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清穿之妖媚惑主 > 第504章 乾隆继后14

清穿之妖媚惑主 第504章 乾隆继后14

作者:梨月阿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偏偏乾隆以为雪梨被他看羞了,笑得得意洋洋。

雪梨内心爆哭!

她是不是该继续苍老一点,她都怕他突然发情。

所以,还是向你娘看齐得了!

两个人四目相对间,一个娇嗔一个挑眉,一个羞恼一个得意!

别说,这剧情算是《霸道老皇帝爱上青灯古佛的中年妇女》?!

好吧,谁也别嫌谁,油油更健康……

也不知道是哪个灰姑娘长大了,喜欢这种剧情。

肯定不是大妖,大妖只爱小电影。

口味多变,核心不变!

生命本身尊重生命大和谐嘛~

雪梨还在跟乾隆玩你抛媚眼我挑眉的游戏。

就听到李玉进来了!

乾隆大概明白了,拍了拍雪梨的手。

雪梨这会儿那烤鸡心算是吃到位了,她多懂?!

“臣妾该去陪陪皇额娘了,皇上可有什么话,臣妾帮您带!”

乾隆一听这话,也是笑得很高兴。

“你有心了,告诉额娘,朕好的差不多了,改日去瞧她。”

“好!”雪梨摸了一把他的老脸施施然离开了。

乾隆倒是很高兴,笑得正春风得意呢,接过暗卫呈上来的信。

洋人的纸!

洋人的笔!

洋人的信封!

乾隆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一封一封打开,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大清只是一只狂妄自大的纸老虎,我们的鸦片足够把它吃成病猫……」

「……什么时候,这个国家农民种不了地,士兵拿不起枪,工人做不了工,这里就是我们的游乐园了……」

「……我们能用鸦片吞并周围的小国,就一定能用鸦片吃掉大清,到时候,把他们皇帝的头砍下来做高脚杯,品起酒来,那一定美味极了!」

「他们禁不禁,对我们没影响,我们多的是狗……」

「……我最爱他们皇帝那自信的小眼神了,那双眼睛抠出来泡酒一定很棒!」

「……」

乾隆一封封看着,气得额角的血管都绷出来了。

“大不列颠!哈,这群蛮子!没有教化的蛮子!区区蝼蚁也敢跟皓月争辉?!”乾隆气得把那些信扔了一地,仿佛天女散花。

“皇上息怒!”李玉和那个暗卫倏地跪倒在地。

“呵!朕给他们脸了是吗?!来人,传傅恒!”乾隆下令过后,又拿起账本看了起来。

伴随着朝臣们的来来去去。

大清周边突然出现了一些倭寇,打扮和语言异于大清百姓。

那些人专门盯着海上的船只打劫。

寻常货物收取银子买命,若是鸦片直接抢走。

并且他们最喜欢多毛的洋人了。

很多到这边贸易的洋人莫名失踪!

期间,鸦片出现在了日本、罗刹、贡榜,甚至那些贼人专门抢劫大英的船。

拿着他们的鸦片改良,反手卖入了他们的国家。

当然,这条路捋顺的时候,乾隆已经步上太后的后尘了。

朝臣统计出来瘾君子有多少,为了吸食鸦片卖儿卖女,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的又有多少。

甚至朝廷越禁止,那些奸商越高兴。

汉人不满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满人深怕汉人反扑影响皇权。

谁也没想到,第三方洋鬼子掺和了进来!

甚至真实数据更加触目惊心。

再加上民间的童谣,戏院的戏曲,说书的故事。

塑造的人物原型无一不是好色昏聩不作为的乾隆帝!

乾隆帝启程回京的时候亮了个相,毕竟要稳定朝纲。

结果回京路上听到各种风月记事便也罢。

那些读书人的嘴仿佛淬了毒!

甚至写了书,就是为了讽刺当今!

乾隆这小半年日日除了生病就是生气,除了生气就是发疯!

这会儿得知自己声名在外直接气晕了!

晕过去的一瞬间还在想:文字狱!

那些奴才死不足惜!

他一定要禁了那些书,那些读书人也不必读书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清朝的文字狱是历朝历代之最。

这也便罢。

为了集中皇权,各种手段之下。

清朝末期的识字率大约在1%到30%之间,具体数值存在争议。

有精于中国明清史的美国日裔专家在其著作《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认为,清朝的识字率男性为35%到45%,女性为2%到10%,平均大约在20%到30%之间。

而《清代教育及大众识字能力》上的统计则是:男性为30%到45%,女性为2%到10%。

如果按照这些数据进行平均计算,清朝的识字率大致在18%到27%之间。

也有资料显示,1909年清朝灭亡前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粗通文墨者的总数约为300万,而当时清朝的人口约为4亿,这意味着识字率只有0.1%或0.7%左右。

根据湖南石门县的县志记载,明末,石门县有私塾60多所,到了顺治时期,17所,到了乾隆年间,只有一所私塾。

满清规定:不经官府允许开私塾杀头!长辈也不准教儿孙辈识文断字!不准私下讨论学问!

在这种高压统治下,到了道光年间,石门县有两个村发生械斗。

县衙登记姓名,两村人口五千多人,居然没有一个人会写自己名字。

这些数据表明,清朝的识字率低于唐宋时期,唐宋时期的识字率被研究者普遍认为高于30%。

据估计,秦汉时期的识字率大约在4%到8%之间。

虽然这个比例相对较低,但已经比原始社会的识字率(约4%)有了显著的提高。

而明朝时期,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大力兴建书院,并出现了大量的市井小说等文学作品。

这些因素都促进了识字率的提高。

据估计,明朝的识字率达到了40%左右。

从秦汉时期到明朝,华夏的识字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这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文化氛围的浓厚。

然而,到了清朝,识字率却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

历朝历代只有清朝没有科技、文化大家,与满清打压有直接关系。

满清施行的愚民教育几乎使华夏文化断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