的牌子穿成的腰佩,插头发的发簪乃是深海蓝的三株木心笔,在他闭目之时,更衬托了他此刻满脸的安然,满身的沉静。手指掐诀,放在双膝之上……

出窍中期的唐时,归虚期的是非。

唐时心中正在衍算这一战,可他最后还是想……

手上十指的指甲,伴随着天色的逐渐明朗,而缓缓地被黑色覆盖。

十指指甲,在红日越出地面那一线的时候,全数黑尽。他眼底也氤氲了几分墨气,睁开眼,第一眼看向那红日,第二眼看向自己腰间挂着的腰坠。

是非,已经来了。

少有人注意到,他是从大荒来的。

从那漫漫黄沙之中走出,便已经到了整个风雨三千阵的另一头。

这阵法的周围都是人,只有这个入口处一个人也没有。

不需要更多的言语,是非孤身而来,而藏阁的十层楼上,已经全是人了。

汤涯背后站在最高层,远远看着那一幕。

一只手忽然搭在了他的肩膀上,随后是凑近的气息。

汤涯表情不变,一把将他推开,却懒洋洋道:“你到底是在打什么主意?”

“哪里又是我在打什么主意?”绿辞耸肩,又喝了一口酒,就坐到了那桌边,道,“皇煜死透了?”

“死透了。”汤涯点了点头。

绿辞又道:“九回当真联系了他吗?”

“你怀疑我。”汤涯用了一个很肯定的口气。

绿辞再次走到他身边来,凑到他耳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是,我怀疑你。”

说完这句话,他便直接下去了,经过传送阵,从第一层出来,之后来到最外面,站在人群之中,远远看着已经走在那山道之中的是非。

这一局,对是非来说,其实应该是最艰辛的。

他肯定能够过来,只是受到的折磨最大。一切由心而起,又由心而灭。至于唐时那样的人,就完全无所谓了。

这高山的轮廓很陌生,可是壮美之间带着一种更亘古的冷意。

山道回环,九曲十八弯,是非在转过第一个弯的时候,遭受到了无数妖兽的攻击。

豺狼虎豹,从林中传蹿出,而是非只是一掐佛珠,佛珠上散射出金光来,便安然从这些野兽的包围之中过去了。

周围的树木也忽然之间活了过来,在是非经过第一个山谷的时候,骤然开始了移动,布成了一个个阵法。

唐时的灵识,穿越了这一重重的山,将这一切场景收入眼底。

他走出石亭,身形一轻,便直接跃上了石亭的顶端,站在那翘起的飞檐上,只踩住一点尖端。画裳被冷冽的山风吹起来,已经能看到那山谷之中的白衣僧人了。

唐时只负手站在此处,已经像是一幅画。

此刻的他,像极了仙人。

只这一站,之前只听说过唐时,却不喜欢他的人,已经有不少路人黑转路人粉了。

只是唐时此刻的内心,却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样仙风道骨。

哟,这和尚还真是什么都没宰,一路只抵挡周围层出不穷的攻击,却不曾主动出手攻击。好怕踩死了蚂蚁的和尚,真是……在残酷的修真界之中,怎么生存到现在的?

和尚,还真是一种很矛盾的生物。

唐时摇头笑笑,看到是非那边已经结了一个“卐”字印,来抵挡山谷之中的万兽阵,只转瞬之间回便像是到了山谷的出口了。

后面那些妖兽野兽,像是还没反应过来一样,怎么它们的目标已经到了那么远的地方?

唐时却感觉出来,是非这缩地成寸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他到了山谷口之后,看着那无数往外面冲,还要来追他的无数妖兽,只回身抬手,往半空之中一按,无数的金莲从他手中暴闪而出,便形成了一道光幕,而后莲花的花瓣变大,交织在一起,将山谷的谷口给封印住。

他从这山山水水之中走过,真算得上是过五关斩六将了。

一路走过来,都是轻轻松松的,脸上带着的表情堪称是寡淡,却有一种格外超脱的感觉。双瞳之中的金莲已经亮了三瓣,在他双眼开阖之间,明灭闪烁。

是非一步一步往前面走,所有人也都看着他往前面走,只是他的速度一点也不慢,甚至比大多数修士御剑还快。

白色僧衣在青山绿水之间,煞是好看。

一时倒是让众人怔忡了起来,怎么这和尚这样想不开,跑去当了和尚不说,还来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吃力不讨好。

这绝对是大多数人对是非将要面临的事情的评价,可唐时知道,那是迫不得已。

他看着是非重新走上了曲折的山道,中途偶尔停下,却不知道是遇到了什么。

是非的表情始终没有变化,不禁让唐时开始怀疑那是不是是非,可这样想过之后,他又觉得——若是有太多的表情,那才是奇怪了。

这风雨三千阵法,到底是怎样的,唐时一点也不清楚。

据说这里面藏着无数的阵法,是非不管走哪一条道都会遇到许多阵法,杀阵、困阵、迷阵、幻阵……

如此种种,最是考验人心。

他在那一处看着平平无奇的山道上停了太久,过了好一会儿才抬手在半空之中虚画了几个字,却是梵文,唐时不大认得。仔细搜索了一下自己的记忆,却是“回头是岸”。那梵文金光大放,霎时间,琉璃碎地的声音,便从是非身前的某处散落向四周,甚至也传出了这风雨三千阵法。

众人只觉得是非手指落下那些金色的字迹之后,周围便像是有一些清光崩碎,化成细碎的星光,散落到青山绿水的各处。

是非远远地看了一眼,已经能看到高高站在那石亭飞檐之上的唐时。

唐时背着手,甚至是唇边带着笑地看他。

是非垂眼,古井不波,双眸依旧,千里之行,只从足下开始。

一路有惊无险到了那铁索桥前面,脚下是江水涛涛,在他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唐时打了个响指,于是三千风雨,终于下来了。

这个阵法,叫做“风雨三千阵”,自然还有更加特殊的含义。

雨初时不大,只是逐渐变大,风吹斜了雨,却淅淅沥沥淋湿了是非将要经过的铁索桥。

雨滴落到下面的江水之中,雨声喧嚣起来。

这样的声音,原本应该是很清静的,只是清静之余,却隐藏着几分阴寒冷意。不断有黑气,在是非走过的时候,从那雨滴点到的江面上冒出来,逐渐笼罩了那一架铁索桥。

原本那铁索桥在这奇山秀水之间,透出几分清绝的仙气,这会儿却忽然像是阴惨地狱了。

是非一步一步周走着,不为所动,唐时的目光隔着那重重雨幕,似乎能望见是非的表情,事实上只是平淡的一片。

在他走到整个铁索桥最中间的时候,忽然停住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肯定是最关键的——铁索桥的存在,很明显完全凌驾于别的一切,他在这阵法之中的作用肯定最大。

是非身周亮起了光罩,风雨不侵,可在这样的风雨之中,他看到了一座村庄。

这村庄之中有无数的人,是非转瞬便化作了一个普通的僧人。

他闭上眼,任由自己意识之中的那个是非,走入那幻境。

淳朴的山里村庄,是非一进来,便有人对着他笑。

村子建在山谷之中,风景秀丽,又民风淳朴,村民们躬耕田园,青壮年偶尔上山打猎。是非的到来,似乎是一件很新鲜,也很好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他被整个村子的人接受也只是很快的事情。

只是过了不知道多久,忽然就风雨大作起来,风狂雨骤,吹折了村外的大树,吹翻了村里人的屋顶,所有人都躲在自己的屋里。

是非也坐在漏雨的屋中,听着这屋里滴滴答答的喧响,还有外面那嘈杂的雨声,心底一片平静。

他心里有一口井,照见五蕴六感七苦,人世间的艰辛,汇作这一口井的井水——自打是非来了之后,人人都说村里那口苦井变甜了,可是非心底的那一口井却汇聚了世间所有的苦楚。

是非是一个掘井人,却无法控制井中冷泉的甘与苦。

油灯被风里带着的潮气给吹熄灭了,于是一世幽暗。

亮着的,只有是非手中的佛珠,随着他缓慢地波动而轻轻在这屋中流转。

意外,或者说必然发生的事情,便是在这一夜。

雨水汇聚起来,冲刷着周围的山峦,泥水顺着陡坡冲下来,转瞬便爆发了山洪。

建在山谷之中的村子,只在那一会儿就要被淹没。

是非也不知道那僧人是不是自己,只不紧不慢地站起来,用火折子点那油灯,周围轰隆之声大作,眼看着村庄倾覆就在眼前了,可他依旧是在点灯。

这一盏灯,应该叫做什么灯呢?

他不知道。

点了很多次,直到火折子再也吹不燃,这一盏灯,也终究只是从灯芯上冒出几缕熏干的青烟,袅袅而去,又被潮气给消弭。

是非似乎终于放弃了,他将那灯盏,放回到桌台上,一敛僧袍,便走了出去。

山洪,已经近在眼前了。

毁天灭地一样的景象,无数的村民,已经在那一时刻被惊醒,只是来不及逃走。

巨龙一样的灰色泥流,从山谷之中咆哮而下,掀翻了山上的树木,也卷走了一切飞禽走兽的生命。于是,是非只忽然消失,化作一道金芒,没入这无尽的山洪之中。

他忽然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命。

可他明明不信。

然而,这一切都隐约之间预示这什么。

山洪,终于冲了下来,可是村庄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所有惊慌的脸孔上,那些恐惧的表情,都转变成了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有人痛苦起来。

那白僧衣的和尚,站在下面的泥水之中,僧衣被泥浆染污,却将整个村庄都托起来,漂在水面上,像是一座浮岛。

村庄,孤岛,白僧衣的和尚。

无边的凄风苦雨之夜。

和尚死了。

是非很清楚。

这是一个幻境,应该开始的,才刚刚拉开序幕。

古井之中,忽然落下一滴水,点在井水的正中间,荡开一片涟漪。

在下面的泥浆凝固,也彻底掩藏掉那僧人的身影的时候,村庄集体搬迁了。

僧人,无声地被埋葬在那村庄的泥浆下面。

他点了许多次的那一盏灯,被所有的村民遗忘在了角落里,再也不曾点燃,随着岁月的流逝,灯盘之中的灯油逐渐地挥发消失,终于只剩下干涸的一盏灯,再也没有被点亮的可能。

那里,那山谷之中,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村庄的旧址。

再也没人知道,这里曾经有一名白衣僧,救了一座村庄。

新搬迁的村庄,在一片平原上。村民们依旧安静祥和地生活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织自足。村里的老人、青年小孩,男人和女人,似乎即便是再过千万年,也是这样一副美好的模样。

许多许多年以后,又有一名白衣的僧人来到了这里。

是非抬眼的时候,看到的人已经不是许多年之前的人,新的面孔,却似乎有一样的淳朴。

他再次被所有人热情接待,住进了村里一间无人居住的草屋。

屋里有一盏灯,他照旧过去点灯。

灯,在黑暗之中,给人光明,为人指明方向,脱离黑暗阴沉与苦海地狱。

僧人们很喜欢灯,也喜欢点着这一盏灯,行走于黑暗之中,胸中却藏着无限的光明。

吹火折子,点灯,似乎受了潮。

他看了看那灯芯,又重新为点灯而努力。

天色已经黑了,有一名村妇来敲门,说是给僧人送饭。

于是是非放下了灯盏,盏中的灯油跟着晃动了一下,等是非端着一些简单的饭菜回来放在桌上的时候,这灯油已经不在晃荡了。

淳朴的村民们,施舍给僧人的斋饭。

然而他只吃了几口,便迷迷糊糊地倒地了。

那一道虚掩着的门,忽然之间打开了。

有人提着斧,拿着刀,男人们个个表情狰狞,女人们抱紧了自家的孩子,有些害怕。

这是一种色厉内荏,一种心虚和恐惧。

他听到有人说:就是这个和尚,他跟当初那个和尚一模一样,一定是要来寻仇了。

有人附和:就是他,我当年见过他,就是他……

是啊,就是他。

就是他。

就是他。

就是他……

无数人说着,“就是他。”

是非仿佛又忽然之间变成了两个,他看着其中一个自己倒在地上,浑然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危险,另一个自己却漂浮在半空之中看着这即将发生的一幕——惨剧。

刀斧举起来,女人们的眼神跟着男人们的眼神,也变得怨毒和狰狞起来。

世人很少有好记性,人对自己的好,时常忘记得很快,能记住的大多都是那些不好的。因为坏事比好事深刻。

记住一个人的好,比记住一个人的坏,困难多了。

对村民们来说,这白衣僧人,已经不是当初救助过他们的那个白衣僧人,而是鬼,是妖邪,是被他们遗弃在村庄旧址的死人。

所有一切诡异的事情,都会被归入妖邪。

凡人之眼,只能看凡人之事;凡人之心,只能推凡人之理。

唐时远远地看着,旁人只知道是非站在那里,他身为风雨三千阵法的主阵者,却知道是非看到了什么。

双手一背,便轻轻地叫交握,唐时这里还是晴天,正是那东边日出西边雨。风风雨雨,都与他无关。唐时喃喃道:“好了,现在你怎么选择呢……”

怎么选择呢?

是非仿佛听到了旁人对他说话:此刻,你要怎么选择呢?

“杀了他们,你就能过去了。你的对手,你的小自在天,你济世怀仁之心,不管是什么,通通可以被成全……杀了吧,善无法止恶。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如何不杀?”

只有杀了这些人,才能破了这一个局。

风雨三千阵。

这才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唐时抿了抿嘴唇,竟然有几分奇怪的紧张。

是非到底会怎么选呢?

杀人,或者被杀——

不管怎么选,其实都是万劫不复。

刀斧举起,已经下落。

是非闭眼,手指颤抖了一下,却不曾有任何举动。

杀,不杀,在他心中纠缠成海。

无法否认,他在动摇。

修长的手指,掐紧了佛珠,那上面刻着他的名字——是非,是非,名为是非,又怎能脱离是非?

正如这芸芸众生,从苦海之中诞生,何时能脱离苦海?

有人对他说:这些人,从来没有资格脱离苦海,到极乐世界,成大自在。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

他喃喃念诵一句,闭目的同时,刀斧已然落在那地上僧人的身上,僧衣染血。

站在铁索桥上的是非,那一瞬间僧衣竟然尽数被染红,唐时久久不曾说话。

在知道是非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后,他竟然有一种奇怪的轻松。

其实唐时很难想象,若是是非真的被蛊惑,做出了“杀”这一个选择,到底会是怎样的场面。不杀,是死路一条;杀了,能苟活于世,却直坠入万劫不复之地,永世不得超生了。

血色忽然之间在半空之中化开,氤氲到无数的烟雨里,很快伴随着雨滴落入滚滚江水之中,铁索桥晃荡了一下,又很快停止。是非的身影,像是也化作了一道血色的烟雾,消失了。

外面所有人都是一头雾水,只觉得是非肯定是遇到麻烦。

在看大白衣染红,而是非消失无踪的这一刹,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只有远远站在第十层的汤涯勾唇笑了一下,似乎早有预料。

而下面的绿辞,却是摇摇头,也是一笑:“不知是福是祸……”

唐时身边,出现这样的一个和尚,之后会发生什么,没有人能够预料。

手指指诀一掐,唐时站在反飞檐角上,道:“风雨三千,开。”

右手大拇指与中指触碰到一起的时候,便有一道光环忽然以唐时的手指相触的点为中心,迸射开去,迅速无比,清气撒去,将乾坤照亮,于是天朗气清,风雨乍歇。

雨幕消失了,潮湿的风也隐匿了。

江水依旧浩浩,铁索桥上的雨滴,还挂在那冰冷的铁索上,反射着周围的天光。

阳光穿透云层落下来的那一刹,是非的身影,也重新凝聚在了铁索桥的尽头。

只是他脸色苍白了许多,缓缓睁开眼,看着眼前崎岖的山路,已经是经历一劫了。

此刻,风雨三千大阵的作用,也已经到头了。

只有这秀丽江山,成为是非的陪衬。

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却能从他脸色上看出,是非应该受了伤。

他从那陡峭的栈道之上下来,像是从天梯上下来一样。

这个时候,之前还觉得无聊的所有人,都提了一口气,不敢松下去,原本坐着的人,也都站了起来。包括之前那不以为然的藏蓝长袍的少年修士,竟然也紧张了起来,紧紧地盯着那白衣僧人的一举一动。

唐时站在那里,不曾移动过半分,头上的三株木心笔映着那阳光,如同一汪流动的碧蓝海水。

是非已经走了下来,站在石亭前面那一块空地上 ,山溪水从他脚边过去。

他没说话,唐时却将双手环抱,笑了一声:“好定力,不曾堕入妖魔道,是非大师好本事。”

这是夸赞,可唐时的夸赞时时刻刻听着,都像是嘲讽。

是非没有笑,唇线是平直的,也不曾看唐时,只是垂着眼帘,道:“三千风雨路,不改莲心。”

唐时顿时冷笑,最见不得他这要死不活模样,只左手一伸,凭空抓出一朵金莲来,右手指诀一掐,却是佛门最常见也最精粹的拈花指。

“在下曾于小自在天之中修行过些时日,于佛法种种,自认为略有了解。是非师兄乃是三重天大弟子,今日在下,便向是非师兄讨教一二,也好相互印证,还望是非师兄——不吝赐教。”

风雨三千阵之外,一片哗然。

竟然向着小自在天千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讨教佛法,这唐时莫不是疯了?他分明只是个道修!

吃错药了吧!

——今儿个,唐时还真没吃错药。

所谓放水,那可是个技术活儿。

是非只合十,不曾应答。

唐时最厉害的,应当是一心二用的变态本事。因为精神力足够强悍,所以他此刻左右两手之中握着完全不同的功法,却还能运转自如。

莲,在佛门之中有特殊的意义。

白莲,青莲,红莲,金莲,各有不同。

除以颜色划分之外,还有以莲花花瓣叶数来划分,十余瓣的莲,被称作“人华”,千余瓣的莲则已经能被称作“天华”。唐时这一手的金莲,只有百瓣,显然还没到天华之境。只是唐时毕竟是半路入门,还是个道修,能有这样惊人的表现已经很是厉害了。

是非在看到那一朵百瓣金莲的时候,眼底已经透出了几分赞赏。只是他自己起手一指,莲花从他指尖绽开,一层一层的莲瓣舒展开,十瓣,百瓣,千瓣!

重重叠叠的花瓣,各有各的形态,只瞧着他指尖这一朵金莲,便已经醉了。

“我非佛修。”

唐时忽然说了这样一句话,而后扯起了唇角一笑,却是手腕带着手指一转,金莲在旋转之中,竟然改换颜色,金、青、白、红三色交错闪过,最后竟然变成了一朵四色莲!

他唇边的冰冷笑意不曾落下,在与人对战的时候,可没有什么朋友。放水是放水,可比试,那是另一回事。

本身便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唐时若不耍手段,只怕输得太难看。

他是佛修,对佛法虽然尊重,却不像是众多正经的佛修一样视之作神明圣法。

他唐时,只尊自己为神为圣!余者,皆为吾之奴仆!

眼中爆射出神光,像是这天地无数的乾坤清气都已经汇聚到他眼底,出手,一朵莲花炸开。

是非微微摇头,依旧不说话,抬手一指,千瓣天华压下,莲瓣纷飞之间,却是一瓣吞没一瓣。

飞花乱影之间,两个人的身形已经被这无数的莲瓣给掩盖,众人只能看到华光乱爆,早已经分不清人在哪里了。

甫一交手,便有这样的场面,众人忽然都觉得这一场是没有白来的。

是非跟唐时,是众人所知的朋友一样的人了,可现在相互之间动起手来,竟然是半点不留情。不,应该说,真正不留情的根本就是唐时,步步杀机!

在这一片乱光之中,忽然又一道冰冷气息,从斜剌里出来,是非堪堪抬手,正好接住唐时这本来出其不意的一招。

这样光影乱飞之中,根本看不清对方人在哪里,甚至灵识也被周围的灵气所干扰,无法准确探出对方的位置。唐时便是趁着这个机会,一指对向是非——可惜,这一招不曾得手。

不待招式变老,唐时便撤手回身,一瞬间翻身回到了那石亭飞檐之上。

还不等众人看清楚他身形,唐时便双手一交错,五指虚抓,却转瞬之间一掌推出。蓄力于虚,而掌藏须弥,端的是厚重无比。

小自在天,须弥山掌。

掌力如山,以厚重见长。

他只站在高处,便将这一掌压下,劲风拂面,只沉重无比,唐时掌中如同压着一座山岳,周围山形摇动,竟然也像是被他这一掌影响,跟着呼应起来!

山,是须弥山!

掌,是须弥山掌!

人,无情无心,唐时是也!

掌一出,便是舍我其谁;山一压,则成谁与争锋!

唐时的掌力,比之佛家的厚重,更多了几分刚猛与霸道,仿若天下人在他这一掌之下必须臣服一样。

这其中,似乎也该包括是非。

唐时掌力笼罩之下,是非僧袍乍然鼓动起来,四下里翻飞不止。

是非的脸色,少见地凝重了起来。唐时修佛的天赋,虽不如修道,可终究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袖中手掌伸出,却是一并指,无相劫指出!

起手式!

“无我无相,无虚假、无真实。”

只朝天向着唐时下压的手掌而去,掌指相交,巨力翻涌。在唐时看来,是非像是从他感知之中消失了,一时觉得那须弥山掌无可着力,可用眼看的时候,是非还是站在那里。

无相劫指,唐时也修炼过,只是不曾得了其中精髓,可是非用来却是举重若轻,如信手拈来。

若不发力,他唐时还真的变成跟是非“讨教”了。

嘴唇一抿,唐时收敛了脸上所有的表情,只当自己山岳一样厚重,再次将手掌狠狠下压。

他眼底冒出几分凶厉之气来,是非抬眼便见了他这样的表情,眉头一皱,已然是有些心生不满。

是非不喜欢唐时有这样的眼神。

无相劫指有五式,起手式后乃是第一式“一指昙花”,其后乃是“一指黄粱”“一指倾城”与“一指登天”,昙花一现,似纷华、似无情其可悲乎?而人本痴迷,几时方能拨云见天,吹醒黄粱梦?即便是倾城倾国,也不过过眼云烟。知其所以,遂有看破执迷,方能无羁绊。

无相无我无世界。

是非出指很快,唐时咬牙,须弥山掌已然力竭,却左手盖上,再次甩出一堆的佛门术法,寂灭指,澄净指……诸多指法一一使出,奈何是非乃是以一破万,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邪,唐时无法破去是非的无相劫指,反倒在他指力之下生出几分遁入空门的心思来。

他心中自己已经中招,只恨恨一跺脚,不退反进,已经换了一招般若掌对上。

只是是非见他使出此掌法来,眉头更皱,竟然收了指法,双手一扭,将凌于半空之中倒立着出掌的唐时握住,上下一个翻转,伸手点了他周身穴道,指法迅疾却似清风拂过。

唐时没反应过来,被打个措手不及,还没来得及骂人,便听是非沉静的声音出来了。

“悬镜高堂,无心虚招,万象斯鉴,不简妍媸,以绝常无常之心,照常无常之圆里。”

此语出自《华严经》,世间万象都是表象,应当争取对待自己长短之处,屏蔽干扰,遂能得心灵之安定平和。

唐时伸手出去与他斗掌法,而是非手指连点之间是金光闪烁,只将他一身积聚的戾气化去。唐时冷笑:“自以为是!”

杀心忽起,唐时抬手便欲拔头上三株木心笔,只是是非在这一瞬已经直接握住了他手腕,平淡道:“心清净,身清净,世繁华而不不改心静。我佛修心,唯心而已。学佛在自心,成佛在净心。汝不学佛不成佛,然修行百道接通,外物蒙蔽心智,大道合成?亦不过高楼大厦忽倾颓。”

道家做人,佛家修心。

在唐时被是非一掌推开,站在那石亭台阶上的时候,只觉得浑身都没了力气,此番,却是他自己大意了。

杀心,并未褪去,眼底依旧是冷光闪烁。

唐时牙关紧咬,脸上一白,似是还要出手,拳头紧紧握住,手指几乎要把掌心给掐出血。

只是是非迎着他如此冷厉的目光,却是一派淡然,一副平心静气,似乎,方才因见不惯唐时那戾气满身模样而出手相制的不是他一样。

唐时的手指,终于还是缓缓地松开了,他只隐约觉得嘴里冒出几分血腥气,却被他给藏下了。

四周一片静寂,无人言语,也或许是无法言语。

站在台阶上的唐时,腰间诗碑所制的坠链还在轻轻晃动,唐时却只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是非双臂微微展开,又归拢,白僧衣上,宽大袖袍随着摆动,因为方才短暂斗法而略带一些褶皱的衣袖,只在这转眼之间回复到严谨整齐模样。

他脸色依旧带着几分苍白,垂眼同时,平静似水,双手合十,却道:“阿弥陀佛,承让。”

作者有话要说:=3=

这个月是一万党,日更,刷新不出,请随便点开一章,在地址栏的末尾数字上输入章节号,就能看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