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阴间到底是什么 > 第九章 诡秘往事

阴间到底是什么 第九章 诡秘往事

作者:奔放的程序员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太太在断断续续中,慢慢讲完了这段往事。讲完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过了吃饭的时间,可病房里谁也没有离去,众人全听傻了,都沉迷在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中不可自拔。

这段往事关系极为重大,我简单整理归纳了一下,尽量剔除老太太叙述中的废话,原汁原味复述上来。

当时公社的社员在支书老孙带领下,一大帮人带着工具雄赳赳气昂昂上山拆庙。那应该是个清晨,天边太阳即将升起,边缘缓缓呈现出弧形,看上去像是滚红的火球,天空上半部染成一片通红,光线骤然四射,加上远处绵绵延伸的苍山,这一景色让公社社员们心中充满无限激情。

壮哉,大炼钢!壮哉,红色!

众人来到半山腰,太阳正升到半空,一片充满朝气的霞光中,大家看到在山庙门口站了一个人。

这是个和尚,年岁不大,长相稚嫩,看起来还有未脱的娃娃气。剃着光头,穿着灰色紧身的僧衣,双腿打着绑腿,立于庙前。到有一种端庄不可侵犯的威慑力。

支书老孙带着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来到庙门前,一大帮人少说百十来个人,和那小和尚相距不过五六米。小和尚面对这帮气势汹汹的村民,丝毫不为之所动,双掌合十。

老孙喊道:“那和尚你是干嘛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这座古庙年代久远,就连村里年岁最大的老人也说不清它修建

于什么年代。而且这座庙荒废很多年,自打建国以后就没见到有什么和尚,香火全无,大殿里佛像都不知哪去了,年久失修,没塌就算不错了。

怎么突然就蹦出个和尚,还与人民为敌呢?站在庙门口那意思是要挡横啊。

小和尚行个礼说:“诸位施主,此庙有近千年历史,为宋末高僧所建,此为文物,拆不得!”

支书老孙耐着性子解释:“小师父,你这还是老年间的封建思想。我们拆庙也是为了建高炉支援国家建设,咱们现在国家一穷二白,在**的带领下要赶超英美,解放全天下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文物再重要,有国家重要吗,有人民重要吗?再说这么一座破庙也是封建残渣,我们老百姓已经当家作主,用不着再像旧社会善男信女那样烧香磕头,留这么一座庙一点意义也没有。”

后面有人说:“支书,跟他废什么话,直接拆了得了。”

支书老孙道:“还要以理服人嘛。”

谁知那小和尚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居然在庙门口盘膝打坐,那意思是誓于古庙共存亡。

哎呦呵,敢跟咱们玩这一手。支书呲牙,跑我们伟大的人民公社跟前耍臭无赖来了。好言相劝你不听,非逼着俺们动粗。他一挥手,过去几个壮小伙,把那和尚抬起来,弄到一边,严加看管。

小和尚急了:“你们不要胡闹。这座庙是高僧布下的聚灵阵,下面是阴

门,一旦破坏……”

支书冷笑两声,双手拄着铁锨,岔脚而立,那架势真是人莫予毒。他指着古庙说了一声:“拆!”

上百号人蜂拥而上,铁锨铁锹镐头飞舞,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古庙,哪经得起这么折腾,只听“哗啦啦”一阵响动,烟尘四漫,成了一堆废墟。

就在这时,天空忽生异象,只见乌云翻卷,光线顿时暗下来,山上起了大风,满山绿叶哗哗乱响。众人面面相觑,鸦雀无声,都感到一阵阴森的寒意。

支书一拍手,怒喝:“啥愣着干什么,卸砖!”

大家在废墟里细心挑出一些较为完整的砖头,用竹筐一趟一趟扛下山。足足折腾了一天,偌大一座古庙,成了瓦砾场。

姥姥戚燕,那时候还是不到二十的大姑娘,想来年轻时候挺漂亮的,留着大辫子,挽着裤腿,拿着铁锨最后一个下山。临走时,她回头看,只见那和尚孤零零站在庙墟上,单手立掌,低垂着头,缓步而行,心思非常沉重的样子。

她听到和尚说了一句话:“劫数!平地立高楼,无端风云起……”

忽然间,毫无征兆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狂风漫卷,雨水扑面,平地起了一层雾气。整个半山腰似乎飘起一阵呜咽声,很低沉,隐隐约约的,后来竟然响成一片,似乎有男有女,哭喊声夹在风雨中,听得人毛骨悚然。

戚燕不敢再看,她本来就对这些东西比较敏感,从小

就看到很多人看不见的东西。她吓得赶紧往下跑,雨越下越大,公社的人已经看不到了,下山的路成了一片水湾,大雨把道路冲成了泥土。本来山上有很多树,但因为建高炉缺燃料,这几年把树陆陆续续都砍得差不多了。没有树,山便成了无根之土,让大雨冲的到处都是烂泥塘。

戚燕喊着朋友的名字,可大山之中无人回答,入耳全是电闪雷鸣,很快天地间一片混沌,天昏地暗。

正走着,忽然就听轰隆一声巨响,头上的山体整个坍塌,一大片一大片的泥土石块夹杂着乱草,从高处如水库泄洪一样,倾泻而下,顺着山坡滑了下来。

戚燕哼都没哼一下,便晕了过去。

再醒来时,发现在一处黑黝黝的山洞,自己正躺在一个人的怀里。她惊叫一声,赶紧挣脱。发现抱着她的,居然是那个小和尚。她合了衣服,明白过来,是人家救了自己一命,赶紧道谢。小和尚笑笑没说什么。

她要走,可洞外大雨滂沱,一片黑烟,什么也看不清,只好留了下来。

她和那小和尚,在洞里呆了三天三夜……

姥姥和小和尚到底发生了什么,姥姥压根没讲。不过据我推断,他们应该是发生了关系。

孤男寡女,独处一室,而且在这个故事的后面,小和尚对她说了一个他人生中最大的秘密,如果两人没有什么特殊关系,这样的私房话是不可能说的。再一则姥姥

临死前都对这个男人念念不忘,一个男人只有征服了女人的**,才能在她心里打下这么深的烙印。综上所述,他们俩不但发生了关系,必然还有很美妙的**过程。很大的可能,小和尚是姥姥戚燕的第一个男人。

那是他们俩相处第三天深夜,雨已经停了,戚燕睡到半夜有些凉,冻醒了。她翻身坐起,发现小和尚不在洞里。她摸索着出了洞,看到那和尚站在洞外空地上,抬头仰望天空。此时正是深夜,满天星斗,美得犹如梦幻一般。戚燕虽然生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的是红色教育,可少女心中对浪漫的渴望,却能突破一切意识形态。

她走到和尚的身后,那和尚看了看她,忽然说了一句话:“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戚燕看他。

和尚眼神有些迷离,一字一顿说道:“我是一个不死的人。”

“不死的人?”戚燕问。

和尚眼神有些迷离:“我活了很久很久,比你想象的还要长。我是个被阴间遗弃的人。”

戚燕扑哧一下笑了,这样的鬼话她听都不听。再说了,这也不合情理啊,只听说过被人间遗弃的,哪有被阴间遗弃的。

和尚也不在乎她的态度,抬起手指着山腰道:“很久很久以前,山上那座庙就是我主持修建的。”

戚燕戏谑地看他:“你不是说是宋朝时候建的吗?”

和尚点点头:“没错,我在宋朝时候建的。”

“嘻嘻,我看

你是个疯子。那你说这座庙是多少人修的?面积有多大?……”戚燕连珠炮一样发问。

和尚道:“你会记得三岁时候某一天在哪都做过什么了吗?我只隐约记得,山庙下面是阴门,整座庙就是一个阵法在压着它。一旦庙没了,会发生很危险的事情。”

“阴门是什么?”戚燕问。

“阴间的门。”和尚道:“连接阴阳两界的通道。”

戚燕撇嘴,根本不信。

和尚也没接着这个话头继续说,而是叹口气:“我很多记忆都淹没在时间的尘沙中了,活得时间越长,我的记忆力就越差,很多东西已经想不起来。现在的我,身如浮萍,只能在命运长河中随波逐流。”

“那你会记得我吗?”戚燕问。

也就是这句话,引出了下面一长串的故事。

和尚看着她,像是思索良久,说道:“燕子,我要郑重托付你一件事。天下即将大乱,我这样的人会无容身之地,所以我要暂时避祸。这件事事关重大,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交给你办我才能放心!”他的口吻非常沉重严肃,似乎在交待关系一生的重托。

这件事非常奇怪,和尚给她一个木质的扁匣子,让她二十年后送到河南的某村。交给谁,放到什么地方,和尚全无交代,只让她到时候自己看着办。随后,和尚又掏出三样东西:书,符箓,绣花鞋。把它们给戚燕,并告诉她这三样东西是他某朝某代得来

的,有续命惊鬼之能,现在郑重转交给她。并告诉她,如果托付的事办到了,他和戚燕有生之年还有再相遇的机缘,到时候他会把长生的秘密告诉她。

第二天早上,那个和尚不辞而别,就此失踪。

戚燕遵守信诺,二十年后,几经辗转,找到那个村子。村子地处河南中部山区,实在太破,也就住了百十来户人,家家户户穷得底掉。她刚走到村口,有一群半大孩子又打又闹,疯跑过来,一个个脏兮兮的,鼻涕都挂嘴边。

戚燕站在那,看着这些孩子,她忽然生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个和尚就在这个村里。

她在村子住下来,住了很长时间,里里外外都走遍了,根本找不到什么和尚。别说和尚,村里连个庙都没有。村子里最老的建筑是不知什么年月留下来的老祖宗祠堂。戚燕离开村子前,把和尚交待的那个扁匣子藏在祠堂横梁上。

至于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她没打开看过。她当时绷着阶级斗争的弦,总觉得这和尚行踪诡秘,会不会是台湾那边的特务。一旦打开匣子,里面是什么情报,你说上不上报吧?自己到时也说不清楚。莫不如不知道的好。

这一别,又是四十年,时光荏苒,天下几经变化,物是人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